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波长微板法测定细胞悬浮液中的环氧化物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从发 崔宏杰 +2 位作者 吉爱国 田秀云 曲音波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用双波长微板法研究了缓冲溶液与细胞悬浮液中吸光度与环氧化物浓度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两种体系中的回归曲线相互平行。据此,可用缓冲体系中所测结果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细胞悬浮液中环氧化物的含量。在建立了双波长微板法测定混... 用双波长微板法研究了缓冲溶液与细胞悬浮液中吸光度与环氧化物浓度的关系,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在两种体系中的回归曲线相互平行。据此,可用缓冲体系中所测结果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细胞悬浮液中环氧化物的含量。在建立了双波长微板法测定混浊体系中环氧化物的基础上,环氧化物水解酶活力可以方便快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微板法 细胞悬浮液 环氧化物 环氧化物水解酶 苯基环氧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切变流场中红细胞悬浮液电导率与切变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文宗曜 王鸿儒 +4 位作者 陈生 赵玉衡 沈强 魏崇卿 韩振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4-249,共6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导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新型仪器,测量了红细胞在不同切应力下的静态与动态变形特性。所获得的信息量较核孔膜滤过法多,且重复性好。测量迅速,造价较低,所有结果均由微机系统自动给出。此外找出了血样电导率与红细...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电导法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新型仪器,测量了红细胞在不同切应力下的静态与动态变形特性。所获得的信息量较核孔膜滤过法多,且重复性好。测量迅速,造价较低,所有结果均由微机系统自动给出。此外找出了血样电导率与红细胞变形性成指数函数关系的经验公式,这一结果与B.S.Bull等人研究纤维约束法与微吸管法所得到的切应力与红细胞变形成指数关系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浮液 电导率 切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体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抗体含量
3
作者 包斌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11,共2页
母体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抗体含量甘肃农业大学包斌应用母体血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报道甚多。但是,母体血波中含有能够使骡驹发病的抗驴(马)抗体(以下简称抗体),采用洗涤红细胞的方法以除去抗体,使附着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减少,... 母体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浮液抗体含量甘肃农业大学包斌应用母体血治疗新生骡驹溶血病,报道甚多。但是,母体血波中含有能够使骡驹发病的抗驴(马)抗体(以下简称抗体),采用洗涤红细胞的方法以除去抗体,使附着在红细胞上的抗体减少,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在用母体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浮液 抗体 骡驹 溶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银杏克隆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秦卫东 高明侠 +1 位作者 苗敬芝 吕兆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5-48,共4页
采用银杏果实为原料诱导得到颗粒状愈伤组织,在MS培养液中筛选克隆细胞,单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中培养。细胞悬浮液与3%的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入2%CaCl2MS,制成小球凝胶。固定化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 采用银杏果实为原料诱导得到颗粒状愈伤组织,在MS培养液中筛选克隆细胞,单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中培养。细胞悬浮液与3%的海藻酸钠混合后滴入2%CaCl2MS,制成小球凝胶。固定化细胞在MS+3·0mg/LNAA+1·0mg/LKT+10mg/L肌醇的培养基中悬浮培养25d,黄酮生物合成量为85·63mg/L,克隆细胞增长速度提高24·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克隆细胞 固定化 悬浮培养 黄酮 细胞悬浮培养 固定化细胞 细胞悬浮液 愈伤组织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巴利诺葡萄(Albarifio)细胞悬浮培养中细胞生长曲线、营养消耗及遗传转化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5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3年第4期70-70,共1页
葡萄胚细胞悬浮被认为是进行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然而,细胞悬浮液进行成功遗传转化的最佳阶段和生长时期并没有被研究过。研究人员利用4周的时间逐步启动和建立起了阿尔巴利诺葡萄细胞悬浮系统。在细胞悬浮培养18d中,试验测定了细胞... 葡萄胚细胞悬浮被认为是进行遗传转化的最佳材料。然而,细胞悬浮液进行成功遗传转化的最佳阶段和生长时期并没有被研究过。研究人员利用4周的时间逐步启动和建立起了阿尔巴利诺葡萄细胞悬浮系统。在细胞悬浮培养18d中,试验测定了细胞的生长动力学曲线、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长曲线 细胞悬浮培养 遗传转化效率 葡萄 营养消耗 细胞悬浮液 动力学曲线 生长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生长周期中内外源细胞激动素的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大仁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应用细胞同步培养技术、高压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酶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胡萝卜细胞在悬浮培养时生长分裂周期的变化并对内源激动素类物质(玉米素Z-Zeatin、核糖基玉米素ZR-zeatinriboside... 应用细胞同步培养技术、高压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酶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胡萝卜细胞在悬浮培养时生长分裂周期的变化并对内源激动素类物质(玉米素Z-Zeatin、核糖基玉米素ZR-zeatinriboside、二氢玉米素DHZ-dihydrozeatin、核糖二氢玉米素DHZR-dihydrozeatinriboside、异戊烯基核糖基腺嘌呤IP-isopentenyladenine和核糖基异戊烯基腺苷IPR-isopentenyladenineribosid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从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DNA含量变化结果看出,附加有激动素0.1×10-6·L-1的悬浮液中,胡萝卜细胞的分裂周期为8.5h,比不加外源激素的处理短1h.在无外源激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期中内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除ZR之外,其余的Z、DHZ、DHZR、IP和IPR的含量在分裂的第6.5h均有一个峰值出现,ZR在第4.5和8.5h有峰值出现.外加细胞分裂素的处理中.Z、iP和iPR整个周期无明显含量变化,DHZ和DHZR在第6.5h出现峰值.ZR在第8.5h时也出现峰值.说明附加细胞激动素可协调Z.iP和iPR的积累,加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细胞悬浮液 细胞分裂周期 HPLC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桑树染色体倍性的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静 宋勤霞 +3 位作者 宁军权 孙自余 钱永华 焦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7,共10页
