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作者 顾蕾 张誉露 +2 位作者 唐尚睿 于浩月 李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5-141,共17页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生命科学和医学注入新的活力,能够从更微观的细胞尺度、更高维的时空角度、更交叉的组学视野来探索生命的未知、拓展医学的边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研究单个或单一类型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异质性。尽管...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为生命科学和医学注入新的活力,能够从更微观的细胞尺度、更高维的时空角度、更交叉的组学视野来探索生命的未知、拓展医学的边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是从时间和空间上研究单个或单一类型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异质性。尽管存在通量、灵敏度、分辨率等技术难点,基于质谱的细胞尺度的时空蛋白质组学技术凭借无偏检测、鉴定种类多、定量准确等特点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从单细胞分选、样品前处理、质谱检测和数据分析四个方面介绍相关技术进展,并探讨了其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未来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时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而新兴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技术无疑将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认知线索和多模态数据等宝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质 质谱 细胞尺度的时空蛋白质组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辨的空间蛋白质组学新技术研究
2
作者 沈枫林 冯兆莹 +3 位作者 方静 张磊 刘晓慧 周新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60,共13页
细胞的异质性普遍存在,单细胞及单细胞分辨的空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帮助人类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机理.然而,受限于单细胞中蛋白含量低以及检测技术灵敏度等问题,单细胞分辨的蛋白质组学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近年来,随着质... 细胞的异质性普遍存在,单细胞及单细胞分辨的空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能够帮助人类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机理.然而,受限于单细胞中蛋白含量低以及检测技术灵敏度等问题,单细胞分辨的蛋白质组学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技术挑战.近年来,随着质谱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扫描速度等方面的提升,许多新的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辨率的空间蛋白组学新技术被开发出来,并用于定量单个细胞中数千种的蛋白,给疾病、环境和医药等研究领域提供了高分辨的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评述了这些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辨率的空间蛋白质组学的新技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蛋白质 空间蛋白质 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3
作者 张云怡 张政 +3 位作者 张俊彦 陈鸿鹄 占利 陈建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8-635,共8页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过程中引起的细胞蛋白质组变化。从宿主细胞分子水平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MT(Tandem Mass Tags)蛋白质组学技术对HTR-8... 目的分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感染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过程中引起的细胞蛋白质组变化。从宿主细胞分子水平对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运用TMT(Tandem Mass Tags)蛋白质组学技术对HTR-8/Svneo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蛋白质组进行定量分析,运用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及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肽段76285个,可定量蛋白6979个。HTR-8/Svneo感染过程中356个蛋白发生了显著性差异表达。153个表达量上调,203个表达量下调。差异表达量倍数最高的蛋白为微管马达蛋白(B4DYE2),最低为翻译起始因子1(Q6IAV3)。GO功能富集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结果表明,上调蛋白参与的生物过程和代谢途径集中在微管、微丝运动,细胞自噬等方面,下调蛋白集中在碳代谢、氮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核酸代谢等初级代谢途径和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等方面。结论单增李斯特菌侵袭HTR-8/Svneo过程中,宿主细胞的基础代谢可能发生了显著降低,并处于较高的自噬水平。细胞迁移诱导透明质酸酶CEMIP(Q8WUJ3)的显著上调说明该蛋白可能在调节滋养层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而造成不良妊娠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单增李斯特菌感染胎盘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增李斯特菌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TR-8/Svneo 蛋白质 TMT蛋白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EB病毒诱导鼻咽癌细胞CNE2表达变化的蛋白质 被引量:4
4
