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干预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的作用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熊罗节 田岳凤 +2 位作者 徐小珊 翟春涛 李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导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MSM与HPM干预,均为隔日灸,共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麻醉白兔,取血清、肝脏与脾脏,ELISA检测血清中PD-1、PD-L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D-1含量,RT-qPCR检测肝、脾组织CTLA-4 mRNA含量。结果:HPM和MSM均可降低免疫抑制下PD-1及PD-L1水平,并可有效抑制脾脏CTLA-4和肝脏PD-1、CTLA-4水平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肝组织中CTLA-4与PD-1呈显著正相关(r=0.7807,P<0.001)。结论:HPM可通过调控多个免疫抑制位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隔药饼灸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文旭 施秉银 +3 位作者 王惠芳 侯敏全 吴晓燕 崔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分别用BbvⅠ和MseⅠ检测外显子 1和启动子的多态性。计算CTLA 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与正常人相比 ,外显子 1GG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在AIT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AA纯合子基因型和AG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②GD患者启动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T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OR =2 .6 1) ;HT患者虽然有较多的CC基因型及较少的CT基因型 ,但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③GD患者启动子为CC纯合子 ,外显子 1为GG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OR =2 .38) ,计算连锁不平衡系数揭示启动子的C等位基因和外显子 1的G等位基因有连锁不平衡。结论 CTLA 4基因外显子 1G49等位基因与AITD显著相关 ;CTLA 4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 (C T)与GD的相关性是由于其与外显子 1连锁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tLA-4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融合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永芬 韩波 +3 位作者 伊迎春 张仪 路康 孙士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柯萨奇B3病毒(CV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的病死率、心肌病理改变、病毒复制和心肌组织中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影响。方法 106只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2~16 g,随机分为CTLA-4Ig组16只、病毒组40只、IgG组40只及正常对照组10只,CTLA-4Ig组、病毒组和IgG组小鼠腹腔注射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为10-3/L的CVB3 0.15 ml,正常对照组小鼠接种0.15 ml不含病毒的Eagle液。CTLA-4Ig组、IgG组小鼠于接种病毒后6、72 h分别注射CTLA-4Ig(0.1 mg/kg)及IgG(0.1 mg/kg)。接种病毒后第7天处死所有小鼠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并计算心肌组织病理积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分子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较,CTLA-4Ig组小鼠病死率降低(80%比50%,P<0.05),心肌组织病理积分下降(1.78±1.05比1.00±0.72,P<0.05),心肌CVB3 mRNA表达减少(3.48±2.89比0.81±1.06,P<0.05);CTLA-4Ig组小鼠心肌组织中Foxp3+Tregs所占浸润细胞数的百分率较病毒组明显增加(9.22±2.28)%比(5.42±1.59)%,(P<0.05)。结论 CTLA-4Ig可减轻VMC小鼠心肌炎症,降低心肌病毒复制及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oxp3+Tregs比、抑制T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芳 黄翠丽 +4 位作者 林有坤 罗彦彦 温斯健 刘慧 黄小耿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B7阻断剂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个月龄大小雌性B6.MRL-Faslpr/J... 目的:初步探讨B7阻断剂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对B6.MRL-Faslpr/J狼疮小鼠脾脏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与其对小鼠狼疮样病征干预作用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个月龄大小雌性B6.MRL-Faslpr/J狼疮小鼠16只,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分别静脉注射CTLA-4Ig及等量PBS,检测小鼠干预前后24 h尿蛋白、ANA抗体、ds-DNA抗体及干预结束2周后血清IL-17A、脾脏中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的24 h尿蛋白、血清ANA及ds-DNA较Ⅱ组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干预2周后Ⅰ组血清中IL-17A、脾脏Th17细胞比例均较Ⅱ组低,而脾脏的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高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LA4-Ig具有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作用;上调Treg细胞、下调Th17细胞可能是CTLA-4Ig减轻B6.MRL-Faslpr/J狼疮鼠狼疮样病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6.MRL-Faslpr/J狼疮小鼠 CD28与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杀伤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倩 刘欣 +4 位作者 王兴兵 汪健 李庆 杨璐璐 郭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14-820,共7页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 目的:探索体外扩增白血病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tumor-associate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s,TAA-CTL)的可行性,并验证其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并负载白血病相关抗原WT1、PRAME、NY-ESO-1混合多肽,然后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育,扩增出TAA-CTL。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AA-CTL表型及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率,细胞毒实验检测TAA-CTL对负载肿瘤相关抗原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力。