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肾活血汤对地塞米松处理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刘浩 骆帝 +2 位作者 阎伟 李金松 闫德志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1-418,423,共9页
目的:基于刺猬(Hh)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Dex)处理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法提取大鼠BMSC,评估纯度和活性。将大鼠BMSC分为8组:对照组、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0.... 目的:基于刺猬(Hh)信号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Dex)处理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贴壁法提取大鼠BMSC,评估纯度和活性。将大鼠BMSC分为8组:对照组、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0.662、1.323、2.646 g/kg补肾活血汤灌胃大鼠血清)、Dex组、Dex+补肾活血汤低、中、高剂量组(Dex+0.662、1.323、2.646 g/kg补肾活血汤灌胃大鼠血清)。干预48 h后,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BMSC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MSC迁移,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BMSC中成骨相关指标[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Ⅰ)、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及Hh信号通路因子[音猬因子(Shh)、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Gli2]mRNA表达。结果:贴壁法提取的BMSC具有较高纯度和良好的分化潜能,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能显著逆转Dex对BMSC增殖、迁移和成骨分化潜能的抑制作用。与Dex组比较,中剂量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上调BMSC中成骨因子(ALP、COL I、RUNX2)和Hh信号通路因子(Gli1、Gli2、Shh)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5),中、高剂量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上调OPN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含药血清能通过上调Hh信号通路因子,促进Dex处理后BMSC增殖、迁移及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汤 含药血清 髓间充质干细胞 地塞米松 刺猬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方方 殷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7-530,共4页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如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转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组织再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其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如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等可共同作用于干细胞,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大量体外研究已证实,PRF可以显著促进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因此,本文就PRF发展、制备方法、结构及成分、对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O标记对成骨样分化细胞IR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广谊 颜丽芬 +2 位作者 刘再毅 贾乾君 梁长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DSC)后,其成骨样分化细胞中铁调节蛋白1(IR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转染剂多聚赖氨酸(PLL)介导SPIO标记RADSC,然后将其诱导为成骨样分化细胞,分别在... 【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DSC)后,其成骨样分化细胞中铁调节蛋白1(IRP1)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转染剂多聚赖氨酸(PLL)介导SPIO标记RADSC,然后将其诱导为成骨样分化细胞,分别在诱导后0、7、14、21 d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IRP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成骨样分化细胞IRP1 mRNA表达水平在SPIO标记与未标记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1.571,P=0.239);IRP1蛋白表达水平在标记与未标记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F=0.547,P=0.500)。【结论】SPIO标记并未对成骨样分化细胞的IRP1基因及IRP1蛋白表达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脂肪干细胞 分化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铁调节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P-Smad/RUNX2信号通路探讨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宋敏 巩彦龙 +2 位作者 董平 董万涛 蒋林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基于BMPs-Smad/RUNX2信号通路探讨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P3代大鼠BMSCs分为空白血清组、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 目的基于BMPs-Smad/RUNX2信号通路探讨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取P3代大鼠BMSCs分为空白血清组、5%、10%、20%、30%浓度含药血清组及传统诱导组,分别对各组大鼠BMSCs进行培养及成骨诱导,向6组加入相应培养液24 h后开始测量细胞计数,连续测量4天;成骨诱导2周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蓝紫色区域的密集程度;ELISA法检测COL-I、ALP、BGP、OPN蛋白的含量;Real-time PCR检测BMPs信号通路相关基因BMP2、BMP4、Smad1、RUNX2表达。结果各组固本增骨方含药血清组在培养24h后比空白组及传统成骨诱导组OD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20%含药血清组较5%、10%及30%含药血清组OD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染色后镜下观察在浓度为20%时染色区域最密集;5%、10%、20%含药血清组与其他各组BGP、OPN、ALP、COL-I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含药血清组与5%、10%含药血清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含药血清组与其他各组BMP2、BMP4、Smad1、RUNX2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增骨方能促进BMSCs的增殖,并且能促进成骨标志蛋白BGP、OPN、ALP、COL-I蛋白含量的增加,且在20%浓度为最佳,这个机制可能是激活了BMPSmad/RUNX2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本增 BMP-Smad/RUNX2信号通路 含药血清 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支架体外诱导兔骨髓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康婧 黄杨 陈文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将人牙本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牙本质片,观察牙本质片处理后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贴壁附着生长的规律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经机械去除前期牙本质加EDTA-柠檬酸脱矿处... 目的:探讨将人牙本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牙本质片,观察牙本质片处理后诱导兔骨髓基质干细胞贴壁附着生长的规律及成骨分化潜能。