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30b对大鼠糖氧剥夺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婵娟 霍妍 +3 位作者 陈琛 艾李倩玉 周元国 叶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6-401,共6页
背景缺血缺氧损伤是引起大部分视觉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从根本上缓解缺血缺氧带来的损害。研究发现,微小RNA(miR)-30b有助于减轻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但其对糖氧剥夺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生存是否有类似... 背景缺血缺氧损伤是引起大部分视觉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从根本上缓解缺血缺氧带来的损害。研究发现,微小RNA(miR)-30b有助于减轻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损伤,但其对糖氧剥夺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生存是否有类似的保护作用鲜有文献报道。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miR-30b转染对糖氧剥夺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出生后24h的8只sD大鼠眼球,剥离出视网膜组织以进行RGCs的原代培养,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分为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miR对照组、rAAV—miR.30b拟似物组、rAAV—miR-30b抑制物组和PBS组,分别在培养液中添加rAAV—miRNA、rAAV—miR-30b拟似物、rAAV—miR-30b抑制物或PBS培养细胞6d,RGCs:AAV为1:10000。各组细胞分别进行低氧培养箱(37℃,体积分数5%CO2、17%N2、3%O2)联合低糖(葡萄糖质量浓度为1.0g/L)培养液进行培养以建立原代糖氧剥夺RGCs模型,并与正常培养(37℃、5%CO2)的细胞进行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TubulinⅢ的表达,并计算存活RGCs数目。采用Hoechst/PI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情况。结果培养7d的正常成熟RGCs可见1—3条完整的细长神经元突起及其分支。糖氧剥夺后随着时间延长,培养的RGCs逐渐减少和破坏,突起的主干结构破碎。rAAV·miR-30b拟似物组细胞相对活性分别为3.310±0.162,明显高于rAAV—miR-30b抑制物组和rAAV—miR对照组的0.949±0.141和0.900±0.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508、10.296,均P〈0.001)。存活的RGCs可表达Tubulinm,呈红色荧光。rAAV—miR-30b拟似物组TubulinlI阳性细胞数量为(13.800±1.924)/视野,明显多于rAAV—miR-30b抑制物组的(0.600±0.548)/视野和rAAV—miR对照组的(0.800±1.304)/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141、14.912,均P〈0.001)。rAAV—miR-30b拟似物组、rAAV—miR对照组和PBS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51,P=0.002;F=6.378,P=0.013),rAAV—miR-30b拟似物组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rAAV—miR对照组和P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氧培养箱联合低糖培养液建立稳定的原代RGCs糖氧剥夺模型;rAAV介导的miR-30b转染可抵抗糖氧剥夺对RGCs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代谢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细胞缺氧/生理病理 /生理 RNA干扰 细胞保护/药物 SD大鼠 糖氧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