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二甲基硅氧烷表面处理参数对细胞牵引力测量的影响
1
作者 鲁云飞 刘肖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9-659,共1页
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常用材料,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孵育均匀荧光粒子,通过测量细胞牵引力作用下荧光粒子的位移,可以测量细胞牵引力。不同的表面处理流程可以影响荧光粒子的黏附以及PDMS的表面特性,从而影响细胞... 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是微流控生物芯片的常用材料,对其进行表面处理,孵育均匀荧光粒子,通过测量细胞牵引力作用下荧光粒子的位移,可以测量细胞牵引力。不同的表面处理流程可以影响荧光粒子的黏附以及PDMS的表面特性,从而影响细胞牵引力的结果,本研究拟探究不同处理流程对细胞牵引力测量的影响。方法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PDMS进行前置浸泡处理,使得APTES与PDMS表面的羟基结合,并于其末端结合荧光粒子,然后在其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进行静态培养,测量细胞在基底产生的变形与牵引力。研究在该过程中,是否等离子清洗、APTES浓度为2%与5%、处理时间为30、60 min对基底变形及牵引力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选取空间分辨率明显的位移场进行分析,以未等离子清洗、APTES溶液浓度为5%、处理时间30 min为实验组,进行3组对照。在ATPES处理前对PDMS进行等离子清洗导致细胞在PDMS基底产生的变形下降25%;将APTES溶液浓度由5%降至2%导致细胞产生的变形下降39%;将APTES处理时间由30 min延长至60 min导致变形下降20%。结论等离子清洗处理、降低APTES溶液浓度以及延长处理时间均会导致细胞产生的变形减小,从而引起细胞牵引力的计算结果偏小,前两个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清洗 聚二甲基硅氧烷 细胞牵引力 浸泡处理 常用材料 空间分辨率 静态培养 处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细胞牵引力频域反演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姗姗 黄建永 +4 位作者 邓昊 庞明姝 彭小玲 熊春阳 方竞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25-231,共7页
目的针对经典细胞牵引力反演算法的病态特征,发展基于二维傅立叶空间的高分辨率细胞牵引力反演新技术。方法根据基底表面位移测量数据和积分核函数在二维傅立叶空间各自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牵引力反演过程中出现的反卷积病态现象,构... 目的针对经典细胞牵引力反演算法的病态特征,发展基于二维傅立叶空间的高分辨率细胞牵引力反演新技术。方法根据基底表面位移测量数据和积分核函数在二维傅立叶空间各自的分布特点和规律,探讨牵引力反演过程中出现的反卷积病态现象,构建一套自适应加窗滤波算法来约束反演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高频噪声放大效应。结果经典细胞牵引力频域反演算法(Fourier transform traction cytometry,FTTC)具有明显的反卷积病态特征,特别是在位移采样网格较密情况下,牵引力反演结果极不可靠。利用本文提出的频域滤波方法则能显著削弱位移场高频噪声对于力反演结果的影响。结论这种细胞牵引力频域反演新方法可有效抑制反问题病态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力场测量的稳定性和空间分辨率。该方法有望在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力学 基底 弹性模量 数字图像相关 细胞牵引力 傅立叶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oMEMS微柱矩阵的细胞牵引力测量(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治国 刘志文 范哲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本文综述了基于生物微机电系统(BioMEMS)微柱矩阵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细胞牵引力对于许多生物学过程非常关键,决定着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构建、信号传导等。细胞通过纳牛顿量级的牵引力使细胞外基质局部变形来探... 本文综述了基于生物微机电系统(BioMEMS)微柱矩阵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细胞牵引力对于许多生物学过程非常关键,决定着许多细胞功能,包括细胞迁移、细胞外基质构建、信号传导等。细胞通过纳牛顿量级的牵引力使细胞外基质局部变形来探测其机械顺从性。精确测量细胞牵引力大小及分布对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BioMEMS的发展使高深宽比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柱矩阵被开发出来作为传感器用来探测细胞纳牛力学及在体外研究细胞的机械性质。细胞贴附在微柱矩阵顶端,并且在多个柱顶端间延展迁移,这个过程会造成微柱发生如垂直悬臂梁般的弯曲形变。采用这种致密、垂直、离散微柱矩阵结构替代传统测量的连续介质,通过对微柱形变的显微图像处理,细胞牵引力可以被直接定性定量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数十nN/μm量级。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接下来着重于论述基于BioMEMS微柱矩阵的测量方法,阐述了其原理、制作工艺、表面处理及细胞实验等。最后对微柱矩阵结构的坍塌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牵引力 生物微机电系统 PDMS微柱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悬臂梁矩阵细胞牵引力测量传感器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治国 刘志文 范哲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631,共5页
