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乳腺癌模型验证一个设想:P-钙黏蛋白功能作用依赖于E-钙黏蛋白的细胞背景
1
作者 张冲冲 林慧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0-510,共1页
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P一钙黏蛋白(P—cadherin)是介导细胞间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P—cadherin的过表达与肿瘤预后不良有关,而E.cadherin表达下调或缺失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迁移和播散有... 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P一钙黏蛋白(P—cadherin)是介导细胞间黏附的钙依赖性跨膜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P—cadherin的过表达与肿瘤预后不良有关,而E.cadherin表达下调或缺失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迁移和播散有关,如弥漫浸润型胃癌和乳腺小叶癌等。但在炎性乳腺癌和一些高侵袭性乳腺癌细胞系中,E—cadherin仍保持正常的膜表达,且往往伴有P—cadherin的联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模型验证 P-钙黏蛋白功能作用 E-钙黏蛋白 细胞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H/RS细胞与其背景细胞的微切割及其IgH基因重排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新华 赵彤 +2 位作者 沈新明 余江 朱梅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89,共4页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 目的从基因水平探讨霍奇金淋巴瘤(HL)组织中H/RS细胞(Hodgkin and Reed-Sternberg cells)是否起源于B细胞、H/RS细胞的克隆性以及与背景淋巴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3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石蜡刮片组织进行IgH基因重排分析,并对其中6例重排阳性的病例经B细胞特异性激活蛋白(BSAP)免疫标记,将标记阳性的H/RS细胞和背景淋巴细胞进行微切割后进一步行IgH基因重排分析。结果16例石蜡刮片组织IgH基因重排阳性。对6例经BSAP标记的cHL成功进行了微切割,其中19管H/RS细胞中,有14管出现重排阳性,细胞数目不同的各管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290);12管背景淋巴细胞有2管出现重排阳性,H/RS细胞与背景淋巴细胞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结论支持H/RS细胞来源于B细胞的理论,认为部分背景淋巴细胞可能具有瘤性增生活性,参与H/RS细胞的前体细胞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瘤 H/RS细胞 背景细胞 微切割 IGH 基因重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遗传背景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
3
作者 孔德真 聂迎彬 +3 位作者 崔凤娟 桑伟 刘鹏鹏 田笑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30-32,37,共4页
为了研究细胞质不同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以29个AL型不育系和25个恢复系为亲本材料配制了双列杂交组合,以“同母多父”和“同父多母”的方式,对杂交种和亲本的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质遗传背景不同的恢复... 为了研究细胞质不同亲本及其杂交种对田间出苗率的影响,以29个AL型不育系和25个恢复系为亲本材料配制了双列杂交组合,以“同母多父”和“同父多母”的方式,对杂交种和亲本的田间出苗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细胞质遗传背景不同的恢复系、保持系、杂交种之间田间出苗率差异不显著。杂交种与双亲的田间出苗率间呈显著正相关,田间出苗率高的亲本所配置杂交种田间出苗率表现出较高杂种优势。杂交种田间出苗率应该作为优异亲本的重要指标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田间出苗率 细胞背景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伟 陈园 +4 位作者 奎霞 常莉 易靖 李灿辉 唐唯 《农学学报》 2019年第7期10-18,共9页
为明确云南省地方品种的来源及名称混淆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植株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基因组多态性分子标记检测与分析及相关历史文献查询等方法,对16个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地方品种主要... 为明确云南省地方品种的来源及名称混淆问题,采用实地调查、植株形态学观察、细胞质基因组多态性分子标记检测与分析及相关历史文献查询等方法,对16个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来源及其影响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少数民族聚居的高海拔贫困山区。(2)这些地方品种在花型/花色、薯形/皮色和肉色、株型和叶型等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较为普遍。(3)地方品种中存在丰富的叶绿体/线粒体基因组DNA(cp/mtDNA)多态性,包含W/α(D)、W(A)/β、T/β和W/γ(D)4种细胞质类型。(4)马铃薯在18世纪中期传入云南,地方马铃薯品种的传入主要与西方传教士的进入、少数民族的迁徙与分布、改土归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开放与开发等有直接关联。文章首次揭示了云南省地方马铃薯品种的主要来源和传入路径,探讨了这些品种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对中国马铃薯主粮化背景下马铃薯育种思路的创新也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地方品种 细胞质遗传背景 传播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cpDNA/mtDNA多态性的多重PCR检测
5
作者 李瀚 唐唯 +2 位作者 郝大海 王培 李灿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7-1263,共7页
分析细胞质遗传背景是马铃薯育种亲本选配和早世代选择工作的重点。以4个携带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已开发的cpDNA/mtDNA多态性标记,建立了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能同时鉴别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多重PCR扩增... 分析细胞质遗传背景是马铃薯育种亲本选配和早世代选择工作的重点。以4个携带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马铃薯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已开发的cpDNA/mtDNA多态性标记,建立了在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能同时鉴别不同细胞质遗传背景的多重PCR扩增体系。结果表明:多重PCR和单一PCR扩增体系对马铃薯cpDNA上4个位点(ndh C/trn V、rps16/trn Q、1/11a、10)和mtDNA上位点Band 1的扩增及经Bam H I酶切后的片段一致。用该体系鉴别大规模群体的细胞质遗传背景,可大大降低实验成本,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在马铃薯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细胞质遗传背景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