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灸干预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的作用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熊罗节 田岳凤 +2 位作者 徐小珊 翟春涛 李玮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 目的:比较不同艾灸干预下免疫抑制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2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MSM)组与隔药饼灸(HPM)组,每组5只,连续7 d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诱导免疫抑制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进行MSM与HPM干预,均为隔日灸,共治疗10次。治疗结束后麻醉白兔,取血清、肝脏与脾脏,ELISA检测血清中PD-1、PD-L1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D-1含量,RT-qPCR检测肝、脾组织CTLA-4 mRNA含量。结果:HPM和MSM均可降低免疫抑制下PD-1及PD-L1水平,并可有效抑制脾脏CTLA-4和肝脏PD-1、CTLA-4水平升高,与免疫抑制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Pearson相关性检验表明肝组织中CTLA-4与PD-1呈显著正相关(r=0.7807,P<0.001)。结论:HPM可通过调控多个免疫抑制位点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隔药饼灸 免疫抑制 环磷酰胺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 被引量:7
3
作者 高淑娜 姜综敏 +6 位作者 孟炜 江峰 顾伟鸣 胡伟忠 付朝伟 许爱娥 赖声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病的相关性。方法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97例SLE患者和200例对照在启动子区-1722T〉C和-318C〉T位点的多态性。结果SLE患者组-1722T〉C位点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2),患者中的T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4,95%CI1.34-2.80,P=0.000);而在-318C〉T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5),且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频率分布不同(χ2=12.64,P=0.005);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中T-C单倍型具有较高的频率(P=0.001)而C-C单倍型频率较低(P=0.002)。结论CTLA-4基因-1722T〉C位点多态与SLE易感性有关。虽然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318C〉T位点多态与SLE发病相关,但发现T-C单倍型为SLE易感单倍型,而C-C单倍型为其保护单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常香香 孙尚彪 +2 位作者 李玉文 王淼 朱燕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 目的:探讨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T-LG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案。方法:报告1例CD4^(+)CD8^(-)T-LGL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情况,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70岁),临床进展缓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骨髓增生较低下,血涂片以大颗粒淋巴细胞为主,免疫分型及T细胞克隆重排符合T-LGLL应用环磷酰胺50 mg/d联合泼尼松(后逐渐减停)治疗,达到部分缓解(PR)。结论: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上极为罕见,与CD4^(-)CD8^(+)T-LGLL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8^(-)t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8
5
作者 周文旭 施秉银 +3 位作者 王惠芳 侯敏全 吴晓燕 崔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4 (CTLA 4 )基因外显子 1的 4 9位点和启动子的 318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AITD)的相关性。方法 共收集 5 0例GD ,4 6例HT患者和 5 0例正常对照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聚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 ,分别用BbvⅠ和MseⅠ检测外显子 1和启动子的多态性。计算CTLA 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与正常人相比 ,外显子 1GG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在AITD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AA纯合子基因型和AG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②GD患者启动子的CC纯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CT杂合子基因型发生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 .0 1,OR =2 .6 1) ;HT患者虽然有较多的CC基因型及较少的CT基因型 ,但与正常对照无显著性差异。③GD患者启动子为CC纯合子 ,外显子 1为GG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 (P <0 .0 1,OR =2 .38) ,计算连锁不平衡系数揭示启动子的C等位基因和外显子 1的G等位基因有连锁不平衡。结论 CTLA 4基因外显子 1G49等位基因与AITD显著相关 ;CTLA 4基因启动子的多态性 (C T)与GD的相关性是由于其与外显子 1连锁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多态性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tLA-4 多聚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增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质粒DNA的免疫效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永娟 朱善元 +2 位作者 李碧春 胡成 左伟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4-829,共6页
为评价分子佐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对IBDV VP2质粒DNA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采用重组质粒载体表达重组蛋白mLTA-VP2-CTLA-4和mLTA-CTLA-4,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后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设不同剂量... 为评价分子佐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对IBDV VP2质粒DNA的免疫增强作用,试验采用重组质粒载体表达重组蛋白mLTA-VP2-CTLA-4和mLTA-CTLA-4,家兔毒性试验确定其安全性,后选择10日龄非免疫健康鸡进行随机分组试验,设不同剂量mLTA-CTLA-4加IBD活疫苗免疫组、不同剂量mLTAVP2-CTLA-4免疫组、IBD活疫苗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免疫后用ELISA法定期检测鸡血清抗体IgG及小肠黏膜抗体IgA效价;鸡在加强免疫后用IBDV野生毒株攻击,连续观察2周并计算保护率。结果显示,mLTA-VP2-CTLA-4免疫组、mLTA-CTLA-4加活疫苗共同免疫组产生的IgG和IgA抗体水平与活疫苗免疫组无明显差别,mLTA-CTLA-4加活疫苗共同免疫组产生的IgG和IgA抗体水平略高于mLTA-VP2-CTLA-4免疫组,疫苗对鸡的保护率为100%。