结果:1体外诱导培养的TAACTL扩增倍数为3.81±1.61;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CD3+细胞平均为(97.22±0.71)%,CD3+CD4+占(41.47±27.08)%,CD3+CD8+占(56.40±11.15)%,CD3-CD56+占(0.50±0.31)%,CD19+仅占(0.14±0.20)%,与对照组细胞表型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流式细胞术检测经抗原刺激后TAA-CTL分泌的胞内细胞因子,CD8+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27.67±2.21)%和(34.2±0.71)%,CD4+TAA-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21.6±2.55)%和(9.97±3.44)%;对照组CD8+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水平分别为(1.36±0.04)%和(5.58±0.03)%,CD4+CTL分泌的IFN-γ和TNF-α分别为(0.91±0.06)%和(1.60±0.07)%,均明显低于TAA-CTL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A-CTL在效靶比为5∶1、10∶1、20∶1和40∶1时对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26.85±5.25)%、(60.55±2.45)%、(67.4±3.60)%和(77.00±1.00)%,对未负载TAA的自体靶细胞未见明显杀伤作用(P<0.05)。结论: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可以成功诱导扩增出TAA-CTL并具有特异性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肿瘤相关抗原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F与CTLA-4Ig双基因修饰增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和促增殖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剑戎 杨扬 +5 位作者 张英才 杨卿 潘国政 台艳 陈规划 张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9-715,722,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双基因修饰后免疫调节能力的变化及其促进肝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酶联合消化法提取并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经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双基因修饰后免疫调节能力的变化及其促进肝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酶联合消化法提取并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的hUCMSC转染携带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Ad5-EGFP,实验组的hUCMSC转染携带HGF和CTLA-Ig双基因的腺病毒Ad5-HGF/CTLA-4Ig。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hUCMSC转染Ad5-EGFP后72 h表达EGFP细胞比率;实验组Ad5-HGF/CTLA-4Ig转染hUCMSC 72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再次检测hUCMSC免疫表型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HGF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TLA4-Ig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双基因修饰后hUCMSC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上清对L0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携带外源基因的腺病毒可有效转染hUCMSC,不影响其干细胞特性和多向分化能力,经HGF/CTLA-4Ig基因修饰hUCMSC可分泌高浓度HGF并高表达CTLA-4Ig,同时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其上清能明显促进肝细胞增殖。【结论】hUCMSC经HGF/CTLA-4Ig基因修饰后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并能高表达HGF和CTLA-4Ig,其免疫调节及促进肝细胞增殖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为肝移植术后存在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人肝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毒t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sCTLA-4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子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立波 姜怡 +4 位作者 姜维洁 李和根 许玲 田建辉 刘苓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0-674,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olubl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sCTLA-4)的表达,探讨其与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采集2010年8月至2013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经病理证实的58例晚期NSCLC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运用ELISA法检测血中sCTLA-4含量,通过电话随访或上海市疾控中心获得患者生存期数据,分析sCTLA-4表达与NSCLC生存期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sCTLA-4表达率高于正常人(70.7% vs 6.7%, χ2=32.44,P〈0.01),外周血sCTLA-4增高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较短(41.63个月vs 31.57个月, χ2=7.765,P〈0.01),死亡风险高于其他患者(RR=305, χ2=8.01, P〈0.01)。结论:NSCLC患者外周血中sCTLA-4高表达,sCTLA-4可能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逃逸 预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尹东亮 孙翀 +3 位作者 朱焕斌 李坤 李浩辉 张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5-CTLA4-Ig转染MSC。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5-CTLA4-Ig转染MSC。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MSC中CTLA4-Ig的蛋白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未转染和转染后的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40只);以雄性Brown Norway(BN)大鼠为受体(40只)。采用改良的Kamada两袖套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40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A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MSC治疗组(B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MSC;转基因MSC治疗组(C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转基因MSC;免疫抑制剂治疗组(D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术后即给予环孢素(CsA)1.5 mg/(kg·d)肌内注射,连续8 d。