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归乙醇提取物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柯佳杰 沈煜洲 +3 位作者 许雅苹 陈煜沛 陈培元 吴黉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60,共10页
目的:探究当归乙醇提取物(EEA)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评价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汇合度及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 目的:探究当归乙醇提取物(EEA)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评价细胞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汇合度及形态变化;Hoechst 33342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线粒体形态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线粒体生物发生和动力学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400μg/mL EEA处理24 h和48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P<0.01);100μg/mL和200μg/mL EEA处理24 h后,细胞汇合度下降,出现皱缩变圆、体积缩小等形态改变及染色质固缩等凋亡特征;10~200μg/mL EEA处理14 d后,细胞克隆数目减少(P<0.01);200μg/mLEEA处理24h后,细胞内线粒体变圆变短,其内容物严重破坏甚至消失;20~200μg/mL EEA处理24 h后,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早期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活化胱天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yclin E、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CDK4、Bcl-2、Bad、Bcl-XL、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Fission 1蛋白(FIS1)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EEA对B16-F10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G1/S期阻滞,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途径细胞凋亡,破坏线粒体生物发生与动力学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乙醇提取物 b16-f10细胞 细胞周期 凋亡 线粒体生物发生与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活力 被引量:1
2
作者 谭东明 谢奇 +2 位作者 丁旭 张艳军 尹红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9-1115,共7页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16-F10细胞和巨噬细胞RAW264.7,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NS对RAW264.7或B16-F1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仅B16...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PNS)通过JAK2/STAT3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活力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B16-F10细胞和巨噬细胞RAW264.7,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NS对RAW264.7或B16-F1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组(仅B16-F10细胞)、对照组(B16-F10细胞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PNS组(B16-F10细胞与RAW 264.7细胞共培养)及200μg/mL PNS+colivelin[(B16-F10细胞与RAW264.7细胞共培养,0.5μmol/L colivelin JAK2/STAT3通路激活剂)]组,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共培养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率,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形态变化;ELISA实验检测上清液中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水平,qPCR法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基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IL-12、CD206、精氨酸酶-1(Arg-1)mRNA表达,WB法检测细胞中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PNS对单独培养的RAW264.7、B16-F10细胞的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PNS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共培养细胞凋亡、IL-6、TNF-α、IL-1β蛋白和IL-12、iNOS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降低共培养细胞的存活率、JAK2与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P<0.05),PNS对共培养细胞的作用部分被colivenlin抑制。结论:PNS通过抑制JAK2/STAT3通路促进M1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JAK2/STAT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小飞 马瑞东 +3 位作者 尚观胜 付强 李书平 何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MTT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 目的:探讨双脱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双脱甲氧基姜黄素作用于B16-F10细胞24 h,MTT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在C57BL/6小鼠上面建立黑色素瘤模型,采用静脉给药,观察其对黑色素瘤模型的增殖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对抗细胞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影响。结果: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B16-F10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周期于S期。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生长。在细胞和组织层面,可以抑制抗凋亡蛋白BCL-1的表达。结论: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可以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双脱甲氧基姜黄素诱导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单位BCL-1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脱甲氧基姜黄素 黑色素瘤b16-f10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CDKN2B-AS1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邓利丽 孙素姣 +2 位作者 刘艳 陈燕 陈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反义RNA1(long non-coding RNA CDKN2B-antisense RNA 1,lncRNA 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用黑色素瘤B16-F10细胞,构建shRNA CDKN2B-AS1载体并转染到B16-F10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sh-CDKN2B-AS1组、miR-7-5p mimics组、miR-7-5p inhibitor组。用RT-PCR检测转染后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用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克隆形成数及细胞的增殖能力,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证CDKN2B-AS1和miR-7-5p相互间靶向关系。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miR-7-5p mimics、inhibitor后B16-F10细胞中miR-7-5p和Ki67、cleaved caspase-3、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Twis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CDKN2B-AS1组B16-F10细胞中CDKN2B-AS1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均P<0.0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CDKN2B-AS1与miR-7-5p存在靶向作用关系。sh-CDKN2B-AS1组与miR-7-5p mimics组细胞中miR-7-5p和cleaved caspase-3、E-cadherin水平均明显上调(均P<0.05),Ki67、N-cadherin、Twist1水平明显下调(均P<0.05)。结论:CDKN2BAS1通过靶向miR-7-5p促进黑色素瘤发展,干扰CDKN2B-AS1可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DKN2b-AS1 miR-7-5p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刚 田丹 +9 位作者 安丽萍 张成义 黎云 孙靖辉 李坦 杨松 高丽囡 张秀娟 李坦诚 杜培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5-828,924,共5页
