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分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越 郭传文 +3 位作者 杨雪艺 李辉 熊春阳 杨春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2-82,共1页
目的细胞通过对胞外基质施加牵引力感知和响应周围环境并产生下游生化信号是重要的力-生化耦合过程。研究细胞的力-生化耦合过程需要能同时对活细胞中力学和生化信号进行同尺度观测。生化信号的观测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力学信号的观测... 目的细胞通过对胞外基质施加牵引力感知和响应周围环境并产生下游生化信号是重要的力-生化耦合过程。研究细胞的力-生化耦合过程需要能同时对活细胞中力学和生化信号进行同尺度观测。生化信号的观测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力学信号的观测依赖于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FM)。传统TFM方法牵引力检测空间分辨率为微米量级,远大于细胞中新生黏着斑发生、囊泡输运等典型力-生化事件的尺度(约500 nm)。方法对经典TFM方法进行技术优化,建立了超分辨TF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技术 细胞牵引力 周围环境 超分辨 空间分辨率 力学信号 胞外基质 T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引力显微镜技术的生物力学交叉实验教学项目设计
2
作者 杜淑媛 徐越 +1 位作者 郭传文 杨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6-180,共5页
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动作用力叫牵引力,对这个力进行表征需要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raction force microscope,TFM),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细胞外弹性基质的变形得到形变场,再通过反演算法重构细胞所产生的牵引力,为许多... 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动作用力叫牵引力,对这个力进行表征需要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raction force microscope,TFM),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细胞外弹性基质的变形得到形变场,再通过反演算法重构细胞所产生的牵引力,为许多牵引力失衡所导致的疾病(如癌症、组织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等)的机理探究、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检测手段。该文将这一带有鲜明力学与生物学交叉特色,且具有巨大实际应用前景的先进实验技术引入了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并适配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及课程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 前沿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美杰 邹月丽 何俊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16-521,共6页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寻找一种更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SAT-6抗原,LSCM观察脑脊液单核细胞着色...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检测脑脊液单核细胞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寻找一种更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ESAT-6抗原,LSCM观察脑脊液单核细胞着色情况(ESAT-6阳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呈红色荧光,ESAT-6阴性细胞胞核呈蓝色荧光、胞质不着色)并分析三维成像结果。结果ESAT-6抗原主要表达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单核细胞胞质,呈红色荧光。结核性脑膜炎组有28例(80%)ESAT-6阳性、对照组仅1例(2.86%)阳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918,P=0.000);ESAT-6检测灵敏度80%,特异度97.14%。结论 ESAT-6抗原检测可为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且特异性较高。LSCM技术可实现多重荧光同时观察并形成清晰的断层扫描和三维图像,把细胞学研究提高到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脊髓液 单核细胞 荧光抗体技术 显微镜检查 共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技术在植物细胞自噬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蔡霞 方晓艾 +1 位作者 田兰婷 赵雪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细胞自噬有两种形式,即微自噬和巨自噬。自噬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应答、胁迫反应、衰老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显微镜技术是研究细胞自噬的重要手段...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对细胞内物质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细胞自噬有两种形式,即微自噬和巨自噬。自噬在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免疫应答、胁迫反应、衰老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显微镜技术是研究细胞自噬的重要手段,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的相互印证,大大地推动了对细胞自噬过程和机理的研究。本文扼要概述了显微镜技术在植物细胞自噬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细胞自噬 ATG基因 显微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应用于脑脊液淋巴细胞的系列研究
5
作者 孔繁元 范学文 +2 位作者 陈桂生 岳建宁 吴若芬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脑脊液(CSF)细胞学经过长期发展至今,已广泛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白血病、寄生虫病、血管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10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脑脊液细胞检测研究提供了新... 脑脊液(CSF)细胞学经过长期发展至今,已广泛用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肿瘤、白血病、寄生虫病、血管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10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脑脊液细胞检测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使脑脊液细胞检测具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ing microscope,CLSM)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分析仪器,它在荧光显微镜成像等基础上增设了激光扫描装置,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将光学成像的分辨力提高了30%~40%。这是光学显微镜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通过其独特的成像原理和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脑脊液细胞 淋巴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分子细胞生物学 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应用价值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在探测活体细胞表面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杨茜 刘晓 +5 位作者 马丽颖 李长峰 鲍亚盟 高瑞玲 张西正 张彦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实现非接触高分辨率探测的工作原理;最后采用该显微镜技术对导电标准样品及活体肾上皮A6细胞进行了表面形貌扫描成像,并与A6细胞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不仅可实现导电样品的扫描成像,而且适宜于在生理条件下、非接触式地研究活体细胞表面的三维形貌,从而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 纳米生物学 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细胞力矩显微镜
