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红豆杉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基因克隆、表达与活性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阮仁余 孔建强 +5 位作者 郑晓东 张书香 秦成蕴 程克棣 王建明 王伟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7-1194,共8页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是细胞色素P450羟基化酶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作用。文章从中国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愈伤组织细胞中克隆CPR基因(TchCPR),TchCPR...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是细胞色素P450羟基化酶电子传递链的组成部分,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电子传递作用。文章从中国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 var. Chinensis)愈伤组织细胞中克隆CPR基因(TchCPR),TchCPR含有一个2154bp碱基的阅读框,编码717个氨基酸残基;在氨基酸水平上它与裸子植物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同源性(>82%)高于其他被子植物的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74%)。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了全长和从N-端截短不同数目氨基酸残基的6个融合肽段,经亲和层析纯化,分析了表达的不同长度融合蛋白的电子传递效率。结果表明截短长度大于61个氨基酸残基肽段的胞色素P450还原酶都能够诱导表达,在表达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而截短61个氨基酸的CPR融合蛋白电子传递的催化活性(1.6057nmol Cyt Cred/min/μg TchCPR融合蛋白)高于其他4个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红豆杉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氟中毒后中肠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米智 阮成龙 +3 位作者 李冠楠 杜文华 隆耀航 朱勇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究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 mg/kg NaF溶液处理后的桑叶,检测蚕体中肠微粒体酶液中的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和NADPH-细胞色素C... 为了探究家蚕对NaF的代谢机制,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氟化物敏感品种734为材料,从5龄起蚕开始分别添食50、100、200、400 mg/kg NaF溶液处理后的桑叶,检测蚕体中肠微粒体酶液中的黄素蛋白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和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CR)的活性变化。氟物化敏感品种734的4个NaF处理组第3天的中肠CPR活性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几乎都高于对照组,400 mg/kg NaF处理组在第4天的CPR活性最高,且各NaF处理组的CPR活性差异显著(P<0.05);耐氟品种T6 NaF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中肠CPR活性整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几乎都在第2天达到最高值,各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氟化物敏感品种734的4个NaF处理组的中肠CR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对照组呈下降趋势;耐氟品种T6的50、100、400 mg/kg NaF处理组在第1~2天的中肠CR活性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的变化相对较小,对照组的CR活性仅在第3~4天略高于NaF处理组,而其余时间NaF处理组的CR活性较高。2个家蚕品种添食不同浓度NaF后的中肠CR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显示,耐氟品种T6在NaF作用下中肠的CPR和CR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对照组的0.4~2.0倍和0.3~2.9倍)远小于氟化物敏感品种734这2种酶的活性变化范围(分别为对照组的0.6~9.3倍和0.4~4.6倍)。初步推测CPR和CR与家蚕对氟化物代谢具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氟化物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背飞虱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航 刘苏 +5 位作者 朱晴子 周文武 梁庆梅 史肖肖 祝梓杰 祝增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1-400,共10页
从水稻重要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中克隆了一条编码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reductase,CPR)的全长cDNA,命名为SfCPR,其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034bp,编码一个含有67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SfCPR蛋白质的2级结构具有... 从水稻重要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中克隆了一条编码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reductase,CPR)的全长cDNA,命名为SfCPR,其开放阅读框全长为2 034bp,编码一个含有67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SfCPR蛋白质的2级结构具有CPR的典型特征,例如N端跨膜区、黄素单核苷酸结合域、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结合域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结合域,以及保守的催化残基.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SfCPR与灰飞虱和褐飞虱的CPRs聚在同一分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显示:SfCPR基因在白背飞虱各龄期均有表达,其中以成虫表达量最高;在白背飞虱成虫各组织中均能够检测到SfCPR基因的表达,其中,以腹部表达量最高.使用亚致死剂量的溴氰菊酯、吡虫啉和噻嗪酮处理白背飞虱3龄若虫后,试虫的SfCPR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白背飞虱 杀虫剂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甲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模式分析
