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研究初探
1
作者 王忠 杨洪兵 +2 位作者 杨帆 陈亦凡 侯晓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4-1352,共9页
为提高细胞膜透性检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细胞膜透性,通过研究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成功研发出能够量化研究细胞膜透性的新方法——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简称Δ电导率法)。Δ电导率法将细胞膜透性的单位定义为... 为提高细胞膜透性检测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细胞膜透性,通过研究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成功研发出能够量化研究细胞膜透性的新方法——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量化检测法(简称Δ电导率法)。Δ电导率法将细胞膜透性的单位定义为:1 g完整的细胞膜在特定压力下于1 L纯水中浸泡1 h,细胞外渗溶液的电导率值。计算公式:P=[(σe-σi)×V]/(m×R×t),其中,P代表细胞膜透性(单位为μS·cm^(-1)·L^(-1)·g^(-1)·h^(-1)),σe和σi分别代表选定的期末时点与初始时点的电导率值,V代表溶液体积,m代表样品干重,R代表细胞膜完整率,t代表所用时间。通过与现有的2种常用方法(抽气法和浸泡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方法在定性研究上结论一致且可靠性相当,Δ电导率法的可重复性明显优于抽气法和浸泡法,证明Δ电导率法能够准确可靠地量化细胞膜透性。Δ电导率法为量化细胞膜透性奠定了基础,使细胞膜透性有可能成为标志性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 Δ电导率 量化 可重复 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及应用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晓艳 丘泰球 +2 位作者 刘石生 胡爱军 黄卓烈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29,25,共5页
适当参数的超声,使细胞膜发生可以修复的损伤,使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从而使细胞内的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外的物质进入细胞内。这一现象可以用于释放代谢产物或中间产物,基因转导,强化化学方法治疗肿瘤等方面。
关键词 超声波 细胞膜 发酵工程 基因转导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卢群 刘晓艳 +1 位作者 丘泰球 罗登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17,共4页
用不同参数的变幅杆浸入式超声波作用酵母细胞,测定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及FDP(1,6-二磷酸果糖)3种物质渗出率,再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探讨超声场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结果表示,超声场的最佳参数是:电功率500W、... 用不同参数的变幅杆浸入式超声波作用酵母细胞,测定细胞内核酸、蛋白质及FDP(1,6-二磷酸果糖)3种物质渗出率,再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探讨超声场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最佳参数及机理。结果表示,超声场的最佳参数是:电功率500W、脉冲时间3s、间隙时间4s、脉冲总时间共225s,影响酵母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主要机制是空化作用使细胞膜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产生穿孔效应,细胞膜的通透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细胞膜 细胞膜 超声波作用 酵母细胞 射电镜观察 脉冲时间 最佳参数 二磷酸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晓艳 丘泰球 黄卓烈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6,共3页
通过测定超声处理前后发酵液中核酸、蛋白质及1,6-二磷酸果糖(FDP)浓度的变化,研究了功率超声及有机溶剂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功率为600、500、400W的处理都使胞内核酸、蛋白质及FDP的渗出浓度逐... 通过测定超声处理前后发酵液中核酸、蛋白质及1,6-二磷酸果糖(FDP)浓度的变化,研究了功率超声及有机溶剂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增加,功率为600、500、400W的处理都使胞内核酸、蛋白质及FDP的渗出浓度逐渐提高,其中,600W超声的作用最为明显.超声处理后,细胞的存活率都逐渐减小,即细胞的破碎程度增大.其中,随着超声作用时间的延长,600W的超声使细胞存活率下降最快,500W超声次之,400W超声使细胞的存活率下降最慢.有机溶剂中,甲苯和氯仿对胞内物质的渗出率影响非常大,但甲苯和氯仿对细胞的损伤非常严重.乙醚对细胞的存活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细胞膜 发酵液 超声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水灌溉对4种树木扦插苗存活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及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宝驹 李鲁华 +1 位作者 张伟 周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以4种1a生树苗为试材,在树苗扦插成活后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下树苗的存活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分析咸水灌溉对树苗生长变化的影响,确定不同树苗的耐盐程度,从而为咸水灌溉发... 以4种1a生树苗为试材,在树苗扦插成活后用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通过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咸水灌溉下树苗的存活率、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的变化,分析咸水灌溉对树苗生长变化的影响,确定不同树苗的耐盐程度,从而为咸水灌溉发展林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咸水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咸水灌溉时间的延长,4种树苗的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同时4种树苗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呈上升趋势。从结果可得出,俄罗斯杨和河南钻天榆树苗不适宜矿化度≥3g/L的咸水灌溉,红柳和梭梭树苗可利用矿化度≤7g/L的咸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灌溉 树苗 存活率 细胞膜相对 电导率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电场对细胞膜通透性及其DNA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鹰 曾新安 +1 位作者 温其标 冯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93,共4页
