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及SmCOX1和SmCOX2的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古丽旦·白山别克 黄启通 +1 位作者 李方向 成卫宁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酶活力及其亚基SmCOX1和Sm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与其滞育发育的关系,为阐明麦红吸浆虫滞育的能量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OX)酶活力及其亚基SmCOX1和Sm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与其滞育发育的关系,为阐明麦红吸浆虫滞育的能量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OX酶活力测试盒测定麦红吸浆虫自然滞育进程(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和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幼虫中SmCOX活性;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SmCOX1和SmCOX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测SmCOX1和SmCOX2在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麦红吸浆虫幼虫中SmCOX活性在滞育阶段较滞育前显著降低,并在整个滞阶段维持较低水平,但在滞育后静息阶段显著升高,到滞育后发育阶段再次升高,显著高于滞育和滞育后静息阶段。克隆获得了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1536和660 bp的SmCOX1和SmCOX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PP466915和PP466916),两个基因碱基A+T含量超过75%,分别编码511和220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7.70和25.76 kD。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SmCOX1和SmCOX2具有线粒体COX酶催化核心典型的氧化还原铜(CuA和CuB)辅基和含血红素的金属中心heme a和heme a3,与同为瘿蚊科(Cecidomyidae)的稻瘿蚊Orseolia oryzae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qPCR结果表明,SmCOX1和SmCOX2在麦红吸浆虫幼虫滞育进程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滞育前和滞育后发育阶段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在滞育后静息期阶段的表达量,在滞育阶段的表达量最低,即变化趋势与SmCOX活性变化基本一致。【结论】麦红吸浆虫滞育进程中SmCOX活性和SmCOX1/2表达的降低与滞育阶段低水平的氧气消耗紧密相关,而其升高与滞育解除和滞育后发育阶段需要较多的能量供给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红吸浆虫 滞育 细胞色素c氧化酶 酶活力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可溶性结构域中Val162突变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宋爱新 李连之 黄仲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33-1737,共5页
采用蛋白质工程的定点突变技术和 UV-Vis,CD,荧光 ,EPR及快速动力学技术考察了与癌症相关的Val1 62的突变对细胞色素 c氧化酶可溶性结构域的影响 .研究发现 ,该突变导致了蛋白二级结构的转化和电子传递活性的降低 ,这为理解其致病机制... 采用蛋白质工程的定点突变技术和 UV-Vis,CD,荧光 ,EPR及快速动力学技术考察了与癌症相关的Val1 62的突变对细胞色素 c氧化酶可溶性结构域的影响 .研究发现 ,该突变导致了蛋白二级结构的转化和电子传递活性的降低 ,这为理解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化学基础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可溶性结构域 Val162 点突变 蛋白结构 功能转化 电子传递 结肠直肠癌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志杰 胡申江 孙雅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CYP2C11)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方法 18只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阿托伐他汀50和10mg·kg^-1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作用是否与其调节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CYP2C11)基因表达的作用有关。方法 18只SHR随机分为SHR模型组、阿托伐他汀50和10mg·kg^-1组;6只Wistar-Kyoto大鼠(WKY)作为正常对照组。阿托伐他汀ig给药,每日1次,共10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每2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RT-PCR和Westem印迹法分别检测心、肝、肾及主动脉组织中CYP2C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ELISA方法检测尿液中14,15-二氢二十碳三烯酸(DHET)含量;并测定血脂含量。结果 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在给药后第6~10周和10mg-kg^-1组在给药后第10周SBP明显低于SHR模型组。在CYP2C1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中,SHR模型组心、肾和主动脉均明显高于WKY组;给药10周后,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的4种组织和10mg·kg^-1组的心、肾和主动脉的表达明显高于SHR模型组。治疗前SHR各组尿液中DHET的含量均显著高于WKY组,给药后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的含量明显高于SHR模型组;同时,阿托伐他汀50mg·kg^-1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SHR模型组。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上调CYP2C11基因的表达,并增加其代谢产物表氧化二十碳三烯酸。这可能是其降低血压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 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c11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复发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基于CYP2C19相关基因检测
4
作者 贾高鹏 陈秋雨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779-3786,共8页
背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重要血运重建方式,能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影响生活质量与长期预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细胞色素P... 背景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其重要血运重建方式,能改善预后。但部分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影响生活质量与长期预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疗效与不良反应,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参与多种药物代谢,其基因多态性可改变酶活性,影响药物代谢。在STEMI患者PCI术后用药中,CYP2C19不同代谢水平与心绞痛复发相关性值得探讨。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不同代谢水平与STEM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行急诊PCI治疗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病例资料和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于PCI术后1、3、6、12个月分别对纳入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随访截至2023-12-31。