目的:观察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针对性强的抗癌小肽类药物奠定临床前的实验基础。方法:MTT法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C57BL... 目的:观察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为开发具有我国独立的知识产权、针对性强的抗癌小肽类药物奠定临床前的实验基础。方法:MTT法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C57BL/6J小鼠,尾静脉注射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建立人工肺转移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分析检测GHGKHKNK八肽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肺转移瘤形成的影响。结果:1×10-4mol.L-1GHGKHKNK八肽作用48h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17.4%;高剂量组(500μg.kg-1.d-1)GHGKHKNK八肽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肺转移。结论:GHGKHKNK八肽具有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GKHKNK 黑色素瘤b16-f10细胞 肿瘤转移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移植瘤的抑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荣月 马云菲 +4 位作者 袁玉婷 张昕黎 李曼曼 苗梓韬 金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8-475,共8页
目的:制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与M2的融合蛋白(GnRH/M2),研究由该融合蛋白致敏而成的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 目的:制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与M2的融合蛋白(GnRH/M2),研究由该融合蛋白致敏而成的DC疫苗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该质粒转化的工程菌在乳糖的诱导下,融合蛋白ans B-C-GnRH3-hinge-MVP-M2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超声破碎、洗涤和乙醇分级沉淀纯化后,通过酸水解将蛋白多肽GnRH3-hinge-MVP-M2释放出来,并通过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进行分离。将此融合多肽致敏DC获得DC疫苗。构建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按接种疫苗不同,分为:环磷酰胺组(CTX)、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组(GDC)、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DC组(BDC)、GnRH/M2融合蛋白致敏DC+环磷酰胺组(GDCTX)、肿瘤细胞裂解物致敏DC+环磷酰胺组(BDCTX)和生理盐水组(NS),观察GnRH/M2疫苗对模型小鼠的移植瘤生长、CTL杀伤能力和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 ET28a-ans B-C-GnRH3-hinge-MVP-M2质粒并高效表达融合蛋白。GDC组移植瘤生长明显慢于NS组(P<0.05),且与BDC组相似(P>0.05);GDCTX组抑瘤效果虽进一步提高,但与CTX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对B16F10细胞的杀伤作用和对T细胞增殖作用均优于阴性对照组(P<0.05或P<0.01),且GDC组与BD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初步证明融合多肽GnRH/M2致敏的DC疫苗能有效抑制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树突状细胞 b16F10细胞 黑色素瘤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TF基因在B16-F10细胞中的表达分析
7
作者 赵金红 孙晓燕 蒋婧 《畜禽业》 2023年第5期6-9,共4页
实验研究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MITF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殖阶段前期,B16-F10细胞快速生长,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快速增加,在3 d、5 d、7 d的表达量极显著... 实验研究B16-F10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MITF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究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殖阶段前期,B16-F10细胞快速生长,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快速增加,在3 d、5 d、7 d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 d(P<0.01);在分化阶段,B16-F10细胞的数量越来越少,黑色素分泌越来越多,MITF基因相对表达量先下降后上升,5 d时极显著低于1 d和3 d(P<0.01),显著低于7 d(P<0.05)。推测MITF基因高表达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F基因 b16-f10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复合水凝胶的构建及其联合光热疗法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停琳 吴丽丽 +10 位作者 王雨 张转转 周旋 李美桂 严珍珍 丁秀文 陆松伟 陈翠敏 梁浩 张梦亚 高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56-664,共9页
目的:构建负载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Cur)复合水凝胶MnO_(2)@Cur(简称MGel),研究其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热诱导法制备Cur水凝胶(Gel),物理负载MnO_(2)构建MGel,表征其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其机械性... 目的:构建负载二氧化锰(MnO_(2))纳米颗粒的可得然(Cur)复合水凝胶MnO_(2)@Cur(简称MGel),研究其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热诱导法制备Cur水凝胶(Gel),物理负载MnO_(2)构建MGel,表征其宏观和微观形貌,检测其机械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等理化性能,并研究其联合PTT对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光热杀伤效果。结果:MGel具有优异的机械和可降解性能,抗拉伸强度达(127.97±3.60)kPa、抗压缩强度达(151.44±5.23)kPa,28 d降解率约58.17%。MGel负载MnO_(2)纳米片(粒径约180 nm)获得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负载1.0 mg/mL MnO_(2)的MGel在1.0 W/cm^(2)的808 nm NIR光照4 min后到达最高温度50℃。细胞毒性实验和Calcein-AM/PI荧光双染色实验表明,MGel联合PTT有效杀伤B16-F10黑色素瘤细胞,NIR光照使得MGel组细胞存活率降低至(4.68±0.66)%(P<0.0001)。