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虫媒病毒的细胞敏感性观察
1
作者 彭文明 黄如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29,64,共3页
对新引进 5种虫媒病毒 :马雅罗病毒 (MAY) ,西门利克病毒 (SFV) ,墨累谷脑炎病毒 (MVE) ,伊利乌斯病毒 (ILH)和布尼安姆韦拉病毒 (BUN)采取乳鼠脑内接种的方法传出 ;选择BHK2 1、LLC MK2 、A549和C6 / 36传代细胞 ,进行这 5种病毒的敏... 对新引进 5种虫媒病毒 :马雅罗病毒 (MAY) ,西门利克病毒 (SFV) ,墨累谷脑炎病毒 (MVE) ,伊利乌斯病毒 (ILH)和布尼安姆韦拉病毒 (BUN)采取乳鼠脑内接种的方法传出 ;选择BHK2 1、LLC MK2 、A549和C6 / 36传代细胞 ,进行这 5种病毒的敏感性试验 ,观察病毒在细胞上的CPE出现时间、特点以及滴度。实验表明 ,BHK2 1细胞对 5种病毒CPE特征明显 ,出现时间较早 ,滴度较高 ,适用于 5种病毒的组织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细胞敏感性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榄香烯对人癌细胞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立森 李佩兰 +2 位作者 陆炜炎 徐静娟 虞介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3-224,共2页
MTT法检测榄香烯对人癌细胞敏感性的研究肖立森,李佩兰,陆炜炎,徐静娟,虞介昌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无锡市214062)MTT[3-[4,5]-双甲基-乙-唑塞-[2,5]-二甲基澳化四氮唑蓝]在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参... MTT法检测榄香烯对人癌细胞敏感性的研究肖立森,李佩兰,陆炜炎,徐静娟,虞介昌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无锡市214062)MTT[3-[4,5]-双甲基-乙-唑塞-[2,5]-二甲基澳化四氮唑蓝]在活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参与下被还原成紫红色结晶-甲瓒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药 榄香烯 细胞敏感性 MTT法
全文增补中
bcl-2基因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与白血病细胞对Ara-C敏感性研究
3
作者 雷小勇 张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1-44,共4页
寻找在bcl 2mRNA上除了起始区以外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敏感位点和观察这些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影响。用RNAstructure软件模拟bcl 2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两端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 ,用MTT法测定抑制HL 6 0和K5 6 2... 寻找在bcl 2mRNA上除了起始区以外的反义寡核苷酸作用的敏感位点和观察这些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的阿糖胞苷敏感性的影响。用RNAstructure软件模拟bcl 2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合成两端硫代修饰反义寡核苷酸 ,用MTT法测定抑制HL 6 0和K5 6 2细胞的阿糖胞苷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值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 6 0和K5 6 2细胞凋亡率和bcl 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10 μmol Lbcl 2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同Ara C结合使用 ,能明显地抑制HL 6 0和K5 6 2细胞bcl 2基因蛋白的表达 ,促进细胞凋亡 ,减低Ara C的IC50 值 ;同时发现针对蛋白编码区的反义寡核苷酸有更强的作用。结论 :除了bcl 2mRNA的起始区外 ,在bcl 2mRNA的其他部位存在有设计反义寡核苷酸更有效的位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反义寡核苷酸 阿糖胞苷 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组胺药敏感性的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毅民 王乃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7-400,共4页
HP450具有细胞色素P450特征和抗组胺药敏感的双重性,它在不同的大鼠肝脏疾病模型中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肝癌发生过程中HP450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均发生了变化。HP450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癌的新指标,在预防... HP450具有细胞色素P450特征和抗组胺药敏感的双重性,它在不同的大鼠肝脏疾病模型中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与肝脏疾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肝癌发生过程中HP450基因的转录及表达均发生了变化。HP450有可能作为诊断肝癌的新指标,在预防和治疗肝癌中可能作为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敏感细胞色素P450(HP450) 细胞色素 P450 组胺 H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泰病毒云南株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章域震 张海林 +1 位作者 杨卫红 冯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掌握巴泰(Batai)病毒生物学特性,为巴泰病毒的监测和调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分离自云南省菲律宾按蚊(Anopheles philippinensis)的巴泰病毒LC92-4株,采用细胞培养、小白鼠感染、血凝抑制、间接免疫荧光、空斑试验以及病理检... 目的掌握巴泰(Batai)病毒生物学特性,为巴泰病毒的监测和调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分离自云南省菲律宾按蚊(Anopheles philippinensis)的巴泰病毒LC92-4株,采用细胞培养、小白鼠感染、血凝抑制、间接免疫荧光、空斑试验以及病理检测和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巴泰病毒可引起<4周龄小白鼠发病死亡。感染鼠脑病毒颅内、皮下和腹腔接种2周龄小白鼠的LD50分别为5.67logLD50/0.025mL、5.3logLD50/0.03mL和4.5logLD50/0.03mL。感染病毒鼠的心、肝、脾、肺、肾病毒悬液颅内接种2周龄小白鼠,LD50分别为3.75、4.25、2.25、3.0、2.25logLD50/0.025mL。感染发病小白鼠脑、心、肝、脾、肺、肾均发现病理改变。感染鼠的脑组织经电镜检测发现圆形有包膜病毒颗粒,大小约82nm。巴泰病毒能在BHK21和Vero细胞产生明显病变,并可产生空斑;在BHK21细胞上,空斑滴度为6.04logPFU/mL;在C6/36细胞上不产生病变。感染病毒鼠脑接种BHK21和Vero细胞,TCID50分别为5.50logTCID50/0.025mL和5.00logTCID50/0.025mL。在pH5.75~7.0条件下,巴泰病毒不具有与鸽、鹅、鸡、鸭、人O型和绵羊红血球发生凝集的特性;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云南省357份人血清,阳性2份,中和抗体滴度均为1∶10。结论乳小白鼠和幼年小白鼠对巴泰病毒高度易感。BHK21和Vero细胞对巴泰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培养和空斑测定。建立的免疫荧光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具有特异性,可用于巴泰病毒抗体检测。应进一步开展该病毒的分布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泰病毒 动物易感 细胞敏感性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空斑试验 空斑减少中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