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用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沈鸿 孙佩玉 徐坚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46-1247,共2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方法审核33 885组医嘱,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医嘱逐例登记,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有175例(组),占总组数的0.5%,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错误(33.7%)、药物用法用量不当(24.0%)、... 目的分析静脉用细胞毒药物的不合理医嘱。方法审核33 885组医嘱,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医嘱逐例登记,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有175例(组),占总组数的0.5%,不合理医嘱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错误(33.7%)、药物用法用量不当(24.0%)、给药浓度不当(23.4%)等。结论药师应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对用药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药物 不合理医嘱 静脉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原位凋亡的诱导作用
2
作者 李晓 浦权 +3 位作者 周艳贞 杨梅如 刘薏芝 陶英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57-59,87,共4页
目的观察细胞毒化疗对急性白血病原位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免疫酶标和DNA末端原位标记 (ISEL)双重染色方法检测 38例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后骨髓涂片中细胞凋亡程度及细胞类型 ,初治组 17例与 2 1... 目的观察细胞毒化疗对急性白血病原位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碱性磷酸酶 -抗碱性磷酸酶 (APAAP)免疫酶标和DNA末端原位标记 (ISEL)双重染色方法检测 38例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前后骨髓涂片中细胞凋亡程度及细胞类型 ,初治组 17例与 2 1例经治病例对照。 结果化疗后凋亡明显增加 ,与化疗前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 ,凋亡指数 (AI) >5 %者平均原始细胞下降指数 (MBDI)为 2 8.6 % ,AI<5 %者平均MBDI仅为 4.9%。凋亡细胞大多数为白血病细胞。非白血病细胞凋亡亦有增加。 结论细胞毒化疗的主要机理之一为促进细胞凋亡。化疗后全血细胞下降与正常造血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药物 凋亡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HEL模型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姚孟颖 尹晓华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PIVAS风险管理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依据。方法以M-SHEL为理论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初步拟定PIVAS细胞毒... 目的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PIVAS风险管理提供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依据。方法以M-SHEL为理论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质性访谈,初步拟定PIVAS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最终形成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比重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3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85%、85%,权威系数均为0.89,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18、0.227、0.235,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形成含有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67项三级指标的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可靠,对PIVAS细胞毒药物职业暴露的风险管理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细胞毒药物 职业暴露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设计
4
作者 曹烨 李鸿立 +1 位作者 彭柔君 姜文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本文总结了80项国内外近年开展的靶向性、非细胞毒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对每一项试验,我们分别从出入组标准、起始剂量的确定、爬升剂量的方法和最终确定Ⅱ期推荐剂量的方法... [目的]探讨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本文总结了80项国内外近年开展的靶向性、非细胞毒药物的Ⅰ期临床试验,对每一项试验,我们分别从出入组标准、起始剂量的确定、爬升剂量的方法和最终确定Ⅱ期推荐剂量的方法等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80项临床试验中,有48项以毒性反应作为停止剂量爬升的主要原因,8项以药代动力学试验结果为依据,与推荐Ⅱ期剂量的结果相一致。非传统的检测手段,如靶点效应的评价、影像学评价等均未常规在方案中设计,或很少在推荐Ⅱ期剂量时使用。[结论]到目前为止,靶向性、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Ⅰ期试验仍沿用"毒性"和药代动力学指标作为观察终点。如何更有效的评价此类药物的分子靶点效应,在早期的临床试验中筛选出有效药物值得在今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性 细胞毒药物 I期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对使用细胞毒类药物的认识及防护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俊欣 曾丽芳 彭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6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强化护理人员接触细胞毒类药物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性健康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20名护士,对使用细胞毒类药物的认识及防护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有关细胞毒类药物的防护知... [目的]强化护理人员接触细胞毒类药物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减少职业性健康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120名护士,对使用细胞毒类药物的认识及防护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有关细胞毒类药物的防护知识不足,配制化疗药物过程防护措施欠佳,对细胞毒类药物的防护设备正确使用率低。[结论]为避免健康的职业性意外伤害,必须建立和使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知识教育,改善操作环境,在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上建立可行的保障体系,进一步确保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药物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 何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4期1303-1304,共2页
目的观察细胞毒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48例RN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间差别... 目的观察细胞毒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方法48例RN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冲击疗法;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胞毒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RNS的效果优于单用细胞毒类药物,且中医治疗能降低细胞毒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细胞毒药物 冲击疗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异搏定协同逆转肾癌细胞药物耐受性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泓文 何文芳 +1 位作者 徐谊朝 苏泽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α -IFN)、异搏定 (VRP)对RCC - 92 5肾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 1)将RCC - 92 5肾癌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逆转剂α -干扰素或异搏定或α -干扰素 +异搏定及与不同浓度阿霉素 (ADM)共同培养 ;MTT法检...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α -IFN)、异搏定 (VRP)对RCC - 92 5肾癌细胞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 1)将RCC - 92 5肾癌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逆转剂α -干扰素或异搏定或α -干扰素 +异搏定及与不同浓度阿霉素 (ADM)共同培养 ;MTT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 2 )图像分析仪检测逆转前后PgP(P -glycoprotein)表达。结果 :单独应用α -干扰素无逆转作用 ;联合应用α -干扰素、异搏定显著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 ,效果优于单用异搏定 (P <0 0 5) ;2 5mg/L异搏定 +50 0pg/mLα -干扰素共同与细胞作用后 ,PgP表达降低。结论 :α -干扰素、异搏定作为逆转剂联合使用 ,能显著逆转RCC - 92 5细胞的耐药性 ,可望为临床耐药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耐受性 肾癌细胞 Α-干扰素 异搏定 细胞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药物集中配制的管理 被引量:18
