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茶揉捻过程中成条率和细胞破损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远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绿茶揉捻中 ,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5.6 2 77x- 0 .0 77x2 - 17.14 39;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 ,揉捻时间宜...
绿茶揉捻中 ,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5.6 2 77x- 0 .0 77x2 - 17.14 39;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 ,揉捻时间宜控制在 30~ 4 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揉捻
成条
率
细胞破损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胞破损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邹锋扬
金心怡
+1 位作者
叶乃兴
张雪芳
《福建茶叶》
2011年第6期24-25,共2页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更科学、精确地计算细胞破损率,大大缩短了现场计算时间,降低人为误差,且能永久性保存图片,以方便以后核查检验,延长了数据的保存期,为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细胞破损率
PHOTOSHOP7.0
Algolab
PtVector
AUTOCAD200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冻处理对茶鲜叶与萎凋叶细胞破损率及红茶茶黄素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侯炳豪
陈佳豪
+3 位作者
黄浩
石昱
蔡新阳
傅冬和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26,共6页
以桃源大叶和碧香早两个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探讨-20℃冰箱冷冻和-196℃液氮冷冻两种冷冻处理对茶鲜叶及萎凋叶细胞破损率的影响,并应用于工夫红茶的加工,进一步探讨冷冻对红茶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有利于茶鲜叶与萎...
以桃源大叶和碧香早两个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探讨-20℃冰箱冷冻和-196℃液氮冷冻两种冷冻处理对茶鲜叶及萎凋叶细胞破损率的影响,并应用于工夫红茶的加工,进一步探讨冷冻对红茶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有利于茶鲜叶与萎凋叶的细胞破损,其中液氮冷冻处理的细胞破损率较冰箱冷冻处理高、萎凋叶冷冻比鲜叶冷冻效果好;萎凋叶冷冻处理可以提高工夫红茶中茶黄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试验最佳工艺为:一芽二叶鲜叶经自然萎凋至含水量约为64%后液氮冷冻处理10 min→冷冻叶解冻去表面水→揉捻40 min→室温自然发酵4 h→120℃初烘至五成干→摊放30 min→75℃烘至足干。采取此工艺加工的工夫红茶茶黄素含量为0.65%±0.02%,比对照处理(0.51%±0.00%)提高27.5%,品质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细胞破损率
工夫红茶
茶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揉捻过程中细胞破损率与其浸出液电导率关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董智杰
杨淑雅
+2 位作者
周敬涛
倪德江
余志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1期41-44,共4页
揉捻是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揉捻对茶叶外形的塑造、内质的转化均至关重要。除了制茶师的感官鉴定外,细胞破损率也可作为判断茶叶揉捻程度的指标,重铬酸钾染色法是较常用的茶叶细胞破损率判断方法,因为试剂的毒性和致癌...
揉捻是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揉捻对茶叶外形的塑造、内质的转化均至关重要。除了制茶师的感官鉴定外,细胞破损率也可作为判断茶叶揉捻程度的指标,重铬酸钾染色法是较常用的茶叶细胞破损率判断方法,因为试剂的毒性和致癌性以及测定时间较长等原因,此方法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我们推测可以反映细胞破损率的电导率可作为快速检验揉捻程度的指标。我们对揉捻叶中不同浸泡时间样品浸出液的实际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中相关性的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做回归分析,发现浸泡5min时的揉捻叶实际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建立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拟合度极好。因此浸泡5min时的揉捻叶实际电导率可作为判断细胞破损率的有效指标,作为一种快速检测茶叶揉捻程度的方法,为茶叶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揉捻时间
揉捻程度
细胞破损率
电导
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摇青工艺对山东红茶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美琪
黄晓琴
+2 位作者
刘晓璐
段思然
孙平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为探究摇青处理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黄山群体种’和‘金萱’秋季(9月)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加工红茶为对照,设三个摇青工艺处理试验,观测鲜叶样品的外观特征与细胞破损率变化,测定相关香气代谢途径的酶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
为探究摇青处理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黄山群体种’和‘金萱’秋季(9月)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加工红茶为对照,设三个摇青工艺处理试验,观测鲜叶样品的外观特征与细胞破损率变化,测定相关香气代谢途径的酶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红茶样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及主要品质成分测定分析。与对照鲜叶样相比,摇青处理鲜叶的LOX1、LOX4、GGPS、GPS酶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与对照红茶样相比,摇青处理可有效提升具有花香特征的己烯醛类和己烯醇类香气物质的比例,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和茶红素总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摇青处理可使红茶中花香成分增加,滋味更醇厚;以叶片细胞破损率为12%~17%(‘黄山群体种’摇青2次,‘金萱’摇青3次)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加工工艺
摇青
细胞破损率
香气代谢
生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揉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远庆
尹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茶叶揉捻中,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其数学模型为: y=5.6277x-0.077x2-17.1439; 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揉捻时间宜控制在30~40 min.