为探讨脉冲电场(PEF)致死微生物的机理,研究了不同场强与处理时间对悬浮在温度为30°C,电导率σ为340μS/cm的NaCl溶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PEF处理前后核酸与蛋白质的溢出情况的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30 kV/cm,... 为探讨脉冲电场(PEF)致死微生物的机理,研究了不同场强与处理时间对悬浮在温度为30°C,电导率σ为340μS/cm的NaCl溶液中大肠杆菌的灭菌效果。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PEF处理前后核酸与蛋白质的溢出情况的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30 kV/cm,处理时间266 ms时,大肠杆菌全部杀灭。经PEF处理后的大肠杆菌液中的核酸与蛋白质相对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液有明显提高,说明用PEF处理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采用ERIC-PCR技术比较脉冲电场处理前后大肠杆菌的DNA指纹图谱变化的结果表明:强PEF(场强≥20kV/cm)导致大肠杆菌的DNA链损伤与降解,在指纹图谱上表现为DNA大分子条带的缺失与小分子量条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脉冲电场 大肠杆菌 细胞膜 ERIC-PCR指纹图谱 DNA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桂清 张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共4页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菌为靶标,采用干菌丝和鲜菌丝两种处理方法,测定了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干菌丝还是鲜菌丝,精油处理后灰霉病菌菌丝体的电导率均随着精油处理浓度的加大而提高、... 以辽细辛精油为材料,以黄瓜灰霉病菌为靶标,采用干菌丝和鲜菌丝两种处理方法,测定了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干菌丝还是鲜菌丝,精油处理后灰霉病菌菌丝体的电导率均随着精油处理浓度的加大而提高、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辽细辛精油对黄瓜灰霉病菌菌丝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具有一定影响,可引起细胞膜的伤害,造成膜功能的紊乱。结果还表明,采用鲜菌丝处理法、处理时间为12~24 h时,测定结果比较理想。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辽细辛精油的抑菌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细辛精油 灰葡萄孢菌 电导率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压力对面包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清亮 贾士儒 +2 位作者 陈娜 乔长晟 黄奕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2-36,共5页
以CO2和N2为加压介质,研究了温和压力(1.0 MPa)下加压时间对面包酵母CICC1447、CICC1339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条件下面包酵母菌悬液的OD260、OD280和电导率增加,说明在温和压力作用下内溶物(核酸、蛋白质)、胞内电解液... 以CO2和N2为加压介质,研究了温和压力(1.0 MPa)下加压时间对面包酵母CICC1447、CICC1339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条件下面包酵母菌悬液的OD260、OD280和电导率增加,说明在温和压力作用下内溶物(核酸、蛋白质)、胞内电解液不断外渗,温和压力可以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将酵母细胞在常压下培养至稳定期,制备菌悬液于1 MPa的压力条件下(N2为介质)分别处理1 h、3 h,以常压处理为对照,测定碘化丙啶(PI)与DNA结合产生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加压后CICC1447的荧光强度比常压组分别提高了6%、13.56%;CICC1339的荧光强度比常压组分别提高了3%、7%,说明温和压力下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与细胞膜结构受损相关,压力条件下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受到损伤,导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酵母 温和压力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对超声辐照下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项飞翔 吕清 +4 位作者 谢明星 周翔 张艳容 张丽 王新房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1-6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条件下超声造影剂对正常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用于诊断的超声辐照含全氟显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频率2MHz,设置不同的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条件下超声造影剂对正常肝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将用于诊断的超声辐照含全氟显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频率2MHz,设置不同的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致孔隙"作用。结果:随着辐照时间的延长,MI的升高,微泡浓度的增加,"声致孔隙"作用均有增加。结论:用于诊断的超声结合全氟显可诱导HL-7702细胞悬液发生"声致孔隙"作用,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微泡浓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细胞 细胞膜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亚铁对两种致病菌的生长抑制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静 于新 +2 位作者 杨鹏斌 刘淑宇 黄晓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21-124,共4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供试菌,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和胞内物质外泄情况,研究乳酸亚铁溶液对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致病菌的生长抑制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乳酸亚铁溶液处理后,菌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未达到...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为供试菌,通过测定其生长曲线和胞内物质外泄情况,研究乳酸亚铁溶液对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致病菌的生长抑制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乳酸亚铁溶液处理后,菌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并未达到正常高峰;与对照组相比,乳酸亚铁溶液处理组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增加>14%,菌液的OD260nm增加>42%,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增加>4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6.87%。