结果表明,构建的IBDV分子佐剂DNA疫苗载体能表达无毒性的重组蛋白质,并能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率,为进一步研究IBD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 分子佐剂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VP2 DNA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IFN-γ、IL-4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霞 许泼实 高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毒性心肌炎 血清IFN-Γ IL-4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型与中国南方人群Graves'病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斌 郝李敏 +2 位作者 严晋华 李延兵 翁建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 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Graves′病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确定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基因型,分析广东地区汉族人Graves′病患者(GD组)120例及123名正常人(对照组)CTLA-4基因多态性。并把GD患者按性别、家族史、TRAb、突眼等分别分两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第1外显子A49G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CTLA-4基因第1外显子49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704,对照组为0.679,A等位基因频率在GD组为0.296,对照组为0.321,基因型频率GG在GD组为0.483,对照组为0.447,AA在GD组为0.089,对照组为0.075,二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在GD组,按性别、家族史、TRAb及突眼进行分亚组后分析,CTLA-4基因A49G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也没有表现出差异(P值均>0.05)。【结论】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A/G(49)多态性可能不是中国南方汉族人Graves′病的主要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基因 Graves’病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抗癌细胞活性的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世奇 孙嘉琳 +2 位作者 胡坤 朱秀珊 边小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134,共4页
检测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此杀伤活性对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性,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用台盼兰拒染法计算细胞扩增倍数;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杀伤活性,实时观察细胞的杀伤过程。结果表明,在200 IU/ml IL-2... 检测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ALL-104对癌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此杀伤活性对白细胞介素-2的依赖性,动态观察其体外增殖能力。用台盼兰拒染法计算细胞扩增倍数;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杀伤活性,实时观察细胞的杀伤过程。结果表明,在200 IU/ml IL-2刺激下,TALL-104细胞增殖能力较强;在效靶比5∶1,作用时间为24 h,TALL-104细胞表现出对癌细胞MCF-7和A-431较高的杀伤率分别为50.4%和69.5%;当作用时间在72 h以内,效靶比不高于10∶1时,杀伤率随作用时间和效靶比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最大杀伤率分别为79.8%(MCF-7细胞)和90.4%(A431细胞)。因此,TALL-104细胞体外增殖能力较强,其细胞毒活性不严格依赖于IL-2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介素-2 抗瘤作用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刘洋 李浪 +4 位作者 苏强 周游 王江友 孙羽涵 杨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微小核糖核酸-21(microRNA-21,miRNA-21)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2011—11至2012-05在我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强化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80mg/d,术后40mg/d,n=34)和常规他汀组(阿托伐他汀术前术后均20mg/d,n=34):分别于PCI术前、术后16-24h抽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及新鲜外周血。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qRT—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miRNA-21、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D4+T淋巴细胞PDCD4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a的浓度。结果:强化他汀组肌钙蛋白I高于正常高值1—5倍及高于5倍以上的发生率低于常规他汀组;强化他汀组CK—MB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常规他汀组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PDCD4mRNA、PDCD4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他汀组术后miRNA-21、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较术前明显升高,PDCD4mRNA、PDCD4蛋白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减轻PCI术后心肌损伤可能与上调PCI术后CD4+T淋巴细胞miRNA-21表达,导致其靶蛋白PDCD4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微小核糖核酸-2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PDCD4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水平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栋 顾锡炳 +2 位作者 朱银芳 戴亚萍 汤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72-1075,共4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09例HBV DNA阳性、HBe 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09例HBV DNA阳性、HBe 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HBV DNA水平分为2组,甲组52例,HBV DNA 2~4 log10拷贝/m L,乙组57例,HBV DNA 5~7 log10拷贝/m L,比较2组患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HBV特异性CTL水平和肝功能的差异。结果:甲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低于乙组(t=11.101,P〈0.01),HBV特异性CTL水平高于乙组(t=24.42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乙组(t=2.652,P〈0.01),血清白蛋白高于乙组(t=2.347,P〈0.05)。Child-pugh分级,甲组C级低于乙组(χ2=4.262,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高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高,因此,HBV特异性CTL水平低,进一步导致HBV DNA水平升高,导致肝功能损害较重,HBV DNA水平低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低,HBV特异性CTL水平高,预示抗病毒疗效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 HBV DN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及与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树录 李幼姬 叶任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10-1615,共6页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 目的:了解SLE患者Th1/Th2平衡状态以及共刺激分子CD28/CTLA-4与Th1/Th2平衡状态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18例SLE患者(活跃期12例、缓解期6例)。