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sprin 1/2通过细胞核形变促进乳腺癌细胞孔隙迁移
1
作者 王梦 刘贻尧 秦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92-392,共1页
目的癌细胞扩散和转移时需要通过狭窄(0.1~30μm)的受限空间,如细胞间连接处等。细胞核作为最大和最硬的细胞器是穿越限制空间的关键。Nesprin 1/2是细胞骨架和细胞核的物理纽带,在向细胞核传递机械信号方面至关重要,但其调节肿瘤细胞... 目的癌细胞扩散和转移时需要通过狭窄(0.1~30μm)的受限空间,如细胞间连接处等。细胞核作为最大和最硬的细胞器是穿越限制空间的关键。Nesprin 1/2是细胞骨架和细胞核的物理纽带,在向细胞核传递机械信号方面至关重要,但其调节肿瘤细胞核形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究了Nesrin 1/2在其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孔径为3μm的Transwell小室构建体外肿瘤细胞穿孔模型。结合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技术探讨了空间限制对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敲低Nesprin 1/2显著削弱细胞迁移能力,使细胞核更易变形并导致Lamin A/C表达水平降低。用caspase-6抑制剂Z-VEID-FMK、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或广谱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发现敲低Nesprin 1/2后通过蛋白酶体途径导致Lamin A/C降解且会削弱核尾处来自F-actin的推力,使其无法推动核向前。结论敲低Nesprin1/2会降低细胞迁移能力,这可能是由于细胞骨架无法作用于细胞核而导致细胞核定位和细胞迁移缺陷所致。而Lamin A/C蛋白水平的降低进一步说明Nesprin 1/2敲低导致Lamin A/C表达水平降低,使细胞核更容易发生变形,证实了Lamin A/C在调节细胞核变形中的重要性。本研究表明,Nesprin 1/2调控核变形和核细胞骨架,影响细胞孔隙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扩散 肿瘤细胞核 乳腺癌细胞 细胞间连接 细胞骨架 细胞迁移 机械信号 蛋白酶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核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雪红 董雅娟 +3 位作者 柏学进 岳福杰 杨恕玲 董方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C00期412-415,426,共5页
本试验应用传统的醋酸地衣红染色法研究了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核迁移现象,结果发现成熟分裂从GVBD现象起,其细胞核即由卵母细胞的近中央位置逐渐移向细胞表面,之后同源染色体分开,排出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成熟后,随着时... 本试验应用传统的醋酸地衣红染色法研究了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细胞核迁移现象,结果发现成熟分裂从GVBD现象起,其细胞核即由卵母细胞的近中央位置逐渐移向细胞表面,之后同源染色体分开,排出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成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核又逐渐远离第一极体端。试验结果采用面积积分法处理,结果为:0—5.7h山羊卵母细胞处于GV期,持续时间为5.7h;5.7—8.9h为DK期,持续时间为3.2h;8.9—15.9h卵母细胞处于MⅠ期。持续7h;15.9—17.5h为AⅠ期,持续1.6h;17.5—22h为MⅡ期,持续4.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成熟 细胞核迁移 面积积分法 山羊 卵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过程中细胞核迁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雪红 董雅娟 +1 位作者 柏学进 岳福杰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9-265,共7页
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过程中细胞核发生了明显的迁移。本文就该过程中细胞核迁移及其细胞学、分子机理做了简要综述。
关键词 山羊 细胞核迁移(gvm) 体外成熟(IVM) 体外受精(I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4
作者 罗招凡 郑上游 赵书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3865-3868,共4页
目的研究敲低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在胰腺癌BxPC-3细胞中利用siRNA技术抑制HNF1α表达。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NF1a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和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敲低肝细胞核因子(HNF1α)基因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在胰腺癌BxPC-3细胞中利用siRNA技术抑制HNF1α表达。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NF1a mRNA及蛋白表达;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NF1a-siRNA转染后BxPC-3细胞HNF1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05),在12、24、48、72 h BxPC-3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P <0.05),72 h细胞凋亡率减低(48.37%vs. 2.19%,P <0.05),细胞迁移能力增加(P <0.05)。结论 HNF1a表达下调可显著促进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及迁移,抑制凋亡,表明HNF1α基因在胰腺癌中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因子1α 胰腺癌 生长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T细胞核因子2可抑制高迁移率蛋白1的释放
5
作者 赵擎 王黎 +1 位作者 胡婕 刘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对炎症因子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释放的抑制效应。方法观察脂多糖刺激可增加HMGB1向胞外释放,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应用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HMGB1... 目的探讨活化T细胞核因子2(NFAT2)对炎症因子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释放的抑制效应。方法观察脂多糖刺激可增加HMGB1向胞外释放,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及其培养上清,应用蛋白印迹法及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及培养上清中HMGB1蛋白水平的变化;另一方面,探讨脂多糖刺激对NFAT2与HMGB1在胞浆中的结合的影响,在脂多糖刺激的不同时间点收集THP-1细胞,提取蛋白后应用免疫共沉淀观察二者的结合情况;应用小RNA干扰技术抑制NFAT2的表达,检测对HMGB1合成释放的影响。结果脂多糖刺激THP-1细胞时间越长,细胞培养上清的HMGB1浓度增加,而细胞浆内与NFAT2结合的HMGB1水平下降,细胞核内没有检测到二者的相互作用。NFAT2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后,THP-1细胞内NFAT2浓度下降,同时细胞上清中HMGB1的水平上升。