终点事件为心绞痛发作。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心绞痛发作事件的相关变量,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进行模型内部验证。训练集及验证集模型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以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构建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共纳入患者128例,男92例(71.9%),女(27.1%),中位年龄63.5(61.0,66.0)岁。随访期间45例(35.2%)患者心绞痛复发,83例患者(74.8%)未出现心绞痛复发。无心绞痛复发患者与心绞痛复发患者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CYP2C19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共筛选出7个独立预测因子变量,包括性别、LDL-C、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载脂蛋白B(ApoB)、D-二聚体及CYP2C19分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女)(OR=3.492 9,95%CI=1.288 8~10.010 1)、LDL-C升高(OR=3.123 7,95%CI=1.685 9~6.348 4)、Hcy升高(OR=1.061 4,95%CI=1.028 8~1.103 6)为STME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DL-C升高(OR=0.016 7,95%CI=0.000 9~0.209 1)、CYP2C19中间代谢型(OR=0.273 4,95%CI=0.074 7~0.923 7)、CYP2C19正常代谢型(OR=0.086 7,95%CI=0.025 5~0.256 1)可减少STME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P<0.05)。利用Bootstrap重抽样法重复抽样1 000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绘制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69(95%CI=0.796~0.943)和0.789(95%CI=0.701~0.877),表明预测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人群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进一步行DCA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结论 CYP2C19中间代谢型与正常代谢型为减少STME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的保护因素。本研究建立了包含性别(女性)、LDL-C、Hcy、HDL-C及CYP2C19共5项临床指标的STMEI患者PCI术后心绞痛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早期筛查可疑患者的心绞痛复发风险,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区分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绞痛 细胞色素P4502c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转录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谢燕 江海洪 +4 位作者 龚茜芬 张广斌 卢波 徐庆 余争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7-989,共3页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 目的 观察微波辐照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核编码基因COXⅣ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微波辐照是否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方法 平均功率密度为 3mW /cm2 和 3 0mW /cm2 微波急性辐照大鼠 1h后 ,应用RT PCR检测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COXⅠ和COX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  3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 3 0mW /cm2 微波辐照后 0、3、2 4h ,大鼠脑海马和大脑皮层COXⅠ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而COXⅣmRNA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 微波辐照下调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mRNA表达 ,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序列的帘蛤科贝类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汉良 彭永兴 +5 位作者 董志国 易乐飞 孟学平 申欣 周旻纯 陈冬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44-2753,共10页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帘蛤科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P450 2D6遗传多态性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周健 康熙雄 +3 位作者 吕红 王雅杰 陈雪彦 王刚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P450 2D6(CYP2D6)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88名符合ICO-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探讨中国健康人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P450 2D6(CYP2D6)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88名符合ICO-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时用此方法对87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93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了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根据CYP2C19*2(G681A)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基因型分为3组(G/G,G/A,A/A);同样方法将CYP2C19*3(G636A)和CYP2D6(C100T)基因型各分为3组。结果在CYP2C19的检测中,健康志愿者中共检测到6个基因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测到7个基因型。2组间等位基因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YP2C19*2χ2=4.954,P>0.05;CYP2C19*3χ2=2.334,P>0.05)。但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突变型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在CYP2D6(C100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检测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P>0.05;χ2=0.066,P>0.05)。