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多巴胺介导磺化壳聚糖修饰细菌纤维素血管补片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1
作者 付玲 李萌 +2 位作者 张艺川 王捷 杨志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38-8145,共8页
以高度仿生天然细胞外基质纤维网络结构的细菌纤维素(BC)构建血管移植物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良好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对于血管移植物的应用至关重要,而生物活性分子修饰被认为是提高血管移植物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的重要策略... 以高度仿生天然细胞外基质纤维网络结构的细菌纤维素(BC)构建血管移植物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良好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对于血管移植物的应用至关重要,而生物活性分子修饰被认为是提高血管移植物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研究中,以多巴胺自聚合形成的强黏附性和高反应活性的聚多巴胺(PDA)为介导层,将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的磺化壳聚糖(SCS)通过PDA和SCS之间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和席夫碱反应成功修饰到BC血管补片的纳米纤维,获得了PDA-SCS/BC血管补片。研究结果表明,PDA-SCS/BC血管补片保留了BC血管补片固有的三维纳米纤维网络结构,而相比于BC血管补片,却能够显著降低血小板黏附、提高抗凝血活性,并且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和铺展。PDA介导的SCS修饰为改善BC血管移植物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磺化壳聚糖 血液相容 细胞相容 血管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SDS-Na_(2)CO_(3)提取丝素蛋白及高强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牛佳杰 寿万 刘雍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5,共8页
为解决提取过程中丝素蛋白极易受损的问题,提出以Na_(2)CO_(3)和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复合体系为脱胶剂,再结合超声处理的一体化天然蚕丝脱胶方案。采用该方案所得丝素蛋白纤维表面更加光洁平整,纤维损伤显著减少;相比传统的... 为解决提取过程中丝素蛋白极易受损的问题,提出以Na_(2)CO_(3)和表面活性剂SDS(十二烷基磺酸钠)的复合体系为脱胶剂,再结合超声处理的一体化天然蚕丝脱胶方案。采用该方案所得丝素蛋白纤维表面更加光洁平整,纤维损伤显著减少;相比传统的100℃碱液脱胶(30min完全脱胶),该方案在75℃下仅用10min即完成脱胶。以该方案所得脱胶纤维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所得纤维膜经乙醇处理后,β折叠链片晶含量增至49.58%,展现出高达5.27MPa的断裂应力和123.49%的断裂应变。在5d的细胞培养试验中,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支持细胞的黏附、铺展和增殖,表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这些研究成果将为制备高性能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提供解决方案,并有望推动丝素蛋白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脱胶 静电纺丝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修饰钛表面纳米载银及其抗菌和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谭英 谭帼馨 +3 位作者 宁成云 容锡沧 张余 周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20-1326,共7页
通过多巴胺自聚合在钛表面构建了仿生聚多巴胺(PDA)膜层,有利于类骨羟基磷灰石在钛表面的沉积,体现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利用聚多巴胺的螯合效应及还原性,将纳米银颗粒载入聚多巴胺修饰钛表面;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 通过多巴胺自聚合在钛表面构建了仿生聚多巴胺(PDA)膜层,有利于类骨羟基磷灰石在钛表面的沉积,体现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利用聚多巴胺的螯合效应及还原性,将纳米银颗粒载入聚多巴胺修饰钛表面;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显微激光拉曼光谱(Raman)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5)对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钛表面的银粒径、含量及离子释放进行表征。采用杀菌率和表面细菌粘附对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钛表面的体外抗菌性能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且MC3T3-E1细胞早期粘附和增殖结果证实本研究得到的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钛表面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 纳米银颗粒 抗菌性能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LA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华琨 王小威 +3 位作者 张维 周建 杨秀滨 季君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01-1504,1508,共5页
