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对TIPS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丁远 王黎洲 +2 位作者 宋杰 蒋天鹏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脉及肘静脉血液样本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术后每3个月临床随访,比较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0例TIPS术前无输血且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平均服用氯吡格雷时间为192.4 d(31~517 d),门静脉血及肘静脉血基因检测结果一致,CYP2C19基因型为*1/*1有49例(44.5%)、*1/*2有27例(24.6%)、*1/*3有18例(16.4%)、*2/*2有11例(10.0%)、*2/*3有3例(2.7%)、*3/*3有2例(1.8%);随访显示慢代谢型基因携带患者分流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7.5%(14/16),较中等代谢型患者(20.0%,9/45,χ2=22.9,P=0.006)及快代谢型患者(8.2%,4/49,χ2=37.91,P=0.000 1)明显增高;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提示CYP2C19慢代谢型基因变异,是分流道功能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95%CI 1.80~9.03,P=0.000 7)。结论 CYP2C19慢代谢基因变异(*2/*2、*2/*3、*3/*3)是影响TIPS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检测可为术后提供较为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氯吡格雷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家族2C19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A13/MRP2双表达Flp-In^TM CHO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香香 何俊奇 +6 位作者 杨畅 王永林 薛维娜 何彬 李勇军 兰燕宇 刘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5-871,共7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P2A1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双转染Flp-In^TM CHO细胞系.方法分别构建pCMV6-NEO-CYP2A13和pcDNA5-MRP2重组质粒.先将pCMV6-NEO-CYP2A13重组质粒转染至Flp-In^TM CHO细胞中,通...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P2A13)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双转染Flp-In^TM CHO细胞系.方法分别构建pCMV6-NEO-CYP2A13和pcDNA5-MRP2重组质粒.先将pCMV6-NEO-CYP2A13重组质粒转染至Flp-In^TM CHO细胞中,通过有限稀释法和4-甲基亚硝胺-1-3-呲啶基-1-丁酮(NNK)细胞毒性实验筛选CYP2A13活性较高的CYP2A13-Flp-In^TMCHO细胞.再将pcDNA5-MRP2转染至CYP2A13-Flp-In^TMCHO细胞中.用实时定量P眈CR、Western blot法和NNK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双转染细胞及正常细胞中CYP2AI3和MRP2的表达量及其活性,筛选稳定表达CYP2A13和MRP2的FlpInTMCHO细胞.结果相较于未转染细胞,CYP2AI3-Flp-In^TMCHO细胞的CYP2A13表达增加,NNK毒性敏感度增加;CYP2A13/MRP2-Flp-In^TM CHO细胞的CYP2A13和MRP2表达也明显增加.和CYP2AI3-Flp-In^TM CHO细胞相比,CYP2A13/MRP2-Flp-In^TM CHO细胞的CYP2A13表达量无明显差异,MRP2表达增加,NNK毒性敏感度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建立了CYP2A13和MR凹的双转染细胞模型,为呼吸道致癌物质原位激活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p2A13)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 4-甲基硝胺基-1-丁酮(NNK) 稳定转染 双表达 Flp-In^TM CHO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CYP2A13和CYP2A13/POR的Flp-In CHO重组细胞系的构建
3
作者 孙莉 陆定艳 +6 位作者 刘欢 何俊奇 孙佳 王永林 李勇军 杨畅 刘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5-799,共5页
目的分别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A member 13,CYP2A13)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CHO)和稳定表达CYP2A13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POR-CH... 目的分别构建稳定表达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A member 13,CYP2A13)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CHO)和稳定表达CYP2A13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POR)的Flp-In CHO细胞系(CYP2A13-POR-CHO),并从中筛选代谢活性较好的细胞系。方法课题组前期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了稳定表达POR的Flp-In CHO细胞系(POR-Flp-In CHO)。该文构建了pcDNA5/FRT-CYP2A13重组质粒,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试剂将pcDNA5/FRT-CYP2A13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Flp-In CHO细胞和POR-Flp-In CHO细胞中。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和黄曲霉素B1(AFB1)/4-甲基亚硝胺-1-3-吡啶基-1-丁酮(NNK)细胞毒实验来检测CYP2A13的表达及其活性,并比较了CYP2A13-CHO和CYP2A13-POR-CHO两种重组细胞系的代谢活性。结果与未转染的细胞相比,CYP2A13-CHO和CYP2A13-POR-CHO的CYP2A1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加。且与CYP2A13-POR-CHO相比,CYP2A13-CHO细胞对AFB1、NNK的敏感度更高。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CYP2A13且代谢活性较好的CYP2A13-CHO细胞系,为后续筛选能被CYP2A13代谢活化的前致癌物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a成员13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 稳定表达 Flp-In CHO细胞 代谢活性 前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27A1对肝细胞癌预后的影响及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昕彤 吴昊 +5 位作者 胡艳芬 张文桃 畅靖嘉 朱剑军 李莉 刘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5,共9页