4
作者 吴怡蓓 夏鹏亮 +2 位作者 张廷伟 严毅 杨文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是一种重要的仓储害虫,长期化学防治导致烟草甲已对多种传统熏蒸剂产生抗性,但其对新型熏蒸剂甲酸乙酯仍处于敏感水平。因此明确其体内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 CPR)对甲酸乙酯的代... 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是一种重要的仓储害虫,长期化学防治导致烟草甲已对多种传统熏蒸剂产生抗性,但其对新型熏蒸剂甲酸乙酯仍处于敏感水平。因此明确其体内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 CPR)对甲酸乙酯的代谢解毒功能,对开展该药剂的抗性监测及延缓抗性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克隆烟草甲LsCPR基因,分析其分子特征和表达特性,为进一步明确其在烟草甲对甲酸乙酯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利用RT-PCR技术克隆烟草甲LsCPR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LsCPR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系统进化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LsCPR在烟草甲不同发育阶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低龄成虫、高龄成虫)、幼虫不同组织(表皮、肠道、脂肪体和马氏管)以及甲酸乙酯熏蒸胁迫后的表达模式。烟草甲LsCPR基因的ORF为2 046 bp(GenBank登录号:MZ423209),编码681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昆虫CPR基因FMN区域、NADPH区域和FAD等保守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烟草甲LsCPR与鞘翅目昆虫聚为一支,且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CPR亲缘关系最近。LsCPR在烟草甲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高龄幼虫期的表达水平较高;在幼虫体内的表达部位主要在肠道,其次为脂肪体和马氏管,而在表皮的表达水平最低。LC_(10)、LC_(30)和LC_(50) 3种浓度的甲酸乙酯处理24 h后,烟草甲LsCPR表达量随着胁迫浓度升高而上调且显著高于对照;甲酸乙酯LC_(50)处理烟草甲不同时间(3、6、12、24和48 h)后,LsCPR基因上调表达,24 h时达到表达高峰。推测LsCPR是参与烟草甲代谢甲酸乙酯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基因克隆 表达模式 甲酸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参与单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梦佳 杨洋 +2 位作者 肖红仕 袁志辉 周海燕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7,共10页
单萜类化合物是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多种药理特性。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通过催化烯丙基羟基化反应修饰单萜骨架,在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 单萜类化合物是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高附加值天然产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降血糖及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多种药理特性。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通过催化烯丙基羟基化反应修饰单萜骨架,在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综述了细胞色素P450酶催化系统、单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在单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调控作用及细胞色素P450酶的表达与合成策略,为深入研究植物细胞色素P450酶在单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单萜类化合物 生物合成调控 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飞虱LWO/AC/cAMP/PKA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介导对溴氰菊酯抗性
6
作者 张怡萍 徐圣 吴敏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1-554,共14页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抗溴氰菊酯品系JH-del中CYP6AY3v2和CYP439A1v3的过量表达是灰飞虱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旨在阐明灰飞虱CYP6AY3v2和CYP439A1v3上调表达的机理,揭示其调控信号通路。... 【目的】前期研究发现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抗溴氰菊酯品系JH-del中CYP6AY3v2和CYP439A1v3的过量表达是灰飞虱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本研究旨在阐明灰飞虱CYP6AY3v2和CYP439A1v3上调表达的机理,揭示其调控信号通路。