目的本论文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S/PLA)合金作为胸骨固定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方法首先采用CCK-8试剂盒表征PBS/PLA合金浸提液对L9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其次将细胞直接种于PBS/PLA材料的表面评价该合... 目的本论文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PBS/PLA)合金作为胸骨固定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方法首先采用CCK-8试剂盒表征PBS/PLA合金浸提液对L92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其次将细胞直接种于PBS/PLA材料的表面评价该合金与L929细胞的相容性情况;最后利用PE,PVC作为对照材料,评价合金对细胞的毒性级别。结果和结论 PBS/PLA合金对于L929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无明显细胞毒性,在其表面的繁殖塑料甚至优于医用聚乙烯材料。证明PBS/PLA合金能够作为胸骨捆扎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 聚乳酸 胸骨固定 细胞毒性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的层层自组装修饰及其内皮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竺亚斌 高长有 +2 位作者 刘云肖 龚逸鸿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47-1350,MJ05,共5页
通过胺解反应在生物降解聚 ( L-乳酸 )表面引入带有正电荷的自由氨基 ,并通过静电吸引层层 ( Layer-by-layer,LBL)自组装技术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硫酸软骨素 ( CS)和细胞外基质成分 型胶原组装到该PLLA材料表面 .通过反应性荧光探... 通过胺解反应在生物降解聚 ( L-乳酸 )表面引入带有正电荷的自由氨基 ,并通过静电吸引层层 ( Layer-by-layer,LBL)自组装技术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硫酸软骨素 ( CS)和细胞外基质成分 型胶原组装到该PLLA材料表面 .通过反应性荧光探针标记、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以及荧光能量转移等测试技术跟踪并表征了自组装过程的进行 .组装层的厚度开始随组装层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而后增加变缓 .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证明 ,表面组装 CS和胶原 (以胶原为最外层 )以后 ,细胞的增殖率和细胞活性显著提高 ,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得到明显改善 .细胞体现了充分铺展的多角形内皮细胞形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层层自组装 内皮细胞 细胞相容 生物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郭丽 王迎军 +3 位作者 任力 葛坚 高前应 陈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25-1528,1532,共5页
用碳二亚胺将明胶固定于壳聚糖膜表面,以改善壳聚糖的细胞相容性。采用MTT法评价膜材料对L929细胞的毒性。将壳聚糖膜(CS)、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CS-GEL)与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考察材料的细胞粘... 用碳二亚胺将明胶固定于壳聚糖膜表面,以改善壳聚糖的细胞相容性。采用MTT法评价膜材料对L929细胞的毒性。将壳聚糖膜(CS)、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CS-GEL)与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体外复合培养,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情况,考察材料的细胞粘附率、材料对细胞活性与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和凋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GEL具有良好的细胞粘附性,HCEC在CS-GEL上的生长和增殖情况优于CS,与CS相比,CS-GEL上HCEC的G1期比例下降,S期和G2期增加。明胶的引入缩短了细胞在膜表面的适应时间,使其尽快进入正常的细胞周期;同时表面固定的明胶可抑制细胞凋亡。因此,明胶固定化壳聚糖膜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较好的角膜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明胶 增殖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骨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温波 陈治清 +2 位作者 蒋引珊 杨正文 徐勇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 (nHA)和常规羟基磷灰石 (cHA)骨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nHA粉体 ,采用压制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HA与cHA的块体材料。建立Wistar乳鼠体外原代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模型 ,将细胞分... 目的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 (nHA)和常规羟基磷灰石 (cHA)骨细胞相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nHA粉体 ,采用压制成型和无压烧结工艺制备nHA与cHA的块体材料。建立Wistar乳鼠体外原代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实验模型 ,将细胞分别接种于nHA与cHA的表面 ,观察 1、3、5、7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变化和增殖情况。结果 制备的nHA与cHA的平均粒径分别为 5 5nm和 780nm。在nHA与cHA材料表面 ,成骨细胞能正常粘附、伸展、增殖 ,附着形态未见明显的差异。与cHA比较 ,成骨细胞更易于在nHA表面吸附。结论 与相应的cHA比较 ,成骨细胞与nHA间具有更好的骨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成骨细胞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磷酸盐多孔生物陶瓷的制备及体外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斌 董寅生 +2 位作者 林萍华 张俊 苏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9-764,共6页