7
作者 侯勇 王凌志 褚智勤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8-98,共1页
细胞与微环境的力学作用非常复杂,人们对该过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微纳尺度力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通用的细胞牵引力显微技术通常依赖于测量力学标记物的平移运动信息来估算细胞力大小,得到的力学自由度信息有限。而对于真实细... 细胞与微环境的力学作用非常复杂,人们对该过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微纳尺度力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通用的细胞牵引力显微技术通常依赖于测量力学标记物的平移运动信息来估算细胞力大小,得到的力学自由度信息有限。而对于真实细胞微环境中,细胞与微环境力学作用涉及的扭转力等测量却无能为力。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金刚石氮空位色心(NV)的细胞扭矩显微镜技术(nanodiamond-based torsion microscope,DTM),利用NV色心的选择性线性偏振调制特性,首次实现了细胞力场中纳米尺度细胞扭矩的精准定量。该技术核心思路是将纳米金刚石与经典微柱阵列结合,微柱在细胞力场中会发生弯折和旋转,其中微柱的旋转可近似等效为上面的金刚石的旋转。该技术有两个特色:(1)可同时测量微柱的水平转角(精度3°)和平移距离(传统宽场成像);(2)可实现细胞对微柱基底做功成像。通过测量微柱的旋转和平移信息,可以分别定量计算微柱的扭曲能(twisting energy)和弯曲能(bending energy)。利用该技术,重建细胞产生的牵引力和扭矩力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产生的扭转能量与细胞牵引力引起的应变能量在数量级上是相当的,证明了微纳力矩在细胞与微环境力学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细胞牵引力 显微镜技术 力学测量 近似等效 平移运动 力学作用 调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内膜运输调控机制及相关前沿电子显微镜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彦斌 齐青 +2 位作者 郑晓慧 徐一月 崔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6-458,共13页
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常需要借助内膜系统才能被运送到目标部位并发挥相应功能.植物细胞内膜系统由核膜、细胞膜以及多个膜包裹的细胞器组成,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体网络、液泡前体/多囊泡体、液泡和自噬体等.... 真核细胞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通常需要借助内膜系统才能被运送到目标部位并发挥相应功能.植物细胞内膜系统由核膜、细胞膜以及多个膜包裹的细胞器组成,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体网络、液泡前体/多囊泡体、液泡和自噬体等.植物蛋白质在内膜系统中可以通过囊泡进行运输,对生物个体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应答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细胞内囊泡介导下多种蛋白运输途径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此外,鉴于前沿电子显微镜技术在推动本领域研究发展中发挥的巨大贡献,重点阐述冷冻电子显微镜、电子断层扫描技术、冷冻聚焦离子束和光电联用技术在植物细胞内膜运输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本领域研究现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膜系统 囊泡运输 细胞 多囊泡体 液泡 前沿电子显微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镜技术在家蚕变态期细胞凋亡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贾鹏龙 陈连珠 +1 位作者 赵凌艺 黄志君 《广东蚕业》 2012年第1期37-39,共3页
家蚕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发生着激烈的新旧替换,旧组织在消溶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通过剖取家蚕变态发育期的各种组织(中肠等)的组织块,利用DAPI、Hoechst33342、AO等荧光素直接对活体组织进行荧光显色显微观察,实验证明,利用荧... 家蚕在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发生着激烈的新旧替换,旧组织在消溶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凋亡。通过剖取家蚕变态发育期的各种组织(中肠等)的组织块,利用DAPI、Hoechst33342、AO等荧光素直接对活体组织进行荧光显色显微观察,实验证明,利用荧光显微技术可以简单方便地观察到家蚕变态发育过程中组织细胞的形态变化,是研究家蚕变态发育中细胞凋亡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微镜技术 家蚕 变态发育 细胞凋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红细胞变形的能量学特征研究
10
作者 陈东 王若峰 +1 位作者 赵押金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 目的探索红细胞变形过程中的被动变形与主动变形的关系,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生理状态下ATP水平的关系。方法在37℃条件下,将正常人红细胞在含有(不含有)葡萄糖的溶液中进行能量耗竭处理,分别提取不同时间段的红细胞进行AFM测量、红细胞内ATP水平测量以及基于激光衍射法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宏观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变形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被动变形 激光衍射法 能量学 主动变形 生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最佳成像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齐浩 刘颖 +2 位作者 庄乐南 朱杰 孙润广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8-143,共6页
通过对不同处理条件和测试条件下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了在大气环境和溶液环境中肝癌SMMC-7721细胞的最佳成像条件,同时建立了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活细胞的实验方法.使用0.5%、1%、1.5%的戊二醛溶液... 通过对不同处理条件和测试条件下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的分析和研究,得到了在大气环境和溶液环境中肝癌SMMC-7721细胞的最佳成像条件,同时建立了用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活细胞的实验方法.使用0.5%、1%、1.5%的戊二醛溶液固定细胞后再漂洗,变换原子力显微镜的扫描模式,调节扫描参量并在大气环境下观测以寻找该环境下的最佳成像条件;将用多聚赖氨酸处理基底后的培养细胞直接放置于生理溶液中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溶液环境观测,比较扫描时限并分别改变环境液体类型、探针以及扫描频率,比较了不同条件下原子力显微镜图像的差异,在得出最优参量的同时对其相关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活细胞实时观测的实验方法.比较两种条件下的细胞图像发现,戊二醛溶液固定过的细胞与生理溶液环境中的活细胞有很大差别,在生理溶液条件下的细胞饱满,可见到光滑清晰的细胞边缘;但戊二醛溶液固定的细胞表面粗糙,细胞边缘不清晰,表明固定后观测到的细胞与生理状态下活细胞的表面形貌存在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与光生物物理学 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测技术 实时观测 细胞 固定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热显微镜技术在生物质微观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德良 付鑫 +3 位作者 徐朝阳 王思群 孙军 周定国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探讨生物质材料微观导热性能,以红橡和稻草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热显微镜技术(SThM)研究2种生物质材料细胞壁层级的微观传热特性及微观结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ThM的热传导模式可以对生物质细胞结构进行较好的扫描成像,2种生物质细... 为了探讨生物质材料微观导热性能,以红橡和稻草为研究对象,使用扫描热显微镜技术(SThM)研究2种生物质材料细胞壁层级的微观传热特性及微观结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ThM的热传导模式可以对生物质细胞结构进行较好的扫描成像,2种生物质细胞壁在横切面的导热特性近似,即细胞壁的胞间层(CML)导热性能明显低于S2层导热性能,电流值相差1μ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热显微镜技术 稻草 红橡 细胞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理溶液中活细胞成像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莉娟 张英鸽 +1 位作者 张飒 张德添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9-84,共6页
