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积雄 黄晓燕 汪道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GFP、rAAV-2J2、rAAV-2C11、rAAV-F87V病毒液,2周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对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的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转染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基因rAAV-GFP、rAAV-2J2、rAAV-2C11、rAAV-F87V病毒液,2周后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0ng/mL)和放线菌素D(ActD)(5ng/mL)诱导凋亡,GFP组不加TNF?α和ActD作为对照,另设空白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用酶标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CYP P450表氧化酶的各组后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下降,Caspase-3的活性下降,较空白对照组及GFP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细胞色素P450抗内皮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及抑制Caspase-3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表氧化酶 内皮细胞 凋亡 Bcl-2 BAX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杰 胡申江 孙雅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CYP2C11)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方法 18只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阿托伐他汀50和10mg·kg^-1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CYP2C11)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方法 18只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阿托伐他汀50和10mg·kg^-1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阿托伐他汀ig给药,每日1次,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RT-PCR和Westem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肝、肾及主动脉组织中CYP2C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14,15-二氢二十碳三烯酸(DHET)含量;并测定血脂含量。结果 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在给药后第6~10周和10mg-kg^-1组在给药后第10周SBP明显低于SHR模型组。在CYP2C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中,SHR模型组心、肾和主动脉均明显高于WKY组;给药10周后,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的4种组织和10mg·kg^-1组的心、肾和主动脉的表达明显高于SHR模型组。治疗前SHR各组尿液中DHE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WKY组,给药后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的含量明显高于SHR模型组;同时,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SHR模型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上调CYP2C11基因的表达,并增加其代谢产物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这可能是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C11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450表氧化酶/EET代谢途径通过HIF-1α减轻肥胖小鼠脂肪炎症 被引量:3
3
作者 焉晓乘 牟维娜 +5 位作者 强晔 赵蕙琛 孙琦 姚晓敏 张玉超 刘元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61-1666,共6页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 目的:比较细胞色素P450(CYP450)表氧化酶在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内脏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差异,观察外源性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对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炎症及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以C57BL/6Cnc小鼠为研究对象,经高脂饮食建立小鼠肥胖模型。成模后,将肥胖小鼠随机分为肥胖组(n=10)、EET组(n=10)和EET拮抗剂14,15-环氧二十碳-5(Z)-烯酸(EEZE)组(n=10),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1,12-EET和14,15-EEZE。普通饮食饲养的非肥胖C57BL/6Cnc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0)。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内脏脂肪组织CYP2J2(一种CYP450表氧化酶)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及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内脏脂肪组织毛细血管密度。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上升,内脏脂肪CYP2J2表达降低,HIF-1α表达升高,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增高,内脏脂肪中血管样组织减少(均P<0.05)。外源性11,12-EET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指数、内脏脂肪组织中HIF-1α表达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内脏脂肪血管样组织生成(均P<0.05)。结论:EET可减轻肥胖小鼠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缺氧和炎症,并促进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低氧诱导因子1Α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CYP2J2和EE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强 宋蒨 +3 位作者 周瑜 徐元丰 巢浩强 石红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cytochrome P450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2J2,CYP2J2)和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2(cytochrome P450 arachidonic acid epoxygenase 2J2,CYP2J2)和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HCC组织中CYP2J2和EETs的表达,分析CYP2J2和EETs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CYP2J2高表达率为41.86%(36/86),低表达率为58.14%(50/86);EETs高表达率为52.33%(45/86),低表达率为47.67%(41/86)。