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抗氧化活性方法在食物抗氧化活性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夏春燕 郭晓晖 +3 位作者 李富华 陈龙 赵国华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97-302,共6页
由体内过剩自由基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病人日渐增加,通过抗氧化物质的作用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是减少此类疾病发生的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大量研究证实,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些物质的最好来源是水果、蔬菜和谷物等... 由体内过剩自由基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病人日渐增加,通过抗氧化物质的作用清除体内过量的自由基是减少此类疾病发生的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大量研究证实,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这些物质的最好来源是水果、蔬菜和谷物等,其在体内的抗氧化效果及活性评价是当前功能食品研究的热点。细胞抗氧化活性(CAA)测定方法是目前建立起的能有效预测植物化学物质在生物系统中抗氧化活性的评价方法,被广泛用于食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功能评价。本文综述国内外关于CAA测定方法及其在抗氧化功能食品评价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抗氧化活性 果蔬 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果枸杞花青素结构差异对其稳定性及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楷 欧阳健 +1 位作者 胡娜 王洪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2期213-219,共7页
本文研究了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结构对其稳定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并鉴定结构,利用比色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稳定性、细胞毒实验以及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评... 本文研究了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结构对其稳定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黑果枸杞花青素化合物并鉴定结构,利用比色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稳定性、细胞毒实验以及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模型评价了细胞抗氧化活性,并讨论了化学结构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反式结构比顺式结构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有更好的稳定性,反式结构、糖基的增加以及母核B环上的甲氧基取代均可以通过缩短母核与糖链的分子距离从而提高稳定性,糖基的增加能显著地降低损伤细胞中的乳酸脱氢酶水平,且反式结构较顺式结构更有活性优势。综上所述,黑果枸杞花青素的结构影响稳定性和细胞抗氧化活性,但糖基的增加和酰基的反式异构对二者有更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青素 化学结构 稳定性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pG2细胞模型的香菇柄粉多酚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谣 陈金龙 +3 位作者 夏春燕 卢可可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0-196,共7页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细胞模型,经过不同粉碎条件处理香菇柄粉后,研究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及多酚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值为9.90~24.22 μmol QE/100 g,普... 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细胞模型,经过不同粉碎条件处理香菇柄粉后,研究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及多酚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柄粉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值为9.90~24.22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最高,纳米超微粉碎组最低,CAA值随粉体粒径减小而降低(不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清洗);气流超微粉碎组CAA值为0.65 μmol QE/100 g,普通粉碎组和纳米超微粉碎组未表现出细胞抗氧化活性(PBS清洗).香菇柄粉游离酚的抗增殖活性(半数有效浓度(median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值)为1.888~5.213 mg/mL,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EC50值)为2.225~4.751 mg/mL,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对香菇柄粉结合酚的抗增殖活性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柄粉 多酚 细胞抗氧化活性 增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模拟消化的黑脉羊肚菌多酚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少杰 廖霞 +3 位作者 卢可可 刘冬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34-240,共7页
以黑脉羊肚菌多酚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研究消化过程中消化液多酚含量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的变化;研究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的毒性及抗增殖活性的影响;并以HepG2细胞... 以黑脉羊肚菌多酚提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研究消化过程中消化液多酚含量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的变化;研究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和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的毒性及抗增殖活性的影响;并以HepG2细胞为模型对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体外模拟消化后,黑脉羊肚菌多酚释放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均有提高,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多酚释放分别在1 h和0.5 h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细胞实验表明,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范围内,胃0h、胃液1 h、肠液0.5 h对HepG2的抑制率分别为41%、45%、91%;对Caco-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3%、96%、90%。CAA结果显示,胃消化处理的样品表现出促氧化的作用,肠消化处理的样品表现出抗氧化的作用,肠液0.5 h的CAA值为(70.506±0.011)μmol QE/100 g(以干质量计)。由此可见,体外模拟消化处理黑脉羊肚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为羊肚菌功能活性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脉羊肚菌 模拟消化 多酚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糖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陈荣华 王明伟 +1 位作者 江波 陈静静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62,共10页