作者 江培洲 甘明 +4 位作者 黄华 沈新明 应万涛 钱小红 姚开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 【目的】寻找并鉴定CNE2细胞在EB病毒感染后表达发生变化的功能蛋白质,为阐明该病毒诱导鼻咽上皮细胞发生生物学变化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分别从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中抽提总蛋白质,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运用软件比较分析上述两组的蛋白质表达图谱,寻找表达有差异的蛋白质点。从凝胶上切下差异蛋白质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结果】图像分析显示,EB病毒感染后的CNE2细胞和未经感染的CNE2细胞之间存在一些明显差异的蛋白质点。通过MALDI-TOF-MS成功地鉴定了其中4个蛋白质点,EB病毒感染CNE2细胞后蛋白质GRP78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表达上调,蛋白质肌动蛋白胞浆组分2和蛋白酶体ι链表达下调。【结论】EB病毒感染鼻咽上皮细胞后引起生物学变化的分子机制可能包括:①诱导细胞大量合成蛋白质以促进增生,同时上调蛋白质GRP78的表达而抗凋亡;②提高细胞内氧化状态而诱导蛋白质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1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该蛋白质调控NF-κB和AP-1来影响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EB病毒感染 CNE2细胞 蛋白质技术 鼻咽癌细胞 鼻咽上皮细胞 诱导 MALDI-TOF-MS 硫氧还蛋白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专刊
5
作者 龙亿涛 乔亮 万晶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I0001-I0003,共3页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单细胞分析技术及多组学整合分析的快速发展,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本专刊汇集了国内研究机构在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相关...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单细胞分析技术及多组学整合分析的快速发展,蛋白质组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本专刊汇集了国内研究机构在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对相关领域的综述和展望,展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潜力与创新性.本专刊旨在推动蛋白质组学领域前沿化学测量技术的交流与传播,促进各领域研究人员的深度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合作 蛋白质 细胞分析 质谱技术 领域前沿 最新研究成果 整合分析 国内研究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蛋白质组学在肝细胞癌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侯振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关键词 血清蛋白质 细胞 蛋白质鉴定技术 蛋白质表达谱 细胞水平 基因编码 蛋白质分离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蛋白质组学鉴定PTPLAD1调控的结肠癌细胞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被引量:3
7
作者 胡阳 杨杰 +1 位作者 余汝媛 汪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5-851,共7页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 目的: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的方法鉴定并分析结肠癌细胞中含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PTPLAD1)调控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方法:运用siRNA技术沉默PTPLAD1的表达,于细胞培养条件下运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stable lsotope labeling with amino acids in cell culture,SILAC)标记细胞,用酪氨酸磷酸化抗体免疫沉淀富集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用LTQ-Orbitrap XL质谱鉴定因敲低PTPLAD1所出现的差异表达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进一步利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IPA)软件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用real-time PCR筛选得到有效的siRNA干扰片段,Western blot验证其干扰效果及有效干扰时间。质谱鉴定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共20个,其中显著上调的8个,显著下调的10个,主要为转录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相关蛋白。IPA软件的结果表明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功能主要与器官发育分化、维持组织分化类型及细胞凋亡、增殖相关。结论:成功鉴定出PTPLAD1调控的差异酪氨酸磷酸化蛋白,可以为后续研究PTPLAD1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样A结构域蛋白1 HCT-116细胞 小干扰RNA 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 磷酸化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血小板相关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尚进 陈欣 +1 位作者 邵维阳 刘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33-1534,共2页
血小板是骨髓微环境中由巨核细胞产生的细胞碎片。由于血小板行使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所含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血小板相关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对血小板所含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各个方面进行... 血小板是骨髓微环境中由巨核细胞产生的细胞碎片。由于血小板行使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所含蛋白质,因此蛋白质组学已成为血小板相关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应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可以对血小板所含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代谢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阐明有关血小板复杂生理过程的未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技术 血小板相 相关疾病 应用 骨髓微环境 生物功能 细胞碎片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p38β激酶对293T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张国林 王三英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23-127,共5页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过表达p38信号通路激酶p38β对人类肿瘤细胞293T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布从细胞质膜到核,其功能涉及核酸、蛋白质、糖脂类分子的转... 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过表达p38信号通路激酶p38β对人类肿瘤细胞293T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利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分离鉴定了1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布从细胞质膜到核,其功能涉及核酸、蛋白质、糖脂类分子的转录、合成和成熟,细胞物质跨膜运输,细胞周期调控以及细胞防御等.文献分析并没有发现上述鉴定的差异表达蛋白是p38β激酶现有直接底物的证据,提示其可能为新的p38β激酶相关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是寻找激酶新靶标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蛋白质表达 P38 T细胞 激酶 细胞周期调控 差异表达 细胞质膜 分离鉴定 质谱技术 双向电泳 肿瘤细胞 信号通路 文献分析 跨膜运输 有效工具 相关蛋白 过表达 核酸 转录 底物 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鉴定肿瘤抗原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
