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污泥性质的重要影响物质—胞外聚合物(EPS) |
倪丙杰
徐得潜
刘绍根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2
|
|
2
|
胞外聚合物(EPS)在藻菌生物膜去除污水中Cd的作用 |
张道勇
赵勇胜
潘响亮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9
|
|
3
|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对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
陶玉贵
倪正
王文强
秦昌云
徐艳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4
|
胞外聚合物(EPS)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
曹秀芹
赵自玲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2
|
|
5
|
硫酸盐还原菌胞外聚合物(EPS)去除重金属离子Cd^(2+)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研究 |
彭书传
虞艳云
万正强
李明明
陈天虎
王进
岳正波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6
|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EPS)对金属耐蚀性的影响 |
许萍
司帅
张雅君
翟羽佳
魏智刚
|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7
|
湿法冶金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进展 |
陶琴琴
刘峙嵘
|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8
|
分枝杆菌胞外聚合物(EPS)对芘增溶作用的影响 |
谷玥
贾春云
刘志红
卜宁
方玥蒙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9
|
模拟胞外聚合物对单细胞藻类聚集行为的影响 |
赵冉冉
陈国炜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0
|
胞外聚合物、Ca^(2+)及pH值对生物絮凝作用的影响 |
周健
罗勇
龙腾锐
苗利利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7
|
|
11
|
好氧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
葛利云
王红武
马鲁铭
邓欢欢
刘燕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2
|
剩余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2+)和Zn^(2+)的吸附效能 |
田禹
黄俊
郑蕾
柳锋
许拴宁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13
|
不同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优化 |
王淑莹
何岳兰
李夕耀
贾方旭
郭思宇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4
|
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群胞外聚合物对Cu^(2+)的吸附和机理 |
潘响亮
王建龙
张道勇
|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8
|
|
15
|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的分层组分及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特性 |
金鹏康
陈飞
章佳昕
王晓昌
|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16
|
催化铁内电解法对胞外聚合物形成的影响 |
黄理辉
马鲁铭
王红武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7
|
好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及其对染色剂玫瑰红B的吸附 |
王士东
杨琦
王诗宗
李博
|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8
|
微生物胞外聚合物对土壤中芘降解效果的促进作用 |
姜春阳
贾春云
张丽芳
谷玥
巩宗强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9
|
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动力学模型 |
段亮
夏四清
宋永会
Slawomir W Hermanowicz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20
|
Arthrobacter sp.JQ-1菌株胞外聚合物对DEHP吸附特性研究 |
张颖
杨双双
王蕾
付嘉伟
李瑞
张杏
薛越文
刘璐瑶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