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羚牛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蒙世杰 王静 +2 位作者 刘佩 宿兵 张亚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0,354,共5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分别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黄牛细胞色素 b基因 ,并对其全序列 ( 1 1 40 bp)进行了测定。其中羚牛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属首次报道。通过对 8种偶蹄类动物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和基于序列差异所构建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分别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黄牛细胞色素 b基因 ,并对其全序列 ( 1 1 40 bp)进行了测定。其中羚牛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属首次报道。通过对 8种偶蹄类动物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和基于序列差异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 ,发现羚牛与羊亚科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较远 ,表明将羚牛放入羊亚科较为合理。序列差异分析还表明羚牛约在距今 5 0 0万年前 (上新世 )从牛类动物中分化出来 ,牛类分化时间约在 60 0万年前的中新世( M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偶蹄目 细胞色素b基因 DNA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羊亚科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与7种石首鱼类的系统进化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兰香 梁冰 +2 位作者 张树义 赵盛龙 王日昕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6-443,共8页
通过比较一段381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石首鱼科7种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序列有51个单变异多态位点、128个简约信息多态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有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根据Kimura2参数构建的邻接树(NJtree)和最大简约树(MPtree)... 通过比较一段381bp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了石首鱼科7种石首鱼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序列有51个单变异多态位点、128个简约信息多态位点,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有41个氨基酸变异位点.根据Kimura2参数构建的邻接树(NJtree)和最大简约树(MPtree)都显示同样的结果:7种石首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群.皮氏叫姑鱼位于单系群的基部,且与其他石首鱼分离时间很早;大黄鱼和棘头梅童鱼亲缘关系最近,并与钩牙皇石首鱼和波纹短须石首鱼构成姐妹群.黄姑鱼和鱼也接近树的基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多态位点 大黄鱼 亲缘关系 变异 系统进化 黄姑鱼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发育关系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尾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星 白俊杰 +2 位作者 劳海华 简清 吴淑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克隆和测定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cytb)的全序列。方法 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 ,筛选转... 目的 克隆和测定剑尾鱼 (Xiphophorushelleri)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cytb)的全序列。方法 提取剑尾鱼肝脏的总DNA。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检测、纯化后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system中的T载体上 ,筛选转化子 ,提取质粒 ,酶切鉴定。挑取重组质粒pGEM T xhcytb 11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获得了剑尾鱼线粒体cytb基因的全序列 ,共 114 0bp。结论 用BLAST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比较 ,显示剑尾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根据剑尾鱼与其他 13种鱼的cytb基因序列同源性所建立的进化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研究大额牛的母系起源与分类地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世平 常洪 +3 位作者 马国龙 陈宏宇 冀德君 耿荣庆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5-128,共4页
对11头大额牛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进行分析,共发现9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6种单倍型。结合GenBank中牛属(Bos)普通牛、瘤牛、牦牛、印度野牛、林牛和爪哇牛6个近缘种的cyt b基因同源区序列进行分析,以水牛作为外群,分别采... 对11头大额牛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序列1 140 bp进行分析,共发现96个变异位点,定义了6种单倍型。结合GenBank中牛属(Bos)普通牛、瘤牛、牦牛、印度野牛、林牛和爪哇牛6个近缘种的cyt b基因同源区序列进行分析,以水牛作为外群,分别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得到基本一致的拓扑结构,结果推测大额牛可能是某种现已灭绝的野生牛的后代。同时还指出目前我国有相当比例的大额牛受到外来血统的入侵,我国的大额牛保护工作正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额牛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分类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粗唇鱼危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系统发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许宝青 刘凯 +2 位作者 谢楠 冯晓宇 李行先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3-386,共4页
为研究钱塘江粗唇鱼危与其他鲿科鱼类的亲缘关系,扩增并测定了粗唇鱼危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用Blastn分析所获序列与其他鲿科鱼类细胞色素b基因的同源性,用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
