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未成熟种子建立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岳荣 黄学林 +3 位作者 黄秉智 杨护 邱继水 许林兵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5,共5页
以纵切的野生阿宽蕉60d龄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MI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大量和微量元素及铁盐+MorelandWetmore维生素+0.1mmol/LKH2PO4+87mmol/L蔗糖+4.5μmol/L2,4-D+1g/LGelrite)中培养60d后开始出现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150d... 以纵切的野生阿宽蕉60d龄未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在MI1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大量和微量元素及铁盐+MorelandWetmore维生素+0.1mmol/LKH2PO4+87mmol/L蔗糖+4.5μmol/L2,4-D+1g/LGelrite)中培养60d后开始出现浅黄色松散的胚性愈伤组织,150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5.11±1.95)%。该类愈伤组织被转移到含18μmol/L2,4-D的MI2培养基中继代60d后,可获得状态均一的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通过2个月的筛选和继代培养,可得到均质的胚性细胞悬浮系。理想的胚性愈伤组织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d后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细胞胚的发生,体细胞胚诱导率为7.70×105个/gFW。成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为(33.33±3.37)%,植株再生率为(20.83±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宽蕉 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细胞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夏启中 张献龙 +1 位作者 聂以春 郭小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7,共6页
对棉花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激素的配比和浓度、培养基成分、悬浮细胞的生长过程及衰老过程中PCD的发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S+2,4 D0.5mg·L 1+KT0.1mg·L 1和MS+2,4 D0.1mg·L 1+KT0.1mg·L 1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分裂,能... 对棉花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激素的配比和浓度、培养基成分、悬浮细胞的生长过程及衰老过程中PCD的发生系统研究结果表明:MS+2,4 D0.5mg·L 1+KT0.1mg·L 1和MS+2,4 D0.1mg·L 1+KT0.1mg·L 1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分裂,能产生体积较大,均匀一致,细胞活力强的单细胞和小细胞团,适合于进行细胞生长调控等研究。而MS+IBA0.5mg·L 1+KT0.1mg·L 1和MS+IBA0.1mg·L 1+KT0.1mg·L 1培养基则有利于形成大的细胞团和不同时期的胚状体,适合于进行胚状体的发育研究。钾盐、肌醇有利于细胞的分裂增殖,且能抑制胚状体的发生。可通过增加钾盐(K+)、肌醇含量来调节细胞的生长状态和细胞活性,以建成分裂增殖快、细胞活性强的悬浮细胞系。在悬浮培养过程中,管状细胞渐渐消失,被球状的单细胞和小细胞团所替代。棉花胚性愈伤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形,在起始培养的0~3d是生长的延迟期;在第3~15天是指数增长期;到第15天以后,生长速度降低,是静止期。悬浮培养的棉花细胞必须在15d以前进行继代,以保持其旺盛的分裂能力和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胚状体 悬浮细胞 KT 胚性细胞悬浮系 IBA 培养基 悬浮培养 细胞 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冻蛋白(afp)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香蕉胚性细胞悬浮系的转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春香 何勇强 +3 位作者 尉义明 卢博彬 胡桂兵 陈厚彬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4-668,710,共6页
通过PCR从‘京都七寸人参'胡萝卜基因组DNA中扩增抗冻蛋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从宁夏‘吴忠'胡萝卜中克隆的完全一致。先后将获得的胡萝卜afp基因克隆和亚克隆至pMD18-T和pBI12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fp... 通过PCR从‘京都七寸人参'胡萝卜基因组DNA中扩增抗冻蛋白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从宁夏‘吴忠'胡萝卜中克隆的完全一致。先后将获得的胡萝卜afp基因克隆和亚克隆至pMD18-T和pBI12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afp。通过冻融法将pBI121-afp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以香蕉栽培品种‘北大矮蕉'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胡萝卜afp基因导入其中,然后在Kanamycin的选择压力下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进行植株再生。共获得抗性再生植株9株,其中两株经PCR检测呈阳性,可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这两株转基因香蕉植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胚性细胞悬浮系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均质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高效植株再生 被引量:5
4
