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电镜图像计数法研究细胞生长曲线 被引量:4
1
作者 邵曼君 姜蕾 李竹川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9-520,共2页
关键词 电镜图像计数法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密度 生物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巴利诺葡萄(Albarifio)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曲线、营养消耗及遗传转化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3年第4期70-70,共1页
葡萄胚细胞悬浮被认为是进行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然而,细胞悬浮液进行成功遗传转化的最佳阶段和生长时期并没有被研究过。研究人员利用4周的时间逐步启动和建立起了阿尔巴利诺葡萄细胞悬浮系统。在细胞悬浮培养18d中,试验测定了细胞... 葡萄胚细胞悬浮被认为是进行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然而,细胞悬浮液进行成功遗传转化的最佳阶段和生长时期并没有被研究过。研究人员利用4周的时间逐步启动和建立起了阿尔巴利诺葡萄细胞悬浮系统。在细胞悬浮培养18d中,试验测定了细胞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悬浮培养 遗传转化效率 葡萄 营养消耗 细胞悬浮液 动力学曲线 生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及其生长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海峰 刘涛 张衍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索获得瘢痕疙瘩来源的高纯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方法。方法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住院的4例患者的瘢痕疙瘩标本,所取病变部位均位于前胸及后背皮肤,采用DMEM∶F12/(100mL/L)胎牛血清(FBS)初步培养,再改用低糖DME... 目的探索获得瘢痕疙瘩来源的高纯度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方法。方法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皮肤科住院的4例患者的瘢痕疙瘩标本,所取病变部位均位于前胸及后背皮肤,采用DMEM∶F12/(100mL/L)胎牛血清(FBS)初步培养,再改用低糖DMEM/(100mL/L)FBS培养,接着用低糖DMEM/(10mL/L)FBS培养,最后用无血清的干细胞培养基(SCM)培养,并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及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进行鉴定。结果经血清梯度培养后得到了长梭形、形态均一,纯度较高的纤维样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细胞表面标记物表达情况为:CD29为99.99%,CD44为99.7%,CD45为0.69%,CD73为99.96%。结论血清浓度逐渐降低的梯度培养法可获得高纯度的瘢痕疙瘩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间充质干细胞 CD29 CD44 CD45 CD73 细胞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Tenon’s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4
作者 马建民 赵家良 +2 位作者 陈钢炜 卞爱琳 张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67-372,共6页
目的 探讨建立体外大鼠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体外培养的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用健康年幼的SD大鼠40只,采用断颈法将其处死,摘除眼球,无菌条件下,分离剪下Tenon’s囊组织,采用植块法对T... 目的 探讨建立体外大鼠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培养方法,并对体外培养的Tenon’s囊成纤维细胞的生长特性进行观察。方法 选用健康年幼的SD大鼠40只,采用断颈法将其处死,摘除眼球,无菌条件下,分离剪下Tenon’s囊组织,采用植块法对Tenon’s囊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其细胞性质进行鉴定;通过细胞记数和MTT法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原代培养的大鼠Tenon’s囊组织块接种后,约48h即可见细胞由组织块中爬出,培养8~10d,细胞汇合程度大约可达70%左右;培养14~16d,细胞完全汇合;在细胞汇合程度达到70%-80%时,可以进行细胞传代,传代细胞接种后4—5h大部分细胞贴壁,10-12d左右传代细胞完全汇合。光镜下观察,可见Tenon’s囊成纤维细胞,在汇合程度低时细胞呈细长梭形外观,汇合程度高时细胞可呈多边形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可见Tenon’s囊成纤维细胞角蛋白染色阴性,波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在2—8d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结论 体外成功地培养了大鼠Tenon’S囊成纤维细胞,这不仅为青光眼滤过泡瘢痕化防治的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细胞来源,同时为抗结膜瘢痕化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简便实用的细胞来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Tenon’s囊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鉴定 细胞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慢病毒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5
作者 宋辉 李卉 王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82-84,共3页
[目的]检测慢病毒对普通山羊、克隆奶山羊和转基因克隆奶山羊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感染普通山羊、克隆奶山羊(♂12001)和转基因克隆奶山羊(♀12003)体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检测慢病毒对3种山羊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感染后... [目的]检测慢病毒对普通山羊、克隆奶山羊和转基因克隆奶山羊的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作为载体感染普通山羊、克隆奶山羊(♂12001)和转基因克隆奶山羊(♀12003)体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检测慢病毒对3种山羊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感染后的3种体细胞在感染前3 d,细胞大量凋亡,4~7 d筛选出的细胞大量增殖.未经慢病毒感染的3种细胞接种2 d后数量开始明显增加,第2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7天进入平台期,呈现典型的"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停滞期"生长模式.[结论]慢病毒对细胞有毒性作用,会引起细胞大量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细胞生长曲线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安迪粉针剂对离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勤 谢艳华 +4 位作者 孙纪元 梁克明 张庆 王倩 王四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0-391,F004,共3页
目的 观察以蟾酥和人参为主要配方的中药粉针剂安迪 (Andi)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Andi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存活率 (SR)和细胞倍增时间 (TD) ;观察Andi对ECA 10 9细胞生长的时效关系。克隆计... 目的 观察以蟾酥和人参为主要配方的中药粉针剂安迪 (Andi)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Andi对 3株人肿瘤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存活率 (SR)和细胞倍增时间 (TD) ;观察Andi对ECA 10 9细胞生长的时效关系。克隆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Andi对ECA 10 9细胞在含氧和乏氧状态下的生存分数 (SF) ,计算其乏氧细胞毒性比 (HCR)和半数抑制浓度 (IC50 )。结果 ①Andi组和对照组对ECA 10 9、HepG2、SGC 790 1细胞的TD 分别为 118.72、12 3.0 8、4 0 .17h和 4 6 .12、4 0 .17、19.6 7h ;Andi组的SR分别为对照组的 33.33%、5 0 .5 4 %、36 .88%。② 12 .5 0、2 5 .0 0、5 0 .0 0 μg·mL- 1 Andi对ECA 10 9细胞在有氧和乏氧环境中的SF分别为 1.34、0 .97、0 .2 5和 0 .96、0 .2 7、0 .18。③Andi在乏氧环境中能抑制ECA 10 9细胞的生长 ,其作用大小与Andi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④在有氧和乏氧下Andi的IC50 分别为 39.6 0 μg·mL- 1 和 2 3.5 0 μg·mL- 1 ,HCR为 2 .0 2。结论 Andi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乏氧细胞毒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安迪粉针剂 离体肿瘤细胞 细胞毒作用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存活率 细胞倍增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甲醛的细胞毒性及基因表达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5-634,共10页