关键词
茶叶
揉捻
数学模型
成条
率
揉捻时间
二次曲线
细胞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晓东
汤周斌
+3 位作者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60-361,383,共3页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手摇转轮加压方式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揉捻机
手摇转轮
自动加压
成条
率
细胞破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茶揉捻过程中成条率和细胞破损率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
7
1
作者
杨远庆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11-13,共3页
文摘
绿茶揉捻中 ,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5.6 2 77x- 0 .0 77x2 - 17.14 39;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 ,曲线方程为 :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 ,揉捻时间宜控制在 30~ 4 0 min。
关键词
绿茶
揉捻
成条
率
细胞破损率
质量控制
Keywords
green tea rolled
rolled twig rate
broken cell rate
movable change
分类号
TS272.5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胞破损率计算新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邹锋扬
金心怡
叶乃兴
张雪芳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出处
《福建茶叶》
2011年第6期24-25,共2页
文摘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更科学、精确地计算细胞破损率,大大缩短了现场计算时间,降低人为误差,且能永久性保存图片,以方便以后核查检验,延长了数据的保存期,为数据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细胞破损率
PHOTOSHOP7.0
Algolab
PtVector
AUTOCAD2004
分类号
Q2-3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冻处理对茶鲜叶与萎凋叶细胞破损率及红茶茶黄素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侯炳豪
陈佳豪
黄浩
石昱
蔡新阳
傅冬和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26,共6页
基金
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537008)
湖南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2018NK2035)。
文摘
以桃源大叶和碧香早两个茶树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探讨-20℃冰箱冷冻和-196℃液氮冷冻两种冷冻处理对茶鲜叶及萎凋叶细胞破损率的影响,并应用于工夫红茶的加工,进一步探讨冷冻对红茶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有利于茶鲜叶与萎凋叶的细胞破损,其中液氮冷冻处理的细胞破损率较冰箱冷冻处理高、萎凋叶冷冻比鲜叶冷冻效果好;萎凋叶冷冻处理可以提高工夫红茶中茶黄素含量,改善茶叶品质。试验最佳工艺为:一芽二叶鲜叶经自然萎凋至含水量约为64%后液氮冷冻处理10 min→冷冻叶解冻去表面水→揉捻40 min→室温自然发酵4 h→120℃初烘至五成干→摊放30 min→75℃烘至足干。采取此工艺加工的工夫红茶茶黄素含量为0.65%±0.02%,比对照处理(0.51%±0.00%)提高27.5%,品质得到改善。
关键词
冷冻
细胞破损率
工夫红茶
茶黄素
Keywords
Freezing
Cell breakage rate
Congou black tea
Theaflavins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揉捻过程中细胞破损率与其浸出液电导率关系
被引量:
2
4
作者
董智杰
杨淑雅
周敬涛
倪德江
余志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福建茶叶》
2023年第11期41-44,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水利重点推广应用项目:丹江口库区丹江口市茶叶加工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HBSLKJTG202001)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1YFD1000401)。
文摘
揉捻是茶叶加工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之一,揉捻对茶叶外形的塑造、内质的转化均至关重要。除了制茶师的感官鉴定外,细胞破损率也可作为判断茶叶揉捻程度的指标,重铬酸钾染色法是较常用的茶叶细胞破损率判断方法,因为试剂的毒性和致癌性以及测定时间较长等原因,此方法不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我们推测可以反映细胞破损率的电导率可作为快速检验揉捻程度的指标。我们对揉捻叶中不同浸泡时间样品浸出液的实际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其中相关性的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做回归分析,发现浸泡5min时的揉捻叶实际电导率与细胞破损率建立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拟合度极好。因此浸泡5min时的揉捻叶实际电导率可作为判断细胞破损率的有效指标,作为一种快速检测茶叶揉捻程度的方法,为茶叶的自动化、连续化生产提供技术基础。
关键词
茶叶
揉捻时间
揉捻程度