由此表明,乳酸亚铁溶液能够增大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大量泄漏,从而抑制菌体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亚铁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杆菌 生长抑制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作用下大肠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群 罗少洪 丘泰球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运用传递理论以及普遍成立的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超声作用大肠杆菌膜变化的动力学模型:E(t)=(k3T-k1/)(k2+k3)·e-(k2+k3)·t+(k2T-k1/k2+k3)。基于该模型的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对...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运用传递理论以及普遍成立的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超声作用大肠杆菌膜变化的动力学模型:E(t)=(k3T-k1/)(k2+k3)·e-(k2+k3)·t+(k2T-k1/k2+k3)。基于该模型的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动力学模型对膜变化过程具有很好的预测功能,能反映膜变化的实际过程。(E-胞内荧光素的浓度;t-时间;T-胞内外渗透物质总量;k1-细胞死亡后引起的荧光素损失速率常数;k2-荧光素从胞外渗透入胞内的速率常数;k3-荧光素从胞内渗出胞外后又反渗透入胞内的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大肠杆菌 细胞膜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晟利 赵英男 +2 位作者 夏雪 董雪 葛文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链素的抑菌动力学特点;2)检测3种念珠菌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和大分子物质泄漏情况;3)观察血链素作用3种念珠菌后,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抑菌法观察血链素分别对C.a、C.t及C.g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分别检测血... 目的:探讨血链素的抑菌动力学特点;2)检测3种念珠菌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和大分子物质泄漏情况;3)观察血链素作用3种念珠菌后,菌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抑菌法观察血链素分别对C.a、C.t及C.g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分别检测血链素对C.a、C.t及C.g菌体细胞内磷外泄量及紫外吸收物质渗透率;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血链素作用后的C.a、C.t及C.g菌体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血链素对C.a、C.t、C.g两两之间的抑菌动力学特点存在相似性,且血链素对3念珠菌的抑制作用均在24h达高峰。经血链素作用的C.a、C.t及C.g菌体细胞内无机磷及大分子物质发生泄漏。通过SEM观察:血链素对C.a、C.t及C.g作用24h时菌体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缺损,菌体呈现不规则形态。通过TEM观察:血链素对C.a作用24h时,菌体细胞皱缩,细胞壁及细胞膜结构分界不清,细胞核消失,胞质不均匀;血链素对C.t作用24h时,菌体出现质壁分离,细胞质固缩,细胞壁及细胞膜连续性破坏或断裂,细胞核溶解;血链素对C.g作用24h时,菌体细胞膜及细胞壁呈现凹坑状缺损,胞核消失。结论:血链素对C.a、C.t及C.g具有相似的抑菌动力学特点。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血链素可导致念珠菌菌体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念珠菌 抑菌动力学 细胞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MCP对桃果实贮藏保鲜中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现臣 王彩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80-1982,共3页
为研究1-MCP在"早凤王"桃果实上的贮藏保鲜效果及贮藏保鲜机理,以"早凤王"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MCP处理对"早凤王"桃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够抑制桃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LOX... 为研究1-MCP在"早凤王"桃果实上的贮藏保鲜效果及贮藏保鲜机理,以"早凤王"桃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MCP处理对"早凤王"桃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能够抑制桃果实细胞膜相对透性、LOX活性与MDA含量的上升,延缓果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细胞膜相对 MDA L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镧示踪技术在高能震波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东生 洪大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0-392,共3页
运用硝酸镧示踪技术探讨高能震波对细胞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电镜观察显示了镧微粒在细胞内及细胞连接中的沉积变化和定位。对镧示踪的意义及方法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细胞膜 高能震波 肝组织损伤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晟利 夏雪 +2 位作者 董雪 葛文玉 赵英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 目的: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单独及混合培养的白色念珠菌(C.a)及热带念珠菌(C.t)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复苏并传代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细胞破碎等方法提取血链素,使其作用于1×106 cfu/mL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于37℃,80r/min振荡培养。1)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血链素对C.a及C.t最小抑制浓度(MIC);2)运用微生物黏着碳氢化合物的方法[1],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值,计算C.a及C.t的疏水率;3)分别向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菌悬液中装载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链素作用后的C.a及C.t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血链素对单独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25g/L;血链素对等量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MIC为0.5g/L。