关键词 粗唇鱼危 细胞色素b(cytb)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绵羊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传生 耿立英 +2 位作者 万海伟 李吉涛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在分子水平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澄清4个绵羊品种的起源分化关系。结果显示: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洼地绵羊与滩羊关系最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绵羊品种内的平均差异为0185%,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4个品种绵羊具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绵羊品种 系统进化 序列差异 线粒体DNA多态性 鲁北白山羊 小尾寒羊 洼地绵羊 分子系统树 UPGMA 大尾寒羊 基因片段 碱基组成 拓扑结构 起源分化 母系遗传 分子水平 亲缘关系 平均差 滩羊 变异 种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5个不同地理种群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及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永正 张海琪 +3 位作者 何中央 徐晓林 李智强 杜建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对中华鳖5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群体、日本群体、江西群体、台湾群体和乌鳖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408bp的基因片断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31个中华鳖个体中,共检测...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对中华鳖5个不同地理种群(太湖群体、日本群体、江西群体、台湾群体和乌鳖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408bp的基因片断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31个中华鳖个体中,共检测到17个变异位点,获得8种单倍型。日本群体的2种单倍型在其他4个群体中都未检测到,为该群体所特有,日本种群与其他4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除日本群体缺乏主体单倍型外,其他4个群体共同拥有主体单倍型Hap.1,江西群体、台湾群体和乌鳖群体的单倍型类型都和其他群体共同享有,没有其特异的单倍型。MP法和NJ法构建的系统发生树显示日本群体的两种单倍型以很高的置信度聚成一支,这与其地理分布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序列上的差异,可以成为种群鉴别的分子标记;另外4个群体的6种单倍型聚合成一大支,但同一个地理区域的群体并未聚成一类,未按照地理位置形成明显的地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鳖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种群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鲌属3种鱼类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冯晓宇 谢楠 +1 位作者 李行先 许宝青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9-83,共5页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①4种鱼(包... 测定了红鲌属的翘嘴红鲌、青梢红鲌和蒙古红鲌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1 091 bp),对其碱基组成变异情况及核苷酸序列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红鳍鲌为外类群,用邻接(NJ)法和非加权算术平均对数(UPGMA)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①4种鱼(包括外类群)Cyt b基因片段序列碱基平均差异为6.2%,变异位点184个,具有简约性信息位点141个,平均转换颠换比为7.4;②测定的红鲌属3种鱼形成一个单系群,其中翘嘴红鲌与青梢红鲌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鲌属(Erythroculter) 细胞色素b(cytb)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倍体泥鳅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承泰 王卫民 +1 位作者 曹玲 姬伟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52-655,共4页
对二倍体泥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正反测序,在5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长度为1140 bp,A、T、G、C含量分别为313(28%)、358(31%)、170(15%)、300(26%),A+T>C+G,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 对二倍体泥鳅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正反测序,在5个个体中均得到序列一致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长度为1140 bp,A、T、G、C含量分别为313(28%)、358(31%)、170(15%)、300(26%),A+T>C+G,与其他水生动物相同基因片段碱基序列含量相似,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高,为33.4%,G的使用率较低,为17.1%;密码子第3位A的使用率高,为34.2%,而G的使用率较低,仅为7.9%;由泥鳅细胞色素b基因片断推导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在氨基酸序列中Leu占11.%,远高于其他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二倍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鲷科鱼种内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保守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红艳 苏天凤 +2 位作者 周发林 吕俊霖 江世贵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对真鲷 (Pagrosomusmajor)、黄鳍鲷 (Sparuslatus)、黑鲷 (S .macrocephalus)和平鲷 (Rhabdosar gussarba )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4 0 5bp序列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4种鲷科鱼种内碱基的变异较低 ,真鲷为 0 .2 5% ,黄鳍鲷为 0 .74 % ,黑... 对真鲷 (Pagrosomusmajor)、黄鳍鲷 (Sparuslatus)、黑鲷 (S .macrocephalus)和平鲷 (Rhabdosar gussarba )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 4 0 5bp序列进行测定。结果发现 ,4种鲷科鱼种内碱基的变异较低 ,真鲷为 0 .2 5% ,黄鳍鲷为 0 .74 % ,黑鲷和平鲷均为 0 ;真鲷有 4种单倍型 ,黄鳍鲷有 2种单倍型 ,黑鲷和平鲷分别为 1种单倍型 ,且单倍型间变异位点很少 ,真鲷有 3个变异位点 ,黄鳍鲷仅有 1个变异位点 ,而黑鲷和平鲷无变异位点。结果表明 ,细胞色素b基因在这 4种鲷科鱼种内是相当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鲷科鱼类 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 保守性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洲银罗非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楚吾 李路 +1 位作者 林晓坤 刘丽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9,共4页
