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干细胞移植量对PST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红 张民皓 +3 位作者 胡玉萍 刘清珍 刘健 李伟彦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8-28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数量神经干细胞(NSCs)鞘内注射对坐骨神经半切断(PST)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DRG)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8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七组:假手术组(Ⅰ组)、PST组(Ⅱ组)、PST+NS... 目的观察不同数量神经干细胞(NSCs)鞘内注射对坐骨神经半切断(PST)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背角、背根神经节(DRG)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8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七组:假手术组(Ⅰ组)、PST组(Ⅱ组)、PST+NSCs1×103组(Ⅲ组)、PST+NSCs1×104组(Ⅳ组)、PST+NSCs1×105组(Ⅴ组)、PST+NSCs1×106组(Ⅵ组)、PST+NSCs1×107组(Ⅶ组)。NSCs于术后3d鞘内注射。记录术前1d、术后1、3、7、14、21d机械痛及热痛阈;术后7、21d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检测同侧脊髓背角及DRGGDNF表达。结果与Ⅰ组比较,Ⅱ~Ⅶ组术后1d痛阈下降,术后7、14d最低(P<0.05);与Ⅱ组比较,术后7dⅣ、Ⅴ、Ⅵ、Ⅶ组随着NSCs量的增加,痛阈逐渐升高,脊髓背角及DRGGDNF表达逐渐上调(P<0.05);术后21d,Ⅴ、Ⅵ、Ⅶ组痛阈均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GDNF表达Ⅴ组最高(P<0.05)。结论鞘内注射1×105NSCs能最有效缓解PST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移植量 坐骨神经半切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