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甲氧沙林对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及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宪旗 郑敏 +1 位作者 牟宽厚 冯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 目的:观察8-甲氧沙林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细胞骨架蛋白形成的影响。方法:正常人黑素细胞取自包皮环切术切取的包皮,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用罗丹明结合毒伞素对细胞骨架蛋白进行特异性染色。结果:8-甲氧沙林可使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促进黑素细胞骨架蛋白合成。结论:8-甲氧沙林可能通过诱导黑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和细胞骨架actin蛋白生成,从而影响黑素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细胞/药物作用 甲氧西林/药理学 钙/代谢 细胞骨架 细胞支架蛋白质类/代谢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lin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剑林 钱叶本 +1 位作者 朱立新 熊奇如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讨踝蛋白1(Talin1)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alin1表达与HCC发生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HCC组织(32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32例)中的Tal... 目的探讨踝蛋白1(Talin1)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alin1表达与HCC发生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正常肝组织(10例)、HCC组织(32例)及其对应癌旁组织(32例)中的Talin1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肝组织、H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Talin1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2.5%和96.9%。Talin1表达于阳性细胞胞质及胞膜上;Talin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而正常肝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Talin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lin1的表达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个数、AFP表达水平及HB-sAg无关(P>0.05),与患者术后一年无瘤生存率无关(P>0.05);而与肝癌病理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门脉癌栓形成及肿瘤大小相关(P<0.05)。结论 Talin1与HCC的癌变、浸润和转移有关;Talin1可作为HCC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细胞 细胞支架蛋白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头形平行平板流室下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
3
作者 舒强 王速 +1 位作者 金鑫 凌光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流状态下培养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方法:制作一种新的箭头形平行平板流室,高速摄像微粒子示踪技术行流体分析,测量细胞形态指数和F-肌动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液体在入口与狭窄开始处中点的流速为249.8mm/s,剪切... 目的:观察不同血流状态下培养内皮细胞的形态及功能。方法:制作一种新的箭头形平行平板流室,高速摄像微粒子示踪技术行流体分析,测量细胞形态指数和F-肌动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液体在入口与狭窄开始处中点的流速为249.8mm/s,剪切应力为71.9dyn/cm2,进入狭窄段时的流速为316mm/s,剪切应力为88.5dyn/cm2,细胞形态呈长纺锤形,方向沿液体流向排列,F-肌动蛋白纤维表达明显增加,呈束状,增密,上述区域液体为定常流。液体进入宽广区域后液体流速明显减慢并在两侧形成涡流甚至停滞,流速为54.4-119.6mm/s,剪切应力为15.6-34.4dyn/cm2,细胞近似圆形、卵圆形、多边形,F-肌动蛋白纤维表达似对照组。结论:新的箭头形平行平板流室是研究在不同血流状态下内皮细胞功能的良好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细胞支架蛋白质 血流动力学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壬寅 李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5-387,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 1 7例 )和 6 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 4例 )组织中...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ILC)和浸润性导管癌 (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 1 7例 )和 6 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 4例 )组织中α Cat、β Cat、γ Cat的表达 ,按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 ,结果 :38例ILC中α Cat、β Cat、γ Cat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 32例 (84 .2 1 % ) ,2 2例 (5 7.89% )和 33例 (86 .84 % ) ,而 6 4例IDC癌组织中 3者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 5 0例 (90 .6 2 % ) ,5例 (7.81 % )和 5 2例 (81 .2 5 % ) ,α Cat与 β Cat在ILC和IDC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P <0 .0 5 ) ;β Cat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在乳腺ILC和IDC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性 (P <0 .0 5 ) ,而α Cat、γ Cat在乳腺ILC和ID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α Cat、β Cat、γ Cat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和缺失 ,提示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发展中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细胞支架蛋白质 钙粘着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