提出一种采用聚碳酸酯核孔膜为模版来制作高深宽比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悬臂梁矩阵的新方法,用来作为生物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探测细胞微纳力学及在体外研究细胞的机械特性,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选择不同的膜,可以便捷制作不同规格的... 提出一种采用聚碳酸酯核孔膜为模版来制作高深宽比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悬臂梁矩阵的新方法,用来作为生物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探测细胞微纳力学及在体外研究细胞的机械特性,并对其制作工艺进行研究。通过选择不同的膜,可以便捷制作不同规格的微悬臂梁矩阵来满足不同精度的测量需求。细胞贴附在经表面处理后的微悬臂梁矩阵顶端生长并延展迁移,造成微悬臂梁弯曲形变。通过对形变共焦荧光显微图像处理,可以精确描绘出细胞牵引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该制作方法有效,测量精度达到nN/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牵引力测量 生物微机电系统 模板法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碳酸酯核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越 郭传文 +3 位作者 杨雪艺 李辉 熊春阳 杨春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2-82,共1页
目的细胞通过对胞外基质施加牵引力感知和响应周围环境并产生下游生化信号是重要的力-生化耦合过程。研究细胞的力-生化耦合过程需要能同时对活细胞中力学和生化信号进行同尺度观测。生化信号的观测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力学信号的观测... 目的细胞通过对胞外基质施加牵引力感知和响应周围环境并产生下游生化信号是重要的力-生化耦合过程。研究细胞的力-生化耦合过程需要能同时对活细胞中力学和生化信号进行同尺度观测。生化信号的观测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力学信号的观测依赖于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FM)。传统TFM方法牵引力检测空间分辨率为微米量级,远大于细胞中新生黏着斑发生、囊泡输运等典型力-生化事件的尺度(约500 nm)。方法对经典TFM方法进行技术优化,建立了超分辨TFM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技术 细胞牵引力 周围环境 超分辨 空间分辨率 力学信号 胞外基质 T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细胞牵引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温娜 张帆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7-326,共10页
为了更快、更直观地进行细胞牵引力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首先,对微柱阵列的像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其空间频谱;其次,选取一级衍射斑点中的一个斑点做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微柱阵列的幅值分布图... 为了更快、更直观地进行细胞牵引力的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细胞牵引力测量方法。首先,对微柱阵列的像进行二维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其空间频谱;其次,选取一级衍射斑点中的一个斑点做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微柱阵列的幅值分布图;最后,由幅值突变的分布情况及突变的剧烈程度得到微柱阵列偏移量的分布情况,再乘微柱刚度即可得到细胞力的分布。通过仿真实验探究了频点选择、滤波窗口大小、偏移点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细胞-微柱高倍显微图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结果呈现方面不亚于质心法,测得的各区域最大细胞力的相对误差在17.37%之内,各区域平均细胞力的相对误差在7.93%之内,运算速度也比质心法快近1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细胞牵引力 位移识别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测量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三维牵引力和硬度的方法
7
作者 罗君雨 Erfan Mohagheghian +1 位作者 韦富香 汪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9-229,共1页