作者 魏岳荣 周陈平 +3 位作者 邝瑞彬 杨护 黄炳雄 杨敏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目的】提高番木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同步性及其植株再生率,为番木瓜大量快繁、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紫晖110~120 d果实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液体悬浮培养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建立... 【目的】提高番木瓜体细胞胚发生的同步性及其植株再生率,为番木瓜大量快繁、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基础。【方法】以紫晖110~120 d果实的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液体悬浮培养和体细胞胚发生过程,建立均质胚性细胞悬浮系和高效植株再生技术体系,重点比较了不同质量浓度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萘乙酸(1-naphthlcetic acid,NAA)组合和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AC)对子叶期体细胞胚萌发与生根的影响。【结果】4 mg·L^(-1)2,4-D可诱导62.86%未成熟合子胚形成胚性愈伤组织。经5个继代周期的筛选培养,可建立由单细胞和小细胞团组成的均质胚性细胞悬浮系。采用液体培养方式能诱导大量球形胚的形成,被转移至含5 g·L^(-1)AC的半固定培养基成熟培养30 d后,可获得大量子叶期体细胞胚。在含0.4 mg·L^(-1)6-BA+0.02 mg·L^(-1)NAA的萌发培养基中体细胞胚萌发率为97.58%,胚根端愈伤化比率为95.48%,补充5 g·L^(-1)AC后可获得92.62%体细胞胚同步萌发和生根,并显著降低愈伤化比率至33.10%;在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仅含5 g·L^(-1)AC的成熟培养基中,体细胞胚同步萌发和生根率为88.33%,愈伤化比率降低至11.67%。正常萌发生根的体细胞胚在含0.1 mg·L^(-1)6-BA+2 mg·L^(-1)吲哚丁酸(3-Indolebutyric acid,IBA)+10 g·L^(-1)AC的再生培养基中可获得81.36%的植株再生率。【结论】以紫晖110~120 d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最佳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4 mg·L^(-1)2,4-D+400 mg·L^(-1)谷氨酰胺+60 g·L^(-1)蔗糖。最优体细胞胚发生方案为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ystem,ECS)经液体培养方式诱导球形胚形成,在含1/2 MS盐+MS维生素+50 mg·L^(-1)肌醇+400 mg·L^(-1)谷氨酰胺+30 g·L^(-1)蔗糖+5 g·L^(-1)AC的培养基中促进体细胞胚的成熟及后续的同步萌发和生根,可有效缓解胚根端愈伤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未成熟合子胚 胚性细胞悬浮系 细胞胚发生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细胞悬浮系的建立与单细胞培养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马莲菊 高峰 +1 位作者 于翠梅 刘世强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9-451,共3页
以330、辽7352和丹340共3个玉米自交系的雄幼穗为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在改良MS、改良B5、改良1/2B5 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试验中发现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细胞悬浮系有很大影响,其中供试材料330表现最好,圆形细胞率... 以330、辽7352和丹340共3个玉米自交系的雄幼穗为外植体获取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细胞系,在改良MS、改良B5、改良1/2B5 培养基中进行细胞悬浮培养。试验中发现 ,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细胞悬浮系有很大影响,其中供试材料330表现最好,圆形细胞率平均达16.5%,改良1/2B5 培养基有利于细胞悬浮培养,500mg·L-1的水解酪蛋白对悬浮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2,4 -D的浓度影响悬浮细胞的生长和细胞成活率,浓度为1.0~2.0mg·L-1时比较适宜。细胞悬浮培养5~7d继代1次。在悬浮培养1个月后 ,经400目镍网过滤筛选,获得单细胞。单细胞培养中,激素水平和培养方式影响单细胞的分裂率,其中2,4-D的浓度为0.5~1.0mg·L-1时比较适宜。浅层培养和看护培养有利于单细胞的生长。在单细胞培养过程中试验获得了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悬浮系 细胞培养 愈伤组织 培养基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4
6
作者 孟新亚 邵玉春 +2 位作者 刘冬霞 黎明 何宁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5-27,共3页
以中牟 5号大蒜根尖为外植体 ,在 1 1种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S + 2 ,4-D 0 .5mg/L和MS + 2 ,4-D 2 .0mg/L +KT 0 .5mg/L。愈伤组织形成后在上述1 1种培养基上继代 3~ 4次 ,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液体培养基... 以中牟 5号大蒜根尖为外植体 ,在 1 1种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S + 2 ,4-D 0 .5mg/L和MS + 2 ,4-D 2 .0mg/L +KT 0 .5mg/L。愈伤组织形成后在上述1 1种培养基上继代 3~ 4次 ,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液体培养基中 ,经强化培养 3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试验结果表明 :缩短换液时间 (每隔 3~ 4天换液 1次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培养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与灰色赖草F_1代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颖 侯建华 +1 位作者 张志 张秀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7-941,共5页
