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膜色谱法筛选老瓜头镇痛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建寰 吴秀丽 +2 位作者 万清玉 卢杰 陈靖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96-1000,1028,共6页
从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层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新白前酮(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华北白前醇(3)、β-谷甾醇(4);正丁醇层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基酸(6);总生物碱中分离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7... 从老瓜头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萃取层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新白前酮(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华北白前醇(3)、β-谷甾醇(4);正丁醇层得到2个化合物,分别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5)、对羟基苯基酸(6);总生物碱中分离到1个化合物,鉴定为7-脱氧基娃儿藤碱(7)。大鼠大脑皮层细胞膜色谱模型上发现乙酸乙酯、正丁醇层在CMC固定相上无保留,二氯甲烷层有弱保留,总生物碱有强保留;化合物1有弱保留,化合物3、7有强保留,保留因子分别为1.5、23.0、20.0。本实验建立的CMC模型可正确反映活性部位、活性成分与细胞膜及膜受体的相互作用,初筛得到3个可能具有镇痛活性的痕量单体化合物,2个为非生物碱,1个为菲骈吲哚里希啶类生物碱,为老瓜头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瓜头 细胞膜色谱法 镇痛 活性成分 痕量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色谱法及其在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婷 周玖瑶 徐贝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5期983-985,共3页
细胞膜色谱法是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型亲和色谱技术,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在色谱柱内进行动态模拟。随着CMC法研究的深入,为天然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复方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研究药物与受... 细胞膜色谱法是研究药物与受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型亲和色谱技术,将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在色谱柱内进行动态模拟。随着CMC法研究的深入,为天然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中药复方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方面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研究药物与受体作用及创新药物的高通量筛选提供了细胞水平筛选平台。文章简要综述近年来细胞膜色谱法及其在药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有效成分 细胞膜 受体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膜色谱法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晓芳 王嗣岑 +1 位作者 张涛 贺浪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6-528,共3页
通常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存在检测指标单一,质控指标与药效作用相关性不强等问题,一般很难全面有效地控制中药质量。本文简述了细胞膜色谱法的特点与应用,并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基础,就细胞膜色谱法应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法 目标组分 中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细胞膜色谱精确性和灵敏性的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瑜 邓秀玲 +1 位作者 袁秉祥 贺浪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2-2366,共5页
目的改进细胞膜色谱模型,提高细胞膜色谱法的精确性和灵敏性,评价此法用于亚型受体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质粒转染得稳定高表达HEK293α1B细胞株,构建HEK293α1B细胞膜色谱系统,测定9种α-肾上腺素受体配体在系统中的容量因子(k... 目的改进细胞膜色谱模型,提高细胞膜色谱法的精确性和灵敏性,评价此法用于亚型受体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质粒转染得稳定高表达HEK293α1B细胞株,构建HEK293α1B细胞膜色谱系统,测定9种α-肾上腺素受体配体在系统中的容量因子(k'HEK293α1B),对其亲和力排序,并分别与大鼠肝脏组织匀浆和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制备的细胞膜色谱系统测得的容量因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细胞膜色谱法测定9种配体的亲和力顺序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配体在HEK293α1B细胞膜色谱柱的保留时间最长,在大鼠肝脏组织匀浆细胞膜色谱柱的保留时间最短。结论细胞膜色谱法用于亚型受体的研究准确、可行;与大鼠肝脏组织匀浆和原代培养的肝细胞制备的细胞膜色谱系统比较,应用HEK293α1B细胞株制备的细胞膜色谱系统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和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色谱法 细胞膜固定相 α1B-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