8
作者 范静 王国权 +1 位作者 翟红岩 万红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避免化疗药物集中配制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防护设备及物品,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3年来,无1人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职... 目的避免化疗药物集中配制过程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方法建立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配备防护设备及物品,规范化疗药物配制操作方法,规范处理废弃物。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转3年来,无1人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职业伤害,未发生与化疗药物有关的环境污染。结论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集中配制,实施科学、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配置室 管理 细胞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前列腺癌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陈瑞宝 刘继红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466-469,共4页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不同细胞类型的前列腺癌对激素的反应性不同,因而药物治疗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该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前列腺癌药物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有望进入临床使用的治疗前...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老年男性的健康。不同细胞类型的前列腺癌对激素的反应性不同,因而药物治疗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该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前列腺癌药物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并有望进入临床使用的治疗前列腺癌药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类药物 细胞毒药物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的变迁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荣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76-281,共6页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肺癌成为我国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肿瘤,发病率跃居前三位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左右,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居世界首位,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肺癌成为我国死亡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肿瘤,发病率跃居前三位嘲。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左右,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中位生存期6—8个月,五年生存率15%,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三代细胞毒药物联合铂类仍然是标准一线化疗,随着靶向药物的出现,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成为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变迁 流行病学调查 靶向治疗 中位生存期 五年生存率 细胞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不良反应安全管理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元鸽 杨瑒 +3 位作者 张晓菊 陆箴琦 陈凤珍 顾玲俐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43,共3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通过特定连接头将靶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高杀伤性的细胞毒药物偶联的药物,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的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内部[1]。以往晚期恶性肿瘤...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通过特定连接头将靶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与高杀伤性的细胞毒药物偶联的药物,以单克隆抗体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的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内部[1]。以往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手段局限于单纯的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而近年来ADC药物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是肿瘤精准治疗中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但仍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临床护士在其管理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药物 细胞毒药物 晚期恶性肿瘤 单克隆抗体 精准治疗 临床护士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抗体偶联药物在HER2阳性胃癌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79-1179,共1页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群的15%~20%。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恶性程度高且预后较差,其目前的治疗方案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类由单...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群的15%~20%。HER2阳性胃癌患者的恶性程度高且预后较差,其目前的治疗方案仍以内科治疗为主但疗效有限。抗体偶联药物(ADC)是一类由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细胞毒性载荷通过连接子偶联而成的新型高效抗肿瘤药物,兼具单抗药物高度的靶向性和小分子细胞毒药物强大的杀伤作用,在HER2阳性胃癌的临床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药物 细胞毒药物 消化道恶性肿瘤 胃癌患者 恶性程度 连接子 抗肿瘤药物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N/CD13抑制剂乌苯美司:一个抗肿瘤化疗药物分子伴侣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玉倩 邢晓燕 +5 位作者 葛彬彬 李玉天 姜文妍 贾海永 徐文方 王学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7-1502,共6页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此类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尤其是分裂增殖旺盛的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发现氨肽酶N抑制剂乌苯美司与抗肿瘤化疗药物有显著... 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此类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对人体正常细胞(尤其是分裂增殖旺盛的细胞)产生毒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发现氨肽酶N抑制剂乌苯美司与抗肿瘤化疗药物有显著协同作用,能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该文概括了乌苯美司增强化疗药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抑制自噬、诱导凋亡、增加宿主免疫力等途径逆转耐药的机制,论述了临床实验进展,进一步说明乌苯美司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可作为有效的辅助用药,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肽酶N 乌苯美司 细胞毒药物 抗肿瘤 逆转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出现的特殊征象——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学文 应江山 杨志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了取得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成功,除了 RA 诱导分化作用的本身,使阻滞于早幼粒细胞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核型趋于正常之外,还取决于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关键词 早幼粒细胞 白血病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高白细胞白血病 诱导分化治疗 诱导分化作用 细胞 细胞毒化疗药物 柔红霉素 细胞百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荐读: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专家共识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29-1229,共1页