本研究以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与灰色赖草(L eym us cinereus)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3.0 m g/L 2,4-D+M S培养基上继代1次后,转入不同浓度激素(2,4-D、IAA、KT)配比和不同浓度蔗糖的M S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建立... 本研究以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与灰色赖草(L eym us cinereus)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3.0 m g/L 2,4-D+M S培养基上继代1次后,转入不同浓度激素(2,4-D、IAA、KT)配比和不同浓度蔗糖的M S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建立杂种F1代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时,M S+1.0 m g/L2,4-D+0.1 m g/L KT+4%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最佳;悬浮细胞分化时,1.0 m g/L 2,4-D+0.1 m g/L KT+4%蔗糖+M S和1.0 m g/L 2,4-D+4%蔗糖+M S培养的悬浮细胞在1.0 m g/L NAA+0.5 m g/L KT+M S分化培养基上的绿苗分化率分别达到83%和80%.细胞悬浮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代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F1 细胞悬浮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朱国丽 计巧灵 +5 位作者 支大英 姜丽 贾红丽 葛春辉 王雪华 张丕鸿 《中国麻业科学》 2008年第3期131-135,共5页
本实验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探寻获得罗布麻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和条件。研究两种主要的生长素(2,4-D和NAA)和两种主要的细胞分裂素(6-BA和KT)对诱导罗布麻愈伤组织及2,4-D对诱导罗布麻胚性愈伤组织... 本实验以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成熟种子为外植体,探寻获得罗布麻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和条件。研究两种主要的生长素(2,4-D和NAA)和两种主要的细胞分裂素(6-BA和KT)对诱导罗布麻愈伤组织及2,4-D对诱导罗布麻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细胞悬浮系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诱导形成胚性愈伤组织非常重要;不同激素配比对实验的结果影响较大,其中激素组合为2,4-D 0.5mg/L+6-BA0.05mg/L可产生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MB+2,4-D2.0mg/L是建立罗布麻胚性细胞悬浮系的最适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胚性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长绒棉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孟庆玉 孙严 +3 位作者 蔡丽娟 李仁敬 李淑君 岳建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01-202,共2页
通过对新疆长绒棉(G.barbadenseL.)胚性意伤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继代时间的比较与选择,确定了胚性愈伤进行悬浮培养的适宜生理状态;通过对悬浮液不同成分的选择、比较与改良,确定了悬浮液适宜的组成及悬浮条件;建立... 通过对新疆长绒棉(G.barbadenseL.)胚性意伤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继代时间的比较与选择,确定了胚性愈伤进行悬浮培养的适宜生理状态;通过对悬浮液不同成分的选择、比较与改良,确定了悬浮液适宜的组成及悬浮条件;建立了新疆长绒棉新海3号、新海7号、282、K253、军海1号5个品种的胚性细胞悬浮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长绒棉 胚性愈伤 胚性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起简 周禾 +1 位作者 于同泉 张蕾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5-79,共5页
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处理对鲁梅克斯K 1杂交酸模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 ,试验结果表明 ,2 ,4 D配合使用 6 BAP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在附加 1 0mg/L 2 ,4 D的液体MS培养基中通过悬浮培养分离出的单细胞 。
关键词 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 愈伤组织 诱导 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水稻细胞悬浮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拥军 邹玉兰 傅世耀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10-413,共4页
以中花11号,中系8215,02428和早单2号为材料,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添加物和继代方法等因素对细胞悬浮系建立的影响。并获得了这4种基因型材料的细胞悬浮系,总结出建立一个高效水稻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模式系统,为原... 以中花11号,中系8215,02428和早单2号为材料,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添加物和继代方法等因素对细胞悬浮系建立的影响。并获得了这4种基因型材料的细胞悬浮系,总结出建立一个高效水稻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模式系统,为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打下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东红三叶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12
作者 张德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29-2930,共2页
以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B-9。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改良的MB-9液体... 以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MB-9。愈伤组织形成以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4次后,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然后转至改良的MB-9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每隔3~4d换液1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红三叶 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树细胞悬浮系电激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成江 程汉 +2 位作者 祝建顺 安泽伟 黄华孙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245-250,共6页