结论:MGel复合水凝胶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可降解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其联合PTT能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光热治疗 二氧化锰 可得然胶 复合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N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脑胶质瘤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00067110通过靶向Cabyr调控B16-F10细胞增殖、凋亡和黑色素生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婉赟 Ajab Khan +4 位作者 贾琼 胡世雄 焦丁兴 于雷涛 范瑞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99-808,共10页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现已证明,多个lncRNA是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LncRNA00067110是从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和正常黑色素细胞转录物组图谱中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lncRNA00067110是... 长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转录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现已证明,多个lncRNA是潜在的癌症治疗靶点。LncRNA00067110是从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和正常黑色素细胞转录物组图谱中发现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lncRNA00067110是否调控B16-F10细胞的增殖、凋亡和黑色素生成,本文通过LncTar预测和双荧光酶活性验证了钙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调节蛋白(Cabyr)和lncRNA00067110存在靶向关系。通过构建lncRNA00067110的过表达载体,转染B16-F10细胞,经过对B16-F10细胞的转录图谱分析,并对细胞增殖、凋亡和黑色素生成的表型以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lncRNA00067110靶向Cabyr,在过表达lncRNA00067110的B16细胞中,17个基因呈差异表达。其中,Cabyr的表达被上调,细胞增殖相关基因MEK/ERK/MNK/CREB和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TYR家族成员及CREB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被下调,凋亡相关基因AKT和Bcl-2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丰度被上调。进一步通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表型的变化验证了lncRNA00067110的功能。结果提示,lncRNA00067110通过靶向Cabyr,调控相关基因表达,从而抑制B16-F10细胞的增殖和黑色素生成,并诱导黑色素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成为治疗和抑制黑色素瘤的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00067110 b16-f10 增殖 凋亡 黑色素生成 钙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调节蛋白(Caby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通过调节ILK/PI3K/AKT信号途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体内外生长
11
作者 黄梦鸽 潘湘阳 +1 位作者 陈俊霞 田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浆内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已有研究证明,RI与核糖核酸酶A(RNase A)和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结合可抑制其活性.本室前期实验证实,RI可有效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RI抑制肿...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是胞浆内的一种酸性蛋白质.已有研究证明,RI与核糖核酸酶A(RNase A)和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结合可抑制其活性.本室前期实验证实,RI可有效抑制某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然而,RI抑制肿瘤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讨RI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MTT法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证明,RI基因稳定转染导致B16-F10黑色素瘤细胞S期阻滞,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增殖.Annexin V/PI结合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RI过表达引起细胞凋亡.与此相一致,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过表达RI引起抗凋亡分子Bcl-2表达下调,而Bax上调,同时伴有Pro-casepase 3激活.C57BL/6小鼠移植成瘤实验显示,与对照相比,转染RI的B16-F10细胞形成的肿瘤重量显著减少,同时伴有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降低.提示RI过表达能抑制微血管生成.此外,体内外组织/细胞免疫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揭示,过表达RI可显著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下游靶分子Akt和GSK-3β的磷酸化,并降低β-联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证明,过表达RI可通过抑制ILK/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引起S期阻滞,并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显著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在体内、外的生长.上述结果提示,RI可能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b16-f10细胞 细胞凋亡 ILK/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硫化铜纳米酶脂质复合载体的制备及其联合激光杀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
12
作者 张梦亚 周靖笙 +7 位作者 王震 辛仲媛 徐克豪 任瑜菲 陈翠敏 梁浩 张停琳 高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4-472,共9页
目的:构建中空硫化铜纳米酶脂质复合载体CuS@LIP并探讨其联合激光照射杀伤黑色素瘤B6-F10细胞的效果与机制。方法:构建(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丙烷(氯盐)(DOTAP)阳离子脂质体包被硫化铜纳米载体CuS@LIP,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uS与CuS... 目的:构建中空硫化铜纳米酶脂质复合载体CuS@LIP并探讨其联合激光照射杀伤黑色素瘤B6-F10细胞的效果与机制。方法:构建(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丙烷(氯盐)(DOTAP)阳离子脂质体包被硫化铜纳米载体CuS@LIP,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CuS与CuS@LIP在1 064 nm激光照射下的光热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H_(2)O_(2)与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催化活性检测体系检测CuS@LIP的类过氧化物活性;用系列质量浓度梯度的CuS、CuS@LIP在有/无激光条件下分别处理B16-F10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Calcein-AM/PI染色法、AnnexinⅤ-FITC/PI染色法结合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0μg/mL CuS或CuS@LIP在激光照射或非激光照射条件下对B16-F10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的CuS@LIP的平均粒径为(178.23±6.46)nm,平均Zeta电位为(20.47±0.93)mV;在激光照射下,80μg/mL CuS@LIP最高温度可达65.4℃,比单纯CuS的63.4℃更高;经3个激光开关周期测试,CuS@LIP终点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此外,CuS@LIP与CuS具有相同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低于20μg/mL的CuS@LIP在体外对B16-F10细胞的增殖活性没有明显影响(P>0.05),但联合激光照射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9.76±3.60)%vs(87.95±8.18)%,P<0.000 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19.34±4.41)%vs(13.36±0.86)%,P<0.01]。结论:制备的CuS@LIP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理化性质、良好的光热性能和优异的类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其与激光照射联合后显示出更优异的杀伤B16-F10细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 阳离子脂质体 纳米酶 激光照射 黑色素瘤 b16-f10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贼墨多糖提取物的制备及其对B16F10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少谦 刘亮 +3 位作者 朱孟飞 陈秋平 戚向阳 杨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6-912,共7页
