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龚智泉 刘欣 +1 位作者 王力夫 孔令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AF行HE和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分析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瘤细胞丰富,呈短梭形,核卵圆形,偶见核分裂象;瘤... 目的探讨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 angiofibroma,CAF)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3例CAF行HE和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染色,分析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CAF瘤细胞丰富,呈短梭形,核卵圆形,偶见核分裂象;瘤组织中含大量管壁厚薄不一的血管,部分管壁玻璃样变性,间质可见水肿及黏液样变性。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呈弥漫阳性,CD34、ER、PR呈阳性或部分阳性,SMA、desmin、S-100均呈阴性。结论 CAF是一种少见的间叶性肿瘤,多发于两性生殖区,其镜下以密集的短梭形细胞和丰富血管为特征,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9
2
作者 金行藻 孟奎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外阴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CA 外阴软组织肿 临床资料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许春月 杨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7-608,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46岁,因发现外阴肿物6年,肿物逐渐增大,触痛明显3月于2012年12月5日收入院,患者于2006年因发现外阴肿物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具体不洋),术后2个月在柏蚓部位又发现肿块,并逐渐增大,触痛明显3月,12月5... 1病例报告 患者,46岁,因发现外阴肿物6年,肿物逐渐增大,触痛明显3月于2012年12月5日收入院,患者于2006年因发现外阴肿物于当地医院行外阴肿物切除术(具体不洋),术后2个月在柏蚓部位又发现肿块,并逐渐增大,触痛明显3月,12月5H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月经11~12/30天,量时多时少,无痛经,未行激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外阴 肿物切除术 病例报告 激素治疗 患者 触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诺 刘文飞 +1 位作者 常晓丹 韩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14-815,共2页
1病例简介男,22岁。主诉:左下腹肿物进行性增大8个月。体格检查:左侧腹股沟触及一无痛性肿块,质地硬,平卧后肿物未见缩小消失,牵拉睾丸后肿物无明显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会阴部皮肤隆起处距体表0.9 cm探及略强回声,大小约5.0 c... 1病例简介男,22岁。主诉:左下腹肿物进行性增大8个月。体格检查:左侧腹股沟触及一无痛性肿块,质地硬,平卧后肿物未见缩小消失,牵拉睾丸后肿物无明显活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侧会阴部皮肤隆起处距体表0.9 cm探及略强回声,大小约5.0 cm×2.8 cm×4.4 cm,边界较清,形态规则。CT结果见图1A~D。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行左侧腹股沟肿块切除术并完全切除肿瘤。肉眼见肿瘤大小约5.0 cm×2.5 cm×4.0 cm,切面灰黄,部分区域呈半透明,有包膜。术后病理见图1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外阴部肿 腹股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脑膜血管周细胞瘤中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3 位作者 岑红兵 袁晓露 夏丹萍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9-671,共3页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 目的探讨STAT6、PAX8和CD34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例M-HPC、22例神经鞘瘤、25例脑膜瘤以及10例肿瘤旁正常脑膜组织中STAT6(单/多克隆)、PAX8及CD34的表达。比较STAT6、PAX8和CD34在诊断M-HPC及其相似肿瘤中的价值。结果不论单/多克隆抗体,26例M-HPC中STAT6均呈弥漫核强阳性,阳性率为100%(26/26);57.7%(15/26)的SFT/脑膜HPC中PAX8呈核阳性;92.3%(24/26)的M-HPC中CD34呈膜阳性;而在其他类型肿瘤及脑膜组织中所有抗体均阴性。相比PAX8和CD34,STAT6抗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 M-HPC是一种罕见的纤维母细胞软组织肿瘤。特别是不典型病例,其形态学谱容易与其他间充质肿瘤混淆。相比PAX8和CD34,STAT6单/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能够更好地阐明M-HPC的免疫表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纤维/脑膜血管细胞 单克隆/多克隆抗体 STAT6 PAX8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下生殖道的浅表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6
作者 黄文斌 陈洁宇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7-317,共1页
关键词 下生殖道 浅表 血管纤维细胞 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侵袭血管黏液 免疫组化表型 外阴阴道 相对特异 软组织肿 间叶 解剖部位 临床病理 宫颈阴道 类肿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37例良性纤维血管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潘敏鸿(摘译 范钦和(审校) 张智弘(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3,共1页
血管丰富的软组织纤维母细胞肿瘤少见,主要为鼻咽血管纤维瘤和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两大类,作者介绍一种成分相同但形态明显不同且不能归类为已知名称的软组织良性纤维血管性肿瘤,此瘤易被误诊为低度恶性肉瘤。本文收集37例,其中女性2... 血管丰富的软组织纤维母细胞肿瘤少见,主要为鼻咽血管纤维瘤和富细胞性血管纤维瘤两大类,作者介绍一种成分相同但形态明显不同且不能归类为已知名称的软组织良性纤维血管性肿瘤,此瘤易被误诊为低度恶性肉瘤。本文收集37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12例,年龄6—86岁,平均46.4岁,中位4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性血管纤维瘤 软组织 病理分析 临床 鼻咽血管纤维 细胞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肿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唐涛 范嫏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45-647,651,共4页
目的:探索及鉴别近年内发现的三种起源于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分别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Angiomyxoma,AA)、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及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Angiofibroma,CAF)的临床... 目的:探索及鉴别近年内发现的三种起源于纤维母—肌纤维母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分别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Angiomyxoma,AA)、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及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ellularAngiofibroma,CAF)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果:三种肿瘤均主要发生于外阴或阴道,多为生育期女性(本文报道1例为男性),临床常误诊为外阴巴氏腺囊肿。光镜下均以间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两种成份为主,起源均为间质的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免疫表型有部分相同性,但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却不一致,故鉴别诊断十分必要。结论:三种肿瘤在预后方面存在差异,必须以临床、病理、免疫组化三结合的方法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血管粘液(AA) 血管纤维细胞(AMF) 细胞性血管纤维瘤(CA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冯雨 林兰 +3 位作者 汪庆余 郝华 苏晓燕 李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M-HPC的临床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3~71岁。6例中5例为首发,1例复发于脑膜瘤术...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a,M-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6例M-HPC的临床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3~71岁。6例中5例为首发,1例复发于脑膜瘤术后。均手术全部切除肿瘤,其中1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镜下肿瘤细胞密集,大小一致呈短梭形,可形成席纹状或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胞质少,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多少不等(3~5/10 HPF)。间质富含薄壁裂隙状小血管,部分扩张形成"鹿角状"。其中2例(肿瘤直径均>5 cm)出现间变特征(WHOⅢ级):肿瘤细胞丰富、细胞伴中度异型,核分裂明显增多(约10/10 HPF),可见局灶出血、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BCL-2、vimentin、STAT6呈强阳性,CD99中度阳性,部分病例CD34呈片、灶状阳性,CK、EMA及S-100阴性。结论M-HPC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时应注意与脑膜瘤等疾病鉴别,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尽早发现复发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脑膜 血管细胞/孤立纤维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