以橡胶树属种间杂交系B1(H.brasiliensis×H.nitida)的细胞悬浮系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以瞬时表达率(Y1)、细胞成活率(Y2)为试验指标综合评价,以因变量最大值为优化方向,同时对两个试验指标进行回归建模。... 以橡胶树属种间杂交系B1(H.brasiliensis×H.nitida)的细胞悬浮系为试材,采用均匀设计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以瞬时表达率(Y1)、细胞成活率(Y2)为试验指标综合评价,以因变量最大值为优化方向,同时对两个试验指标进行回归建模。实验结果表明,正常接种后培养3 d对数期的悬浮细胞,在10μF、2 kn、1 300 V/cm的电激条件下,蔗糖浓度为0.4 mol/L的电激转化液,加入终浓度为90μg/mL的线性质粒CaMV35S-EGFP-NOS,600 mbar压强下抽真空1 min,可使细胞瞬时表达率达到0.648 1%,成活率达到56.984 7%。通过对电激转移中相关因素的优化,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橡胶树悬浮细胞系较稳定的电激转移体系,为橡胶树悬浮细胞系转基因的研究提供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细胞悬浮系 均匀设计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粱茎尖和幼穗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良群 刘勇 +3 位作者 郝艳芳 杨伟 张微 白鸿雁 《农学学报》 2013年第6期1-3,12,共4页
旨在建立有效可靠的细胞悬浮培养方法。本研究以茎尖和幼穗作为外植体,采用愈伤振荡培养法、匀浆收集培养法和直接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了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茎尖相比,幼穗是更适宜开展高粱细胞悬浮培养的理性外植体。... 旨在建立有效可靠的细胞悬浮培养方法。本研究以茎尖和幼穗作为外植体,采用愈伤振荡培养法、匀浆收集培养法和直接培养法3种方法进行了细胞悬浮系建立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与茎尖相比,幼穗是更适宜开展高粱细胞悬浮培养的理性外植体。采用3种培养方法均可建立幼穗细胞悬浮系,其中幼穗愈伤振荡培养法最为稳定可靠,幼穗匀浆收集培养法和直接培养法的稳定性稍差,但获得的细胞悬浮系生长状态较好,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增殖继代培养。结果还表明,茎尖愈伤振荡培养法也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细胞悬浮系制备方法,但茎尖匀浆收集培养法稳定性稍差,而直接培养法效果最差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离体培养 茎尖 幼穗 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飞 常洁 计巧灵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10-2515,共6页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生长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Oliver)细胞悬浮系,为进一步制备胡杨原生质体及林木抗旱耐盐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胡杨悬浮细胞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悬浮细胞系... 【目的】建立快速稳定生长的胡杨(Populus euphraticaOliver)细胞悬浮系,为进一步制备胡杨原生质体及林木抗旱耐盐体细胞杂交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胡杨悬浮细胞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悬浮细胞系的培养条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测定细胞的生长特性。【结果】以胡杨胚性愈伤组织成功地建立了胡杨悬浮细胞系,正交优化试验表明:MB+0.1 mg/L 2,4-D+0.2 mg/L 6-BA+50 g/L蔗糖+300 mg/L CH+146 mg/L Gln为最优培养基组合,接种量为30 g(FW)/L时,干重增长速率最高,达2.44g/(L.d)。胡杨悬浮细胞系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生长周期为10 d,其中3-7 d为对数生长期。在一个生长周期内,培养液pH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上升并逐渐趋于平稳。【结论】在上述优化培养条件下,胡杨悬浮细胞系干重增长速率最快,细胞生长状态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胚性愈伤组织 细胞悬浮系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三叶和白三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和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德炎 李建民 +1 位作者 李喜文 李青山 《中国草地》 CSCD 1999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红三叶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栽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 以红三叶野生品种巴东红三叶的叶片为外植体,在MB-1至MB-9的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筛选出最佳培养基是MB-9培养基;以白三叶栽培品种“路易斯安娜”和“Huca”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在MB-9固体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形成后均经MB-9固体培养基上继代3~4次,获得胚性愈伤组织后再转至MB+3mg/L2,4-D+0.7mg/LBA+0.2mg/LNAA+2mg/L甘氨酸+500mg/LCH+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经强化培养两个月后获得胚性细胞悬浮系。实验结果表明,缩短换液时间(每隔3~4d换液一次)可加快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东红三叶 白三叶 愈伤组织 胚性细胞悬浮系
原文传递