CYP2J2和EETs高表达患者更多见于Ⅲ+Ⅳ期、中+低分化、合并静脉癌栓和淋巴结转移的胃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YP2J2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52.00%,26/50)高于CYP2J2高表达组(30.56%,1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2,P=0.002);EETs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58.54%,24/41)高于EETs高表达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969,P=0.00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YP2J2、EETs是影响HCC患者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发现,CYP2J2和EETs表达呈正相关(r=0.810,P<0.001)。结论CYP2J2和EETs表达与HCC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合并静脉癌栓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且CYP2J2、EETs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CYP2J2和EETs能为HCC患者的诊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细胞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J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在心血管系统稳态中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西振 王炎 +1 位作者 陈琛 汪道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其代谢产物EETs在心血管系统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EETs具有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促进血管新生以及抗炎等生理作用。深入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EETs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其代谢产物EETs在心血管系统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EETs具有调节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促进血管新生以及抗炎等生理作用。深入研究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与EETs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为探索心血管疾病新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 EETS 血压 血管新生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后处理中CYP2J3/EETs系统对心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艳芝 张冬梅 +5 位作者 于刚刚 曾翔俊 王红霞 芦玲巧 张立克 王岩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中心肌细胞内源性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CYP2J3/EETs)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乳鼠(12-24 h)心脏做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中心肌细胞内源性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系统(CYP2J3/EETs)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取Wistar乳鼠(12-24 h)心脏做原代心肌细胞培养。实验分为7组:对照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后处理组、CYP2J3转染组、空质粒组、6-(2-炔丙基氧苯基)己酸(PPOH,一种CYP2J3抑制剂)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它各组均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用MTT法检测心肌细胞活力,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11,12-EET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蛋白的活性。结果:缺氧后处理组心肌细胞活力和11,12-EET浓度明显高于缺氧/复氧组(P<0.01),CYP2J3转染组比后处理组明显增高(P<0.01),PPOH组比后处理组明显下降(P<0.01)。后处理组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性低于缺氧/复氧组(P<0.01),CYP2J3转染组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低于后处理(P<0.01),而PPOH组caspase-3蛋白表达及活性高于缺氧后处理组(P<0.01)。结论:在缺氧后处理中CYP2J3/EETs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来影响细胞凋亡,从而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后处理 缺氧/复氧损伤 心肌细胞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J3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扎贝特改善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作用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杰 丁淑梅 +3 位作者 邱红梅 黄波 吴芹 蒋青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64-771,共8页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环氧廿碳三烯酸(EET)的影响。方法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连续5 d ip给予STZ 40 mg·kg^(-1),7 d后测量小鼠空腹血糖(FBG)值。随机选取FBG≥11.1 mmol·L^(-1)... 目的观察苯扎贝特(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的治疗作用及其对环氧廿碳三烯酸(EET)的影响。方法小鼠高糖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连续5 d ip给予STZ 40 mg·kg^(-1),7 d后测量小鼠空腹血糖(FBG)值。随机选取FBG≥11.1 mmol·L^(-1)的小鼠,继续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分为模型组、BEZ 25 mg·kg^(-1)(约为临床常用剂量1/3)组和BEZ 75 mg·kg^(-1)(与临床常用剂量相当)组,ig给药,1次/d,持续4周。每周监测小鼠体质量(BM)及FBG。实验结束时,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和14,15-EET含量。以心肌肥厚指数(LVHI)、左心室/体质量比(LV/BM)和心房肽(ANF)表达为心肌肥厚检测指标,HE和Masson染色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改变。逆转录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ANF mRNA和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CYP2J3)蛋白表达。结果小鼠FBG持续≥11.1 mmol·L^(-1),提示糖尿病形成。4周后,糖尿病小鼠的LVHI,LV/BM和ANF mRNA表达增加(P<0.01),心肌结构损伤,出现心肌肥厚。实验结束时,TG和TCH含量增加(P<0.01);同时,左心室心肌组织CYP2J3表达下调,血清14,15-EET含量减少(P<0.01)。给予BEZ 25和75 mg·kg^(-1)治疗后,FBG均降低,TG和TCH亦减少(P<0.05);但只有BEZ 75 mg·kg^(-1)组小鼠心肌肥厚改善,CYP2J3表达和14,15-EET水平升高(P<0.05)。结论临床相当剂量的BEZ对糖尿病小鼠心肌肥厚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CYP2J3-EET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糖尿病 心肌肥厚 环氧廿碳三烯酸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2J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