【方法】通过定量PCR检测灰飞虱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A家族长波敏感视蛋白(long wavelength-sensitive opsin, LWO)基因LWO在灰飞虱溴氰菊酯抗性品系JH-del和敏感品系JHS 4龄若虫中的表达量;通过RNAi和盐酸布比卡因干扰灰飞虱JH-del品系3龄若虫LWO/AC/cAMP/PKA信号通路基因LWO,AC-2,AC-3,PKA-1,PKA-2和PKA-3,利用生物测定检测灰飞虱对溴氰菊酯敏感性的变化,验证LWO通过增加自身表达量激活下游AC/cAMP/PKA/CYP450s信号通路基因,介导灰飞虱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利用转基因果蝇Drosophila结合GAL4/UAS系统和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分别在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3日龄雌成虫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 Sf9细胞中异源表达灰飞虱LWO并验证其功能。【结果】LWO在抗溴氰菊酯灰飞虱品系JH-del中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JHS中的1.54倍;与对照组(喂食dsGFP)比,喂食目标基因dsRNA干扰灰飞虱品系JH-del 3龄若虫中LWO/AC/cAMP/PKA信号通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该信号通路下游代谢溴氰菊酯的灰飞虱CYP6AY3v2和CYP439A1v3的表达量都显著下降,灰飞虱JH-del品系3龄若虫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都得以恢复。将灰飞虱LWO分别在黑腹果蝇和Sf9细胞中异源表达后,黑腹果蝇和Sf9细胞对溴氰菊酯的抗性也显著提高,抗性的提高也是通过灰飞虱LWO/AC/cAMP/PKA/CYP450s信号通路介导的。【结论】LWO受体通过增加自身表达量激活下游AC/cAMP/PKA/CYP450s信号通路,介导了灰飞虱对溴氰菊酯抗性的产生,该研究结果为灰飞虱抗性的治理和杀虫剂新靶标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飞虱 溴氰菊酯 抗药性 G蛋白偶联受体 信号通路 细胞色素p450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香型鲜食葡萄细胞色素P450编码基因CYP76F14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7
作者 孙行杰 陶亦菲 +4 位作者 迟军利 唐美玲 管雪强 SHI Matthew 宋志忠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从3种不同香型‘奥利文’(玫瑰香型)、‘京秀’(中性香型)和‘金星无核’(草莓香型)葡萄中克隆CYP76F 14基因,分析其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并揭示决定其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表明,‘奥利文’果实中的芳樟醇含量在整个... 从3种不同香型‘奥利文’(玫瑰香型)、‘京秀’(中性香型)和‘金星无核’(草莓香型)葡萄中克隆CYP76F 14基因,分析其在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并揭示决定其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结果表明,‘奥利文’果实中的芳樟醇含量在整个果实发育时期均显著高于‘京秀’和‘金星无核’,且随着葡萄果实的不断发育而持续上升,在转色期达到峰值并持续到成熟期;CYP76F 14的表达水平与芳樟醇含量呈现正相关性,即‘奥利文’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京秀’和‘金星无核’;玫瑰香型CYP76F14蛋白中含有12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获得氨基酸残基定点突变的CYP76F14-SMs,体外酶活测定表明,CYP76F14-E378G和CYP76F14-T380A定点突变蛋白的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蛋白CYP76F14,E378和T380是决定玫瑰香型CYP76F14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香型 芳樟醇 细胞色素p450 氨基酸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克隆表达和抗体的制备
8
作者 程婕 龚毅 +1 位作者 陈悦 杨凌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6,共7页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是人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电子供给者,对后者活性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从人胚胎cDNA文库中得到的人CPR的编码基因,连接入pT7450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每升发酵液可得到纯化蛋白4...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是人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电子供给者,对后者活性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将从人胚胎cDNA文库中得到的人CPR的编码基因,连接入pT7450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每升发酵液可得到纯化蛋白49 mg,占总蛋白含量的10%,以细胞色素C为底物检测酶活性,比活为65 u/mg.利用纯化的CPR作为抗原,常规免疫纯系大耳家兔,获得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血清,抗体滴度为1∶200 000(ELISA法),纯化后抗体应用于不同组织中CPR含量的评价,证明重组CPR及其抗体可用于细胞色素P450的体外药物代谢及细胞色素P450与CPR作用机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克隆 表达 抗体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9