以Al2O3-MgO-P2O5磷酸盐为粘结剂,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多孔陶瓷,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排水法和压缩实验等表征了多孔陶瓷的孔隙形貌、相组成、孔隙率和力学性能,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了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 以Al2O3-MgO-P2O5磷酸盐为粘结剂,采用有机泡沫浸渍工艺制备了多孔陶瓷,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排水法和压缩实验等表征了多孔陶瓷的孔隙形貌、相组成、孔隙率和力学性能,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了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Al2O3-MgO-P2O5磷酸盐的加入不仅可以使浆料能够均匀地涂覆在泡沫体上,也促进了陶瓷的烧结.得到的多孔陶瓷具有相互连通、分布均匀的孔隙结构(大孔孔径在100~500μm,还有约为3μm微孔),平均孔隙率为85.9%±1.6%,平均压缩强度为(1.04±0.15)MPa;多孔陶瓷虽然是一种由HA、β-Ca2P2O7和少量含Mg、Al的物相组成的复合磷酸盐陶瓷,但在体外实验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并能促进细胞快速增殖与分化,表明该多孔陶瓷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和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磷酸盐 多孔陶瓷 Al2O3-MgO-P2O5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崔新爱 刘欣 +1 位作者 孔德领 顾汉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1-299,共9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胶原/丝素复合微纳米纤维,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溶剂,将胶原和丝素以100∶0、70∶30、50∶50、30∶70、0∶100的质量比共混进行电纺。制备的五种材料经戊二醛蒸汽交联12 h。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其理化性能进行表征。材料种植成纤维细胞后,通过扫描电镜和噻唑兰(MTT)比色法观察其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制备的纤维平均直径在550~1 100 nm之间,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加。交联后纤维的β化程度、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有一定提高,且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提高越明显;交联后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交联前;当丝素含量为70%时,纤维膜的平均断裂强度为(8.70±1.05)MPa,高于其它配比的纤维膜。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状态良好;丝素含量为70%组的细胞粘附和增殖高于其它组,与细胞培养板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细胞相容性良好,可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胶原 丝素 交联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的细胞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忠敏 罗琴 +1 位作者 张瑶琴 刘琼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共5页
研究了从茧壳、茧衣中提取丝胶蛋白(S1、S2)及茧壳丝胶进行酶解制备的小分子丝胶蛋白肽(S3)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丝胶蛋白均"对细胞无毒性",并随丝胶浓度的增大对细胞生长有促... 研究了从茧壳、茧衣中提取丝胶蛋白(S1、S2)及茧壳丝胶进行酶解制备的小分子丝胶蛋白肽(S3)的细胞相容性,以及对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三种丝胶蛋白均"对细胞无毒性",并随丝胶浓度的增大对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采用细菌生长抑制试验定量测试了各梯度浓度下丝胶的抑菌率,结果显示丝胶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的大肠杆菌抑制率由大到小依次为S3、S1、S2和S2、S3、S1,丝胶浓度对抑菌性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丝胶是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性能的生物相容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细胞相容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表面的氨等离子处理及成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金环 焦延鹏 +3 位作者 丁珊 罗丙红 田冶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312,共5页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处理条件对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PLLA膜的亲水性基团和表面平均粗糙度明显增加。最后研究了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在处理后的材料表面的黏附和生长较改性前有了很大提高,细胞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氨等离子体 表面性能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相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管建均 高长有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7-320,共4页
在紫外光和过氧化氢的共同作用下 ,过氧化氢基团被引人到聚氨酯膜 (PU )表面 .将丙烯酸羟乙酯(HEA)吸附于氧化后的PU膜表面 ,在紫外光下实现了膜表面的接枝 ,并考察了接枝膜的表面性能 .人体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和生长的研究表明 ,HEA... 在紫外光和过氧化氢的共同作用下 ,过氧化氢基团被引人到聚氨酯膜 (PU )表面 .将丙烯酸羟乙酯(HEA)吸附于氧化后的PU膜表面 ,在紫外光下实现了膜表面的接枝 ,并考察了接枝膜的表面性能 .