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与NIH3T3细胞核基因组整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1
作者 姬宏莉 肖冰 +4 位作者 尹磊 陈佳奇 张宇声 宋卫兵 姬宏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细胞突变的线粒体DNA(mtDNA)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后,mtDNA与转染细胞核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方法:将携带大肠癌细胞突变mtDNA的重组质粒pcDNA3.1(+)-Sw480 mtDNA、pcDNA3.1(+)-NHWBC mtDNA及空质粒pcDNA3.1(+)... 目的:观察大肠癌细胞突变的线粒体DNA(mtDNA)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后,mtDNA与转染细胞核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方法:将携带大肠癌细胞突变mtDNA的重组质粒pcDNA3.1(+)-Sw480 mtDNA、pcDNA3.1(+)-NHWBC mtDNA及空质粒pcDNA3.1(+)通过脂质体法转染NIH3T3细胞。同时用PCR法制备3条相应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tDNA探针。分离转染的NIH3T3细胞核内染色体,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mtDNA探针与核内基因组的整合情况。结果与结论:瞬时转染的NIH3T3细胞核基因组上存在mtDNA的同源序列。外源肿瘤细胞mtDNA与NIH3T3细胞核内基因组发生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细胞核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N1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早-49的转育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明 魏毓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99029-2)作为不育源,以早-49菜心品种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转育,得到了含有早-49遗传基因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99029-2)作为不育源,以早-49菜心品种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转育,得到了含有早-49遗传基因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 转育 菜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玲英 张念章 +2 位作者 高琦 朱兴全 王寿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0-274,共5页
为预测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TgNF3)基因作为抗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本试验以弓形虫RH株的总RNA为模板,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TgNF3基因并连接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后,测序鉴定。将测序结果正确的核苷酸序... 为预测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TgNF3)基因作为抗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本试验以弓形虫RH株的总RNA为模板,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TgNF3基因并连接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后,测序鉴定。将测序结果正确的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gNF3蛋白的结构,预测抗原表位。结果显示,TgNF3基因长约950bp。TgNF3蛋白中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9个α-螺旋区,4个β-折叠区,8个亲水区域和10个柔性区域,并预测含有9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TgNF3蛋白可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以TgNF3为抗原的弓形虫亚单位疫苗及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A1a98 Val变异与中国汉族迟发型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昊 唐炜立 +6 位作者 刘征 夏家辉 唐北沙 胡正茂 周智广 邓汉湘 夏昆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 1α(HNF 1α)基因外显子 1Ala98Val变异是否与中国汉族迟发型 2型糖尿病相关。方法 :选择中国汉族 15 0例迟发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5 5例正常对照者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SSCP)及直...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 1α(HNF 1α)基因外显子 1Ala98Val变异是否与中国汉族迟发型 2型糖尿病相关。方法 :选择中国汉族 15 0例迟发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5 5例正常对照者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PCR SSCP)及直接测序法检测Ala98Val变异。结果 :受检者均不存在Ala98Val变异。结论 :Ala98Val变异不是引起中国汉族迟发型 2型糖尿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因子-1α基因 A1a98Val变异 中国 汉族 迟发型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汉族糖尿病肾病患者肝细胞核因子-1β基因exon2测定
5
作者 苏永 常雯雯 +3 位作者 牛红艳 汪艳芳 马书平 赵志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 :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家族性糖尿病肾病与肝细胞核因子 - 1β(HNF - 1β)基因exon2是否关联。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健康献血者 82例 ,11个糖尿病家系中 5 6例糖尿... 目的 :探讨河南省汉族人群中家族性糖尿病肾病与肝细胞核因子 - 1β(HNF - 1β)基因exon2是否关联。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 (PCR -SSCP)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 6 2例 ,健康献血者 82例 ,11个糖尿病家系中 5 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NF - 1β基因exon2片段。 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献血者均未发现有HNF - 1β基因exon2异常条带。 