为了探讨食品中甲醛的细胞毒作用,检测不同浓度下甲醛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甲醛对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并分析与甲醛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作者进行MTT实验,绘制淋巴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及细... 为了探讨食品中甲醛的细胞毒作用,检测不同浓度下甲醛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并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甲醛对淋巴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并分析与甲醛毒性和致癌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作者进行MTT实验,绘制淋巴细胞的细胞生长曲线及细胞形态观察,然后用5×10-5mol/L甲醛处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24 h,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m RNA,经逆转录和标记后与人类全基因组芯片(约35 000个点)杂交,芯片扫描后提取并处理数据,筛选出甲醛诱导显著改变的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甲醛与淋巴细胞增殖存在的剂量-效应关系,验证了甲醛对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共筛选出显著上调基因211个,显著下调基因113个,分别参与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核酸代谢、细胞周期调控、肿瘤生成、肿瘤抑制等途径,推断出OXR1、MLH1、TP53等基因表达的改变可作为甲醛毒性和致癌性的遗传学基础。本研究获得的数据为进一步阐明甲醛的毒性和致癌机理,检测食品中甲醛暴露的早期生物学标志提供了理论依据,证明了基因芯片技术在食品毒理学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建立新的有毒物质暴露的检测和研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细胞毒性 细胞生长曲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合成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熊泽 邵伟 吴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67-269,共3页
应用Origin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通过Logistic方程提出了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纤维素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巴氏醋酸杆菌分批发酵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应用Origin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通过Logistic方程提出了巴氏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纤维素合成、基质消耗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巴氏醋酸杆菌分批发酵合成细菌纤维素的动力学模型参数,对实验数据与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与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拟合,基本上反映了巴氏醋酸杆菌分批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醋酸杆菌 动力学模型 分批发酵 细胞生长曲线 细菌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柴油脱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洪新 杨翔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32-35,共4页
 喹啉是一种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化合物,通过以喹啉为唯一氮源,富集培养筛选出19种能降解喹啉的菌株,通过喹啉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喹啉较好的HY9菌株作为实验菌株,喹啉降解曲线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菌株生长和喹啉的降解是同步...  喹啉是一种有毒、难生物降解的有机氮化合物,通过以喹啉为唯一氮源,富集培养筛选出19种能降解喹啉的菌株,通过喹啉降解实验筛选出降解喹啉较好的HY9菌株作为实验菌株,喹啉降解曲线和细胞生长曲线测定表明,菌株生长和喹啉的降解是同步的,并且在50~70h,菌株的生长和降解达到最佳状态。研究了葡萄糖和初始喹啉体积对菌株降解喹啉的影响,确定碳源是葡萄糖,喹啉体积分数为1.4mL/L。正交实验确定了温度为35℃、pH值为7.0、培养时间为4d和摇床转速为125r/min,并且温度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摇床转速、pH值,培养时间对其影响最小。柴油脱碱氮的初步实验表明,脱除率为13%,比较低,可能是油水混溶性不好所致,设法提高油水混溶性是提高柴油碱氮脱除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柴油 分离鉴定 降解菌 应用 脱氮 有机氮化合物 细胞生长曲线 培养时间 难生物降解 富集培养 菌株生长 最佳状态 体积分数 实验确定 葡萄糖 pH值 脱除率 混溶性 min 筛选 温度 转速 摇床 碱氮 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X-ray irradiation o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ells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国珍 张苗苗 +3 位作者 李文建 缪建顺 陆栋 张文德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6-54,共9页
In this paper, the growth curves of yeast cells exposed to X-rays were detected, and then fitted by Gompertz equation. The yeast cells treated with 50–125 Gy showed an increased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and lower tot... In this paper, the growth curves of yeast cells exposed to X-rays were detected, and then fitted by Gompertz equation. The yeast cells treated with 50–125 Gy showed an increased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and lower total biomass at plateau. At doses ≥ 150 Gy, cells showed a decreased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and higher total biomass at plateau. DNA lesions were detected by comet assay. Meanwhile,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reduction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 m) and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were evaluated. We conclude that X-ray irradiation results in DNA lesions, ROS accumulation and?Ψ m decline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that these changes may be one of causes of X-rays-induced apoptosis in yeast. Furthermore, yeast cell membrane integrity appeared compromised following irradiation,suggesting that membrane damage may also have a role in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曲线 X射线照射 酿酒酵母 生理生化特性 GOMPERTZ 线粒体膜电位 脱氧核糖核酸 试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