细胞破损率
电导
率
分类号
TS27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摇青工艺对山东红茶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曹美琪
黄晓琴
刘晓璐
段思然
孙平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茶叶通讯》
2024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基金
山东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SDIT-19-05)
岚山区茶叶品质综合提升技术(233318)。
文摘
为探究摇青处理对红茶品质的影响,以‘黄山群体种’和‘金萱’秋季(9月)一芽二叶鲜叶为原料,以传统工艺加工红茶为对照,设三个摇青工艺处理试验,观测鲜叶样品的外观特征与细胞破损率变化,测定相关香气代谢途径的酶基因表达水平,以及对红茶样进行感官品质评价及主要品质成分测定分析。与对照鲜叶样相比,摇青处理鲜叶的LOX1、LOX4、GGPS、GPS酶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与对照红茶样相比,摇青处理可有效提升具有花香特征的己烯醛类和己烯醇类香气物质的比例,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和茶红素总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摇青处理可使红茶中花香成分增加,滋味更醇厚;以叶片细胞破损率为12%~17%(‘黄山群体种’摇青2次,‘金萱’摇青3次)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红茶
加工工艺
摇青
细胞破损率
香气代谢
生化成分
Keywords
Black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
Shaking
Cell damage rate
Aroma metabolism
Biochemical components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TS272.5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揉捻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
6
6
作者
杨远庆
尹杰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出处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文摘
茶叶揉捻中,成条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二次曲线变化规律,其数学模型为: y=5.6277x-0.077x2-17.1439; 细胞破损率随揉捻时间的增加而表现出指数曲线的变化规律,y=85.3e-11.9/x;为了提高绿茶品质,揉捻时间宜控制在30~40 min.
关键词
茶叶
揉捻
数学模型
成条
率
揉捻时间
二次曲线
细胞破损率
Keywords
Tea science
Tea rolling
Mathematical model
Rolled twig rate
Broken cell rate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晓东
汤周斌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机构
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
南宁市创宇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360-361,383,共3页
基金
桂林市科技开发项目"高效节能智能化茶叶揉捻机关键技术研究"(20120404-3)
"乌龙茶良种引进与加工技术研究"(20120113-17)
文摘
传统茶叶揉捻机人工转动手摇转轮加压方式会因为操作不熟练、操作疲劳等原因造成揉捻机成条率、细胞破损率指标不达标,影响揉捻质量,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通过在揉捻机揉桶加压杆上安装由同步电机、同步皮带轮及同步皮带组成的自动加压装置,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手摇转轮加压方式的缺陷,而且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增加工作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关键词
揉捻机
手摇转轮
自动加压
成条
率
细胞破损率
Keywords
Rolling machine
Hand-wheel
Automatic compression
Rolled twig rate
Broken cell rate
分类号
S226.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茶揉捻过程中成条率和细胞破损率的动态变化
杨远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胞破损率计算新方法
邹锋扬
金心怡
叶乃兴
张雪芳
《福建茶叶》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冷冻处理对茶鲜叶与萎凋叶细胞破损率及红茶茶黄素含量影响研究
侯炳豪
陈佳豪
黄浩
石昱
蔡新阳
傅冬和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茶叶揉捻过程中细胞破损率与其浸出液电导率关系
董智杰
杨淑雅
周敬涛
倪德江
余志
《福建茶叶》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摇青工艺对山东红茶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曹美琪
黄晓琴
刘晓璐
段思然
孙平
《茶叶通讯》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茶叶揉捻的数学模型
杨远庆
尹杰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茶叶揉捻机自动加压装置应用研究
刘晓东
汤周斌
庞月兰
蒋漓生
高生福
刘德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