结论 :HN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核因子1β基因 exo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品种资源细胞质育性类型及核不育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4 位作者 田保明 王建平 朱家成 刘建民 赵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利用郑32A作母本和郑32B作父本分别与来自国内外的4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测交,根据F1及F2代育性分离结果鉴定细胞质育性类型及细胞核育性基因型。结果表明:17个品种(系)为纯合恢复基因型(RR),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4.69%,其中13个品种(... 利用郑32A作母本和郑32B作父本分别与来自国内外的49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进行测交,根据F1及F2代育性分离结果鉴定细胞质育性类型及细胞核育性基因型。结果表明:17个品种(系)为纯合恢复基因型(RR),占供试品种总数的34.69%,其中13个品种(系)的细胞质类型为S,4个品种为N。24个品种(系)为纯合不育基因型(rr),占总数的48.98%,说明现有国内外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材料中恢复材料少于保持材料,油菜杂种优势利用必须加强新恢复系的选育。8个品种(系)的育性为杂合基因型(Rr),其中5个品种具有S细胞质,3个品种为N细胞质。认为用不育系和保持系同时鉴定油菜品种细胞质育性类型和细胞核育性基因型比只用保持系鉴定的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资源 细胞质育性类型 鉴定 细胞核育性基因 杂种优势利用 不育系 保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宋晓霞 章炉军 +6 位作者 宋春艳 赵妍 费如桂 谭琦 陈明杰 王倩 查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 采用单单杂交和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将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菌株L808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的细胞核分别导入含有基因型A2和B的原生质体单核体细胞质中,构建了L808-A2和L808-B菌株,以探讨异源细胞质对香菇栽培菌株L808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L808-B在PDA培养基平板上的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与L808和L808-A2相比,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L808的子实体相比,L808-A2和L808-B的菌盖和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以及菌盖和菌柄重量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但菌褶宽度以及菌盖和菌柄硬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808两潮子实体的总产量为18112.72 g,L808-A2为17180.10 g,L808-B为22882.7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香菇 细胞基因 细胞核基因 异源细胞质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CMS不育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慧丽 杨露 +3 位作者 张怀胜 林亚楠 李冰 薛亚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9-16,共8页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不能产生雄配子,而雌器官发育正常,可接受外来花粉正常结实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互作共同起作用,影响了植物花药的绒毡层和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从而导致植...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指植物的生殖器官不能产生雄配子,而雌器官发育正常,可接受外来花粉正常结实的一种生物学现象。细胞质雄性不育是由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互作共同起作用,影响了植物花药的绒毡层和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从而导致植物体花粉产生败育。在生产上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杂交种的制种都有重要意义。雄性不育现象无论是在遗传方向还是分子水平上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制有利于更有效地在生产上加以利用。对近年来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中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来源及分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杂种优的相互关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机理及目前发现的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进行概述,并探讨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线粒体基因 细胞核基因 开放阅读框(ORF) 基因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绒寄甲5个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序列与时空表达分析
9
作者 张正青 李孟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8,共11页
【目的】对花绒寄甲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揭示花绒寄甲生殖生理活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花绒寄甲转录组文库和线粒体基因组中筛选出PGC1-α、NRF1、mtTFA、COXⅠ和ATP6基因,对其开放阅读框不完整序列进行5... 【目的】对花绒寄甲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进行表达分析,为深入揭示花绒寄甲生殖生理活动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从花绒寄甲转录组文库和线粒体基因组中筛选出PGC1-α、NRF1、mtTFA、COXⅠ和ATP6基因,对其开放阅读框不完整序列进行5′RACE克隆扩增,对拥有完整开放阅读框的序列直接进行PCR扩增。用实时荧光定量qPCR分析5个线粒体合成基因在花绒寄甲成虫不同组织、不同虫态和不同虫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核基因编码序列3条(PGC1-α、NRF1和mtTFA)和线粒体基因编码序列2条(ATP6和COXⅠ)。花绒寄甲各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其中mtTFA和NRF1与鞘翅目昆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相应序列的同源性高达80%以上。花绒寄甲5个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和虫态特异性,其在花绒寄甲精巢和脂肪体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同时,各基因在1龄幼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幼虫期,在蛹中的表达量最小。