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形成空泡细胞毒素的提纯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正祥 陈红菊 申厚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8-20,共3页
运用水油提、盐析及凝胶过滤色谱法对幽门螺杆菌YC-11株所分泌的形成空泡细胞毒素进行了提取。纯化的形成空泡细胞毒素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表现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87000,在PH2.4~6.4的环境中表现高... 运用水油提、盐析及凝胶过滤色谱法对幽门螺杆菌YC-11株所分泌的形成空泡细胞毒素进行了提取。纯化的形成空泡细胞毒素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表现为单一条带,分子量约为87000,在PH2.4~6.4的环境中表现高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空泡细胞毒素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幽门螺杆菌致细胞空泡变性毒力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佘菲菲 朱苹 +4 位作者 史碧山 苏东辉 强华 陈月秀 郑秀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3,共4页
目的指示球形幽门螺杆菌致细胞空泡变性毒力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延期培养和加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胞毒相关蛋白基因阳性(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阳性(vacA+)的高毒株幽门螺杆菌(Hp)进行球形诱变,进而检测该Hp至Hela细... 目的指示球形幽门螺杆菌致细胞空泡变性毒力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延期培养和加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胞毒相关蛋白基因阳性(cagA+),和细胞空泡毒素基因阳性(vacA+)的高毒株幽门螺杆菌(Hp)进行球形诱变,进而检测该Hp至Hela细胞空泡变性的毒力,并用SDS-PAGE、PCR及PCR-SSCP技术,分析球形Hp蛋白产物及决定细胞空泡变性的cagA和vacA基因的变异情况。结果与结论球形Hp致细胞空泡毒力减弱,74KD以上的蛋白含量减少,特别是125KD条带尤为明显。259bp的vacA基因片段和349bpcagA基因片段未发生缺失,但两种方法诱变的球形HpvacA基因均存在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 毒力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毒素诱导凋亡
3
作者 叶翠莲 蔡家利 +2 位作者 尹传龙 谢敏 姜和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2-66,共5页
研究了天然VacA细胞空泡毒素蛋白诱导细胞空泡和凋亡的生物学活性.培养空泡毒素阳性的Hp菌株,超声碎菌后提取上清,用SDS—PAGE分析上清中目的条带,测定其蛋白含量,用电镜观察VacA致Hela细胞空泡样变,然后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生长曲线... 研究了天然VacA细胞空泡毒素蛋白诱导细胞空泡和凋亡的生物学活性.培养空泡毒素阳性的Hp菌株,超声碎菌后提取上清,用SDS—PAGE分析上清中目的条带,测定其蛋白含量,用电镜观察VacA致Hela细胞空泡样变,然后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的生长曲线后,分别用MTT法分析VacA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以及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VacA蛋白致凋亡的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AGE上可见相应VacA蛋白条带,电镜下天然VacA毒素致Hela细胞空泡化明显,因此VacA毒素可以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并且诱导其凋亡;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胞空泡、脱落,胞浆浓缩,胞核皱缩、碎裂,呈现圆形固缩状态.MTT法数据示H.pylori Va-cA蛋白具有浓度依赖性地致细胞毒活性,光镜下可见TUNEL法中可显示棕黄色凋亡细胞,因此证明幽门螺杆菌VacA蛋白有明显的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VacA-HpaA卵黄抗体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翠莲 杨致邦 +1 位作者 张吉 黄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研究VacA-HpaA融合蛋白的鸡卵黄抗体(IgY)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为制备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抗H.pylori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VacA-HpaA融合蛋白免疫产蛋鸡,水稀释法获取蛋黄抗体(VacA-HpaAIgY)。(1)用硫酸铵沉淀法... 目的:研究VacA-HpaA融合蛋白的鸡卵黄抗体(IgY)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为制备集预防与治疗为一体的抗H.pylori感染的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纯化的VacA-HpaA融合蛋白免疫产蛋鸡,水稀释法获取蛋黄抗体(VacA-HpaAIgY)。(1)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IgY后,用SDS-PAGE分析其纯度,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2)用间接ELISA法检测该IgY的耐热性、耐酸性及其对酶消化的耐受作用。