克隆并测定了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全序列,得到全长1141bp的序列用于分析,用MEGA4.0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序列比较,显示星洲银罗非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同... 克隆并测定了星洲银罗非鱼(Oreochromis sp.)细胞色素b基因(cytb)的全序列,得到全长1141bp的序列用于分析,用MEGA4.0分析软件与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序列比较,显示星洲银罗非鱼与其他鱼类的cytb基因的同源性较高,同源度介于83%~93%间;根据星洲银罗非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等12种鱼类的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初步确定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星洲银罗非鱼的父母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洲银罗非鱼 线粒体 细胞色素b基因 基因序列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鳜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艺燕 钱开诚 章群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54-155,159,共3页
测定了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编码区全序列1140个核苷酸序列,并且由此推导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A/T所占比例为53.4%,G+C约占46.6%。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 测定了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编码区全序列1140个核苷酸序列,并且由此推导出对应的氨基酸序列,A/T所占比例为53.4%,G+C约占46.6%。该基因中密码子第1位核苷酸中4种碱基组成较为均衡,第2位核苷酸中T的使用率较高,G的使用率较低;而密码子第3位C/A的使用率高,而G的使用率仅为3.7%;在氨基酸序列中Leu所占比例16.36%,远高于其它氨基酸;而Cys使用比例仅为0.79%。本研究为鳜类的系统发育、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核苷酸序列方面的资料,至于翘嘴鳜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中密码子不同位置碱基使用比率以及氨基酸组成是翘嘴鳜特有还是鳜类共有特征,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鳜 线粒体 细胞色素b 基因 序列分析 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眼高原鳅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太平 李均祥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年第3期10-11,共2页
对小眼高原鳅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克隆及其序列测定 ,得到全序列长度为 114 0bp ,其T、C、A、G含量分别为 3 62 ( 3 1 8% )、2 91( 2 5 5 % )、3 0 1( 2 6 4% )、186( 16 3 ) ,GC含量 41 8%。分子质量为 3 49782。
关键词 小眼高原鳅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爬(鱼兆)属2种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杨成 晁燕 +3 位作者 申志新 祁得林 唐文家 王国杰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6,共4页
对采于青海省玛柯河的6尾黄石爬(鱼兆)和四川省都江堰的1尾青石爬(鱼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黄石爬(鱼兆)6个个体均属同一单倍型。在Cyt b基因全长1140 bp中,2种鱼类存在29个变异位点(... 对采于青海省玛柯河的6尾黄石爬(鱼兆)和四川省都江堰的1尾青石爬(鱼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Cyt 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黄石爬(鱼兆)6个个体均属同一单倍型。在Cyt b基因全长1140 bp中,2种鱼类存在29个变异位点(2.54%),其中23个(79.3%)突变位点为转换,6个(20.7%)突变位点为颠换。2种鱼类序列差异偏低,提示分化较晚,致使物种间在Cyt b基因上未能积累丰富的碱基变异。黄石爬(鱼兆)遗传多样度较低,可能与其栖息环境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爬(鱼兆) 青石爬(鱼兆)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特征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倭蜂猴细胞色素b基因和D-loop序列多态性分析
15
作者 朱万龙 蔡金红 +1 位作者 陈金龙 王政昆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云南大围山保护区7例倭蜂猴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控制区序列(D-loop)进行了PCR扩增、序列测定、核苷酸组成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Cytb中,A、T、C和G 4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29.3%、28.2%、29.8%和12.7%,A+T含量为57.... 对云南大围山保护区7例倭蜂猴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b)和控制区序列(D-loop)进行了PCR扩增、序列测定、核苷酸组成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Cytb中,A、T、C和G 4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29.3%、28.2%、29.8%和12.7%,A+T含量为57.5%,G+C含量为42.5%。在长度为1078 bp的Cytb序列中,存在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为0.00106,仅出现3种单倍型。7个倭蜂猴个体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3。D-loop区序列中,A、T、C和G 4种核苷酸的比例分别为31.8%、29.1%、25.0%和14.1%,A+T含量为60.9%,G+C含量为39.1%。在381 bp长的D-loop区序列中,仅存在4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值)为0.003 00,仅出现4种单倍型。7个倭蜂猴个体的遗传距离为0.000~0.008。研究表明倭蜂猴种内个体间差异小,群体多态程度低。通过与其他物种相比,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倭蜂猴遗传多态性低,种群小,发生遗传漂变强度大,因此,倭蜂猴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是迫切需要保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倭蜂猴 细胞色素b基因 D-loop控制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耳孔蜈蚣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16
作者 左宝平 宋大祥 +1 位作者 周开亚 孙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883-2885,共3页
[目的]对中国平耳孔蜈蚣种群的地理变异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中国平耳孔蜈蚣标本经95%乙醇浸制后进行总基因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最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定义26个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3。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波动范... [目的]对中国平耳孔蜈蚣种群的地理变异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中国平耳孔蜈蚣标本经95%乙醇浸制后进行总基因组提取、PCR扩增和测序,最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定义26个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3。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波动范围较大,系统发生树中各样地平耳孔蜈蚣的单元型呈现一种混杂的分布格局。