结论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在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CYP2D6遗传多态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YP2C19*2的突变型纯合子可能是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细胞色素P450 2c19 细胞色素P450 2D6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冉珂 万晶晶 +2 位作者 杨东林 肖艳英 常业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oxidase,CcO)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S组(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oxidase,CcO)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S组(假手术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IR组(缺血再灌注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再灌注120 min;M组(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组),予以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100 mg/kg,给药后24 h同IR组处理;D组[银杏叶提取物预处理+5-羟葵酸(5-HD)组],缺血前15 min静脉注射5-HD 5 mg/kg,余同M组处理。再灌注结束后测心肌CcO的表达和心肌梗死面积,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与IR组[(37.87±5.92)%]比较,M组[(23.78±4.82)%]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D组[(39.62±5.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IR组、M组和D组CcO均升高(P<0.05);与IR组比,M组CcO增高(P<0.05)。电镜下,M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D组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与上调心肌CcO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延迟预处理 心肌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溢安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涛 梁清华 +2 位作者 黎杏群 何纲 张花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 :从神经元能量代谢的角度 ,探讨脑溢安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 ,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法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coxide,CO)活性 ,配合Nissl’s染色和细胞计数。结果 :脑溢... 目的 :从神经元能量代谢的角度 ,探讨脑溢安治疗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 ,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法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coxide,CO)活性 ,配合Nissl’s染色和细胞计数。结果 :脑溢安可维持大鼠海马CA1区CO活性 ,减少细胞缺失。结论 :脑溢安在脑出血中的神经元保护机制可能与其维持CO活性 ,改善细胞有氧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大鼠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型对阿米替林血药浓度及其去甲基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丽霞 王志纲 +5 位作者 爱民 李文标 程宇航 敖登格日勒 李浩军 王传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人的CYP2C19基因型对阿米替林血药浓度及其去甲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测定 5 9例汉族抑郁症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的稳态血浆... 目的 探讨中国人的CYP2C19基因型对阿米替林血药浓度及其去甲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测定 5 9例汉族抑郁症患者CYP2C19的基因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的稳态血浆浓度。结果  5 9例患者检测出 4种CYP2C19基因型 :wt/wt型 (n =4 ) ,wt/m1型 (n =4 9) ,m1/m1型 (n =4 ) ,m1/m2型 (n =2 )。基因m1频率为 0 5 ,基因m2频率为 0 0 17。单位剂量阿米替林及去甲替林的稳态血药浓度有明显个体差异 ,分别相差 31倍和 2 6倍。CYP2C19不同基因型的单位剂量阿米替林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单位剂量去甲替林血浓度wt/m1型与m1/m1型相比 [(0 6 4± 0 4 4 ) μg·L-1·mg-1比 (0 18± 0 0 8) μg·L-1·mg-1)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他分型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浓度比值大小依次为 :wt/wt型 1 0 5± 0 2 8,wt/m1型 1 4 5± 0 81,m1/m1型 4 5 9± 1 4 4 ;wt/wt型和wt/m1型与m1/m1型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wt/wt型与wt/m1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中国汉族抑郁症患者中 ,CYP2C19介导的阿米替林去甲基代谢表现出基因剂量效应倾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细胞色素P4502c19 阿米替林 基因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艳 邵建永 +3 位作者 吴秋良 江高峰 夏云飞 陈忠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7-1123,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获得可供转染的滴度,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缺陷在真核细胞中的影响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根据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设计的两条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退火后形成双链,插入到pENTR/U6质... 目的:通过构建携带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获得可供转染的滴度,为下一步研究该基因缺陷在真核细胞中的影响提供物质基础。方法:根据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设计的两条互补的单链寡核苷酸退火后形成双链,插入到pENTR/U6质粒缺口末端,连接在质粒上生成含RNAi盒的pENTR/U6载体;通过重组作用将pENTR/U6载体的RNAi盒重组到pLenti6/BLOCK-iT-Dest载体上,构建含U6启动子、靶序列和PolⅢ终止子表达框的MTCOX-IshRNA表达重组体;经脂质体导入293F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检测其滴度。Westernblotting检测干扰后细胞内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的表达。结果:将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到载体上,并经测序分析证实载体构建成功;成功包装成高滴度的慢病毒。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证实构建的MTCOX-IshRNA表达重组体可显著抑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亚基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线粒体 重组 慢病毒属 载体 细胞色素c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连之 黄仲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1-774,共14页
综述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研究的新进展重点评述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晶体结构和各种谱学研究结果、质子传递途径、O2还原的催化机理以及与其相耦联的质子泵机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电子传递 质子传递途径 质子泵机理 晶体结构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石琳 常奕 王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83-2589,共7页