(3)采用Western blot分析IgY的特异性并检测其效价。(4)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VacA-HpaAIgY对细胞毒活性的中和作用。(5)用扫描电镜观察VacA-HpaA IgY对AGS细胞粘附的中和作用。结果:(1)该IgY纯度为60%,蛋白浓度为22g/L;(2)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耐酸性和耐胃蛋白酶能力;(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IgY的特异性,在相对分子量约27000和30000处出现在相应的条带;(4)该IgY对VacA细胞毒活性有中和作用,且具有量效性和时效性;(5)IgY可阻止H.pylori菌体蛋白的粘附作用。结论:该IgY具有良好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可用于制备抗H.pylori感染的防治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IGY 细胞空泡毒素 粘附素 体外试验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HCTV的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国富 吴利先 +2 位作者 白丽 王晶 郭利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粘附素-细胞空泡毒素A-霍乱毒素B亚单位(HpaA-CtxB-VacA,HCT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为制备具有治疗与预防作用的多联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技术从pQE-hctB扩增hpaA和ctxB目的基因片段,从pQE30-V... 目的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融合蛋白粘附素-细胞空泡毒素A-霍乱毒素B亚单位(HpaA-CtxB-VacA,HCT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为制备具有治疗与预防作用的多联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技术从pQE-hctB扩增hpaA和ctxB目的基因片段,从pQE30-V质粒扩增出vacA基因,同时插入表达载体pQE-30,构建成pQE-hctv。再将pQE-hctv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结果。Western blotting鉴定其抗原性。结果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68000,可溶性表达占全菌的15%以上,经亲和层析后可获得纯度为90%以上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能分别与HpaA抗血清、VacA抗血清和CT抗血清特异性反应。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QE30-hctv表达成功,而且具有各自蛋白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融和蛋白的功能和制备集预防和治疗为一体的Hp候选口服疫苗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粘附素 细胞空泡毒素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ctxB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任飞 杨致邦 +3 位作者 周侠 夏丽君 李昌庆 陈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致细胞空泡毒素抗原(Vacuolating cytotoxin antigen A,vacA)毒性片段与霍乱毒素(Cholerae toxin,Ctx)B亚单位(ctx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表达VCTB重组蛋白,制备防治H.pylori...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致细胞空泡毒素抗原(Vacuolating cytotoxin antigen A,vacA)毒性片段与霍乱毒素(Cholerae toxin,Ctx)B亚单位(ctxB)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表达VCTB重组蛋白,制备防治H.pylori感染的口服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比较国内H.pylori代表株的vacA基因毒性亚单位,找出高度同源性片段,按基因文库中提供的vacA基因和ctx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H.pylori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vacA毒性片段基因,克隆至质粒pQE30中,获得重组质粒pQE30-vacA。以pET32(α)+-ctxB质粒为模板PCR扩增ctxB目的基因。再将纯化的ctxB基因片段插入pQE30-vacA中,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QE-vctB,构建的表达质粒pQE-vctB转化大肠杆菌Top10,培养后,提取纯化重组质粒pQE-vctB,内切酶双酶切鉴定。结果:扩增的vacA DNA片段约为723bp,ctxB基因的DNA片段约为372bp,与预计长度相符合。构建的表达质粒pQE-vctB酶切鉴定,与插入pQE30的目的基因片段相符。测序结果vctB融合基因由1092bp组成,编码36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与基因文库相符。结论:含vacA和ctxB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表达VCTB重组蛋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汤净 陈军 +3 位作者 王丹妹 曾仕平 王志英 周元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亚型在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从17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PCR法测定vacA基因亚型。