每组大鼠取5只观察生存情况。每组其余5只于术后第9日处死,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FN)-γ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排斥反应程度。结果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蛋白质印迹法可检测到转染后的MSC中有CTLA4-Ig的蛋白表达。当未转染的MSC∶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为1∶10、1∶20时,MSC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85.60%、76.69%。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在相同的数量比下,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90.50%、84.20%;与未转染的MSC比较,转染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P<0.05)。A、B、C、D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13±3),(41±6),(90±15),(102±18)d。A、B、C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IL-4水平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C组的IL-4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和D组的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IL-2、IFN-γ水平明显降低,C组的IL-2、IFN-γ水平亦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和D组的IL-2、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A组移植肝发生重度排斥反应,B组移植肝亦发生排斥反应,但与A组比较程度较轻。C组与D组移植肝有轻度排斥反应。结论重组Ad-CTLA4-Ig转染MSC可抑制肝移植排斥反应,其效果优于MSC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9
作者 罗海英 王韫芳 +5 位作者 南雪 白慈贤 施双双 尉承泽 孔维 裴雪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1-575,共5页
目的制备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检测重组腺病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大鼠CTLA4Ig融合基因,将CTLA4Ig及CTLA4基因经IRES2连接,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 目的制备CTLA4Ig及CTLA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检测重组腺病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方法构建大鼠CTLA4Ig融合基因,将CTLA4Ig及CTLA4基因经IRES2连接,通过同源重组获得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扩增。检测CTLA4Ig和CTLA4在BMMSCs中的共表达情况及其免疫抑制功能。结果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携带CTLA4Ig-IRES2-CTLA4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PacⅠ酶切鉴定正确,与脂质体共转染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s可同时表达CTLA4Ig及CTLA4,且此类细胞具有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反应的功能。结论重组腺病毒感染的BMMSCs可同时表达分泌型CTLA4Ig和膜结合型CTLA4,通过阻断协同刺激通路方式进一步增强BMMSCs的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腺病毒科 间质干细胞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胡露 粘烨琦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5-753,共9页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 调节性T细胞(Treg)是机体建立免疫耐受的重要抑制性免疫细胞,在调控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增加体内Treg数量或增强其功能已被证明是一种能够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治疗策略。目前,基于Treg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包括过继输注Treg、体内扩增Treg和利用抗原特异性Treg。本文对Treg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基础实验最新研究进展及国内外与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的Treg临床实践进行综述,并对Treg治疗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进行展望,旨在揭示Treg在移植免疫耐受相关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探讨Treg治疗策略的优势和局限性,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耐受 调节性t细胞(treg) 器官移植 细胞疗法 细胞介素-2 嵌合抗原受体(CAR)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体外对CTLA⁃4介导的肺癌免疫逃逸的影响 被引量:28
11
作者 姜怡 蔡雨晴 +3 位作者 张朋 沈丽萍 刘苓霜 刘嘉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73-2177,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在体外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下调膜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mCTLA⁃4)和可溶性CTLA⁃4(sCTLA⁃4)、提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与抗CTLA⁃4单抗联用的...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在体外肿瘤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下调膜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mCTLA⁃4)和可溶性CTLA⁃4(sCTLA⁃4)、提高CD8^(+)T淋巴细胞水平、抑制小鼠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与抗CTLA⁃4单抗联用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与Lewis肺癌细胞体外接触式共培养24 h,益气养阴解毒方、黄芪甲苷及抗CTLA⁃4单抗的给药浓度分别为500、50、5μg/mL,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组(单体组)、益气养阴解毒方组(复方组)、抗CTLA⁃4单抗组(单抗组)、黄芪甲苷+抗CTLA⁃4单抗组(单体+单抗组)、益气养阴解毒方+抗CTLA⁃4单抗组(复方+单抗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表面mCTLA⁃4及CD8^(+)T细胞的表达,ELISA法检测sCTLA⁃4的水平,CCK⁃8法检测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体组、复方组、单抗组、单体+单抗组和复方+单抗组均可下调mCTLA⁃4及sCTLA⁃4的表达(P<0.01),提高CD8^(+)T细胞水平(P<0.05),降低Lewis肺癌细胞的存活率(P<0.01),与抗CTLA⁃4单抗联合给药作用更优(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及黄芪甲苷通过下调mCTLA⁃4及sCTLA⁃4表达提高抗肺癌免疫应答、逆转CTLA⁃4介导的肺癌免疫逃逸,与抗CTLA⁃4单抗联合给药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养阴解毒方 黄芪甲苷 共培养体系 肺癌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峰 蔡莉 +2 位作者 黄振平 丁莉莉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 目的观察自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于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中CD4+CD28+及CD4+CTLA-4+ T细胞的表达。