目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与细胞及周围基质之间存在复杂多变的多模态作用力,但目前没有可以测量活体胚胎内三维生物力的方法及原位测量细胞牵引力和硬度的手段,这限制了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物力变化的研究及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全面认识... 目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与细胞及周围基质之间存在复杂多变的多模态作用力,但目前没有可以测量活体胚胎内三维生物力的方法及原位测量细胞牵引力和硬度的手段,这限制了对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物力变化的研究及对胚胎发育过程的全面认识。方法本研究利用新开发的定量测量细胞多模态牵引力的弹性微球和原位测量细胞牵引力和硬度的硬度可变型探针,测定斑马鱼胚胎中细胞间牵引力和硬度。结果将弹性微球注射在斑马鱼受精卵中,测定胚胎发育过程中生物力时空变化,发现不同位置的弹性微球在不同时间所受的法向牵引力和剪切牵引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同。对斑马鱼胚胎4.5 hpf至12 hpf内弹性微球所受的牵引力量化,发现不同时间细胞产生不同振幅的法向牵引力振荡。将硬度可变型探针注射进斑马鱼胚胎,先施加2500高斯的强磁场将探针磁化后,再施加15高斯、0.1 Hz的正弦磁场使其旋转测定斑马鱼胚胎硬度,随后用紫外线短时间照射使该探针软化,探针在细胞的挤压下发生形变,测量同一位置斑马鱼胚胎细胞产生的牵引力。结论利用弹性微球测定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三维牵引力存时空变化和不同发育时间细胞法向牵引力振荡;利用硬度可变形探针测定斑马鱼胚胎细胞同一位置的硬度和牵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胚胎 细胞牵引力 原位测量 时空变化 多模态 紫外线 探针测定 正弦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引力显微镜技术的生物力学交叉实验教学项目设计
8
作者 杜淑媛 徐越 +1 位作者 郭传文 杨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76-180,共5页
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动作用力叫牵引力,对这个力进行表征需要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raction force microscope,TFM),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细胞外弹性基质的变形得到形变场,再通过反演算法重构细胞所产生的牵引力,为许多... 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主动作用力叫牵引力,对这个力进行表征需要用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traction force microscope,TFM),该技术主要是通过测量细胞外弹性基质的变形得到形变场,再通过反演算法重构细胞所产生的牵引力,为许多牵引力失衡所导致的疾病(如癌症、组织纤维化、动脉粥样硬化等)的机理探究、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检测手段。该文将这一带有鲜明力学与生物学交叉特色,且具有巨大实际应用前景的先进实验技术引入了生物力学实验教学,并适配了相应的实验内容、实验流程及课程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牵引力显微镜技术 前沿实验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壁与曲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空间约束
9
作者 江文丽 金晨 曾烨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1-361,共1页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ECs)所处力学环境复杂,血管直径多样性提供了高度变化的曲率。研究边壁和曲率对ECs的影响。方法利用Primo无掩模光刻技术,精确制造了具有可控侧壁曲率的三维水凝胶微凹槽,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提供了精确的空间...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ECs)所处力学环境复杂,血管直径多样性提供了高度变化的曲率。研究边壁和曲率对ECs的影响。方法利用Primo无掩模光刻技术,精确制造了具有可控侧壁曲率的三维水凝胶微凹槽,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提供了精确的空间约束条件,研究ECs在不同曲率的三维水凝胶微凹槽中所受的空间限制效应,以及整合素在介导细胞反应中的作用。结果与平坦表面比较,不同侧壁曲率的微凹槽使HUVECs的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细胞胞体减小,取向增强和凋亡增加。微凹槽曲率是影响细胞取向和凋亡的关键因素,矩形微凹槽引起明显的细胞取向变化,而环形微凹槽中细胞表现出更高的凋亡率。此外,微凹槽侧壁20μm区域内细胞取向和凋亡变化最大,存在边壁效应。微凹槽内的HUVECs整合素表达增加,西仑吉肽抑制αv整合素可显著减少细胞凋亡,而不影响细胞增殖。此外,整合素介导的细胞牵引力与空间限制效应密切相关。西仑吉肽还抑制了细胞的牵引力和细胞骨架肌动蛋白丝的排列。结论微槽边壁曲率和整合素信号在细胞行为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为解析血管波动或痉挛等异常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为促进ECs存活和支架再内皮化提供了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直径 血管内皮细胞 再内皮化 空间约束 行为调节 细胞牵引力 HUVECS 整合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声流体用于细胞黏附力的测量