花绒寄甲成虫羽化20个月后,各线粒体合成调控基因的表达量随着虫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30个月达到最大值。【结论】线粒体合成相关基因普遍存在于花绒寄甲不同组织、虫态及虫龄中,但表达量有较大差异。核基因编码的PGC1-α、NRF1和mtTFA表达量高的组织、虫态和虫龄中,相应的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和ATP6的表达量也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绒寄甲 线粒体基因 细胞核基因 定量表达 线粒体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太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基因SRC-1的差异显示反转录PCR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薛春阳 汪秀星 +4 位作者 王晓娜 刘红林 徐银学 程占军 陈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采取90头180日龄去势苏太猪的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肌内脂肪含量,从中选取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的最高和最低各6头组成RNA池,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鉴定两组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共获得14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 采取90头180日龄去势苏太猪的背最长肌组织测定肌内脂肪含量,从中选取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的最高和最低各6头组成RNA池,采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鉴定两组间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共获得14条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即EST序列,通过GenBank比对发现其中3条为已知序列。为进一步验证这3个已知基因与肌内脂肪之间的关系,从90个个体中选取肌内脂肪最高和最低各15个个体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因子1基因(SRC-1)mRNA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P<0.05)。提示:SRC-1蛋白有可能参与了肌内脂肪沉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显示反转录PCR 肌内脂肪 实时荧光定量PCR 细胞核受体共激活因子1基因(SRC-1) 苏太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食品中鸭肉成分 被引量:9
11
作者 程欣 何玮玲 黄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92-96,共5页
以鸭肉细胞核中基因序列(IL-2)为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设计并构建扩增内标,针对内标设计TaqMan探针,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用于检测食品中鸭肉成分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的荧光PCR方法... 以鸭肉细胞核中基因序列(IL-2)为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设计并构建扩增内标,针对内标设计TaqMan探针,通过对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用于检测食品中鸭肉成分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的荧光PCR方法。通过扩增曲线和Ct值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检测限和灵敏度。结果表明: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检测出0.5ng的鸭组分DNA,灵敏度可达0.1%。应用该方法对市售38份样本进行抽样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基因 扩增内标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鸭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能量、信号、功能的调控枢纽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铭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共2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无论动物或植物,任何组织和器官,每个细胞都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10%~40%。线粒体在起源、遗传、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极具特殊性:具双层膜结构,由1000余种蛋白质及特异性脂质分子...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最重要的细胞器,无论动物或植物,任何组织和器官,每个细胞都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占细胞体积的10%~40%。线粒体在起源、遗传、结构、形态、功能等方面极具特殊性:具双层膜结构,由1000余种蛋白质及特异性脂质分子构成;含自身基因组,具半自主复制能力;处于连续运动及融合/分裂过程中;在线粒体基因和细胞核基因的共同调控下进行自身的生物发生。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上世纪中叶,线粒体生物化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能量代谢 调控 功能 双层膜结构 信号 枢纽 细胞核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新品种辽白19号的选育
13
作者 吴海东 王鑫 +1 位作者 吕艳玲 王丽丽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3,共2页
辽白19号是由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胶白1号A和自交系新乡903-S10-1配制而成的筒形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2d(天)左右,株高46.2cm,开展度64.3cm,球高37.5cm,横径17.0cm。单株叶球质量4.5kg左右,净菜率87.78%,商品性好。生长势强,抗软腐... 辽白19号是由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胶白1号A和自交系新乡903-S10-1配制而成的筒形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82d(天)左右,株高46.2cm,开展度64.3cm,球高37.5cm,横径17.0cm。单株叶球质量4.5kg左右,净菜率87.78%,商品性好。生长势强,抗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每667m2产量9300kg左右。适宜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辽白19号 细胞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核质杂种优势理论的探讨和育种应用的初步设想──依据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交稻花粉育性的遗传提出
