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鉴别11种生鲜肉制品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励炯 吴琼 +2 位作者 扈明洁 金朦娜 邱红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9,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标条带扩增产物经切胶、回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中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鸽子肉、马肉、驴肉、鹅肉、兔肉、鼠肉等11种肉类扩增的通用引物COⅠ-A,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8个掺假模型,以对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最低掺入比例进行考察验证。结果表明:11种肉类的PCR扩增效率均为100%。在这18个掺假模型中,牛肉和羊肉中掺入6种低经济价值肉类(猪肉、鸡肉、鸭肉、马肉、驴肉、鼠肉)的最低检出比例均为5%,而在鹅肉、鸽子肉和兔肉中其最低检出比例为10%。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高经济价值生鲜肉制品中掺假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条形码 肉制品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隐藏管状线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鑫 陈晓梅 +4 位作者 范文颖 邓均有 宋慧群 朱兴全 林瑞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59,共3页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bp,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蛲虫样品之间的变异很小,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73%~100%,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隐藏管状线虫,与同属的Syphacia montana序列差异性为5.24%~5.68%。结果表明,隐藏管状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变异很小,种间差异明显,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蛲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脑多头蚴形态学与cox1基因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段博芳 程文杰 +6 位作者 杨勇 赵珍 吕艳 姜关树 吕艳彩 杨建发 张文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46,共5页
为鉴定山羊脑多头蚴,通过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脑多头蚴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多头带绦虫... 为鉴定山羊脑多头蚴,通过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脑多头蚴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多头带绦虫同源性达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多头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山羊所感染的多头蚴属于多头带绦虫幼虫——脑多头蚴,cox1基因可作为鉴定多头带绦虫的有效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为山羊脑多头蚴的分子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脑多头蚴 形态学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恩山犬的眼线虫形态学鉴定与cox1基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文杰 李朝 +4 位作者 董仙兰 杨建发 邹丰才 李永华 李红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7,共5页
为鉴定伯恩山犬感染的眼线虫种属关系,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伯恩山犬眼线虫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结膜吸吮线虫同源... 为鉴定伯恩山犬感染的眼线虫种属关系,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伯恩山犬眼线虫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结膜吸吮线虫同源性达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二者位于同一分支,由此确定,伯恩山犬感染的线虫为结膜吸吮线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基因 结膜吸吮线虫 鉴定 伯恩山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猥迭宫绦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测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平 崔健扬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8期60-61,共2页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出分离自广州的猬迭宫绦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CLUSTAL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4.0软件构建种系发育树,并与GenBank...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出分离自广州的猬迭宫绦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并进行序列分析。应用CLUSTAL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4.0软件构建种系发育树,并与GenBank中收录的猬迭宫绦虫相应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pcox1序列长度一致,均为396bp,且与GenBank中收录的猥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为猬迭宫绦虫进一步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变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猥迭宫绦虫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 种系发育关系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Cpy6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西军 王清路 +1 位作者 李俏俏 江小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转染shRNA-MT2A载体,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T2A mRNA的表达水平,MT2A干扰组成功获得MT2A基因沉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两组Cpy6B2的表达水平。结果 MT2A干扰组中Cpy6B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MT2A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py6B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乳腺癌细胞 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Ⅰ基因变异探讨国内外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毕英杰 任卫合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1280,共10页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6个猪种mtDNA COXⅠ基因序列共存在21个突变位点,其中8个突变为各群体特有。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多态性较丰富,含有13个相同位点的突变,核苷酸的转换数(si)和颠换数(sv)的比值(R)分别为12和15,序列替换远未达到饱和。而藏猪、黑猪和八眉猪的多态性较贫乏。