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检测对非妇科细胞标本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建华 付志民 +4 位作者 吴广平 韩硕 范玉 周宝森 穆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4-415,420,共3页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 对 4 6 9例非妇科标本进行了液基细胞薄层涂片法处理并与传统细胞涂片方法对比 ,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痰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16例 ,可疑瘤细胞 2例。传统涂片 4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2 2 .2 2 %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在胸、腹水标本中查到恶性肿瘤细胞 74例 ,可疑瘤细胞 4例。传统涂片3例被漏诊。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诊断灵敏度提高了 3.85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方法在非妇科细胞标本的诊断中 ,灵敏度共提高了 7.2 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 恶性肿瘤 非妇科细胞标本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指示剂法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钙:如何准备贴壁细胞标本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新天 王幼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3-436,共4页
荧光指示剂法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钙:如何准备贴壁细胞标本李新天,王幼林(南京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南京210029)Ca2+可以激发、调节及影响细胞的多种功能,是细胞内重要的信使之一。要彻底了解Ca2+与细胞功能的关系及... 荧光指示剂法测定单个细胞内游离钙:如何准备贴壁细胞标本李新天,王幼林(南京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南京210029)Ca2+可以激发、调节及影响细胞的多种功能,是细胞内重要的信使之一。要彻底了解Ca2+与细胞功能的关系及调节过程,必须准确测定并动态观察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游离钙 细胞标本 荧光指示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标本取材和制片方法
3
作者 李旭 《湖北畜牧兽医》 2014年第9期79-81,共3页
细胞标本取材和制片方法在病理诊断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简要介绍了印片法、穿刺法、沉淀法等活细胞标本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细胞标本 取材 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标本细胞蜡块制作技术在脑脊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甜 阎红琳 +4 位作者 徐励 饶洁 李婉 成红豆 袁静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3-545,共3页
目的探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的制作技术在脑脊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脑脊液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为2023年之前送检标本,采用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另15例采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制备技术制... 目的探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的制作技术在脑脊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脑脊液标本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为2023年之前送检标本,采用传统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另15例采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制备技术制作细胞蜡块。通过原始制作细胞蜡块方法、微量标本细胞蜡块的制备方法、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疾病进行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应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的制备方法相比于原始的细胞蜡块制作方法对于脑脊液的检测成功率更高。结论应用微量标本细胞蜡块的制备方法对于脑脊液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标本细胞蜡块 脑脊液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针吸取细胞学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5
作者 尹艳华 任家胜 +1 位作者 李玉红 任玉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细针吸取细胞 鉴别诊断 上皮恶性肿瘤 细胞标本 病理组织学 针吸细胞 恶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医生和病理医生对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标本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浩 中国胸腺瘤协作组全体成员 +6 位作者 Frank C.Detterbeck Cesar Moran James Huang Saul Suster Garrett Walsh Lawrence Kaiser Mark Wick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5-103,共9页