本文研究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生理条件下对活细胞成像的基本方法,并对各种影响成像因素如针尖与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AFM悬臂弹性系数及细胞表面柔性等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AFM在成像的基础上对活细胞其它性质的... 本文研究用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在生理条件下对活细胞成像的基本方法,并对各种影响成像因素如针尖与细胞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AFM悬臂弹性系数及细胞表面柔性等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AFM在成像的基础上对活细胞其它性质的研究提供基础。用本文方法清晰地显示了固定细胞与活细胞膜表面所具有的明显差别:活细胞膜完整平滑,固定细胞表面粗糙,边缘不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 细胞 成像条件 固定 非特异性 生理 平滑 原子力显微技术 AFM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显微镜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的改进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华 只达石 刘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染料示踪技术 划痕标记 荧光显微镜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a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的改良及其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秀英 邓方阁 +2 位作者 王心蕊 曲丽梅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应用改良的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1·073g/ml)分离液分离骨...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应用改良的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对其体外诱导分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ercoll(1·073g/ml)分离液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结合LSCM,实时监测MSCs在Matrigel与VEGF/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构成的内皮细胞生长微环境中的运动迁移情况。结果:经Percoll分离、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细胞纯度可达95%左右;VEGF组迁移的深度虽高于对照组(P<0·05),但迁移至聚碳酸脂膜下的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促进MSCs的迁移,在Matrigel内迁移的深度及迁移至聚碳酸脂膜下的细胞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与Transwell侵袭小室技术的结合,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后者进行观察,使该实验得到改良;利用内皮细胞条件诱导液与Matrigel模拟体外内皮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并从空间上观测了MSCs穿越人工基底膜的情况,为MSCs向内皮细胞体外诱导开辟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改良的Tramwell侵袭小室技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加载速率对细胞弹性的影响
16
作者 叶志义 张丽 范霞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加载速率 肿瘤细胞 杨氏模量 弹性 肺癌细胞 活体细胞 力学性质 技术研究 力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用于eIF-5A与syntenin及TIMP4的共定位及相互作用研究
17
作者 周涛 巩伟丽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99-399,共1页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EIF-5A 显微镜技术 相互作用 共定位 laser 肿瘤细胞 药物作用 设计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近紫外线辐射对兔晶体上皮细胞通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真艳 李立 汤永强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设置空白阴性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近紫外线辐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用荧光光漂白... 目的: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漂白恢复技术观察近紫外线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设置空白阴性对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以近紫外线辐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用荧光光漂白恢复技术检测细胞的荧光恢复率。结果:空白对照组荧光恢复率为57.357±5.610,照射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近紫外线辐射后的荧光恢复率分别为(%)34.205±3.652,18.909±3.017,7.129±2.917。结论:近紫外线损伤可以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间通讯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荧光漂白后恢复技术 胞间通讯 近紫外线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玉 周利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2-I0003,共2页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愈发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简称电镜技术)作为研究微观世界的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医学研究开拓了崭新的视野...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愈发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简称电镜技术)作为研究微观世界的工具,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为医学研究开拓了崭新的视野。尤其在病毒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学、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上做出卓越的贡献。在临床医学实际应用中,电镜对病情、病因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技术 医学领域 分子病理学 电镜技术 细胞生物学 医疗服务质量 微观世界 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组织的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毅苗 安娇娜 李树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电子显微镜是研究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种重要工具。将电子显微镜技术运用到医学领域研究中,对疾病的病情分析,诸如消化系统、肿瘤、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分型诊断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总发生率的15%左右,... 电子显微镜是研究组织和细胞超微结构的一种重要工具。将电子显微镜技术运用到医学领域研究中,对疾病的病情分析,诸如消化系统、肿瘤、肾病、血液病等疾病的分型诊断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总发生率的15%左右,该病病情复杂,可伴发多种并发症,大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不佳,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镜技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 分型诊断 医学领域 细胞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病情分析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