结果176例患者中的基因型vacAs1 78.98%(139/176),vacAs2 15.3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vacA基因亚型在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方法从17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黏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pylori,PCR法测定vacA基因亚型。结果176例患者中的基因型vacAs1 78.98%(139/176),vacAs2 15.34%(27/176),vacAm1 28.41%(50/176),vacAm2 71.59%(126/176);vacA亚型组合形式为:vacAs1/m1 28.41%(50/176),vacAs1/m2 56.25%(99/176),vacAs2/m2 15.34%(27/176),未发现va-cAs2/m1型菌株;消化性溃疡、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ylori的vacAs1、vacAm2、vacAs1/m2基因型阳性率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均P<0.01),其余基因型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口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H.pylori菌株的优势基因型为vacAs1、vacAm2、vacAs1/m2;在消化性溃疡等严重疾病患者中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基因 胃十二指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徐三平 徐可树 +2 位作者 侯晓华 易粹琼 钱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4-185,共2页
观察肝硬变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性及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肝功能的减退 ,Child A组 ,Child B组 ,Child C组 HP的感染率逐步升高 ,Cag A、Vac A阳性率也逐步升高 ,Child C与各组比较 HP的感染率 ,Cag A、Vac A 的阳性率... 观察肝硬变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差异性及其对病情的影响。结果发现 :随着肝功能的减退 ,Child A组 ,Child B组 ,Child C组 HP的感染率逐步升高 ,Cag A、Vac A阳性率也逐步升高 ,Child C与各组比较 HP的感染率 ,Cag A、Vac A 的阳性率均显著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胃排空无差异 ( P>0 .0 5 )。其余各组间比较无差异 ( P>0 .0 5 )。提示 :肝硬变患者与对照组比较 HP的感染率及其菌株无显著差异 ,胃的排空与 HP的感染无关 ,肝脏功能状况与 HP感染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幽门螺杆菌 胃排空 细胞空泡毒素 细胞毒相关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与胃疾病 被引量:1
9
作者 田一玲 杨致邦 余歌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VacA基因型在各种胃肠疾病中的分布及关系。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 .pylori,PCR测定VacA基因型。结果:10 8株H .pylori菌株,VacAs1a阳性为85株( 79% ) ,VacAs1b阳性2 2株( 2 0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VacA基因型在各种胃肠疾病中的分布及关系。方法:从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标本中分离培养H .pylori,PCR测定VacA基因型。结果:10 8株H .pylori菌株,VacAs1a阳性为85株( 79% ) ,VacAs1b阳性2 2株( 2 0 % ) ,VacAm1阳性2 9株( 2 7% ) ,VacAm2阳性77株( 71% ) ,VacAs1a/m2阳性6 6株( 6 1.1% ) ,未发现s2型菌株。其中,慢性胃炎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6 5 .4 % ( 34/ 5 2 ) ,消化性溃疡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90 % ( 36 / 4 0 ) ,胃癌患者VacAs1a阳性率为94 % ( 15 / 16 )。结论:H .pylori菌株VacA基因型绝大多数为s1a/m2型,该型菌株存在于各种胃肠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胃肠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幽门螺杆菌VacA与HspA双价候选疫苗抗原的克隆表达及鉴定
10
作者 姜政 蒲丹 +2 位作者 黄爱龙 陶小红 王丕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4,共7页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细胞空泡毒素 (Vac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 ,研究其抗原性 ,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V... 目的 构建含人幽门螺杆菌 (Hp)热休克蛋白A(HspA)和细胞空泡毒素 (VacA)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并在E coliBL2 1中表达 ,研究其抗原性 ,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技术从HpDNA染色体中 ,扩增HspA、VacA编码基因片段 ,将目的基因HspA、VacA与载体 pET32a(+)分别进行双酶切后 ,连接、测序 ;同时将重组载体 pET32a(+) /HspA和 pET32a(+) /VacA分别经Xhol、BamHⅠ双酶切 ,通过凝胶电泳回收 pET32a(+) /HspA和VacADNA片段 ,经T4连接酶将HspA和VacA编码基因通过酶切粘端进行连接 ,而后转化并筛选含有两种目的基因的重组载体 ,并在大肠杆菌BL2 1中表达 ,表达产物经纯化后 ,以Westernblot法检测其抗原性。