PBS或自体iDC尾静脉注射7d后进行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临床观察两组植片的存活时间。结果iDC注射后,脾脏中CD4+CD28+ T细胞的比例下降(P<0.01),而CD4+CTLA-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iDC经尾静脉注射后明显延长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片的存活时间(P<0.01)。结论iDC可诱导CD80/CD86-CTLA-4抑制型共刺激信号替代CD80/CD86-CD28信号通路,从而阻断协同刺激信号的传递及T细胞的活化,对于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分子-4 CD28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对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CTLA-4及其抗体 被引量:4
13
作者 蔡雷 任大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关键词 免疫调节分子 CtLA-4 抗体 杀伤性t细胞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鼠CTLA-4单链抗体的构建与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国平 周承 +4 位作者 吴炜 孙雯 田锋 贺纪凯 陈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为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动物体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小鼠CTLA-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 目的构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抗小鼠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链抗体ScFv(single chain fragment of variety region),为进一步将其应用到动物体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小鼠CTLA-4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中扩增mAb的VH、VL基因,并进一步将其组装成VH-Linker-VL型的ScFv片段。将ScFv片段亚克隆至pGME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其克隆至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Sect2-GFP,将pSect2-GFP-ScFv纯化质粒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并进行表达,同时经Zeocin筛选稳定表达株。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cFv融合蛋白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ScFv的亲和活性。结果经Zeocin筛选2周后,CHO细胞株可稳定表达GFP-ScFv蛋白。Western blot法证实GFP-ScFv蛋白在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均有表达,大小约55kD。ELISA检测表明,CHO培养上清中的GFP-ScFv蛋白经浓缩初纯后能与重组小鼠CTLA-4纯化抗原结合,并具有抑制亲本单抗与其结合的能力。结论成功构建了抗小鼠CTLA-4的ScFv真核表达载体,并能有效表达出具有免疫学活性的ScFv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链抗体 真核表达 免疫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Ig抑制BMP2基因转染的MSCs诱导的免疫应答
15
作者 张晓玲 张超 +2 位作者 汤亭亭 楼觉人 戴尅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及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对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TLA4Ig和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MSCs... 目的通过腺病毒介导人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及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探讨CTLA4Ig对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诱导的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TLA4Ig和BMP2重组腺病毒转染MSCs。ELISA法检测包装的病毒感染MSCs后,CTLA4Ig及BMP2蛋白的表达;观察CTLA4Ig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抑制作用。结果腺病毒载体介导CTLA4Ig和BMP2体外感染的MSCs能够分泌CTLA4Ig及BMP2蛋白,且CTLA4Ig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抑制AdBMP2基因转染的MSCs的刺激作用。结论给予CTLA4Ig腺病毒进行基因治疗可有效的抑制AdBMP2转染的异基因MSCs引起的免疫应答,诱导MSCs移植耐受;为BMP2基因修饰的同种异体间的MSCs移植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 融合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肝癌致多系统不良反应1例的诊疗经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继伟 曾志芬 +1 位作者 曾红华 张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9-1572,共4页
原发性肝癌为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约占75%~85%,我国是HCC高发国家,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为中晚期,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 原发性肝癌为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主,约占75%~85%,我国是HCC高发国家,大部分肝癌患者初诊时为中晚期,传统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有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是通过阻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晚期肝癌 肝癌患者 程序性细胞死亡 细胞 原发性肝癌 诊疗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差异表达基因CTLA-4、IL-10和IL-17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郝健亨 陈浩 +5 位作者 高艳 徐慧超 高玉亭 苗宇船 郝慧琴 刘杨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09,共7页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 目的·选用Agilent-085631芯片筛选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小鼠差异表达基因,并观察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 d,SS-d)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探讨SS-d治疗AIH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PF级C57BL/6小鼠40只,分为芯片组(n=8)和SS-d治疗机制组(n=32)。