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植物样本的制备及具体操作对应用方法进行选择和优化。为了建立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快速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以桑树幼叶为材料,比较以不同解离液及机械解离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植物染色体倍性,但需要针对不同植物样本的制备及具体操作对应用方法进行选择和优化。为了建立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快速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以桑树幼叶为材料,比较以不同解离液及机械解离方法和不同离心漂洗次数制作样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的效果,并用不同染色体倍性桑品种的幼叶为材料,以效果最佳的方法进行验证试验。优化的样本制备方案为:采集0.2 g桑树幼叶,置于预冷的平面玻璃上,加入Mg SO4解离液后,用双面刀片快速切碎,转移至培养皿中静置3~5 min,用300目细胞筛网过滤至1.5 m L离心管中,得到500μL单细胞核悬浮液,再加入PI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50μg/m L)和RNase A溶液(最终质量浓度为30μg/m L),4℃避光环境下染色30 min,经300目细胞筛网过滤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如果采集叶片后不能立即进行检测,可在-80℃下保存待测。试验结果还表明,用在-80℃保存10 d和40 d的冷冻幼叶与用新鲜幼叶制备的样本所得到的检测效果相似。初步建立的适合桑树染色体倍性鉴定的流式细胞术应用方法效果最佳,具有细胞碎片少、主峰清晰、杂峰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染色体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 细胞悬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网络中ATP异质性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勾哲 张恒第 Chaouqi Misbah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9-379,共1页
目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在受到剪切等刺激时会释放三磷酸腺苷(ATP),起到促进血管舒张,调节微循环血流的作用;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会将多余的ATP水解,避免由于血管内的ATP水平过高引起异常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将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微血管网络中... 目的血液中的红细胞在受到剪切等刺激时会释放三磷酸腺苷(ATP),起到促进血管舒张,调节微循环血流的作用;血管壁上的内皮细胞会将多余的ATP水解,避免由于血管内的ATP水平过高引起异常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将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微血管网络中的血液流动及ATP代谢规律,揭示血液流速、红细胞体积分数等对微血管网络中ATP分布的影响。方法仿照肠系膜微血管网络构建数值模拟的流体域;将血液视为红细胞悬浮液,血液的流动及红细胞的运动变形采用浸没边界-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耦合求解;将ATP视为溶于血液的溶剂,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求解其对流扩散;ATP的释放和水解视为红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Neumann边界条件。结果微血管网络中的稳态ATP分布呈现异质性分布:近壁面区域ATP浓度更高;分叉血管处ATP浓度更高;同一尺寸的不同血管内ATP浓度不同。这是由于红细胞在流经微血管网络,尤其是连续的分叉结构后,形成了特殊的时空间分布。进一步研究显示,红细胞体积分数以及血液流速均会改变微血管网络中的ATP水平及分布规律。结论本研究表明,微血管网络的结构会对红细胞运动以及ATP分布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后续的工作中需要重点研究不同微血管结构(如非均匀分叉)中的血液流动和ATP传输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悬浮液 血液流速 微循环血流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细胞体积 血管内 血液流动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电阻抗的血型检测新方法及系统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里里 廖强 +1 位作者 胡雪 张国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3-408,共6页
提出了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血型检测新方法并研制了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结合AD9850芯片实现 DDS 技术产生激励信号,设计椭圆滤波器消除信号干扰;运用低成本放大器 AD8370设计稳幅电路,确保信号输出幅度不变;系统采用 AD... 提出了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血型检测新方法并研制了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结合AD9850芯片实现 DDS 技术产生激励信号,设计椭圆滤波器消除信号干扰;运用低成本放大器 AD8370设计稳幅电路,确保信号输出幅度不变;系统采用 AD8302幅相检测芯片实现阻抗信息提取;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判别红细胞悬浮液凝集强度,并结合判别规则得到血型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临床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正确识别红细胞6种不同凝集程度,能100%正确地检测出正常标本的 ABO 和 Rh 血型,可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神经网络 血型 细胞悬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Lp-2分批发酵工艺的研究
10
作者 张广敏 王炜 +4 位作者 包慧芳 张晓琳 崔卫东 詹发强 林瑞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0,共5页
研究和发酵条件对植物乳杆菌Lp-2高密度增殖的影响。经过对缓冲盐法和化学中和法对比,确定了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增殖发酵最佳方法为化学中和法并对其进行了详尽地研究。最后,进行了培养工艺的放大。试验表明,在32℃、100r/min的培养条件下... 研究和发酵条件对植物乳杆菌Lp-2高密度增殖的影响。经过对缓冲盐法和化学中和法对比,确定了植物乳杆菌高密度增殖发酵最佳方法为化学中和法并对其进行了详尽地研究。最后,进行了培养工艺的放大。试验表明,在32℃、100r/min的培养条件下在3t发酵罐培养9.6h,所得菌体的最大产量为9.3×109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盐 流加碱中和 高浓度细胞悬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