为探究红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作者首先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Caco-2细胞作为氧化损伤模型,以评估红糖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抗氧化能力(cel... 为探究红糖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作者首先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的Caco-2细胞作为氧化损伤模型,以评估红糖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抗氧化能力(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技术对红糖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糖提取物能够改善由t-BHP造成的细胞凋亡,可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每克红糖提取物的CAA值相当于12.27μmol槲皮素。另外,红糖提取物中含有原儿茶酸、香草酸、绿原酸、氯化矢车菊素、香豆素和芹菜素等酚类化合物。该研究为红糖及红糖提取物的活性研究和相关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试验 氧化应激 酚类化合物 活性氧检测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籽蛋白水解物体外和细胞内抗氧化性评价及氨基酸分析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立峰 王玉梅 +2 位作者 张晶 谢慧慧 鞠兴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9-53,共5页
以"双低"油菜籽秦优7号为原料,碱溶酸沉法获得菜籽分离蛋白后进一步用Alcalase2.4L酶解得到菜籽蛋白水解物(rape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RPHs);采用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Sephacryl S-100HR)对RPHs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 以"双低"油菜籽秦优7号为原料,碱溶酸沉法获得菜籽分离蛋白后进一步用Alcalase2.4L酶解得到菜籽蛋白水解物(rapeseed protein hydrolysates,RPHs);采用聚丙烯酰胺葡聚糖凝胶柱(Sephacryl S-100HR)对RPHs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组分;采用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tion capacity,ORAC)方法以及细胞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capacity,CAA)的方法分析筛选得到抗氧化性最好的组分3。结果表明组分3的ORAC值为(1610.38±112.51)μmol TE/g;CAA值为(124.66±2.18)μmol QE/g,EC50值为(57.84±3.38)μg/mL;在此基础之上,对组分3进行氨基酸分析以及电泳分析,表明其抗氧化性与分子质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肽 氧化能力指数 细胞抗氧化活性 氨基酸分析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果肉多酚不同极性分部的构成谱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0
7
作者 温叶杰 肖娟 +4 位作者 董丽红 邓媛元 刘磊 李续娥 张瑞芬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31-39,共9页
利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2种不同极性溶剂对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水溶液分部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极性分部萃取物的多酚组分及其含量差异,并采用细胞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荔枝果肉多酚不同极性分部的得率、总酚... 利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2种不同极性溶剂对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水溶液分部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极性分部萃取物的多酚组分及其含量差异,并采用细胞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荔枝果肉多酚不同极性分部的得率、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多酚组成及含量、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3个极性分部萃取物的得率以水相最高(36%),正丁醇相(32%)次之,乙酸乙酯相(16%)最低。总酚含量以乙酸乙酯相最高,正丁醇相次之;总黄酮含量以正丁醇相最高,乙酸乙酯相次之;而抗氧化活性以正丁醇相最强,水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多酚组成主要为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正丁醇相多酚组成主要为槲皮素-3-芸香糖-7-鼠李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多酚 分部萃取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枣黄酮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抗氧化性能的细胞模型法评价 被引量:28
8
作者 杨云舒 姜子涛 李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2-97,共6页
利用制备色谱将广枣黄酮分离成F1和F2两个组分。分别测定广枣黄酮、F1和F2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并与... 利用制备色谱将广枣黄酮分离成F1和F2两个组分。分别测定广枣黄酮、F1和F2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并与常见的抗氧化剂VC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枣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介于F1和F2之间;F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F1和F2对·OH的清除能力均高于VC,而在总抗氧化能力以及清除O2-·方面F1和F2的效果均弱于VC。另外,细胞模型法评价结果显示,广枣黄酮可清除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内的活性氧,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枣黄酮 氧化能力 自由基清除活性 细胞抗氧化活性 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曾文俊 吕彩梦 +4 位作者 丁建宝 李艳萍 马建龙 杨锐 杨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13-19,共7页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 活性氧等自由基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即抗氧化研究尤为重要。体外抗氧化实验是评价抗氧化活性的重要手段,对抗氧化剂的筛选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反应机理对各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对常用的评价方法(化学分析法、细胞抗氧化活性法)的反应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多种评价方法的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活性 评价方法 化学分析法 细胞抗氧化活性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花粉黄酮苷的恶味乳杆菌B2生物转化产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裘纪莹 魏朝治 +5 位作者 陈相艳 杨金玉 张翔 陈蕾蕾 王易芬 李大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3-209,共7页