芯片组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每组n=4),12 h后处死,进行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并采用q RT-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进行验证。SS-d治疗机制组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处理同芯片组)、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参照文献及预实验结果,分别按2.5和5.0 mg/kg剂量腹腔注射SS-d,8 h后按15 mg/kg剂量给予尾静脉注射Con A)(每组n=8)。12 h后收集小鼠静脉血及肝脏总蛋白、总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P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10、IL-17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CTLA)-4蛋白的表达量,q RT-PCR技术检测IL-10、IL-17和CTLA-4 m RNA表达量。结果·共筛查差异表达基因11 512个(上调5 189个,下调6 323个),与138条信号通路相关;差异表达基因IL-10、IL-17及CTLA-4的q 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筛查结果一致。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升高;IL-17 m RNA表达量升高,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降低;血清IL-17含量升高,血清IL-10含量降低,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SS-d低剂量组和SS-d高剂量组小鼠血清GPT、GOT含量降低;IL-17 mRNA表达量降低,IL-10 mRNA和CTLA-4 mRNA表达量升高;血清IL-17含量降低,血清IL-10含量升高,肝组织CTLA-4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多条信号通路参与AIH的发病,而SS-d可通过调节IL-10、CTLA-4、IL-17的表达,改善AIH小鼠肝脏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柴胡皂苷-D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白介素-10 白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淋巴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曲通 周雪萌 +3 位作者 刘海石 赵曙 张悦 张清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922-926,共5页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分子,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拮抗免疫检查点蛋白,促进T细胞活化,... 免疫检查点是一类免疫抑制性分子,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广度,从而避免正常组织的损伤和破坏。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可通过激活免疫检查点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拮抗免疫检查点蛋白,促进T细胞活化,进而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方面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在淋巴瘤的治疗领域,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检查点抑制剂亦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主要总结免疫检查点蛋白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生物学活性,并介绍相应抗体药物在淋巴瘤研究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免疫检查点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与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钱力 鲁继荣 靳英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60-66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和吉林长春地区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以便为哮喘的诊治提供新线索。方法随机选取90例哮喘患儿及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 目的探讨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和吉林长春地区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的关系,以便为哮喘的诊治提供新线索。方法随机选取90例哮喘患儿及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组,哮喘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哮喘组和对照组CTLA-4启动子-318(C/T)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不同基因型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结果CTLA-4启动子-318位点存在基因多态性。血清总IgE水平哮喘组(M=308.92 IU/ml,Q=254.75)高于正常对照组(M=36.66 IU/ml,Q=33.57),P<0.01;哮喘组中基因型为野生型(CC型,M=375.86 IU/ml,Q=139.95),高于突变型(TT型+CT型,M=141.25 IU/ml,Q=47.73),P<0.01。结论CTLA-4启动子-318(C/T)存在基因多态性,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引起血清总IgE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IGE 哮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面局部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延长异体皮移植存活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锡华 吴军 +3 位作者 陈希炜 易绍萱 罗高兴 贺伟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 观察创面局部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延长异体皮存活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大面积烧伤切痂创面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自体微粒皮和异体皮移植。临床观察异体皮存活时间、微粒皮封闭创面情况、用EP Ⅰ型水蒸仪测定创面水分蒸发... 目的 观察创面局部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延长异体皮存活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大面积烧伤切痂创面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自体微粒皮和异体皮移植。临床观察异体皮存活时间、微粒皮封闭创面情况、用EP Ⅰ型水蒸仪测定创面水分蒸发量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创面应用CTLA4Ig重组腺病毒能显著延长异体皮移植物的成活期 [对照组 ( 16.9± 3 .7)d ,实验组 ( 2 5 .6± 5 .5 )d] ,淋巴细胞浸润较少 ,自体微粒皮移植创面愈合率明显增高 ;实验部位水分蒸发量保持较低水平 ,而对照部位于术后 9d逐渐升高。结论 局部应用CTLA4Ig 重组腺病毒是一种有效延长烧伤创面异基因移植皮肤存活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烧伤 皮肤移植 免疫耐受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