为了探索乌贼墨多糖(SIP)对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乌贼墨为原材料,对SIP进行提取分离,并研究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活力、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P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3... 为了探索乌贼墨多糖(SIP)对体外培养的B16F10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以乌贼墨为原材料,对SIP进行提取分离,并研究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活力、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SIP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0℃,料液比1∶3,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SIP得率为14.12 mg·g^(-1)。SIP提取物对B16F10细胞形态有一定影响,对细胞活性、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合成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呈现一定剂量效应。综上可知,SIP提取物能抑制黑色素合成,具有作为美白剂的发展前景,这为乌贼墨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贼墨 多糖 提取 b16F1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67-972,共6页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 目的研究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方法 SR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Q-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淋巴细胞-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E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的mRNA表达。结果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速度降低,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并伴有黑色素颗粒物出现,且细胞内、外黑色素含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趋势,甘草查尔酮A能使细胞阻滞在G1期,在低浓度时,诱导细胞分化,高浓度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甘草查尔酮A下调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率,抑制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E2、CDK2的mRNA表达。结论甘草查尔酮A抑制B16F10细胞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使B16F10细胞G1期阻滞,进而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增殖抑制率 黑色素含量 细胞分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甘草定诱导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彩霞 王艳明 +2 位作者 李德芳 唐晓峰 郑秋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36-842,共7页
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光甘草定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B16F10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可抑制其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B16F10细胞凋亡,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状态,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ax表达显... 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光甘草定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B16F10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可抑制其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B16F10细胞凋亡,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状态,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ax表达显著上升,Bcl-2则表达下调。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的B16F10细胞中,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而ATP含量、乳酸生成均降低;细胞内糖酵解相关基因及蛋白HK2、Ldha表达下调。同时,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组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表达明显上升,而Bcl-2、HK2和Ldha则表达均下调。说明,光甘草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了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控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甘草定 b16F10细胞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clin-1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B16F10细胞自噬及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艳艳 赵莹莹 +6 位作者 余祖华 何雷 廖成水 李静 郁川 张春杰 李银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609-2616,共8页
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沉默Beclin-l基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分析稳转细胞系的自噬水平和活力,为探讨Beclin-1基因、自噬与肿瘤三者关系奠定基础。构建小鼠Beclin-l基因干扰载体,转染至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将病毒颗粒感... 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稳定沉默Beclin-l基因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分析稳转细胞系的自噬水平和活力,为探讨Beclin-1基因、自噬与肿瘤三者关系奠定基础。构建小鼠Beclin-l基因干扰载体,转染至293T细胞,获得慢病毒颗粒,将病毒颗粒感染B16F10细胞,通过加压筛选、有限稀释、细胞驯化得到稳定转染m-Beclin-1-shRNA1的B16F10细胞系。采用RT-PCR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对Beclin-l的干扰效果,Western blot和透射电镜分析稳转细胞系中自噬标志物LC3蛋白表达及自噬小体形成情况,CCK-8法检测稳转细胞系的活力。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靶向抑制Beclin-l基因表达的shRNA,纯化的慢病毒滴度为1×10^(8) TU·mL^(-1),建立的细胞系中Beclin-1 mRNA和蛋白表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mRNA的沉默效率约为75%(P<0.01),发现干预Beclin-1表达能够抑制LC3-Ⅱ蛋白的表达及自噬小体的形成数量,降低B16F10细胞活力。以上结果表明,干扰Beclin-1表达能够有效降低B16F10细胞自噬活性,促进B16F10细胞死亡,这为探讨Beclin-1基因功能及自噬在抗肿瘤中的作用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b16F10细胞 beclin-1基因 慢病毒载体 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芷葳 蓝吴涛 +5 位作者 马悦悦 李鹏飞 李宏 张磊 司文睿 冯江浩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1-838,共8页