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6个猪种及野猪先聚为一支而后与同属为偶蹄目的牛、羊聚为一支,3个地方猪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外来猪种引入中国后主要是用作父本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瘦肉率等,对本地猪种未有母系贡献,线粒体COXⅠ基因可有效区别6个猪种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6c在疾病中差异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程伟鹏 庄丽维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终末酶复合物,它在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OX由13个亚基组成,其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6c(COX6c)是由细胞核基因组编码在核糖体中翻译后经过不同途径转运至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终末酶复合物,它在细胞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OX由13个亚基组成,其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6c(COX6c)是由细胞核基因组编码在核糖体中翻译后经过不同途径转运至线粒体最终形成COX复合体。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COX6c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平滑肌瘤、滤泡性甲状腺癌等多种疾病出现表达异常。其机制可能与组织损伤性疾病中细胞的氧化磷酸化途径有关。文章对COX6c在非肿瘤损伤性疾病和损伤性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分别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6c 组织损伤 肿瘤 氧化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Ⅳ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9
作者 张坤 雷海录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检测COXⅣ基因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OXⅣ在23对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以及6个CRC细胞系中的表达,运用统计学Pearson卡方... 目的检测COXⅣ基因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COXⅣ在23对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以及6个CRC细胞系中的表达,运用统计学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组织及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23对CRC组织中COXⅣ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同癌旁相比显著升高(P=0.05)。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COXⅣ的m 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呈阳性表达。COXⅣ在CRC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33),结直肠癌患者COXⅣ表达与预后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COXⅣ在CRC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COXⅣ过表达与CRC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结直肠癌 生存分析 实时定量PcR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红梅 邬银伟 王艳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究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基因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1)-1639 G/A多态性对华法林初始抗凝剂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使用华法林患者,观察患者使用华法林5~7 d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记录患... 目的探究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基因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VKORC1)-1639 G/A多态性对华法林初始抗凝剂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使用华法林患者,观察患者使用华法林5~7 d后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记录患者服用华法林初次达标天数、总用量和平均每日用量,同时测定患者CYP2C9位点基因型(*1、*2、*3)和VKORC1-1639位点基因型(AA、AG、GG)。结果 CYP2C9*1、CYP2C9*2/*3 VKORC1-1639 AG/GG基因型患者初次达标天数分别为(14.47±1.52)、(9.77±0.91)d,总用量分别为(115.13±11.47)、(56.31±5.49)mg,平均每日用量分别为(5.22±0.53)、(4.36±0.44)mg, CYP2C9*1、CYP2C9*2/*3 VKORC1-1639 AA基因型患者初次达标天数分别为(9.24±0.94)、(5.37±0.52)d,总用量分别为(52.37±5.14)、(15.56±1.42)mg,平均每日用量分别为(3.02±0.35)、(3.21±0.36)mg;CYP2C9*1、CYP2C9*2/*3 VKORC1-1639 AG/GG基因型患者初次达标天数均长于CYP2C9*1、CYP2C9*2/*3 VKORC1-1639 AA基因型患者,总用量及平均每日用量均大于CYP2C9*1、CYP2C9*2/*3 VKORC1-1639 AA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对CYP2C9、VKORC1-1639基因多态性的测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能帮助临床实施个体化用药,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细胞色素氧化酶2c9基因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 Silicon模拟消化的北极虾DPP-Ⅳ抑制肽活性分析
11
作者 刘浩思 徐春明 +3 位作者 田源 韩爱萍 刘孝飞 李振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发现部分寡肽具有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最终确定WFP(一种三肽,Trp-Phe-Pro)具有最优的DPP-Ⅳ抑制活性肽。分子对接表明,WFP和DPP-Ⅳ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能为-6.93 kcal/mol,进一步研究表明,WFP通过与DPP-Ⅳ S1、S2、S3三个活性口袋中的9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而抑制其活性。本研究为阐释北极虾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licon 分子对接 DPP-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状鉴别和特异性PCR技术对膨腹海马的鉴别研究
12
作者 王琳 魏霞 +9 位作者 焦阳 汪冰 解盈盈 尹雪 石丽 陈娟 孙仟 刘丽 张加余 林永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9期1470-1477,共8页