徐薯55-2的胚性细胞悬浮培养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欣 闫会 +2 位作者 顾向华 马代夫 李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为优化胚性愈伤的培养条件,建立甘薯高效胚性悬浮培养试验操作体系,以徐薯55-2、徐薯18、徐薯22、徐薯28、徐薯29和徐紫薯5号等6个甘薯品种(系)茎尖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状态等的差异,... 为优化胚性愈伤的培养条件,建立甘薯高效胚性悬浮培养试验操作体系,以徐薯55-2、徐薯18、徐薯22、徐薯28、徐薯29和徐紫薯5号等6个甘薯品种(系)茎尖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状态等的差异,筛选出愈伤诱导率高,愈伤状态好,体胚诱导率及成苗率高的品种徐薯55-2。通过测定细胞沉降体积(SCV)研究徐薯55-2胚性细胞悬浮系的接种密度、接种量、摇床转速对胚性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徐薯55-2胚性细胞悬浮系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密度1∶25,接种量1.4mL,摇床转速1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薯55—2 SCV 胚性细胞悬浮系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炬松胚性细胞悬浮培养物的生长参数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唐巍 欧阳藩 郭仲琛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0-34,共5页
以火炬松(PinustaedaL.)成熟合子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测定了其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数及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等生长参数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培... 以火炬松(PinustaedaL.)成熟合子胚来源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了胚性细胞悬浮系,测定了其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数及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等生长参数在培养过程中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在培养周期内,培养液中的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的逐步降低与培养物的鲜重、干重、细胞体积和胚胎数的逐步增加保持一致性。在培养至18—21d,pH值、电导率和蔗糖浓度均接近或降到最低点,而胚数及细胞体积的增长都达到最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胚性细胞悬浮系 生长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辐照对‘巴西蕉’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春香 谢丽君 +3 位作者 陈厚彬 胡桂兵 李华平 林贵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以经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以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ECS),然后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进行植株再生,测定辐照处理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 以经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过的‘巴西蕉’(Musa AAA Cavendish)未成熟雄花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以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ECS),然后通过体胚发生途径进行植株再生,测定辐照处理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80Gy的辐照处理能显著提高未成熟雄花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3个月后从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成功建立了质地良好、具有较高植株再生能力的ECS;类似地,20~80Gy的辐照处理也能显著提高‘巴西蕉’ECS的植株再生能力。这表明一定剂量的辐照处理能提高‘巴西蕉’的体细胞胚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60↑Coγ射线辐照 愈伤组织诱导 胚性细胞悬浮系 体胚发生 植株再生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花药愈伤组织类型与状态调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卫东 葛会波 +1 位作者 周春江 张洁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9-63,共5页
在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过程中 ,主要出现了 3种类型愈伤组织 :Ⅰ型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缓慢、淡绿色、块状或粒状 ;Ⅱ型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旺盛、鲜白色、松软状 ;Ⅲ型 (胚性 )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较旺盛、鲜黄色、松脆状。草... 在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过程中 ,主要出现了 3种类型愈伤组织 :Ⅰ型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缓慢、淡绿色、块状或粒状 ;Ⅱ型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旺盛、鲜白色、松软状 ;Ⅲ型 (胚性 )愈伤组织表现为生长较旺盛、鲜黄色、松脆状。草莓花药在F +NAA 0 2mg L +BA 2 0mg L +水解酪蛋白 30 0mg L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多为Ⅰ型 ,Ⅰ型愈伤组织在含 2 ,4 -D浓度较高 (3 0mg L)的MS培养基上培养 ,转变成Ⅱ型愈伤组织 ,Ⅱ型愈伤组织在MS +2 ,4 -D 0 5~ 1 0mg L +BA 0 0 5~ 0 1mg L +水解酪蛋白 4 0 0mg L +谷氨酰胺 15 0mg L +KCl 4 0 0mg L培养基上培养 ,提高了其质量 ,而后将质量好的Ⅱ型愈伤组织转到附加KNO3114 0mg L的MS培养基上 ,培养 4 0d后在愈伤组织块边缘出现了黄色、颗粒状愈伤组织 ,将此状态的愈伤组织在MS +2 ,4-D 1 0mg L +NAA 1 0mg L +ZT 0 2mg L +水解酪蛋白 4 0 0mg L +谷氨酰胺 15 0mg L +KCl4 0 0mg L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Ⅲ型 (胚性 )愈伤组织。Ⅰ型愈伤组织和Ⅱ型愈伤组织不适合建立细胞悬浮系 ,而Ⅲ型 (胚性 )愈伤组织很容易建立细胞悬浮系 ,并诱导出大量胚状体。Ⅰ型愈伤组织能再生植株 ,Ⅱ型愈伤组织不能再生植株 ,Ⅲ型 (胚性 )愈伤组织经状态调控成Ⅰ型愈伤组织后也能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花药 愈伤组织类型 细胞状态调控 细胞悬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