背景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 背景临床上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普遍存在个体差异,这与患者种族相关并受其基因型影响。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色素P450的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单次负荷剂量300 mg而后75 mg/d口服,或直接给予75 mg/d常规剂量口服。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氯吡格雷抵抗情况。采用Taqman-PCR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按照是否携带突变基因A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和第4外显子G636A位点均无突变基因A,34例)和突变型组(第5外显子G681A位点或第4外显子G636A位点有突变基因A,64例)。随访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发生情况。结果 CYP2C19*2基因型和CYP2C19*3基因型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提示本研究纳入的样本具有较好的群体代表性。不同CYP2C19*2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A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大于GG、G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AA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小于GG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3中,GG、GA基因型患者治疗3 d后血小板聚集率小于入院时血小板聚集率(P<0.05)。野生型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野生型组MACEs发生率小于突变型组(P<0.05)。CYP2C19*2中,GG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CYP2C19*2中,GA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小于AA基因型(P<0.05)。不同CYP2C19*3基因型患者MACEs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相关,含有CYP2C19第5外显子突变者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抗血小板作用减弱,预后较差,而第4外显子突变对患者预后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 预后 cYP2c19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对TIPS术后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丁远 王黎洲 +2 位作者 宋杰 蒋天鹏 周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8-593,共6页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 目的评估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肝硬化患者术后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TIPS术治疗的171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中采集门静脉及肘静脉血液样本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术后每3个月临床随访,比较分析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0例TIPS术前无输血且术后规律服用氯吡格雷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平均服用氯吡格雷时间为192.4 d(31~517 d),门静脉血及肘静脉血基因检测结果一致,CYP2C19基因型为*1/*1有49例(44.5%)、*1/*2有27例(24.6%)、*1/*3有18例(16.4%)、*2/*2有11例(10.0%)、*2/*3有3例(2.7%)、*3/*3有2例(1.8%);随访显示慢代谢型基因携带患者分流道功能异常发生率为87.5%(14/16),较中等代谢型患者(20.0%,9/45,χ2=22.9,P=0.006)及快代谢型患者(8.2%,4/49,χ2=37.91,P=0.000 1)明显增高;Cox回归模型多变量分析提示CYP2C19慢代谢型基因变异,是分流道功能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95%CI 1.80~9.03,P=0.000 7)。结论 CYP2C19慢代谢基因变异(*2/*2、*2/*3、*3/*3)是影响TIPS术后患者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检测可为术后提供较为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氯吡格雷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亚家族2c19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c氧化酶Cu_A 结构域蛋白的荧光猝灭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连之 宋爱新 黄仲贤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spectra of the holo-Cu A and apo-Cu A domain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from Para coccus versutus by KI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solution part of the fluorophore tryptoph...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spectra of the holo-Cu A and apo-Cu A domain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from Para coccus versutus by KI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solution part of the fluorophore tryptophanes of the Cu A domain are expos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protein,and others buried inside o f the hydrophobic core.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constants of holo-Cu A and apo-Cu A domain protein by KI are1.39and2.24,respectively,which suggested t hat the bi-nuclear copper center[Cu A+1.5 -Cu A+1.5 ]also plays a role o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氧化酶 cuA结构域蛋白 荧光猝灭 作用机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酶CYP2C19介导的沙利度胺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勇华 侯健 +1 位作者 姜华 黄红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人肝细胞微粒体代谢系统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体外抗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细胞色素酶CYP2C19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沙利度胺原药或与人肝细胞微粒体在体外共孵育后用MTT法检测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vein ... 