目的分析细胞色素P450家族27亚家族A成员1(CYP27A1)对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影响及生物学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影响HCC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数据库(TCGA)分析CYP27A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基于CYP27A1表达... 目的分析细胞色素P450家族27亚家族A成员1(CYP27A1)对肝细胞癌(HCC)预后的影响及生物学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影响HCC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数据库(TCGA)分析CYP27A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基于CYP27A1表达量中位值,将样本分为CYP27A1高表达组(n=170)与CYP27A1低表达组(n=170),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分别对两组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及数据库查找CYP27A1蛋白亚细胞定位;构建过表达CYP27A1质粒,转染HCC细胞MHCC-97H和HCCLM3,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质粒)与CYP27A1过表达组(转染过表达CYP27A1重组质粒)。采用CCK-8法、流式细胞仪、活性氧(ROS)荧光探针等检测过表达CYP27A1对HCC细胞活力、凋亡及ROS生成的影响;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CYP27A1与ROS生成相关基因及HCC增殖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HCC组织中CYP27A1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CYP27A1表达与HCC患者性别、T分期、肿瘤分级和肿瘤分期有关(P<0.05)。CYP27A1低表达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高表达组(P<0.01)。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CYP27A1低表达组HCC“干性”亚类和“增殖”亚类基因集水平升高。在MHCC-97H和HCCLM3细胞中,CYP27A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在HepG2细胞中,CYP27A1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CYP27A1后,HCC细胞活力下降(P<0.01)、ROS水平降低(P<0.05),而细胞凋亡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CYP27A1与抑制ROS生成相关基因表达呈正相关(P<0.05),抑制ROS生成相关基因与HCC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YP27A1在HCC中呈低表达,下调CYP27A1可能通过促进ROS生成促进HCC恶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色素p450家族27家族a成员1 恶性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CYP2R1的异源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差异性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佳 王晨颖 +2 位作者 庞田田 李游山 冯自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9-1127,共9页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一类血红素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R成员1(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R member 1,CYP2R1)是一种主要在肝组织中表达的维生素D羟化酶。目前,对于小鼠CYP2R1蛋白质的结构、物...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一类血红素氧化酶。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R成员1(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R member 1,CYP2R1)是一种主要在肝组织中表达的维生素D羟化酶。目前,对于小鼠CYP2R1蛋白质的结构、物化特性和病理机制的理了解仍十分有限。本研究结合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小鼠CYP2R1基因CDS序列及其生物学特征。随后,利用pcDNA3.1-CYP2R1真核表达载体,通过细胞划痕、MTT分析、real-time qPCR方法检测异源表达CYP2R1对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7901、肝癌细胞HepG2以及正常细胞HEK293T细胞的迁移、增殖和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影响,探明其对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由C57BL/6小鼠肝组织的CYP2R1基因,序列长度1506 bp,其中,CDS 468 bp。其编码的155个氨基酸,与其他11个物种间的同源性均较高,其三级结构与人CYP2R1略有不同。构建的pcDNA3.1-CYP2R1真核表达载体,可在体外培养细胞中提高CYP2R1基因mRNA表达105倍以上,蛋白质水平提高约30倍。值得注意的是,异源表达CYP2R1在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具有差异性,其中,CYP2R1通过显著降低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linD1(P<0.05)和Caspase3(P<0.01),而抑制7901细胞的增殖。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CYP2R1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在分析其对癌细胞增殖方面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并为进一步明确CYP2R1在癌症相关治疗中的重要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家族2家族R成员1 异源表达 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例报道
6
作者 张太辉 任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为中间代谢型,提示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可能不佳。基于这一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作为替代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预后较好。本病例报道提示,在非轻型卒中患者中,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可帮助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 细胞色素p450家族2家族C成员19基因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7
作者 谢姚屹 黄妍菊 +6 位作者 樊敏 岑花桃 李燕丽 卢苗值 陆柏安 韦穰芳 吴志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汉族(对照组)和壮族(试验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基因表型为氯吡格雷快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于中间代谢或慢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替格瑞洛片。随访90 d,记录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NIHSS评分以及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3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743例,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299例(40.24%)、345例(46.43%)和99例(13.32%)。试验组293例,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107例(36.52%)、161例(54.95%)和25例(8.53%)。两组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0 d,两组间的mRS评分、ADL评分、NI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52%(41/743)和5.12%(15/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在汉族和壮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人群中,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细胞色素p450家族2家族C成员19 汉族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