目的:采用性状鉴别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我国主要的海马养殖品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 Leeson进行研究,为该品种鉴别技术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样品统计观察,总结膨腹海马的性状鉴别特征;根据... 目的:采用性状鉴别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我国主要的海马养殖品膨腹海马Hippocampus abdominalis Leeson进行研究,为该品种鉴别技术开发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样品统计观察,总结膨腹海马的性状鉴别特征;根据膨腹海马及其他海马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筛选出膨腹海马的特异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设计专属膨腹海马的引物PFHM-Primer-F和PFHM-Primer-R。通过优化PCR体系反应条件,考察最佳的PCR反应体系。结果:膨腹海马的核心性状特征主要包括有较多的体环、尾环和背鳍条数,背鳍覆盖4个体环+1个尾环;眼周和鳃盖部具有明显的大而黑的斑点等。基于COⅠ序列展开的PCR鉴别方法研究表明,当退火温度为65℃,循环30次时,膨腹海马样品在100~250 bp呈现单一明亮条带,而其他品种均无此条带。结论:建立的性状鉴别和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快速鉴别膨腹海马,为我国海马新资源的鉴别和后续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腹海马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性状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Cytb和COⅠ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大命 李康 +6 位作者 张彤晴 唐晟凯 刘燕山 刘小维 穆欢 黄越峰 潘建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1,共7页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 为揭示我国洪泽湖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遗传多样性现状,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大银鱼种质资源,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序列,分析了洪泽湖40尾大银鱼的遗传多样性。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分别获得了长度为1141 bp和630 bp的Cytb和COⅠ基因序列。40条Cytb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7%、29.3%、16.7%和32.3%,检出6个变异位点,定义7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75和0.00129,碱基平均差异数为1.469。40条COⅠ基因序列碱基A、T、G和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1.6%、26.0%、19.2%和33.2%,检出5个变异位点,定义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00和0.00207,平均碱基差异数是1.303。Cytb及COⅠ基因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较小,且NJ系统进化树聚为一支,说明大银鱼单倍型没有出现遗传分化。Fu’s F_s中性检验结果和碱基歧点分布图均表明,洪泽湖大银鱼近期经历了种群扩张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多样性 细胞色素B基因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大银鱼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Ⅰ和Cytb序列探讨东海区3种鲳属鱼类的种群遗传结构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鹏 彭士明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8-404,共7页
通过对CO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 通过对COⅠ和Cytb序列的分析,研究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翎鲳(P.punctatissimus)3种东海区重要鲳属鱼类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在62个鲳属鱼类样本中分别检出COⅠ和Cytb单倍型21个和27个,发现变异位点125个和176个。东海区的3种鲳属鱼类种群中,翎鲳的单倍型多样性(h)与核苷酸多样性(Pi)水平均为最高(在COⅠ序列中分别为0.779和0.003 25,在Cytb序列中分别为0.847和0.003 33),而银鲳和灰鲳的h和Pi水平较低。FU’S FS中性检验和歧点分布分析结果显示,3种鲳属鱼类种群均经历了种群扩张现象。结果表明,3种鲳属鱼类均经历过种群瓶颈效应,处于瓶颈效应后的增长期,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其遗传多样性水平的进一步丧失。本研究结果可以为鲳属鱼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鲳属鱼类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 细胞色素B 种群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mtDNACOⅠ基因遗传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安榆林 杨晓军 +3 位作者 林晓佳 师丽敏 黄晓明 陈建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83,共7页
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4个光肩星天牛、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黄斑星天牛及8个近缘种样品和花柳曲窄吉丁共37个样品的线粒体mtDNACOⅠ基因中一段504bp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与其近缘种、外缘种间存在明... 应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4个光肩星天牛、4个不同地理来源的黄斑星天牛及8个近缘种样品和花柳曲窄吉丁共37个样品的线粒体mtDNACOⅠ基因中一段504bp的序列进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与其近缘种、外缘种间存在明显规律性差异;中国、美国、韩国等不同地理来源的光肩星天牛样品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并呈现出中国北方、中国南方、美国和韩国4个种群的特征,此研究结果不支持“美国的光肩星天牛是从中国传入的”的观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样品间的差异较小,并未达到种级分类水平,应归为同1个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Ⅰ和Cytb基因的浙江不同抗性水平二化螟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鲁艳辉 郭嘉雯 +3 位作者 田俊策 薛钊鸿 郑许松 吕仲贤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62-2470,共9页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遗传学方法分析了浙江省8个不同抗性水平二化螟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PCR扩增测序分别获得长度为627 bp的COⅠ基因片段和长...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遗传学方法分析了浙江省8个不同抗性水平二化螟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遗传结构。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PCR扩增测序分别获得长度为627 bp的COⅠ基因片段和长度为455 bp的Cytb基因片段。355条同源COⅠ序列监测出了6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单突变位点22个,简约突变位点46个,共定义了85个单倍型,每个群体的平均单倍型为18.25个,其中瑞安(RA)种群中单倍型最多,为27个单倍型。326条Cytb同源序列监测出了45个多态性位点,其中单突变位点19个,简约突变位点26个,共定义了64个单倍型,每个群体的平均单倍型为14.375个,其中乐清(YQ)种群中单倍型最多,为25个单倍型。此外,各群体中最高的单倍型多样度h分别为0.8963和0.9344,反映出二化螟群体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变异大多数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占80.30%(COⅠ基因)和78.16%(Cytb基因)。较少部分的遗传差异来自于组间,仅占19.43%(COⅠ基因)和21.22%(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未表现出显著的地理谱系结构,Mantel相关性检测显示,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单倍型邻接树也没有明显分支,未呈现出地域性差异。该研究结果为浙江省不同抗性水平二化螟种群间交流和二化螟的防控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地理种群大银鱼COⅠ基因序列变异与遗传分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琳 张敏莹 +4 位作者 徐东坡 周彦锋 方弟安 段金荣 刘凯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5-289,共5页
