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对TIPS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丁远 王黎洲 +2 位作者 宋杰 蒋天鹏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脉及肘静脉血液样本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术后每3个月临床随访,比较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0例TIPS术前无输血且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平均服用氯吡格雷时间为192.4 d(31~517 d),门静脉血及肘静脉血基因检测结果一致,CYP2C19基因型为*1/*1有49例(44.5%)、*1/*2有27例(24.6%)、*1/*3有18例(16.4%)、*2/*2有11例(10.0%)、*2/*3有3例(2.7%)、*3/*3有2例(1.8%);随访显示慢代谢型基因携带患者分流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7.5%(14/16),较中等代谢型患者(20.0%,9/45,χ2=22.9,P=0.006)及快代谢型患者(8.2%,4/49,χ2=37.91,P=0.000 1)明显增高;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提示CYP2C19慢代谢型基因变异,是分流道功能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95%CI 1.80~9.03,P=0.000 7)。结论 CYP2C19慢代谢基因变异(*2/*2、*2/*3、*3/*3)是影响TIPS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检测可为术后提供较为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氯吡格雷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亚家族2c19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石琳 常奕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83-2589,共7页
背景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 背景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单次负荷剂量300 mg而后75 mg/d口服,或直接给予75 mg/d常规剂量口服。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情况。采用Taqman-PCR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按照是否携带突变基因A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和第4外显子G636A位点均无突变基因A,34例)和突变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或第4外显子G636A位点有突变基因A,64例)。随访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CYP2C19*2基因型和CYP2C19*3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提示本研究纳入的样本具有较好的群体代表性。不同CYP2C19*2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A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G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AA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小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3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野生型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MACEs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CYP2C19*2中,GG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含有CYP2C19第5外显子突变者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抗血小板作用减弱,预后较差,而第4外显子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系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预后 cYp2c19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4名藏族志愿者中细胞色素P450 2C19_(m1)的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4
3
作者 丁华文 董兆文 +1 位作者 姜祖刚 马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参与临床上许多重要药物的代谢。根据其代谢S 美芬妥英或其他CYP2C19底物的能力不同,有强代谢者(EMs)和弱代谢者(PMs)之分。PMs表型的频发率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主要报道了细胞色素P4502C19m1在中国藏族人群... 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参与临床上许多重要药物的代谢。根据其代谢S 美芬妥英或其他CYP2C19底物的能力不同,有强代谢者(EMs)和弱代谢者(PMs)之分。PMs表型的频发率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主要报道了细胞色素P4502C19m1在中国藏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布。在104例无血缘关系藏族人群中,49人(47 1%)为CYP2C19野生型纯合子(wt/wt),46人(44 2%)为CYP2C19m1杂合子(wt/m1),9人(8 7%)为CYP2C19m1突变型纯合子(m1/m1)。CYP2C19野生型等位基因频率为0 692,CYP2C19m1等位基因频率为0 308。该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的中国其余民族的CYP2C19m1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具有一定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细胞色素 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 聚合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核酸片段长度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例报道
4
作者 张太辉 任洪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135,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 本文报道了一例老年女性院内卒中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该患者于肛肠外科手术后2 d突发急性缺血性卒中,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在接受了1个月的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后,择期行血管内治疗。术前该患者进行了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为中间代谢型,提示应用氯吡格雷的效果可能不佳。基于这一检测结果调整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作为替代治疗。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预后较好。本病例报道提示,在非轻型卒中患者中,快速CYP2C19基因检测可帮助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颈内动脉 细胞色素p450家族2家族c成员19基因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YP2C19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对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谢姚屹 黄妍菊 +6 位作者 樊敏 岑花桃 李燕丽 卢苗值 陆柏安 韦穰芳 吴志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 目的分析不同民族缺血性卒中患者对基于快速细胞色素P450酶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tochrome P450 family 2 subfamily C member 19,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反应差异。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1—7月在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汉族(对照组)和壮族(试验组)非心源性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在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对于基因表型为氯吡格雷快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硫酸氢氯吡格雷;对于中间代谢或慢代谢的患者,抗血小板药物选择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替格瑞洛片。随访90 d,记录mR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NIHSS评分以及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3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对照组743例,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299例(40.24%)、345例(46.43%)和99例(13.32%)。试验组293例,氯吡格雷快代谢、中间代谢、慢代谢型患者分别为107例(36.52%)、161例(54.95%)和25例(8.53%)。两组不同CYP2C19基因表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0 d,两组间的mRS评分、ADL评分、NI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试验组的90 d缺血性卒中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52%(41/743)和5.12%(15/2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的抗血小板治疗在汉族和壮族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人群中,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抗血小板治疗 细胞色素p450家族2家族c成员19 汉族 壮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G-PM与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后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孟雪柔 潘文秋 +4 位作者 赵卫 易根发 李刚 赵芝敏 张晓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分别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hromboelastography-platelet mapping,TEG-PM)检测与药物相关抵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分别在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thromboelastography-platelet mapping,TEG-PM)检测与药物相关抵抗基因检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相关基因检测,并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行TEG-PM。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B组32例。A组在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指导下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B组在TEGPM指导下行抗血小板聚集用药。比较两组术后缺血性并发症及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缺血性并发症B组0例,A组2例(RR=0.492,95%CI:0.383~0.632,χ2=0.485,P=0.468),A组2例患者分别于用药后3.4个月及1.6个月出现缺血性并发症。出血性并发症A组1例,B组3例(RR=0.302,95%CI:0.303~3.069,χ2=0.300,P=0.584);A组中1例患者于术后4.33个月出现牙龈出血,B组3例患者中,2例于术后2.2个月及1.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散在片状青紫,1例于术后2.3个月出现黑便,完善相关检查发现消化道溃疡。结论颅内动脉瘤行支架植入术后在TEG-PM及药物相关基因检测下指导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安全可行,临床应用时应据患者个体化选择,并检测其指标变化,及时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 血小板内皮聚集受体1基因 细胞色素p 4502 c 19基因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