10
作者 汤军桥 葛海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87-2689,共3页
关键词 蛋白质技术 肿瘤标志物 肿瘤抗原 细胞特异性 WILLIAMS 鉴定 生物医领域 有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脂多糖刺激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蛋白组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莲 唐娟 +1 位作者 吴洁 王根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53-1860,共8页
基于iTRAQ多重标记串联质谱技术系统研究脂多糖刺激下乳腺上皮细胞蛋白的差异表达,并对与乳蛋白、乳脂肪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培养纯化后的乳腺上皮细胞,经脂多糖(LPS)处理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iTRAQ标记和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 基于iTRAQ多重标记串联质谱技术系统研究脂多糖刺激下乳腺上皮细胞蛋白的差异表达,并对与乳蛋白、乳脂肪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培养纯化后的乳腺上皮细胞,经脂多糖(LPS)处理后提取细胞蛋白,采用iTRAQ标记和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检测分析得到各组间细胞差异表达蛋白,并采用蛋白印迹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然后对与乳蛋白、乳脂肪相关基因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PPI(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预测。乳腺上皮细胞共鉴定出2 487个蛋白,其中差异蛋白共341个,与对照组相比,163个蛋白表达上调,178个蛋白表达下调。iTRAQ测定结果显示,LPS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αs1-酪蛋白(CSN1S1)、κ-酪蛋白(CSN3)和脂肪酸合酶(FASN)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有统计学意义;经蛋白印迹试验结果表明,LPS诱导组αs1-酪蛋白表达水平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应用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αs1-酪蛋白、κ-酪蛋白和脂肪酸合酶的浓度结果显示,LPS诱导组细胞培养液中上述蛋白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LPS诱导的炎症反应可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的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iTRAQ技术 蛋白质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笑山 王立东 +16 位作者 单探幽 郭涛 李吉林 范宗民 焦新英 常智慧 高社干 韩晶 宋昕 申秋 樊慧 王能超 李韶华 高珊珊 何欣 郭军辉 刘宝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439.58、6627.21、2867.65、4494.08、7762.68、6835.32、4095.94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742.48、9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淋巴结转移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多组学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3
作者 霍志远 周金萍 +2 位作者 马秀敏 周严 黄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7,共12页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细胞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谱已被广泛用于检测细胞群代谢和蛋白组,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技术结合微观生物学和尖端质谱分析,为在单细胞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进... 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细胞质谱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质谱已被广泛用于检测细胞群代谢和蛋白组,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技术结合微观生物学和尖端质谱分析,为在单细胞层面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进一步阐明了细胞微观复杂性.特别是在生物医学应用中,单细胞质谱多组学有助于细胞图谱绘制、生命现象分子机制探究及精准医学的发展等.本文综合评述了近年来基于质谱的单细胞代谢、蛋白组及其整合组学技术研发中面临的挑战与突破,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质谱技术 代谢 蛋白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应用
14
作者 李艳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年第4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技术 应用 双向凝胶电泳 大肠杆菌细胞 基因表达 蛋白质 双向电泳 高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15