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色素形成关键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16F1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为家养宠物及畜牧行业中的动物黑色素瘤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旨在研究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色素形成关键基因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16F10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为家养宠物及畜牧行业中的动物黑色素瘤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将添加不同浓度大蒜素的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分为对照组(0μg·mL^(-1))和试验组(5、10、15、20μg·mL^(-1))。采用qRT-PCR检测B16F10细胞中MITF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ITF蛋白质的表达水平。通过吸光度值计算细胞的增殖率,进而确定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不同浓度大蒜素处理B16F10细胞42 h后,采用细胞划痕评价细胞迁移能力。结果显示,随大蒜素浓度升高,B16F10细胞中色素形成关键基因MITF mRNA的表达量逐渐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TF蛋白表达量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在细胞增殖检测中,发现5、10、15、20μg·mL^(-1)大蒜素对B16F10细胞的增殖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0.001),且抑制率随浓度升高而加强。细胞划痕结果显示,大蒜素浓度在10、15、20μg·mL^(-1)时对细胞的迁移抑制较大。综上表明,大蒜素能够影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特异性标记基因MITF的表达,并抑制了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细胞 MITF 大蒜素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CDK2基因沉默对黑素瘤B16-F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晋佳路 朱仁书 +1 位作者 谢育媛 刘红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3-249,共7页
目的:探讨由慢病毒载体p UL介导的p UL-CDK2-shRNA3(CDK2-shRNA)沉默CDK2基因后对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CDK2-shRNA转染B16-F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 目的:探讨由慢病毒载体p UL介导的p UL-CDK2-shRNA3(CDK2-shRNA)沉默CDK2基因后对小鼠黑素瘤B16-F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CDK2-shRNA转染B16-F1细胞,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流式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细胞黏附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黏附、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信号通路上RB蛋白(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pRB蛋白、细胞周期相关转录因子E2F1及侵袭迁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酶-2(MMP-2)、基质金属酶-9(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CDK2-shRNA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黏附率、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下降(均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G1期细胞显著增加而S期和G2期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RB、E2F1明显降低而RB显著升高(P<0.05),细胞侵袭和迁移相关蛋白MMP-2、MMP-9明显降低(P<0.05)。结论:慢病毒载体p UL介导的shRNA沉默CDK2基因对B16-F1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主要与细胞周期和细胞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瘤 b16-f1细胞 CDK2基因 sh-RNA 恶性生物学行为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490下调STAT3活化增强葫芦素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晶晶 张延亭 +3 位作者 徐丽慧 莫宏波 欧阳东云 何贤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研究Jak2/STAT3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葫芦素B(CuB)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p-STAT3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情... 目的:研究Jak2/STAT3特异性抑制剂AG490对葫芦素B(CuB)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效应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p-STAT3以及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uB以时间与浓度依赖方式抑制B16F10黑素瘤细胞的生长,AG490预处理能增强CuB对B16F10细胞的抑制作用;PI染色分析显示,AG490能增强CuB诱导B16F10细胞凋亡的比率;免疫印迹检测表明,CuB引起B16F10细胞中STAT3的活化(p-STAT3),AG490能明显下调p-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阻断Jak/STAT3的活化可增强CuB对B16F10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490 葫芦素b b16F10黑素瘤细胞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查尔酮A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明 刘瑛 +4 位作者 阎新燕 司玲玲 高彩霞 于丽娜 郑秋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459-464,共6页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 为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凋亡的影响。采用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B16F10细胞增殖影响的方法,比色法检测B16F10细胞外葡萄糖和乳酸含量,生物发光法检测细胞内ATP含量,Giemsa和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A能有效抑制B16F10细胞增殖,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的增加,B16F10细胞摄取葡萄糖能力减弱,细胞外乳酸含量和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同时,细胞出现典型凋亡形态,细胞体积逐渐缩小,胞核皱缩,碎裂,呈现致密颗粒状荧光,且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由此可知,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B16F10细胞糖酵解表型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16F10 甘草查尔酮A 糖酵解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