目的:研究恶味乳杆菌B2(Lacbacillus perolens B2)生物转化对银杏花粉黄酮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分析银杏花粉及其生物转化产物的提取物和各自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萃取物的得率和高效液相色谱图,通过2,2’-连氮基-... 目的:研究恶味乳杆菌B2(Lacbacillus perolens B2)生物转化对银杏花粉黄酮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分析银杏花粉及其生物转化产物的提取物和各自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萃取物的得率和高效液相色谱图,通过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对H_2O_2损伤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保护作用评价其细胞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L. perolens B2的生物转化,提取物及各相萃取物得率均有所提高,银杏花粉主要黄酮苷被转化为以山柰酚为代表的黄酮苷元,并富集于乙酸乙酯萃取相。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显示,通过L. perolens B2的生物转化,提取物和各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均得到提高,其中生物转化产物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高。细胞实验显示,供试的银杏花粉及其生物转化产物的提取物和各自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均可减缓由H_2O_2损伤导致的RAW264.7细胞凋亡,并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生物转化产物的提取物及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对H_2O_2损伤RAW264.7细胞的保护能力均高于对应的银杏花粉样品,其中生物转化产物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保护能力最强,当其质量浓度为15μg/mL时,几乎可以完全保护RAW264.7细胞不受H_2O_2损伤。结论:通过L. perolens B2的生物转化,银杏花粉主要黄酮苷被转化为以山柰酚为代表的黄酮苷元,提取物及各相萃取物的得率、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H_2O_2诱导损伤的RAW264.7细胞的保护作用均显著提高(P<0.05),其中生物转化产物的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抗氧化活性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花粉 恶味乳杆菌B2 黄酮 生物转化产物 体外氧化活性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桂叶黄酮的微波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的细胞模型法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云舒 李荣 +1 位作者 姜子涛 刘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90-294,共5页
月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成分。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天然调味香料月桂叶中黄酮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80℃、液料比40∶1(m L∶g)、乙醇体积分数50%和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的得率为7.64%。测定了... 月桂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成分。本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天然调味香料月桂叶中黄酮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80℃、液料比40∶1(m L∶g)、乙醇体积分数50%和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的得率为7.64%。测定了月桂叶黄酮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采用细胞模型法评价了其对人类结肠癌细胞(HT29)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证明,月桂叶黄酮在400μg/m L时,细胞内抗氧化活性值为77.86,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桂叶 黄酮 微波提取 清除自由基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化肽及其化学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8
12
作者 秦垂新 姚松君 +3 位作者 唐青涛 李德灵 郑志娟 李文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400,共7页
来源天然、安全性高的抗氧化肽是近十年来多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抗氧化肽的不同来源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性。此外,根据清除自由基化学反应的机制原理,将抗氧化肽体外化学的活性评价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基于氢原... 来源天然、安全性高的抗氧化肽是近十年来多肽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抗氧化肽的不同来源方式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劣性。此外,根据清除自由基化学反应的机制原理,将抗氧化肽体外化学的活性评价方法划分成两大类——基于氢原子转移的反应(HAT)以及基于电子转移(SET)的反应进行了分类概述,并对于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CAA)进行了介绍。本文可为深入开展抗氧化肽构效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氢原子转移反应 电子转移反应 细胞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epG2细胞评价不同来源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差异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锐 冯铭镭 陈阿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72-176,182,共6页
为探究雨生红球藻源虾青素(Haematococcus pluvialis ester astaxanthin,E-AST)和人工合成虾青素(synthetic astaxanthin,S-AST)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该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0、2.5、5、10μmol/L)2种来源虾青素处理24 h后,对HepG2细胞存活... 为探究雨生红球藻源虾青素(Haematococcus pluvialis ester astaxanthin,E-AST)和人工合成虾青素(synthetic astaxanthin,S-AST)抗氧化能力的差异,该研究分析了不同浓度(0、2.5、5、10μmol/L)2种来源虾青素处理24 h后,对HepG2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不同活性氧分子含量和细胞内抗氧化活性(cellular antioxidant activity,CAA)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AST和S-AST对HepG2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仅10μmol/L E-AST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荧光探针DCFH-DA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除5μmol/L E-AST和2.5μmol/L S-AST外,添加其他浓度的2种虾青素均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P<0.05),但是同一浓度2种虾青素处理组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HR123荧光探针的检测结果则显示,在虾青素处理浓度为5μmol/L时,E-AST对H 2O_(2)的清除能力显著高于S-AST(P<0.05)。而使用DHE探针检测发现,仅2.5μmol/L S-AST处理后细胞内·O_(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处理组与对照组比略有减少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种虾青素的CAA值随虾青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同一浓度不同来源虾青素之间CAA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2种不同来源虾青素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并可能与2种虾青素对HepG2细胞内活性氧分子的清除能力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虾青素 活性 细胞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