结果 经酶切、测序分析表明 ,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HspA和VacA编码基因 ,由 10 80bp组成 ,与GenBank报道的相比较 ,本实验克隆的基因有 3 4 0 %的碱基发生变异 ,导致 1 10 %的氨基酸残基改变 ;经SDS -PAGE分析发现 ,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Mr为 5 9× 10 3 ,其中pET32a(+)表达的蛋白Mr约为 2 0× 10 3 ,可溶性表达产物占全菌总蛋白的 18 96 % ;重组蛋白经Ni2 + -NTA琼脂糖树脂纯化后 ,其纯度达95 %以上 ;用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 ,该重组蛋白可被Hp阳性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幽门螺杆菌 VACA HSPA 疫苗 抗原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鉴定 热休克蛋白A 细胞空泡毒素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中vacA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MEX3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勾佳钰 张忠 +4 位作者 薄威 梁莉 李佳琦 李晓波 王旭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1-705,共5页
目的 探讨辽宁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细胞空泡毒素基因A (vacA)优势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肌肉增生蛋白3A (MEX3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4年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9... 目的 探讨辽宁地区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细胞空泡毒素基因A (vacA)优势基因型分布及其与肌肉增生蛋白3A (MEX3A)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4年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石蜡包埋病理标本98例,利用GT pureFFPE tissue DNA Extraction Kit提取DNA;利用PCR检测不同vacA基因型分布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组织中MEX3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 在H.pylori阳性胃癌中vacA s1、vacA m1、vacA s1m亚型分布高于其他vacA亚型(P <0.05),其中,vacA m1亚型与MEX3A表达密切相关(P <0.05)。MEX3A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辽宁地区H.pylori阳性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中,vacA m1为优势基因亚型,且表达与MEX3A有关,可能通过参与转录后调控相关细胞信号通路而影响胃癌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细胞空泡毒素基因A 肌肉增生蛋白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分型与胃部疾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424-4428,共5页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596例H.pylori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596),CagA抗体占5.58%(89/1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抗体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细胞空泡毒素 尿素酶 胃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液体培养的研究
13
作者 杜奕奇 许国铭 +2 位作者 屠振兴 李兆申 龚燕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9-672,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幽门螺杆菌 (Hp)大量扩增并提取致空泡变性细胞毒素 (Vac A)的液体培养方法。 方法 :采用TSB及 MHB培养液 ,加入小牛血清 (FBS)或环糊精 (CD)作为支持剂 ,比较其对 Hp的扩增效果及上清中空泡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幽门螺杆菌 (Hp)大量扩增并提取致空泡变性细胞毒素 (Vac A)的液体培养方法。 方法 :采用TSB及 MHB培养液 ,加入小牛血清 (FBS)或环糊精 (CD)作为支持剂 ,比较其对 Hp的扩增效果及上清中空泡毒素活性的差异。结果 :TSB+CD组 Hp平均扩增速度及菌体湿重与 TSB+FBS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二者均显著高于 MHB培养液组 (P<0 .0 1)。 TSB+CD组上清蛋白浓度为 (2 .4 4± 0 .39) m g/ m l,显著高于 MHB+CD组。 TSB培养液组浓缩上清具有明显的空泡毒性 ,且蛋白电泳可见相对分子质量为 95 0 0 0的 Vac A,而 MHB培养液组无空泡毒性。 结论 :以 TSB为培养液 ,加入适量的CD作为支持剂 ,在不损失 Vac A活性的前提下 ,可明显增加浓缩上清液中的蛋白纯度 ,是大量提取和制备 Hp Vac A蛋白理想的液体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液体培养 空泡变性细胞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