10
作者 周辉 魏强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06-406,共1页
目的细胞与胞外环境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对于了解细胞如何在发育中调节黏附以及细胞黏附变化如何导致疾病十分有必要。方法本项目采用生物友好的声流体技术,通过调控功率来调节施加于细胞的流体剪切力大小,对细胞进行脱黏附表征。实验通... 目的细胞与胞外环境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对于了解细胞如何在发育中调节黏附以及细胞黏附变化如何导致疾病十分有必要。方法本项目采用生物友好的声流体技术,通过调控功率来调节施加于细胞的流体剪切力大小,对细胞进行脱黏附表征。实验通过原位实时检测细胞脱落时间并使用剪切冲量(μN·s)作为黏附强度定量比较的参数。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胞(He La、NIH 3T3、h ASC)进行测量来区分它们的黏附强弱以及观察同一种细胞(He La)随时间的黏附强度变化。此外,也对细胞黏附在不同硬度的基质胶表面进行测量,并与牵引力显微镜技术测的黏附力进行对比。结果声流体可以区别不同细胞的黏附强弱:依次是h ASC>NIH 3T3>He La,也可以监测同一种细胞(He La)中随铺展时间黏附强度呈逐渐增大的过程。该技术也可监测同一皿内同种细胞间(He La)黏附的差异,而这与细胞铺展面积呈正相关(r=0.68)。此外,He La细胞在硬基质胶(30 k Pa)上黏附强度相对较在软的基质胶(<1 k Pa)上大50多倍,黏附强度随面积呈非线性增加(r=0.52),而这也与细胞牵引力大小相关。结论该技术可以运用于检测不同细胞的黏附强度及细胞与不同基质相互作用的强弱,可以在1 min内实现对上百个细胞黏附强度的高通量检测;后续将对细胞(脱)黏附的力及力相关的蛋白等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铺展 显微镜技术 流体剪切力 细胞黏附 高通量检测 流体技术 细胞牵引力 细胞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细胞力矩显微镜
11
作者 侯勇 王凌志 褚智勤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98-98,共1页
细胞与微环境的力学作用非常复杂,人们对该过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微纳尺度力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通用的细胞牵引力显微技术通常依赖于测量力学标记物的平移运动信息来估算细胞力大小,得到的力学自由度信息有限。而对于真实细... 细胞与微环境的力学作用非常复杂,人们对该过程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微纳尺度力学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通用的细胞牵引力显微技术通常依赖于测量力学标记物的平移运动信息来估算细胞力大小,得到的力学自由度信息有限。而对于真实细胞微环境中,细胞与微环境力学作用涉及的扭转力等测量却无能为力。在本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金刚石氮空位色心(NV)的细胞扭矩显微镜技术(nanodiamond-based torsion microscope,DTM),利用NV色心的选择性线性偏振调制特性,首次实现了细胞力场中纳米尺度细胞扭矩的精准定量。该技术核心思路是将纳米金刚石与经典微柱阵列结合,微柱在细胞力场中会发生弯折和旋转,其中微柱的旋转可近似等效为上面的金刚石的旋转。该技术有两个特色:(1)可同时测量微柱的水平转角(精度3°)和平移距离(传统宽场成像);(2)可实现细胞对微柱基底做功成像。通过测量微柱的旋转和平移信息,可以分别定量计算微柱的扭曲能(twisting energy)和弯曲能(bending energy)。利用该技术,重建细胞产生的牵引力和扭矩力场。实验结果表明细胞产生的扭转能量与细胞牵引力引起的应变能量在数量级上是相当的,证明了微纳力矩在细胞与微环境力学作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细胞牵引力 显微镜技术 力学测量 近似等效 平移运动 力学作用 调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与外基质之间的三维作用力研究
12
作者 吴尚犬 刘永嫚 张青川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88-88,共1页
细胞和细胞外微环境之间的机械力对于许多生理过程至关重要,如癌症转移和干细胞分化等。有丝分裂在所有这些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作用力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和疾病治疗。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单层... 细胞和细胞外微环境之间的机械力对于许多生理过程至关重要,如癌症转移和干细胞分化等。有丝分裂在所有这些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作用力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和疾病治疗。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单层荧光颗粒的三维牵引力显微镜方法,用于测量有丝分裂细胞的弱牵引力(~10 Pa)。量化了整个细胞周期中,人类卵巢颗粒细胞(KGN细胞)产生的三维牵引力。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细胞牵引力在细胞周期中如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牵引 细胞分化 细胞周期 细胞牵引力 卵巢颗粒细胞 癌症转移 有丝分裂 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胞力反演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13