14
作者 王乃元 梁康迳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267-272,共6页
作物杂种优势可分为核核互作和核质互作两部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质、细胞核基因互作对杂种优势效应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种F1花粉育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 作物杂种优势可分为核核互作和核质互作两部分.细胞质基因和细胞质、细胞核基因互作对杂种优势效应的遗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对水稻野败型三系和杂种F1花粉育性遗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势效应”的概念,认为“细胞质基因、细胞核基因互为优势效应和核、质优势效应基因互作产生核、质杂种优势”.同时还提出核、质杂种优势育种应用的初步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核质 杂种优势 细胞核基因 细胞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采后转录组的香菇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冰 贾鸥阳 +3 位作者 杨雨娴 孟俊龙 常明昌 刘靖宇 《保鲜与加工》 CAS 2022年第8期8-15,共8页
以香菇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其细胞核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及偏好性形成因素进行分析。香菇细胞核编码基因的GC含量为48.66%,同义密码子第3位中碱基T(T3s)的出现频率最高(36.07%),同时高表达基因的GC、GC3以及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基因组水... 以香菇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其细胞核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及偏好性形成因素进行分析。香菇细胞核编码基因的GC含量为48.66%,同义密码子第3位中碱基T(T3s)的出现频率最高(36.07%),同时高表达基因的GC、GC3以及GC3s含量均显著高于基因组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因表达与序列C3s含量、GC3、GC3s、GC含量、C含量以及CAI呈显著正相关;香菇基因组编码序列中共29个高频密码子,结合转录组筛选高表达和低表达基因的基础上鉴定出16个最优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香菇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受中性突变和选择压力影响。本研究可以为采后香菇关键基因功能解析,开展香菇采后品质劣变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细胞核基因 密码子偏好性 影响因素 最优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瑶 斯能武 +3 位作者 严钰澳 覃瑞 吴智华 张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8-274,共7页
为了准确可靠地对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到猪细胞核单拷贝基因(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2-like,CACA)。以CACA基因为扩增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建立了... 为了准确可靠地对肉制品中猪源性成分进行定量检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到猪细胞核单拷贝基因(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2-like,CACA)。以CACA基因为扩增靶标,设计了特异性引物、TaqMan探针,建立了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猪肉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种外特异性和种内稳定性,在20~0.032 ng/μL的DNA浓度范围内,模板DNA和扩增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为y=-3.508x+28.636,线性决定系数R^(2)为0.997。在相对标准偏差≤25%的条件下,可准确检测猪DNA含量低至0.1%的DNA样品,猪肉含量低至5.0%的肉制品。通过对市售样品的检测,发现有的肉制品中掺有猪肉但未标识,有的配料表中猪肉并非主要成分但实际上猪肉占主要成分。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能够准确可靠对肉制品中的猪肉成分进行检测,对准确鉴别肉制品掺假以及量化肉制品组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基因 猪源性成分 猪肉掺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友才 何觉民 +1 位作者 罗红兵 刘雄伦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4-27,共4页
通过考察生态雄性不育小麦 ES- 10与 6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 (系 )及其杂交后代 F1 ,F2 ,BCF1 的育性变化规律 ,研究了 ES- 10育性转换的遗传机制 .结果表明 :ES- 10的雄性育性遗传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基因无关 ;其育性遗传... 通过考察生态雄性不育小麦 ES- 10与 6个不同生态类型的小麦品种 (系 )及其杂交后代 F1 ,F2 ,BCF1 的育性变化规律 ,研究了 ES- 10育性转换的遗传机制 .结果表明 :ES- 10的雄性育性遗传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与细胞质基因无关 ;其育性遗传表现出明显的数量遗传特征 ,为数量性状遗传 ,雄性育性受一组对环境条件 (主要为温光条件 )敏感的微效基因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态雄性不育系 遗传 细胞核基因 数量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抗病性遗传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文举 罗宽 《遗传》 CAS 1979年第3期19-22,共4页
二年间,对大量的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受细胞核基因控制。抗病性在F中的表现是:抗性显性、抗性隐性、中间类型(部分显性),以及出现双亲所没有的新类型。为了获得更多的抗病的... 二年间,对大量的杂交水稻组合进行了抗病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受细胞核基因控制。抗病性在F中的表现是:抗性显性、抗性隐性、中间类型(部分显性),以及出现双亲所没有的新类型。为了获得更多的抗病的杂交水稻F,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抗病性导入不育系中去,以克服当前不育系抗性较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遗传 稻瘟病 中间类型 稻瘟 稻作病害 杂交水稻 细胞核基因 不育系 抗性遗传 白叶枯病 完全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