对照组14例,为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后置于含PMA(5μg/L)及ionomycin(500μg/L)培养液中培养72 h。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的PBMCs上清液中IFN-γ及IL-10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培养的淋巴细胞CD28及CTLA-4分子的表达。结果: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分泌IL-10的量(351.29 ng/L±153.31 ng/L)较对照组(254.48 ng/L±120.69 ng/L)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显著(P>0.05),IFN-γ的分泌量(25.76 ng/L±16.09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50.71 ng/L±27.92 ng/L,P<0.05),IL-10/IFN-γ比值(18.74±13.7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4.95,P<0.05)。培养前、后SLE患者CD3+及CD8+T细胞CD28分子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培养前活跃期SLE患者CD3+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0.79%+0.37%)较对照组(1.31%+0.61%)明显降低(P<0.05)。培养后SLE患者CD3+T细胞及CD8+T细胞CTLA-4分子表达量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P>0.05)。活跃期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3+T细胞CTLA-4分子的表达量与上清液中IFN-γ含量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关系(r=0.681,P<0.05)、与上清液中IL-10及IL-10/IFN-γ比值呈明显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0.624,P<0.05;r=-0.738,P<0.01)。结论:SLE患者存在Th1/Th2平衡向Th2方向偏移,即Th2优势状态。CTLA-4分子可能通过抑制CD28的信号转导参与Th2优势状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tH1细胞 tH2细胞 CD28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位鉴定和多肽疫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亚红 高艳锋 祁元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660,共4页
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这些治疗手段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再加上很多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特征,因此,急需发展新的方法来治疗肿瘤患... 恶性肿瘤是当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手术治疗联合化疗/放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这些治疗手段也会损伤正常细胞,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再加上很多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和复发等特征,因此,急需发展新的方法来治疗肿瘤患者[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抗原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表位 多肽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肠癌RNA转染mIL-12修饰的树突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褚晓源 王杰军 +5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管晓翔 耿怀成 张群 宋海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15-19,I0012,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 目的:研究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 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细胞(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能力。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经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DC;Trizol法提取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 essenger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及小鼠血液中mIL-12,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DC,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 c+的DC>90%;携带mIL-12基因重组腺病毒转染的DC细胞高表达mIL-12;CT-26细胞总RNA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回输小鼠,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mIL-12的水平,并可诱导体内生成较高水平的CTL活性,而以该RNA转染Ad-LacZ修饰DC后的对照组及RNA转染DC的对照组,可诱导机体生成中等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DC、PBS对照组则均无此作用。结论:小鼠肠癌CT-26细胞总RNA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DC后,免疫接种小鼠,可提高小鼠体内m IL-12的水平,并能有效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2 基因治疗 树突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患者T淋巴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锐太 张恒 +1 位作者 王鑫 顾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阐明CTLA-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胶质瘤组,健康志愿者4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阐明CTLA-4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胶质瘤组,健康志愿者46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胶质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分析其与胶质瘤WHO分级及手术的关系。结果:胶质瘤组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最高,Ⅳ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Ⅲ级胶质瘤(P<0.01),Ⅲ级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高于Ⅱ级胶质瘤(P<0.01);术后胶质瘤患者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表达水平低于术前(P<0.01)。