作者 程婕 杨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Cytochrom e P450 Reduc-tase,CPR)是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酶系中为细胞色素P450提供电子的膜蛋白,本文从电子传递、底物作用及其基因调控三方面的特性对其进行了论述,并探讨了CPR领域一些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 电子传递 底物作用 基因调控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欢 刘亭 +6 位作者 陆定艳 孙莉 何俊奇 李勇军 王永林 孙佳 席晓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稳定双表达人POR与人细胞色素P450(CYP)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O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Flp-In^(TM) CH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挑...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TM) CHO细胞系,为进一步建立稳定双表达人POR与人细胞色素P450(CYP)的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构建POR重组慢病毒并感染Flp-In^(TM) CHO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挑选转染细胞进行嘌呤霉素筛选和单克隆培养,以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利用丝裂霉素C(MMC)细胞毒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OR的表达,获得稳定表达POR的Flp-In^(TM) CHO-POR细胞株。构建稳定双表达POR和CYP2C19的Flp-In^(TM) CHO-POR细胞(Flp-In^(TM) CHO-POR-2C19)和单表达CYP2C19的Flp-In^(TM) CHO细胞(Flp-In^(TM) CHO-2C19),并用环磷酰胺(CPA)测定CYP2C19酶活性。结果与感染阴性对照病毒的Flp-In^(TM) CHO细胞相比,感染POR重组慢病毒的Flp-In^(TM) CHO细胞MMC代谢活性升高,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说明获得了可稳定表达POR的Flp-In^(TM) CHO-POR细胞。与Flp-In^(TM) CHO细胞相比,Flp-In^(TM) CHO-2C19的CPA代谢活性无显著差异,而Flp-In^(TM) CHO-POR-2C19的CPA代谢活性增加且明显高于Flp-In^(TM) CHO-2C19细胞。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OR且可进一步用于CYP转基因细胞构建的Flp-In^(TM) CHO-POR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 慢病毒 Flp-In^(TM)CHO-pO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的纯化与重组活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俊勇 冷欣夫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5期518-523,共6页
经苯巴比妥钠诱导的雄性大白鼠的肝微粒体纯化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组份,经SDS-PAGE鉴定呈电泳纯,分子量为55kD。部分纯化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含72和77kD两个蛋白质组分。上述细胞色素P-450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与卵... 经苯巴比妥钠诱导的雄性大白鼠的肝微粒体纯化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组份,经SDS-PAGE鉴定呈电泳纯,分子量为55kD。部分纯化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含72和77kD两个蛋白质组分。上述细胞色素P-450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与卵磷脂制备的脂质体重组后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艾氏剂有环氧化作用,对环已烷有羟化作用,对溴氰菊酯的羟化作用微弱。当重组系统中缺少细胞色素P-450组份时,对环已烷不再起作用。同时还研究了纯化的细胞色素P-450的光谱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 p450 NADpH-p450 还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涛 张自常 +3 位作者 曹晶晶 李贵 娄远来 王红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一类重要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属于单加氧酶,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研究发现P450主要具有“生物合成”和“生物解毒”两大功能,被誉为“万能的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初...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是一类重要的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属于单加氧酶,广泛分布于生物界中。研究发现P450主要具有“生物合成”和“生物解毒”两大功能,被誉为“万能的生物催化剂”。大多数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的初始阶段即涉及植物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近些年,由P450介导的抗药性杂草呈多发态势,其复杂的抗性谱,给杂草化学防除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对P450分类命名、P450与除草剂代谢的关系、P450抗性鉴定手段、P450介导抗性杂草发生情况、与除草剂代谢有关的植物细胞色素P450基因克隆等内容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除草剂 鉴定手段 抗性杂草 p45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4S47和CYP332A29参与美国白蛾对氯虫苯甲酰胺耐受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红艳 张承志 +1 位作者 孙丽丽 曹传旺 《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06-1616,共11页