方法:将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经机械去除前期牙本质加EDTA-柠檬酸脱矿处理(A组),标准根管预备-EDTA处理(B组)的牙本质片上,体外培养1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牙本质片的附着情况,碱性磷酸酶、茜素红及Von kossa染色观察兔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结果:兔骨髓基质细胞附着在2种方式处理的牙本质片上生长良好,贴附紧密。B组牙本质片上细胞碱性磷酸酶表达阳性率高达80%,茜素红、Von kossa染色观察到钙结节数量多于A组。结论:经标准根管预备-EDTA处理的人牙本质能有效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成骨生物支架,并为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支架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x抑制因子1可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化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韦任 杨霞 +4 位作者 周玉杰 马茜 吴雪萍 沙媛 钱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使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钙化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培养基)、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常规培养基)、钙化组... 目的探讨Bax抑制因子1(BI-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使用β磷酸甘油和氯化钙诱导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建立钙化模型。将模型分为对照组(使用常规培养基)、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常规培养基)、钙化组(使用钙化培养基)、钙化+BI-1过表达组(过表达BI-1蛋白后使用钙化培养基)4组。运用茜素红S染色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沉积,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钙化诱导时间的延长,BI-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01);(2)使用质粒转染方法过表达BI-1蛋白后,细胞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006),Runt相关转录因子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明显下降(P=0.0001),血管钙化减轻;(3)钙化诱导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过表达BI-1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P=0.0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水平下降(P=0.0003)。结论BI-1抑制细胞凋亡、钙磷沉积和细胞骨型分化起到减轻血管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x inhibitor-1 血管钙化 细胞分化 钙沉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平面微电极上P(VDF-TrFE)薄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7
作者 沈淑娴 何旭昭 +2 位作者 董灵庆 程逵 翁文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3-198,共6页
在ITO平面微电极上设计了P(VDF-TrFE)纳米级薄膜,以构建仅电场作用的模式,并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旋涂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VDF-TrFE)薄膜,当厚度达到470nm时,薄膜具有足够的致密度和绝缘性,能隔绝电极上的微电流和可能产生的电化... 在ITO平面微电极上设计了P(VDF-TrFE)纳米级薄膜,以构建仅电场作用的模式,并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通过旋涂法制备了不同厚度的P(VDF-TrFE)薄膜,当厚度达到470nm时,薄膜具有足够的致密度和绝缘性,能隔绝电极上的微电流和可能产生的电化学产物。由于电极上覆有薄膜,在生物电刺激的应用中,还可消除电极材料不均匀对细胞行为的影响。采用覆有P(VDF-TrFE)薄膜的ITO平面微电极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电场刺激,可以显著促进M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其最佳刺激电压为250mV。这项工作为更充分地理解和发挥电刺激的生理医疗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P(VDF-TrFE) 旋涂法 电刺激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cyrrhiza Flavonoids Promote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y Activating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8
作者 CHU Hongdan LIANG Zheng +4 位作者 XU Jingru WANG Zhenhua LI Gang GAN Jing XU Bo 《食品科学》 2025年第20期188-198,共11页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licorice flavonoids in alleviating bone loss caused by osteoporosis,this study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four glycyrrhiza flavonoids,naringenin,liquiritigenin,isoliquiritigenin,and licochalcone A,on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by molecular docking simulation,alkaline phosphatase(ALP)activity and osteocalcin(OCN)content assays,and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expression,and explored their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The results of molecular docking showed that the docking score of liquiritigenin with the estrogen receptor(ER)was the highest.All four flavonoids up-regulated ALP activity and OCN concentration in MC3T3-E1 cells,thereby elevating the mineralization level,among which liquiritigenin was the most effective.Moreover,treatment with a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inhibitor(LY294002)inhibited liquiritigenin from inducing increased phosphorylation levels in the PI3K/protein kinase B(AKT)signaling pathway and up-regulation of Runx2 expression,suggesting that PI3K and AKT were involved in osteogenic action.Liquiritigenin rever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loss in a zebrafish osteoporosis model.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liquiritigeni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osteogenic effect among the four estrogen-like flavonoids,stimulating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bone mineralization through the activation of Runx2 via the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s.In conclusion,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liquiritigenin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osteopo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 cells liquiritigenin osteogenesis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 signaling pathway zebra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