2)血链素作用后,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细胞表面疏水率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血链素的作用下,单独及混合培养的C.a及C.t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降低。血链素可以导致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细胞膜钙离子通透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细菌素 白色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细胞表面疏水 细胞膜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杆菌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对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忠军 李海瑄 高鹤尘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31,共4页
以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的两株具有抑酵母菌作用的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在酵母菌菌悬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抑菌物质粗提液,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菌悬液中的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从而初步阐明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酵... 以内蒙古地区传统发酵食品中筛选出的两株具有抑酵母菌作用的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在酵母菌菌悬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抑菌物质粗提液,通过测定不同时间菌悬液中的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的变化,从而初步阐明抑菌物质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酵母悬浮液经抑菌物质粗提液处理后,菌液电导率明显增加,说明抑菌物质破坏了酵母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高于对照,进一步说明抑菌物质影响细胞膜通透性,使大分子物质渗漏到细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抑菌物质 酵母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竭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镧通透性改变的初步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爱群 刘治全 +2 位作者 杨鼎颐 陈念祖 邵英杰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28-230,237,共4页
5例心功能处于不同状态心脏病人涪检心肌标本硝酸镧示踪电镜观察结果显示:5例均有镧颗粒进入心肌细胞内,分布于肌原纤维及线粒体,并部分进入线粒体内,使线粒体显像。进入细胞内、线粒体内镧颗粒的多少与心功能状态一致。反映了衰竭心肌... 5例心功能处于不同状态心脏病人涪检心肌标本硝酸镧示踪电镜观察结果显示:5例均有镧颗粒进入心肌细胞内,分布于肌原纤维及线粒体,并部分进入线粒体内,使线粒体显像。进入细胞内、线粒体内镧颗粒的多少与心功能状态一致。反映了衰竭心肌细胞膜及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提示生物膜通透性损伤参与心肌细胞衰竭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细胞膜 线粒体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惠莉 王为幸 +3 位作者 冯菡芳 王军 张志鸿 周汉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6-87,共2页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200092)邢惠莉,王为幸,冯菡芳上海复旦大学生理学与生物学系(200433)王军,张志鸿,周汉清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 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的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内科(200092)邢惠莉,王为幸,冯菡芳上海复旦大学生理学与生物学系(200433)王军,张志鸿,周汉清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阴离子通透性异常变化。对象和方法对象29例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胞膜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胁迫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大群 华颖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6-790,共5页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 膜醭毕赤酵母是传统盐渍菜腌制发酵过程中形成菌醭的主要微生物之一。以膜醭毕赤酵母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CO2胁迫处理后膜醭毕赤酵母上清液中电导率、蛋白质、核酸、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荧光强度,研究其对膜醭毕赤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胁迫处理使毕赤氏酵母菌浮液的电导率及其内部的蛋白质、核酸、MDA含量以及荧光强度都比对照的高,说明这些物质在CO2胁迫处理时一部分已泄漏到胞外,反映了经CO2胁迫处理后酵母细胞通透性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部分膜醭毕赤酵母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胁迫 膜醭毕赤酵母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亚砜(MDSO)对血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惠安 贾嘉 吕斌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98-103,共6页
通过7230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物质环境情况下的鸡血红细胞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率,得出各物质对鸡血红细胞膜通透性水平。在测试二甲亚砜对甘油和尿素的通透性影响时发现:(1)不同浓度二甲亚砜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鸡血中分别人1.1mL... 通过7230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物质环境情况下的鸡血红细胞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率,得出各物质对鸡血红细胞膜通透性水平。在测试二甲亚砜对甘油和尿素的通透性影响时发现:(1)不同浓度二甲亚砜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鸡血中分别人1.1mL,1.8mL 二甲亚砜,可以使红细胞膜对甘油、尿素的通透性在瞬时内明显加强。(3)用纯二甲亚砜先处理则增强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亚砜 等渗液 鸡血 细胞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