作者 段晓岑 许红威 黄建永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77-277,共1页
目的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牵引力/生长力与细胞的黏附、迁移等一系列活动均密切相关,实现对细胞牵引力/生长力的准确定量表征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学意义。牵引力显微镜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牵引力/生长力测定的表征方法... 目的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牵引力/生长力与细胞的黏附、迁移等一系列活动均密切相关,实现对细胞牵引力/生长力的准确定量表征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学意义。牵引力显微镜是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牵引力/生长力测定的表征方法,其根据胞外基质中荧光标记物的位置变化确定位移场的分布,进而结合相应的力学模型以实现对细胞力的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牵引力 荧光标记物 胞外基质 深度学习 表征方法 病理学意义 定量表征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凋亡可控上皮组织的凋亡力产生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4
作者 石颖慧 韩玉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49-449,共1页
目的探究细胞凋亡对上皮细胞层的影响以及在细胞凋亡后上皮细胞层如何保持结构完整的机制。方法通过Caspase9对MCF10A细胞系进行修饰得到可以在诱导下发生凋亡的ind-MCF10A细胞。按照1∶3的比例接种ind-MCF10A细胞和MCF10A细胞,加入凋... 目的探究细胞凋亡对上皮细胞层的影响以及在细胞凋亡后上皮细胞层如何保持结构完整的机制。方法通过Caspase9对MCF10A细胞系进行修饰得到可以在诱导下发生凋亡的ind-MCF10A细胞。按照1∶3的比例接种ind-MCF10A细胞和MCF10A细胞,加入凋亡诱导剂诱导凋亡后对上皮细胞层完整性、剩余上皮细胞迁移速度、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并探究了细胞凋亡对上皮细胞单层牵引力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诱导MCF10A细胞凋亡1200 min内上皮细胞层的透过率增加,2400 min时透过率恢复至正常水平,但细胞密度没有随恢复过程增加。诱导凋亡后1200 min内细胞迁移速度显著增加,细胞形状由圆形变为细长型,2400 min时恢复至凋亡前水平。通过TFM对细胞凋亡前后细胞牵引力进行测量,发现凋亡前变形场相对均匀,诱导细胞凋亡100 min后局部变形突然增加,随后转变为整体变形,最终稳定在相对均匀的状态。结论诱导MCF10A细胞凋亡会破坏上皮完整性,随着周围细胞扩散和迁移,上皮细胞层重组并完整恢复。上皮细胞层完整性被破坏后细胞与细胞之间的机械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细胞凋亡打破了上皮细胞层的力平衡,活细胞承受增加的牵引力而发生迁移,维持上皮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迁移 CASPASE9 细胞密度 细胞牵引力 迁移速度 诱导细胞凋亡 透过率 上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及驱动研究
15
作者 许婧怡 张帆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33-1038,共6页
在体外对细胞施加力学刺激并观测其响应是细胞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磁性微柱阵列既能测量细胞牵引力,又能够施加定量力学刺激,但现有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工艺存在尺寸较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干性纳米颗粒,采用二次铸模法制备3... 在体外对细胞施加力学刺激并观测其响应是细胞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磁性微柱阵列既能测量细胞牵引力,又能够施加定量力学刺激,但现有磁性微柱阵列制备工艺存在尺寸较大、工艺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干性纳米颗粒,采用二次铸模法制备3μm直径磁性微柱阵列的方法,并使用0.32 T的磁场对其进行驱动,得到最大偏转位移为0.6μm。此外,还使用在PDMS微柱中嵌入磁性微球的建模方式得到刚度为54.31 nN/μm的磁性微柱。并且针对磁性微柱整体在显微图像中呈现黑色,微柱的顶面圆心坐标不容易使用常规方法提取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磁性微柱阵列的图像处理算法。为细胞在体外施加力学刺激并进行原位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微机电系统 磁性微柱阵列 细胞牵引力测量 细胞力学刺激 干性纳米颗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