人体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和生长的研究表明 ,HEA接枝后的PU表面细胞粘附率显著提高 ,细胞的生长速率加快 ,增值率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胺酯 接枝聚合 丙烯配羟乙酯 细胞相容 合成 生物材料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嗅鞘细胞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矫树生 李兵仓 +1 位作者 陈建梅 游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与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将新鲜分离的OECs细胞悬液接种于PLGA膜上,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及细胞与材料的附着情况;MT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OECs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PLGA膜上培养OECs的形态特征、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及倍体水平等与正常培养的OECs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LGA生物材料与OECs相容性好,适于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细胞相容 人工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D改性聚醚氨酯及其内皮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贯华 计剑 +1 位作者 王东安 沈家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6-1161,共6页
利用氢键稳定的溶液互穿技术对聚醚氨酯(PEU)进行改性.用ATR-FTIR对十八烷基-聚氧乙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氧乙烯-十八烷基(MSPEO)与PEU共混膜表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PEO中的氨基甲酸酯链段与PEU基材之间发生了氢键缔合的作... 利用氢键稳定的溶液互穿技术对聚醚氨酯(PEU)进行改性.用ATR-FTIR对十八烷基-聚氧乙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氧乙烯-十八烷基(MSPEO)与PEU共混膜表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S-PEO中的氨基甲酸酯链段与PEU基材之间发生了氢键缔合的作用.通过水化处理PEO及十八烷基自发地富集在基材表面.根据氢键缔合和表面自迁移原理,设计了两种RGD改性聚醚氨酯的方法:(1)将含RGD端基的聚氧乙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氧乙烯偶联物(MPEO-RGD)与PEU进行共混改性,利用RGD端基及PEO的自迁移特性获得RGD富集的表面;(2)将含甲磺酸酯端基的聚氧乙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氧乙烯偶联物(MPEO-mesyl)与PEU共混成膜,并对膜片进行水化处理,使甲磺酸酯端基富集在PEU表面,浸泡于RGD的PBS溶液中,在膜片表面成功地原位接枝了RGD.对两种RGD改性方法获得的表面进行了内皮细胞的培养,结果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大大提高了PEU的细胞相容性,其中方法(1)共混改性的表面细胞相容性略优于方法(2)的接枝改性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键 RGD 聚醚氨酯 表面改性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生物陶瓷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温波 黄颖 徐勇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观察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选用 Wistar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表面后 ,分别观察 1、7、1 4、2 1、2 8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增殖情况 ,采用 SEM观察细... 目的 :观察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选用 Wistar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氧化铝生物陶瓷材料表面后 ,分别观察 1、7、1 4、2 1、2 8d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增殖情况 ,采用 SEM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形态变化 ,并且对 2 8d内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细胞增殖数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细胞在材料表面伸展良好 ,粘附牢固 ,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及增殖率 ,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生物相容性材料 陶瓷 成骨细胞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改性聚乳酸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磊力 郑永攒 +3 位作者 罗知非 陈长亮 李晓 李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0-364,共5页
采用将聚乳酸末端羧基酰氯化再与水解胶原活性基团进行反应的方法,利用水解胶原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改性,得到胶原改性聚乳酸(CPLA),并采用红外、FITC标记技术、XP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的方法可以将水解胶原引... 采用将聚乳酸末端羧基酰氯化再与水解胶原活性基团进行反应的方法,利用水解胶原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改性,得到胶原改性聚乳酸(CPLA),并采用红外、FITC标记技术、XP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的方法可以将水解胶原引入聚乳酸分子中。研究了CPLA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CPLA的吸水率大于PLA,而水接触角小于PLA,表明CPLA的亲水性明显高于PLA。在细胞外观形态和细胞增殖方面,CPLA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3T3)的相容性明显好于P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水解胶原 制备 亲水性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基质微结构的碱法调控及其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文波 胡顺鹏 +5 位作者 赵洪石 王冠聪 曹成波 刘宏 王灵平 杨晓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550,共6页