【目的】揭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HcCYP4S47和HcCYP332A29在响应氯虫苯甲酰胺胁迫中的功能。【方法】采用饲料混药法制成含LC_(30)浓度(0.06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饲料分别饲喂室内种群、... 【目的】揭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基因HcCYP4S47和HcCYP332A29在响应氯虫苯甲酰胺胁迫中的功能。【方法】采用饲料混药法制成含LC_(30)浓度(0.06 mg/L)的氯虫苯甲酰胺饲料分别饲喂室内种群、北方种群(辽宁铁岭种群)和南方种群(湖北孝感大悟种群)美国白蛾3龄幼虫,并分别于饲喂处理后6,12,24和48 h时收集存活的幼虫,测定美国白蛾3龄幼虫体内CYP450酶活性;通过RT-qPCR技术检测在0.06 mg/L氯虫苯甲酰胺胁迫下这3个地理种群中HcCYP4S47和HcCYP332A29的表达量;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沉默3个地理种群美国白蛾3龄幼虫HcCYP4S47和HcCYP332A29,并使用RT-qPCR技术检测注射dsRNA后的靶基因表达量,饲喂含0.06 mg/L氯虫苯甲酰胺饲料,并于饲喂后12,24,36,48,60和72 h统计幼虫存活率。【结果】0.06 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南方种群和北方种群3龄幼虫在6,12,24和48 h 4个时间点的CYP450酶活性均高于室内种群;24和48 h时北方种群处理组CYP450酶活性最高,而12和24 h时南方种群处理组3龄幼虫中CYP450活性最高。系统发育分析发现,HcCYP4S47和HcCYP332A29分别属于CYP4和CYP3亚家族。HcCYP4S47和HcCYP332A29在美国白蛾北方种群和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室内种群3龄幼虫中的。0.06 mg/L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室内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4S47和HcCYP332A29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调表达,其中以处理后12 h时表达量最高;南方种群和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 4 S47在处理后6,12和48 h时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调,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4S47在处理后24 h时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调,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4S47在处理后24 h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332A29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6和12 h时表达量均显著降低,48 h时表达量显著上调;南方种群3龄幼虫体内HcCYP332A29在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6 h时表达量显著下调,12和24 h时表达量显著上调。沉默HcCYP332A29和HcCYP4S47显著增加了美国白蛾3龄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结论】HcCYP332A29和HcCYP4S47在美国白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 细胞色素p450 氯虫苯甲酰胺 耐受性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87通过细胞色素P450途径促进AML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杨彭月 刘暄 +3 位作者 王艳 徐玲 李扬秋 余锡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87在抗肿瘤药物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AML中的LINC00987表达水平。构建稳定敲减LINC00987基因的Molm13细胞(shLINC0098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87在抗肿瘤药物诱导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RT-qPCR检测AML中的LINC00987表达水平。构建稳定敲减LINC00987基因的Molm13细胞(shLINC00987),通过Annexin V/PI检测LINC00987低表达对阿糖胞苷诱导AML细胞凋亡的影响。对LINC00987共表达基因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LINC00987的表达对细胞色素家族基因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ncRNA LINC00987在AML细胞系和AML病人标本中均显著降低,而在抗AML治疗后缓解组中高表达;此外,低表达LINC00987与AML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阿霉素、三氧化二砷和维奈托克可显著诱导AML细胞系Molm13和MV411的LINC00987表达。下调LINC00987的表达可抑制阿糖胞苷诱导的Molm13细胞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LINC00987共表达基因可富集于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450)介导的氧化应激通路/网络,且LINC00987的表达与CYP450家族基因CYP11B1、CYP2U1和CYP2C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下调LINC00987的表达则可抑制阿糖胞苷诱导的CYP11B1、CYP2U1和CYP2C9的mRNA表达。结论:LINC00987可以作为AML的预后标志物,其可能通过CYP450介导的氧化应激途径促进阿糖胞苷诱导的AML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LINC00987 细胞色素p450 阿糖胞苷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JM1的克隆及其在噻虫嗪抗性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杜贺 季尧 +4 位作者 杨静 胡津瑜 张蓉 杨鑫 张友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6-182,共7页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全球性农业害虫之一,目前采用的防治手段多为化学防治。噻虫嗪作为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现被广泛应用于田间烟粉虱的防治,但烟粉虱已对其产生了抗性。本文通过RT-qPCR对烟粉虱噻虫嗪抗性与敏感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全球性农业害虫之一,目前采用的防治手段多为化学防治。噻虫嗪作为一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现被广泛应用于田间烟粉虱的防治,但烟粉虱已对其产生了抗性。