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1
作者 甄林林 武正炎 +2 位作者 范萍 查小明 王萱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9-510,F003,共3页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 目的 :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并探讨其部分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雌激素受体阳性的 MCF- 7人乳腺癌细胞株 ,接种于 2 0只裸小鼠右侧胸壁乳垫下 ,移植细胞总数为 1× 10 6 /只。观察肿块生长情况 ,至 90天处死荷瘤鼠 ,切除肿块作病理切片 ,角蛋白19( KT19) m RNA、雌激素受体 ( ER)检测。结果 :接种后第 10天在接种部位可见结节 ,肿瘤移植成功率 (成瘤率 )为 95 %( 19/2 0 )。切除肿块平均直径为 ( 14± 3 ) mm,平均重量为 1.4 g,病理学检查为浸润性导管癌 ,RT- PCR检测表达人角蛋白 19( KT19)、ER阳性。结论 :该方法建立的人乳腺癌裸鼠移植模型 ,成功率高 ,肿瘤可部分保持人乳腺癌生物学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移植模型 生物学行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孙瀚 范雪梅 +4 位作者 王义明 王佩瑶 孟宪生 梁琼麟 罗国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 目的探讨肝癌复方及其组方单味药材对小鼠肝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细胞移植瘤模型,造模小鼠随机分组后干预给药,考察给药周期中小鼠体质量的变化并测量移植瘤质量,计算药物抑瘤率。结果肝癌复方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最接近空白对照组,且肝癌复方的抑瘤效果最好,抑瘤率为53.85%,优于本实验所选择的两个阳性对照药环磷酰胺和斑蝥的抑瘤率(分别为48.46%和17.69%)。结论肝癌复方对小鼠肝癌移植瘤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副作用较小。本研究可为肝癌复方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复方 肝癌 H22细胞移植模型 抑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荧光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宁宁 张彩勤 +4 位作者 赵勇 杨丽 张海 刘漪沦 师长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21,共5页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 测试近红外荧光(near infrared fluorescence,NIRF)染料IR-783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将转染荧光素酶luciferase的人胃癌传代细胞SGC-7901皮下移植于裸鼠,7 d后分别使用NIRF染料IR-783和荧光素酶底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和生物发光,测定肿瘤部位ROI(region of interest)值,连续检测并绘制NIRF强度与生物发光强度相关性曲线;选择前期建立的胃癌PD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s,PDX)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EA与CK8/18的表达,确定移植瘤与原发肿瘤病理学一致性;将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分别培养24 h,分别加入线粒体示踪剂(mito-tracker)或溶酶体示踪剂(lyso-tracker),30 min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在胃癌细胞中的结合部位;将正常胃上皮细胞分别与转染GFP的SGC-7901细胞和来自PDX模型的胃癌细胞共培养24 h后,加入IR-783染料,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近IR-783染料对胃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活体成像结果显示,IR-783染料能够特异性的聚集于人胃癌裸鼠移植瘤部位;NIRF强度与luciferase强度的相关性达99%以上;PDX肿瘤与原发肿瘤中CEA与CK8/18表达均呈强阳性;荧光显微镜下检测到NIRF染料不仅能够特异性识别传代胃癌细胞,同时也能识别来自PDX模型的肿瘤细胞,并优先集聚在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与溶酶体中。近红外荧光染料IR-783能够特异性识别胃癌细胞,可用于胃癌模型的成像研究,是肿瘤治疗的一种潜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荧光染料 胃癌 细胞源性肿瘤移植模型 人源性肿瘤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义 宋莱荣 +5 位作者 徐晓颖 吴震 李晓杰 解磊 陈峰 李文斌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3-740,共8页
目的构建一株具备干细胞表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干性维持以及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Y1203细胞来源于一位49岁女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再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Y1203细胞构建人源胶质母细胞瘤原位及皮下... 目的构建一株具备干细胞表型的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干性维持以及治疗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Y1203细胞来源于一位49岁女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复发再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使用Y1203细胞构建人源胶质母细胞瘤原位及皮下移植(patient 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代数Y1203细胞的细胞周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Y1203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转录因子SOX-2(transcription factor SOX-2,SOX2)和细胞黏附分子分化抗原簇-44(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4,CD44)表达。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比较Y1203细胞和U87细胞表达谱差异。结果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鉴定确认Y1203细胞与患者肿瘤组织同源,且其与ExPASy数据库中涵盖的常见细胞系完全不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1,IDH1)无突变,端粒酶反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突变,原癌基因(B-Raf proto-oncogene,BRAF V600E)、抑癌基因(tumor protein p53,TP53)和转录调控因子(ATRX chromatin remodeler,ATRX)基因突变。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可实现在体外无限增殖并用于建立PDX模型。与其他胶质瘤细胞系相比,Y1203细胞中高表达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为SOX2和CD44,并显著富集胶质瘤干细胞相关通路。结论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Y1203分化低,恶性程度较高,对放射性治疗和化学治疗抵抗性强,具有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特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为胶质母细胞瘤临床前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原代培养 细胞特性 胶质母细胞瘤原位及皮下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