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孔径小、孔隙率不高、孔隙连通情况不理想,不符合细胞生长对支架材料微结构的理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选用猪皮为原料,以优化微结构为目的,综合碱处理、酶处理、去污剂处理和盐处理手段制备了... 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脱细胞真皮基质(ADM)孔径小、孔隙率不高、孔隙连通情况不理想,不符合细胞生长对支架材料微结构的理想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选用猪皮为原料,以优化微结构为目的,综合碱处理、酶处理、去污剂处理和盐处理手段制备了一种ADM。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碱处理中碱液浓度对ADM微结构的调控作用,MTT法检测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3T3)在ADM上的生长增殖,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观察了细胞的分布。结果显示:ADM不含细胞,维持了胶原纤维的天然结构,具有连通的三维孔道,孔径约100μm;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孔径与孔隙率增大,孔隙的连通性改善,骨架的形貌由膜状向纤维状转变;细胞在ADM上增殖良好、分布均匀。调节碱处理中碱液浓度可调控ADM微结构,获得微结构和细胞相容性良好的A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真皮基质 微结构 碱液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纺丝聚乳酸纤维支架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傅亚 胡承波 +3 位作者 许静 姚波 卓凤萍 王远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513-2518,共6页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D,L-乳酸)超细纤维具有孔隙率高、孔径/结构可调、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已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纺丝溶液浓度、流量、电压、干燥方式等影响聚(D,L-乳酸)纤维支架形貌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聚(D,L-乳酸)超细纤维具有孔隙率高、孔径/结构可调、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已成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热点。探讨了纺丝溶液浓度、流量、电压、干燥方式等影响聚(D,L-乳酸)纤维支架形貌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纺丝溶液浓度为0.20g/mL,流速为0.8mL/h,电压为12kV,经真空冷冻干燥,可获得分布比较均匀,直径大多为500~900nm的聚乳酸纤维。体外细胞形貌观察表明聚(D,L-乳酸)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 L乳酸) 静电纺丝 三维支架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细胞相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珍珍 蔡汝汝 +3 位作者 蒲曦鸣 杨云 姚清清 张其清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采用原位沉析法以壳聚糖(CS)为基体,乙酸钙及磷酸作为钙磷源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复合棒材,并用三聚磷酸钠(TPP)-磷酸钠(TSP)混合溶液进行交联.通过燃烧试验、FTIR、XRD、TEM和弯曲强度测试对材料进行理化表征,MTT法检测材料的... 采用原位沉析法以壳聚糖(CS)为基体,乙酸钙及磷酸作为钙磷源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复合棒材,并用三聚磷酸钠(TPP)-磷酸钠(TSP)混合溶液进行交联.通过燃烧试验、FTIR、XRD、TEM和弯曲强度测试对材料进行理化表征,MTT法检测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燃烧试验结果表明,无机成分均匀分散于CS中,FTIR、XRD和TEM测试结果证实原位生成HA.经弯曲强度测试,复合材料弯曲强度达133 MPa,弯曲模量6.8 GPa.MTT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所制得的CS/HA复合棒材力学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并且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骨折内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 原位沉析 内固定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含量对纳米羟基磷灰石仿生矿化和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云荣 陈玉云 +3 位作者 许国华 叶晓健 钟健 何丹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83-886,共4页
通过制备含有不同丝素蛋白(SF)含量的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丝素蛋白含量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仿生矿化过程中晶体成核与生长及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F的加入对n-HA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通过制备含有不同丝素蛋白(SF)含量的丝素蛋白/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着重研究丝素蛋白含量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HA)仿生矿化过程中晶体成核与生长及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F的加入对n-HA晶体的成核和生长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丝素含量的大小对n-HA晶体成核和生长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对晶粒在有机大分子中的聚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当SF含量不超过20wt%时,n-HA晶粒呈现放射状团簇,当SF含量超过20wt%时,n-HA晶粒无序团聚.体外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SF的加入可以促进材料与细胞的界面亲和性,但SF含量对这种亲和性的影响不明显,20wt%和30wt%的SF含量对增殖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丝素蛋白含量 纳米晶 仿生矿化 细胞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