本文通过RT-qPCR对烟粉虱噻虫嗪抗性与敏感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6JM1表达水平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烟粉虱噻虫嗪抗性种群CYP6JM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表明,CYP6JM1基因具备昆虫P450基因的典型特征。RT-qPCR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在烟粉虱1~2龄时期及腹部高水平表达。RNAi结果表明,降低烟粉虱体内CYP6JM1基因的表达量能够显著提高其对噻虫嗪的敏感性,表明CYP6JM1基因可能与烟粉虱对噻虫嗪的抗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噻虫嗪 细胞色素p450 噻虫嗪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虫苯甲酰胺诱导甜菜夜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上调表达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学贵 余慧灵 +3 位作者 梁沛 史雪岩 宋敦伦 高希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7,共7页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作用。【方法】采用O-脱乙基香豆素法研究了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对甜菜夜蛾幼虫中肠P450s酶活性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了... 【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诱导表达作用。【方法】采用O-脱乙基香豆素法研究了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对甜菜夜蛾幼虫中肠P450s酶活性的影响,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了其对P450基因(CYP9A9,CYP4G37,CYP4S11和CYP6B)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HQ852049)表达的影响。【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P450酶及相关基因的诱导作用均表现出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甜菜夜蛾4龄幼虫取食0.02 mg/kg氯虫苯甲酰胺饲料至5龄,在蜕皮后6-36 h内,其P450s酶活性增加为对照组的1.90-2.92倍,诱导效应高于0.01 mg/kg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组(其P450s酶活性为对照组的1.11-1.62倍)。同时,0.02 mg/kg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组甜菜夜蛾中肠P450基因CYP9A9,CYP4G37和CYP6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上升为对照组的1.97-3.95,2.46-4.29及1.53-4.48倍,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HQ852049的相对表达量亦增加为对照的1.85-4.08倍。【结论】结果提示,氯虫苯甲酰胺可能通过诱导3种P450基因及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基因HQ852049基因mRNA的上调表达而增强了甜菜夜蛾幼虫中肠P450s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氯虫苯甲酰胺 基因诱导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系与苦皮藤素Ⅴ对昆虫选择毒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敏 刘惠霞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研究了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小地老虎 (Agrotisypsilon)选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 研究了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 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和小地老虎 (Agrotisypsilon)选择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照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粘虫。苦皮藤素 处理后 ,小地老虎和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 5 0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 ,粘虫中毒抽搐期及失水期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分别比对照升高 1 .4 6和 2 .2 6倍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升高 1 .2 6和 2 .5 6倍 ;处理组小地老虎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比对照升高 0 .39倍 ,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略高于对照。由此认为 ,中肠细胞色素 P4 5 0含量及NADPH-细胞色素 P4 5 0还原酶活性与苦皮藤素 对粘虫和小地老虎产生选择毒杀活性有着重要的关系。并且苦皮藤素 对细胞色素 P4 5 0酶系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但对不同昆虫以及同一种昆虫中 P4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含量 苦皮藤素V 昆虫 选择毒性 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伴侣对细胞色素P450酶MycG功能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超凡 姜玉超 +2 位作者 桑茉莉 李盛英 张伟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2年第3期587-601,共15页