胸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病例分散,需要结合多中心经验才能进行良好的研究,但由于在诸多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使得研究与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差。其中外科医生和病理医生对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标本的处理是统一标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针对... 胸腺恶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病例分散,需要结合多中心经验才能进行良好的研究,但由于在诸多方面没有统一标准,使得研究与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差。其中外科医生和病理医生对胸腺恶性肿瘤切除标本的处理是统一标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针对目前胸腺瘤的常用手术方式胸骨劈开根治性R0切除术的标本处理作如下规定,包括切除胸腺瘤及周围的受累结构说明如何处理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或细胞学标本的处理另文描述[1]。本文首先由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织(International hTymic Malignacy Interest Group, ITMIG)中病理医生和外科医生组成的小组回顾相关文献形成初步建议[2,3],交扩展组审议提炼后分发给ITMIG成员进讨论,再将ITMIG成员回馈的建议和几个大中心试点的情况进行提炼,最终形成的建议经ITMIG批准并被采用。因此,既强调证据又代表ITMIG成员的广泛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切除标本 恶性肿瘤 病理医生 外科医生 胸腺瘤 程序 统一标准 细胞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技术在胸腹水恶性肿瘤诊断中应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张培谊 邹赛英 +2 位作者 王玉兰 黄海涛 曹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CT技术 恶性肿瘤诊断 胸腹水 腹水细胞学检查 细胞学检测技术 临床病理检查 常用方法 细胞形态 诊断依据 临床治疗 test 细胞涂片 细胞标本 诊断技术 原发灶 确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PTM4B与肺癌多基因突变状态及EGFR-TKIs耐药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纪晓坤 马阳 +5 位作者 郭晓 刘颖 赵银环 吴家宁 董律吏 杜芸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6-1180,1186,共6页
目的观察溶酶体相关跨膜蛋白4B(LAPTM4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不同基因突变状态下的表达,探究LAPTM4B在EGFR-TKIs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64例细胞学标本,其中31例为EGFR-TKIs靶向治疗后继发耐药基因T790M... 目的观察溶酶体相关跨膜蛋白4B(LAPTM4B)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不同基因突变状态下的表达,探究LAPTM4B在EGFR-TKIs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收集464例细胞学标本,其中31例为EGFR-TKIs靶向治疗后继发耐药基因T790M突变的标本,离心沉淀制成细胞块,经HE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确诊为NSCLC,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联合检测多基因(EGFR、ALK、ROS1、RET、KRAS、BRAF、HER-2、NRAS、PIK3CA、c-MET)突变状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不同基因改变状态下LAPTM4B的表达。收集EGFR-TKIs治疗前的31例标本及配对的EGFR-TKIs治疗后继发耐药基因T790M突变标本,对比分析继发耐药基因T790M突变前后LAPTM4B的表达变化。结果464例NSCLC细胞学标本进行多基因突变联合检测,结果示单基因突变365例(78.7%)、双基因伴随突变14例(3%)、野生型85例(18.3%),阳性率为81.7%。单基因EGFR、ALK、ROS1、RET、KRAS、BRAF、HER-2、NRAS、c-MET突变率分别为59%、6%、3%、2%、4%、2%、2%、0.2%、1%;双基因伴随EGFR+PIK3CA、ALK+KRAS、EGFR+BRAF、EGFR+HER-2、EGFR+RET、EGFR+KRAS、RET+HER-2突变率分别为1%、0.4%、0.4%、0.4%、0.4%、0.2%、0.2%。LAPTM4B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PTM4B蛋白表达与基因突变及EGFR基因突变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K-RAS等基因突变无关。基因突变型病例相对于基因野生型病例,LAPTM4B蛋白表达增高的风险增加(OR=2.94,95%CI:1.804~4.791)。31例EGFR-TKIs继发耐药基因T790M突变NSCLC标本的LAPTM4B蛋白表达水平高于EGFR-TKIs治疗前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PTM4B蛋白表达水平与NSCLC肿瘤分化程度及EGFR基因突变相关。LAPTM4B在EGFR-TKIs继发耐药基因T790M突变时表达增加,可能是EGFR-TKIs继发耐药产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LAPTM4B EGFR-TKIs耐药 多基因突变 细胞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转运蛋白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立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21-1521,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7月报道】题:氨基酸转运蛋白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作者刘玭等)原癌基因c-Myc是引发肝癌主要基因之一,其促进细胞恶变,最后导致肿瘤的发生。在小鼠肝脏中过表达c-Myc能引起肿瘤的形成,但是c-Myc... 【据《Hepatology》2017年7月报道】题:氨基酸转运蛋白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作者刘玭等)原癌基因c-Myc是引发肝癌主要基因之一,其促进细胞恶变,最后导致肿瘤的发生。在小鼠肝脏中过表达c-Myc能引起肿瘤的形成,但是c-Myc致癌的分子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发生 氨基酸转运蛋白 细胞恶变 主要基因 原癌基因 细胞标本 核糖体蛋白 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药物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