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氏染色胞质着色机制与染色影响因素分析
- 1
-
-
作者
邹尹影
王鑫
赵菁
-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6-960,共5页
-
基金
浙江大学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Y202250135)。
-
文摘
目的 探讨巴氏染色中胞质差异化着色机制与常见染色影响因素,促进病理技师对巴氏染色技术的认识。方法 用亮绿SF淡黄(简称亮绿)、伊红Y、橘黄G三种单色染液与磷钨酸工作液对宫颈TCT涂片进行单一与叠加染色,观察分析不同染料的着色性能及相互影响。围绕浆膜腔积液手工涂片(170对)、宫颈TCT涂片(187张)分析涂片干燥、染色前水洗对巴氏染色的影响,并结合临床染色经验对常见染色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三种酸性染料均能上色,不同类型或角化程度细胞间未见明显着色差异,着色效果由色彩混合而来。橘黄G着色能力最弱,但过度染色影响伊红着色;亮绿着色能力最强且不易受橘黄G、伊红的影响。磷钨酸抑制酸性染料与底物的结合,是巴氏染色细胞差异化着色的关键成分。涂片干燥对细胞形态及染色质量有损,其中亮绿匀染程度、细胞团清晰度表现最显著(Std-MH=4.346、4.257,DI=5),细胞核清晰度与核质对比度其次(Std-MH=4.315、4.243,DI=4)(P均<0.001)。染色前水洗可改善干燥涂片的细胞核清晰度、核质对比度及细胞团清晰度(Std-MH分别为:-2.887、-2.683、-2.673,DI=3,P<0.01),但对湿固定手工涂片的细胞核清晰度及核质对比度不利(Std-MH分别为:3.753、6.734,DI=4,P<0.001)。结论 不同细胞对三种酸性染料无选择性,磷钨酸是巴氏染色胞质差异化着色的关键;涂片干燥、染色前水洗及所有影响亮绿匀染的因素均可影响巴氏染色效果。
-
关键词
巴氏染色
细胞染色机制
影响因素
磷钨酸
亮绿SF淡黄
-
Keywords
Papanicolaou staining
cytoplasmic staining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
phosphotungstic acid
light green SF yellowish
-
分类号
R446.9
[医药卫生—诊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