结论:胶质瘤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CTLA-4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力丹 席永昌 +2 位作者 尤立强 张建阳 张建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42-245,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疗法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白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DT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TSH抑制疗法(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控制血清TSH水平低于0.1mU/L),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外周血CD3^+、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CD4^+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高、CD8^+水平相比治疗前均较低,且实验组治疗后血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后接受TSH抑制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清Tg、VEGF、TSGF、CD44V6、sIL-2R水平,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 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 tg)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s pecific growth factor tSGF) 细胞分化抗原44变异型6(CD44V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刺激分子4-1BBL和B7-1对人T淋巴细胞的协同激发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丽琴 徐颖 +2 位作者 邓忠彬 於葛华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5-298,共4页
目的 :探讨 4 1BBL和B7 1这 2种共刺激分子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分析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的激发作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 目的 :探讨 4 1BBL和B7 1这 2种共刺激分子在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阴性选择方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分析共刺激分子对T细胞的激发作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结果 :经免疫磁珠阴性选择分离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T细胞纯度 >90 %;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XG细胞 )转染 4 1BBL和B7 1cDNA后 ,细胞膜表面能稳定高表达这 2个分子 ,4 1BBL和B7 1转基因细胞也均能使同种异体T细胞发生活化、增殖、存活时间延长和介导细胞因子IL 2的分泌 ,且 2种共刺激分子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结论 :4 1BBL和B7 1分子具有赋予XG细胞对T细胞的体外激发、促增殖和分泌IL 2的作用 ,4 1BBL和B7 1分子能产生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分子 4-1BBL B7-1 t淋巴细胞 协同激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敲除和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艺滢 张文龙 +3 位作者 石桂英 雷雪裴 高苒 白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7-315,共9页
目的建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为靶向CTLA4的肿瘤治疗性抗体研发和筛选提供有效的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CTLA4基因人源化和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 目的建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人源化小鼠模型,为靶向CTLA4的肿瘤治疗性抗体研发和筛选提供有效的小鼠模型。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CTLA4基因人源化和敲除小鼠模型,利用PCR、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及分析。将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注射到CTLA4人源化小鼠皮下,观察腹腔注射CTLA4单克隆抗体伊匹木(ipilimumab)的抗肿瘤效果。结果CTLA4人源化小鼠可以稳定表达人源CTLA4,而不表达鼠源CTLA4。CTLA4人源化小鼠出生后6个月内正常存活,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同时在CTLA4人源化小鼠中,伊匹木减缓肿瘤生长速度。CTLA4基因敲除小鼠不表达CTLA4基因,在出生后3~5周内由于自身免疫疾病死亡。结论同时建立了CTLA4人源化和敲除小鼠。CTLA4人源化小鼠可用于筛选与CTLA4基因相关的治疗性抗体或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人源化 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敏伟 侯伟 +2 位作者 沃健儿 姚航平 刘克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 探讨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CD95表达及其凋亡率的影响。分离 26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16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10例)和20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在IFNα-2a作用前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PBMC中CTL CD95的表达及其凋亡率。结果表明,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存在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现象,而IFNα-2a对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TL CD95表达及 CTL凋亡率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A 乙型肝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D95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效应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纪明 祁元明 +3 位作者 郑惠良 阮翘 王柏生 李永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 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TE 1细胞获得抗原肽,将此负载到树突状细胞并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制备 CTL,用Cr51释放法测定其对TE 1细胞...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 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TE 1细胞获得抗原肽,将此负载到树突状细胞并与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制备 CTL,用Cr51释放法测定其对TE 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细胞的杀伤 率为(78.62±3.51)%,未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TE 1的杀伤率为(10.52±5.51)%,二者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酸洗前TE 1杀伤率为(60.63±7.24)%,对酸洗后 TE 1的杀伤率为(8.64±4.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食管癌抗原肽DC诱导的CTL对 Eca 109的杀伤率为(56.21±8.76)%,而对K59和786 0的杀伤率分别为(15.89±11.80)%和(3.95±2.99)%。 结论:酸洗可以从TE 1细胞上获得有效的抗原肽;负载食管癌抗原肽的DC可以诱导生成高效特异的C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食管肿瘤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