本研究探讨人肝细胞微粒体代谢系统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体外抗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细胞色素酶CYP2C19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沙利度胺原药或与人肝细胞微粒体在体外共孵育后用MTT法检测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CVEC)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UVCE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以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hUCVEC细胞迁移力,以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hUCVEC分化。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原药对hUCVEC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凋亡比例也无明显增加,轻度影响细胞迁移,无抗小管形成作用;当与人肝细胞微粒体共孵育后hUCVEC增殖活力明显受抑。100μg/ml沙利度胺与肝细胞微粒体共孵育后hUCVEC增殖活力的抑制率达(11.7±3.9)%,凋亡细胞增加达27.2%,明显下调细胞迁移力并抑制体外小管形成。在共孵育体系中加入CYP2C19特异性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减弱沙利度胺抑制hUCVEC增殖活力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减低细胞迁移力和部分逆转抗小管形成的作用。结论:沙利度胺的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依赖于人细胞微粒体的作用,细胞色素酶系中的CYP2C19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沙利度胺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依赖大鼠脑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改变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励山 李彦萍 程伯基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24-125,128,共3页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药参食法培养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及化学发光等方法测定COX活性、心磷脂(CL)含量、膜流动性(MF)、超氧化物歧...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药参食法培养大鼠吗啡依赖模型,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采用分光光度及化学发光等方法测定COX活性、心磷脂(CL)含量、膜流动性(M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COX活性、CL含量、MF及SOD活性都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吗啡依赖大鼠脑线粒体COX活性降低,这与SOD活性降低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姜敏 于向民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酒精,建立大量饮酒的动物模型,探讨酒精对心脏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Coxidase,Cox)活性的变化。结果:...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内注射不同浓度酒精,建立大量饮酒的动物模型,探讨酒精对心脏毒性作用的机理。方法: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酶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Coxidase,Cox)活性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实验各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出现空泡,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甚至消失,细胞核形状不规则,部分染色质浓缩,边集于核膜下,呈斑块状;定位于线粒体内膜和嵴上的Cox活性减弱,电子密度降低。结论:酒精可以使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并且使线粒体上Cox活性减弱,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酒精 细胞色素c氧化酶 线粒体 超微结构 观察 活性 结构和功能 细胞化学 核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鉴别11种生鲜肉制品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励炯 吴琼 +2 位作者 扈明洁 金朦娜 邱红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9,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标条带扩增产物经切胶、回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中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鸽子肉、马肉、驴肉、鹅肉、兔肉、鼠肉等11种肉类扩增的通用引物COⅠ-A,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8个掺假模型,以对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最低掺入比例进行考察验证。结果表明:11种肉类的PCR扩增效率均为100%。在这18个掺假模型中,牛肉和羊肉中掺入6种低经济价值肉类(猪肉、鸡肉、鸭肉、马肉、驴肉、鼠肉)的最低检出比例均为5%,而在鹅肉、鸽子肉和兔肉中其最低检出比例为10%。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高经济价值生鲜肉制品中掺假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条形码 肉制品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2C19基因多态性对行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冰峰 汤建民 +6 位作者 赵玉兰 黄亚萍 周盼盼 宿东升 朱银川 王丰云 来利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检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细胞色素P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首次治疗的AMI患者247例,其中快代谢型(EM)56例,中间... 目的检测行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细胞色素P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PCI首次治疗的AMI患者247例,其中快代谢型(EM)56例,中间代谢型(IM)97例,慢代谢型(PM)9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氯吡格雷组172例和替格瑞洛组75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表达水平,采用PCR检测2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结果2组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布和代谢类型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E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明显低于IM和PM患者(3.36±0.54 vs 4.52±1.07和4.47±1.25,2.24±0.81 vs 3.07±0.84和3.54±0.96,P<0.01),IM与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比较及替格瑞洛组EM、IM与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EM、IM和PM患者CD62P和PAC-1表达分别明显高于替格瑞洛组同代谢类型患者(P<0.05,P<0.01)。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均可抑制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和PAC-1表达,替格瑞洛对血小板活化标志物的抑制作用强于氯吡格雷、且不受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在临床上,优先推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用于PCI后抗血小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色素P-450cYP2c19 基因型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