为探究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产物纯化测序方法,测定了太湖、洪泽湖两个种群共96尾大银鱼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在638 bp序列... 为探究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PCR产物纯化测序方法,测定了太湖、洪泽湖两个种群共96尾大银鱼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在638 bp序列中共检测到6个变异位点,占核苷酸总数的0.94%;A、G、T、C平均含量依次为26.2%、34.0%、21.3%和18.5%,A+T含量(47.5%)低于G+C含量(52.5%);共发现7种单倍型,其中hap1、hap5和hap7为共享单倍型,hap6为洪泽湖种群特有,hap2、hap3和hap4为太湖种群特有,在7种单倍型中,hap1为明显的优势单倍体型,共54个个体(占总个体数的56.25%);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42和0.001 48,遗传多样性较低;AMOVA分析显示,种群内遗传变异为79.82%,种群间变异为20.18%,两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01 79,表明两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大银鱼野生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地理种群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cOⅠ)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分析长江下游典型水域翘嘴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桂宁 方弟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为了解长江下游典型水域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淀山湖(DSH)、太湖(TH)、长漾湖(CYH)和长江水域江苏段(CJ)的4个翘嘴鲌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816 bp的COI基因... 为了解长江下游典型水域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群体遗传多样性现状,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对淀山湖(DSH)、太湖(TH)、长漾湖(CYH)和长江水域江苏段(CJ)的4个翘嘴鲌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在816 bp的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C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3%、28.7%、26.8%和18.2%,表现出较明显的AT偏倚性;4个群体共检测到302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4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639~0.912,表现为CJ>CYH>DSH>TH,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2~0.0874,表现为CJ>DSH>CYH>TH。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TH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均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且与其它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均较远。AMOVA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未达到显著水平。中性检验结果显示DSH群体的Tajima′s D和FuLiF均为负值,表明DSH群体可能经历过群体爆发和扩张事件,可能与淀山湖的形成历史有关。研究表明,翘嘴鲌不同地理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不同,4个水域的翘嘴鲌群体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每个群体都可单独作为一个保护单元,其中CJ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表明长江江苏段翘嘴鲌种质资源状况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蛇源裂头蚴分离株的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雯雯 李健 +2 位作者 李树清 张鸿满 黄维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研究从桂林草花蛇中分离到的裂头蚴的分子分类地位,对其核糖体18SrDNA、28SrDNA、ITS全基因及线粒体cox1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从GenBank获取相应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 4.0软件构... 为研究从桂林草花蛇中分离到的裂头蚴的分子分类地位,对其核糖体18SrDNA、28SrDNA、ITS全基因及线粒体cox1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从GenBank获取相应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 4.0软件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在基于18S、28S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中,本株裂头蚴分别与欧猥迭宫绦虫(D64072)18S构成一个单独分支,自展值为100%;与拟曼迭宫绦虫(AF004718)、欧猥迭宫绦虫(AF004717)、无头蚴绦虫(AF096223)28S同属一个分支,自展值61%。基于ITS1、ITS2和cox1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与所有欧猥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总分支自展值分别为100%、99%、64%,三者在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呈现基因多态性,从总分支自展值来看cox1比ITS更适合用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ITS适合做定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 亚基 亚基 内转录间隔区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中药材地龙DNA条形码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吕国庆 牛宪立 姬可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4-116,共3页
利用通用引物对中药材地龙的COⅠ、16S rDNA片断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获得的中药材地龙COⅠ、16S rDNA片断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材地龙COⅠ片断的长度为682 bp,... 利用通用引物对中药材地龙的COⅠ、16S rDNA片断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获得的中药材地龙COⅠ、16S rDNA片断序列提交到GenBank中的DNA Barcoding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药材地龙COⅠ片断的长度为682 bp,其中变异位点(SNP多态位点)有179个,多态位点约占片断总长的26%,碱基A+T的含量为58.8%、G+C的含量为41.2%。16S rDNA片断的长度为503 bp,其中变异位点有70个,多态位点约占片断总长的14%,碱基A+T的含量为62.4%、G+C的含量为37.6%;(2)获得COⅠ序列的登录号为HQ405769-HQ405776,16S rDNA序列的登录号为HQ405777-HQ405783;(3)中药材地龙DNA中COⅠ序列的基因多态性比16S rDNA序列更显著,适合做为中药材地龙的DNA条形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地龙 DNA条形码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 16SrRNA基因(16S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