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途径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黎水容 张岚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1期35-35,38,共2页
目的对自噬途径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和FRET技术,在活细胞中实时研究结晶型Nis与反式-BPDE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自噬途径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细胞与恶性转化细胞相... 目的对自噬途径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和FRET技术,在活细胞中实时研究结晶型Nis与反式-BPDE恶性转化16HBE细胞中自噬途径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细胞与恶性转化细胞相比,GEP-LC3蛋白的点状聚集明显减少,仅仅达到16HBE-N细胞的1/3,由此充分表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发现,自噬水平下降,m TOR激酶活性上升,Beclin1表达降低。结论研究表明,反式-BPDE会通过自噬途径参与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癌变过程中,为肺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吞噬作用 肺肿瘤 细胞恶性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促α粒子致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2
作者 郭仁锋 龚诒芬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1,共5页
实验以0.5Gy^(238)Pu源α粒子照射后的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为靶细胞,10d克隆形成实验评价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促癌作用。通过传代的方法获得不同代龄的细胞,测定它们的生长速率、锚着独立性生长、裸鼠成瘤性等多项生物学指标。结果... 实验以0.5Gy^(238)Pu源α粒子照射后的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为靶细胞,10d克隆形成实验评价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促癌作用。通过传代的方法获得不同代龄的细胞,测定它们的生长速率、锚着独立性生长、裸鼠成瘤性等多项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使0.5Gyα粒子致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转化频率增高2倍;经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α处理的0.5Gyα粒子照射后的叙利亚地鼠胚胎细胞寿命明显延长,第40代细胞对血清的依赖性显著降低,增殖能力增强,并能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克隆,第40代细胞及分离出的两株单克隆细胞均能在裸鼠体内形成低分化的纤维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Α粒子 细胞恶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的亚硝基化合物MNNG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霞 叶景鸿 许尤琪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46-49,共4页
目的建立人工合成的亚硝基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暴露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恶性转化的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GES-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MNNG诱导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MNNG诱导组在培养基中加... 目的建立人工合成的亚硝基化合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暴露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恶性转化的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GES-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MNNG诱导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MNNG诱导组在培养基中加入2μmol/L的MNNG,溶剂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DMSO。常规培养4周。于实验第5周行病理染色观察三组细胞形态,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qPCR法检测LC3Ⅱ、Beclin1 mRNA表达,裸鼠成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成瘤能力。结果MNNG诱导组细胞体积增大,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部分细胞呈团块状生长,部分细胞呈梭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NNG诱导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增多,细胞迁移速度增高(P均<0.05),LC3Ⅱ、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均<0.05),裸鼠成瘤能力增加。结论成功建立MNNG致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其机制可能与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黏膜上皮细胞 亚硝基化合物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 细胞恶性转化 细胞自噬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高举 陈晓曦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ALL)为T系前体细胞恶性转化所致的一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B前体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 cell precursor ALL,BCP-ALL)在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信号传导路径异常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为两组ALL总体预后不同的重要原因,也是临床上制定治疗策略、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本文就儿童T-ALL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诊治 细胞恶性转化 临床特征 信号传导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lapse of a cardiac tumor from myxoma to low-grade malignant myofibroblastic sarcoma: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r metachronous lesion?
5
作者 Duan Lian Xu Zhiyun Li Zhiga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A 47-year-old woman, who had undergone cardiac myxoma removal surgery six years ago, was readmitted due to a 2-week history of chest distress, and dyspnea with the change of body position. Both the examinations and th... A 47-year-old woman, who had undergone cardiac myxoma removal surgery six years ago, was readmitted due to a 2-week history of chest distress, and dyspnea with the change of body position. Both the examinations and the surgery confirmed a cardiac tumor relapse. Histolog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ss resected in surgery had a pathologic change from myxoma to a low-grade malignant myofibroblastic sarcoma. The patient received heart transplantation 2 years later due to tumor recurrence, and finally died of cerebral hemorrh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PLASM MYXOMA Malignant myofibroblastic sarco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