作者 蒋宏伟 凌均棨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一种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蛋白质组的研究为口腔疾病病原学、口颌系统发育、口腔肿瘤转移和早期诊断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口腔医学领域应... 蛋白质组学是对一个基因组、一种生物、一种细胞/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蛋白质组的研究为口腔疾病病原学、口颌系统发育、口腔肿瘤转移和早期诊断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本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口腔医 口颌系统发育 领域应用 相互作用 口腔疾病 技术平台 早期诊断 肿瘤转移 基因 细胞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肝癌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长煜 王小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74-376,共3页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易行和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肝癌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其技术原理、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7
作者 胡成效 戴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45-3647,共3页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某一特殊环境、阶段或状态下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谱,这一研究领域称为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即高通量地确定某一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全套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于此项工...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在某一特殊环境、阶段或状态下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谱,这一研究领域称为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即高通量地确定某一细胞组织或器官的全套蛋白质的特征,包括表达水平、结构和功能特征,用于此项工作的技术有二维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质谱(massspectrometry)分析和蛋白质芯片技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系统性红斑狼疮 蛋白质芯片技术 细胞 蛋白质 功能特征 二维电泳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干预HSC-T6细胞差异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瑾 张学荣 +6 位作者 胡仁统 罗小玲 陈缨 林兴 廖明 付娆 付道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0-136,共7页
旨在建立肝星状细胞(HSC-T6)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NGF对HSC-T6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立空白对照组和NGF(4、8和16 mg/L)处理组,分别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利用2-DE分离空白对照组和NGF处理组细胞总蛋白质... 旨在建立肝星状细胞(HSC-T6)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初步分析NGF对HSC-T6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立空白对照组和NGF(4、8和16 mg/L)处理组,分别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利用2-DE分离空白对照组和NGF处理组细胞总蛋白质后,经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对差异蛋白质点进行GO分类及信号传导通路分析。结果显示,比较分析空白对照组和NGF作用组的2-DE图谱,找到差异蛋白质点47个,其中在NGF作用组表达上调22个,下调25个,差异蛋白质点的表达部分随着NGF浓度的增加呈递增性,部分随着NGF浓度的增加呈递减性,对其中18个表达差异1.8倍以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肽质量指纹图分析,鉴定出13个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增殖、氧化代谢有关的蛋白质。眼镜蛇毒NGF能改变HSC-T6细胞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为在蛋白质水平研究NGF抗肝纤维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镜蛇毒(NGF) 肝星状细胞(HSC-T6) 蛋白质 双向电泳技术 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子中药组学技术研究四物汤补血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7
19
作者 马增春 高月 +2 位作者 谭洪玲 梁乾德 王升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3期24-28,共5页
从中药复方的多重作用及中医的整体治疗观出发,作者提出“分子中药组学”的概念,认为中药复方是通过化学成分组合影响到信号分子组合,使紊乱的信号分子网络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中医的证和相关疾病的作用和效果。分子中药组学的关键技... 从中药复方的多重作用及中医的整体治疗观出发,作者提出“分子中药组学”的概念,认为中药复方是通过化学成分组合影响到信号分子组合,使紊乱的信号分子网络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治疗中医的证和相关疾病的作用和效果。分子中药组学的关键技术是化学组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用分子中药组学策略发现了四物汤补血的物质基础是多糖、川芎嗪、阿魏酸和芍药苷, 补血作用的分子机理是影响造血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作用机理 补血 中药复方 信号分子 蛋白质 成分 网络恢复 相关疾病 关键技术 基因 物质基础 细胞因子 分子机理 川芎嗪 芍药苷 阿魏酸 治疗 中医 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策略和技术原理》
20
作者 罗建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5-665,共1页
现代生物技术前沿罗建红著出版时间:2012年3月书号:978-7-03-023811-5装帧:平装开本:16开定价:$58.00《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策略与技术原理》从生物医学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主题切入,着重介绍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 现代生物技术前沿罗建红著出版时间:2012年3月书号:978-7-03-023811-5装帧:平装开本:16开定价:$58.00《医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策略与技术原理》从生物医学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主题切入,着重介绍所涉及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技术原理与研究策略。全书共分14章,内容涉及基因组学、基因克隆、基因的表达与调控、非编码小RNA、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结构、细胞显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细胞生物 现代生物技术 生物医 原理 细胞内信号转导 基因 分子生物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