蒽环类药物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毒类药物,已有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过去几十年中,虽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但是蒽环类药物仍然在很多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 蒽环类药物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广泛应用,是具有代表性的细胞毒类药物,已有五十多年的应用历史。过去几十年中,虽然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为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但是蒽环类药物仍然在很多实体肿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系统总结国内外蒽环类药物在主要恶性实体肿瘤和白血病治疗中的经验成果,《中国肿瘤临床》2018年第3期由国家癌症中心石远凯教授牵头,特邀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系列中国蒽环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专家共识。希望本系列专家共识的出版,能够对蒽环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合理及规范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肿瘤临床》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蒽环类药物 肿瘤专家 药物治疗 恶性实体肿瘤 细胞毒药物 中国抗癌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Fu和α干扰素抗肿瘤血管形成协同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耿怀成 陈龙邦 +3 位作者 尹鸣 王靖华 褚哓源 张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7-68,共2页
肿瘤化疗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差,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有时损伤严重而不得不停止化疗.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长春碱类等具有抑制肿瘤血管作用,为改变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降低毒副反应提供了... 肿瘤化疗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对肿瘤细胞选择性较差,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有时损伤严重而不得不停止化疗.近年来研究表明,一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长春碱类等具有抑制肿瘤血管作用,为改变化疗药物的临床使用方法、降低毒副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5-Fu是常用的化疗药,可长期口服给药,其是否有抗血管形成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α干扰素的抗肿瘤效应及抗血管形成作用已为人们公认.本实验研究这两种药物是否具有抗肿瘤血管形成的协同效应,以期为两者联合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 抗肿瘤血管形成 实验研究 协同效应 Α干扰素 抗血管形成 化疗药物 细胞毒药物 抗肿瘤效应 细胞选择 肿瘤化疗 正常组织 环磷酰胺 血管作用 抑制肿瘤 长春碱类 使用方法 毒副反应 口服给药 国内外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恶性血液病24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东华 张瑶珍 +1 位作者 周慧君 刘术玲 《医药导报》 CAS 1998年第3期150-151,共2页
近年来,基因重组干扰素-a(interferon,IFN-+)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种肿瘤,尤其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能调节20多种细胞毒药物的作用。笔者将IFN—n与细胞毒药物联用治疗24例恶性血液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 近年来,基因重组干扰素-a(interferon,IFN-+)已越来越多地用于多种肿瘤,尤其是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能调节20多种细胞毒药物的作用。笔者将IFN—n与细胞毒药物联用治疗24例恶性血液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1990年2月~1997年7月住院病人,诊断及疗效标准按照国内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1.2 治疗方法 除3例毛细胞白血病(Hairy CellLeukemia,HCL)用脾切除+IFN-+治疗外,21例恶性血液病用细胞毒药物化疗与IFN-o联合应用。IFN-a用法:干扰能(Intron A,重组o-2a干扰素,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300万U/支),罗扰素(Roferon-A,重组●-2。干扰素,上海罗氏公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 细胞毒药物 疗效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TKI耐药后的治疗选择
18
作者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09-509,共1页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标志是一些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额外生存时间。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 晚期肺腺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了个体化治疗的时代,其标志是一些驱动基因的发现及相关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了明显优于传统化疗的疗效,包括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的额外生存时间。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敏感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治疗,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阳性的克唑替尼治疗。TKI类药物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可获得约70%的有效率及超过12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该类药物口服给药,没有细胞毒类药物的血液学毒性,耐受性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在使用TKI类药物治疗后,几乎所有的患者最终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的问题及耐药后的治疗选择成为临床医生主要关注与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治疗 耐药 recepto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LYMPHOMA 细胞毒药物 晚期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皮肤反应与手足综合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易 张芊 +2 位作者 张雅芝 张春雷 郭金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近年来,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内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手足皮肤反应与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FS)容易混淆。虽然二者均有感觉异常,但在发病率、发病机制、临... 近年来,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肿瘤内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足皮肤反应(HFSR)是该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然而,手足皮肤反应与传统细胞毒化疗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征(HFS)容易混淆。虽然二者均有感觉异常,但在发病率、发病机制、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等方面均不相同。HFSR及HFS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社交,甚至导致抗肿瘤药物减量或提前停药,延误肿瘤治疗。因此,针对同时使用两类药物的肿瘤患者,二者的鉴别对于指导相应药物的剂量调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十分重要。该文对HFSR和HFS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改变、分级评估标准、预防治疗及生存期等方面的异同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细胞毒化疗药物 手足皮肤反应 手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疱疮的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有守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59-262,共4页
关键词 天疱疮 蛋白 激素 细胞毒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