细胞色素P450酶负责催化许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反应,是自然界中最具催化多样性的生物催化剂。还原伴侣蛋白对P450催化功能至关重要,在进化过程中两者之间通过融合或分离方式演化出多种不同的催化系统。还原伴侣与P450酶的适... 细胞色素P450酶负责催化许多天然产物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反应,是自然界中最具催化多样性的生物催化剂。还原伴侣蛋白对P450催化功能至关重要,在进化过程中两者之间通过融合或分离方式演化出多种不同的催化系统。还原伴侣与P450酶的适配性往往是造成P450酶功能重建失败或低效的关键因素,也能够影响和改变P450酶的催化功能和性质。不同还原伴侣与P450酶的组合与互作如何影响P450酶的催化功能、催化效率和产物分布是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还原伴侣蛋白RhFRED和P450酶MycG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不同的融合和分离蛋白组合,系统研究了还原伴侣与P450酶的适配和相互作用模式对P450酶催化功能的影响。将RhFRED两个结构功能域拆解为两个独立蛋白FMN和Fe_(2)S_(2),与P450酶MycG三者之间利用还原伴侣工程构建分离或融合型蛋白,通过体外生化反应探究不同组合方式下MycG对底物麦新米星M-Ⅳ催化功能以及电子传递效率的影响。在构建的20个还原伴侣与P450酶的“非天然”催化组合中,16个组合能够成功重建MycG的催化功能,其中12个组合中MycG能够催化产生3种氧化产物麦新米星M-Ⅰ、M-Ⅱ和M-Ⅴ以及1种脱甲基产物dMe-M-Ⅳ;4个组合仅产生氧化产物M-Ⅰ、M-Ⅱ和M-Ⅴ;剩余4个组合未检测到任何反应产物。通过模拟自然进化,系统研究了还原伴侣与P450酶构成的3种不同催化系统(单、双、三组分)以及单组分和双组分系统中不同的蛋白组织形式对MycG催化功能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原伴侣系统和组合/组织方式能够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显著影响P450的催化功能、催化效率和催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还原伴侣 MycG RhFRED 还原伴侣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和芘对蚯蚓(Eisenia fetida)细胞色素P450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薇 宋玉芳 +3 位作者 孙铁珩 宋雪英 周启星 郑森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研究了菲和芘在单一低剂量污染胁迫下对蚯蚓(Eisenia fetida)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通过滤纸接触染毒法,检测蚯蚓细胞色素P450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供... 研究了菲和芘在单一低剂量污染胁迫下对蚯蚓(Eisenia fetida)体内细胞色素P450酶系和抗氧化酶系的影响.通过滤纸接触染毒法,检测蚯蚓细胞色素P450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蚯蚓体内细胞色素P450含量和三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对毒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菲和芘在蚯蚓体内的代谢诱发了细胞色素P450总含量的增加,且在此过程中有活性氧自由基产生.不同酶对毒性效应响应的域值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P450>SOD(POD)>CAT.根据四个指标对污染物浓度响应的域值不同,可将四者联合应用互为补充作为一套生物标记物体系,以满足污染物不同暴露浓度下土壤的毒理诊断,增强指示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细胞色素p450 抗氧化酶 生物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酚和槲皮素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芳芳 郑一凡 +2 位作者 祝慧娟 沈筱筠 朱心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观察山奈酚和槲皮素两种银杏黄酮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接触0.1~10.0μmol/L的山奈酚或槲皮素,作用12h、24h和48h,用Nash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一红霉素N-脱甲基酶(ENRD)和氨基比林N-脱甲... 目的:观察山奈酚和槲皮素两种银杏黄酮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接触0.1~10.0μmol/L的山奈酚或槲皮素,作用12h、24h和48h,用Nash法检测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一红霉素N-脱甲基酶(ENRD)和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DM)的活性。分别以红霉素(10.0μmol/L)和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阳性对照和溶剂对照。结果:0.1、1.0和10.0μmol/L山奈酚作用24h,ENRD酶活性分别为(0.088±0.008)、(0.074±0.006)和(0.041±0.003)μmol/(mg·min^-1);槲皮素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处理的ENRD酶活性分别为(0.082±0.007)、(0.063±0.007)和(0.034±0.005)μmol/(mg·min^-1)。其中1.0和10.0μmol/L山奈酚和槲皮素处理的肝细胞ENRD酶活性都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0.085±0.011)μmol/(mg·min^-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P〈0.01)。10μmol/L山奈酚处理细胞12h和48h后,ENRD酶活性为(0.053±0.006)和(0.037±0.007)μmol/(mg·min^-1);10μmol/L槲皮素处理细胞12h和48h后,ENRD酶活性为(0.067±0.005)和(0.032±0.004)μmol/(mg·min^-1),都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P〈0.01)。山奈酚只有在10μmol/L浓度下作用24h对ADM活性出现抑制,槲皮素对ADM活性没有明显影响。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山奈酚和槲皮素能明显抑制大鼠肝细胞ENRD活性;山奈酚在10μmol/L浓度下能轻度抑制ADM,而槲皮素对ADM活性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 山奈酚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