结论 NFAT2可抑制HMGB1的合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2 迁移率蛋白B1 炎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的表达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谊琼 李丹丹 +2 位作者 刘平 郑文涛 胡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06-1212,共7页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rcinoma,OSCC)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qPCR法检测OSCC细胞系(Tca8113和SCC-4)和口腔角质细胞HOK中miR-202-5p和T细胞核因子c3(nuclear fa... 目的:探讨miR-202-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arcinoma,OSCC)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qPCR法检测OSCC细胞系(Tca8113和SCC-4)和口腔角质细胞HOK中miR-202-5p和T细胞核因子c3(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isoform c3,NFATc3)mRNA的表达水平;将miR-202-5p mimic或/和NFATc3过表达质粒转染入Tca8113和SCC-4细胞,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转染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转染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转染对NFATc3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02-5p对候选靶基因NFATc3的直接调控作用。结果:与正常口腔角质细胞HOK相比,miR-202-5p在OSCC细胞Tca8113和SCC-4中呈低表达(均P<0.01),NFATc3 m RNA和蛋白质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Tca8113细胞和SCC-4细胞中,过表达miR-202-5p可显著抑制细胞生长、集落形成、迁移、侵袭以及细胞中NFATc3表达(均P<0.01)。NFATc3被证实是miR-202-5p的靶基因,过表达NFATc3能逆转miR-202-5p对OSCC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miR-202-5p通过下调NFATc3表达发挥其肿瘤抑制功能,导致OSCC细胞的生长、迁移和侵袭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miR-202-5p T细胞核因子c3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对淋巴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肖茜 高清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5-718,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典型的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30多年前,Goodwin等[1]首次发现HMGB1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快而得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是一种典型的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30多年前,Goodwin等[1]首次发现HMGB1是一种几乎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快而得名。在细胞核内,HMGB1与DNA分子结合,参与DNA重组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GB1 细胞作用 迁移率族蛋白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DNA分子 淋巴 细胞核 DNA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生长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瑞霞 曹勇军 +3 位作者 童彤 张艳林 刘慧慧 刘春风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26-63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建立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的(0g/L、0.5g/L、1.5g/L、3.0g/L、4.5g/L...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共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移行的影响。方法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建立原代培养的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共培养体系。应用不同浓度的(0g/L、0.5g/L、1.5g/L、3.0g/L、4.5g/L和6.0g/L)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干预共培养体系,观察共培养体系中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bicinchoninic acid,BCA法)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免疫印迹法)的表达,通过Transwell膜装置和细胞刮伤模型观察平滑肌细胞的趋化和迁移。结果较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3.0g/L)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以及趋化迁移;纤维蛋白从0.5g/L起就可明显促进平滑肌细胞的蛋白合成。1.5~4.5g/L的纤维蛋白可明显上调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浓度过高的纤维蛋白(6.0g/L)反而抑制其表达。3.0~6.0g/L的纤维蛋白显著促进平滑肌细胞趋化,从1.5g/L起纤维蛋白就可明显加强平滑肌细胞的迁移过程;在0.5~6.0g/L之间,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平滑肌细胞蛋白合成、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和移行。结论一定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可以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其趋化迁移过程,从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细胞 平滑肌 增殖细胞核抗原 趋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AT分子在肿瘤发生与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悦 梁春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4-348,共5页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一类重要因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NFAT的活化主要通过钙离子信号启动,进而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结合,通过与其... 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NFAT)作为细胞信号转导中的一类重要因子,不仅在免疫系统中发挥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NFAT的活化主要通过钙离子信号启动,进而发生核转位并与DNA结合,通过与其他共转录因子的相互协同,调节目的基因的表达。不同亚型的NFAT在肿瘤细胞转化和生长中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或迁移。进一步了解NFAT在肿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探究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为肿瘤临床治疗中有效靶点的寻找带来更多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T细胞核因子 肿瘤 细胞转化 血管生成 浸润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