[结论]根据节肢动物分子钟,推断现代平耳孔蜈蚣遗传分布格局均比较古老,早在第三纪中期就已经形成,可见更新世冰期对平耳孔蜈蚣种群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序列变异分析 细胞色素b 平耳孔蜈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高邮湖湖鲚(Coilia nasus)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大命 张彤晴 +4 位作者 关浩勇 唐晟凯 刘燕山 刘小维 潘建林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共6页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和控制区(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调查了高邮湖湖鲚(Coilia nasus)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碱基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显示碱基组成具有偏倚性。38条Cytb基因序列检出26...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和控制区(D-loop)序列作为分子标记,调查了高邮湖湖鲚(Coilia nasus)种群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Cyt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碱基A+T含量均高于G+C含量,显示碱基组成具有偏倚性。38条Cytb基因序列检出26个变异位点,定义13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16±0.078和0.002 70±0.000 57;40条D-loop区序列检出53个变异位点,定义21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06±0.034和0.006 27±0.000 99。13个Cytb基因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0.014之间,NJ系统进化树显示单倍型聚为1支;21个D-loop区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0.019之间,NJ系统进化树显示单倍型聚为2支。中性检测结果和歧点分布图均表明高邮湖湖鲚种群稳定,近期没有发生种群扩张。整体来看,高邮湖湖鲚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鲚(Coilia nasus)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基因 控制区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细胞色素P450家族CYP6B29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东 许雅香 +4 位作者 卫正国 赵华强 陈玉华 李兵 沈卫德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系在生物体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内源化合物的调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证据表明昆虫杀虫剂抗性的产生与单加氧化酶系介导的代谢反应有关,其关键组份细胞色素P450作为终端氧化酶能氧化多样的底物。依据家蚕...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化酶系在生物体对外源化合物的代谢和内源化合物的调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证据表明昆虫杀虫剂抗性的产生与单加氧化酶系介导的代谢反应有关,其关键组份细胞色素P450作为终端氧化酶能氧化多样的底物。依据家蚕基因组P450预测序列设计1对引物,以家蚕中肠为材料提取mRNA,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P450家族基因CYP6B29(GenBank登录号:DQ252324)。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的ORF为1 518 bp,编码505个氨基酸,预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 kD,等电点为8.29。经与已知P450的6B亚族其它所有成员氨基酸同源比对发现,CYP6B29基因与美洲棉铃虫CYP6B27基因的同源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CYP6b29基因 细胞色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鳜类系统发育的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章群 任岗 +1 位作者 钱开诚 陈泉梅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30-432,436,共4页
测定了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长体鳜、中国少鳞鳜等7种鳜类1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共分析了9种鳜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表明,鳜属鱼类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0.015~0.093)明显小... 测定了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长体鳜、中国少鳞鳜等7种鳜类12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的同源序列,共分析了9种鳜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表明,鳜属鱼类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0.015~0.093)明显小于少鳞鳜属鱼类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0.152~0.178)。在分子系统发育树上,长体鳜与鳜属的鳜、大眼鳜、斑鳜、波纹鳜、暗鳜聚合成一分支,少鳞鳜属的种类聚成另一分支;支持将长体鳜归入鳜属,鳜类分为鳜属和少鳞鳜属等二个属的分类处理。在鳜属鱼类中,鳜和大眼鳜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斑鳜与波纹鳜亲缘较近;长体鳜与鳜属其它5个种的亲缘关系较远。在少鳞鳜属鱼类中,中国少鳞鳜和日本少鳞鳜的亲缘关系较远,韩国少鳞鳜的系统位置较不明确。鳜类的单系性及其鳜类的系统位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鳜类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江鲈鱼Cytb基因序列分析及种质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亚 岳志芹 +3 位作者 赵玉然 梁成珠 徐彪 汪东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4,共6页
采用PCR方法扩增四尾松江鲈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全序列长度为1 141 bp,并建立了松江鲈鱼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物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Cytb基因序列基本特征显示,Cytb基因在第3位密码子表... 采用PCR方法扩增四尾松江鲈鱼线粒体细胞色素b(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b,Cytb)基因序列,全序列长度为1 141 bp,并建立了松江鲈鱼的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对该物种进行种质鉴定。分析Cytb基因序列基本特征显示,Cytb基因在第3位密码子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显示出脊椎动物Cytb基因的共同特性。第2位密码子嘧啶的含量远高于嘌呤的含量,有5个位点发生转换,0个位点发生颠换。选取杜父鱼科(Cottidae)的10种鱼类,与松江鲈鱼进行序列分析,构建发育系统树并分析遗传距离,与鲈鱼的亲缘关系最远。以松江鲈鱼Cytb基因序列为靶基因,利用PRIMER EXPRESS2.0软件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松江鲈鱼的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限为3.20×102拷贝/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江鲈鱼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定量PCR 种质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