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79例临床病理及分子表型分析
1
作者 张钰 付伟伟 +7 位作者 陈余朋 李宏 时维平 周剑锋 庄梦艺 范欣欣 张声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7,232,共8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79例PX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4、ATRX、Rb、Olig-2、H3K27M、H3K27me3、IDH1 R132H、BRAF VE1和Ki6...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79例PXA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34、ATRX、Rb、Olig-2、H3K27M、H3K27me3、IDH1 R132H、BRAF VE1和Ki67的表达;Sanger测序法检测H3F3A和IDH1/2,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RAF V600E、TERT基因启动子区;FISH技术检测CDKN2A、EGFR,并分析两者与PXA临床病理特征、分子遗传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79例PXA患者年龄9~69岁,平均年龄36.4岁,肿瘤大多位于幕上,以颞叶、额叶、顶叶最常见,其中2级PXA 42例,3级PXA 37例,肿瘤细胞形态多样,血管周围淋巴结套和嗜酸性小体常见,3级PXA核分裂象多见(平均11.8个/10 HPF)且多数伴坏死、边缘局灶浸润及微血管增生。免疫组化和分子特征上,PXA常见CD34阳性,BRAF V600E突变(68.1%)、CDKN2A纯合性缺失(36.8%),部分病例存在TERT基因突变和Rb免疫组化的缺失表达。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坏死、边缘局灶浸润、CNS WHO分级与总生存期相关;而局灶浸润和CNS WHO分级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NS WHO 3级的PXA预后比2级PXA差,免疫组化联合多项分子检测有利于PXA的精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 TERT启动子 BRAF V600E CDKN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巨细胞型多形性癌2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庆国 师建国 +1 位作者 张传山 晏培松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2-453,共2页
关键词 胰腺巨细胞多形性 胰腺恶性肿瘤 形态学 发生学特点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余深平 贺李 +1 位作者 庄晓曌 罗柏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主诉头晕、头痛或癫痫;1...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主诉头晕、头痛或癫痫;1例为偶然发现。②手术病理:病变发生于额叶6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丘脑1例,鞍区1例。肿瘤合并大小不等囊变。镜下12例由多形性巨细胞、梭形细胞及泡沫细胞构成,WHO II级。1例异形性较明显的多角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伴间变特点。免疫组化:所有病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波形蛋白阳性12例,阴性1例。③MRI表现:MRI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形态、信号特点。13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于皮层或浅表部位;另2例分别发生在丘脑及右侧额叶深部;形态上表现为囊性4例、囊实性4例和实性5例。病变实性部分T1WI以稍低或等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强化6例,不强化1例;囊性及囊实性病例中,囊壁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确强化1例。4例出现病变邻近脑膜轻度强化。结论PXA临床表现独特,MRI能够良好显示其形态及组织学特点,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保豫 侯博 +4 位作者 何海勇 李文胜 梁朝峰 叶卓鹏 郭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索内质网应激(ER stress)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GSC)凋亡的机制。【方法】临床获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标本,剪碎、胰酶消化、过滤、去除红细胞后,培养GSC;免疫荧光技术检... 【目的】探索内质网应激(ER stress)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GSC)凋亡的机制。【方法】临床获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标本,剪碎、胰酶消化、过滤、去除红细胞后,培养GS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SC抗原CD133、GFAP、Nestin、A2B5的表达;caspase3/7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衣霉素(Tun)和毒胡萝卜素(Thap)对GSC的凋亡作用及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同时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蛋白caspase3,ER stress标志蛋白C/EBP同源性蛋白(CHOP)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标志蛋白AKT、m TOR表达水平;使用si RNA沉默CHOP基因后,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周后肿瘤干细胞球形成,并可以表达CD133、GFAP、Nestin、A2B5等GSC抗原。ER stress激活后,可诱导GSC凋亡及降低细胞增殖活性,CHOP表达上调而p-m TOR、p-AKT(Ser473)、p-AKT(Thr308)表达下调;相反,沉默CHOP基因后,ER stress被抑制,上述效应减弱。【结论】ER stress可能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GS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肿瘤干细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MR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敏 张秋妹 +2 位作者 潘敏鸿 洪汛宁 王德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9例均位于幕上,其中颞叶4例,额叶2例,枕叶2例,顶叶1例,均为单发;8例为囊性病...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MR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9例均位于幕上,其中颞叶4例,额叶2例,枕叶2例,顶叶1例,均为单发;8例为囊性病变伴有壁结节,1例为囊实性。MRI平扫显示结节及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附壁结节和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病理组织学显示瘤细胞呈明显多形性,瘤组织中有淋巴组织浸润和丰富的网状纤维,少有坏死,核分裂少或无。所有病例胶原纤维酸性蛋白均表达阳性,4例CD34表达阳性。结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一定的MR表现特征,充分认识这些影像学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13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6
作者 冯一鸣 汪晶 +3 位作者 柯杨 谢琳卡 刘利丹 伍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及预后,并分析影像学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特点及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其中1例进行了脑DWI检查,1例1 ...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治疗及预后,并分析影像学特征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临床特点及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其中1例进行了脑DWI检查,1例1 H-MRS检查,并探究其MR表现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12例位于大脑半球浅表部位,其中肿瘤位于颞叶6例,额叶4例,顶、枕叶2例;1例病灶位于桥小脑角区。囊腔结节型9例,其中7例为大囊小结节,2例大囊大结节;实质型3例,囊型1例。增强扫描肿瘤结节及实质型瘤体均明显强化,瘤周不同程度水肿。所有患者均行肿瘤切除术,全切10例,大部分切除术3例。术后放疗4例,放化疗3例。术后随访平均2.7年,恢复满意10例,其中癫痫消失8例,头疼缓解2例;复发2例,死亡1例。结论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多表现为良性,少数病例可能有恶变可能。MR对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以及与邻近结构关系的确定有指导作用,还能指导放疗,制定手术方案并预测预后,术后应对有残余、复发或间变病例及时进行放、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吕超 漆松涛 +3 位作者 杨开军 徐波涛 王克万 王洪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等。方法对9例发生于颞叶的PXA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病例起病年龄轻,全部以部分性癫痫发作为... 目的探讨颞叶起源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等。方法对9例发生于颞叶的PXA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结果 本组病例起病年龄轻,全部以部分性癫痫发作为临床表现,其中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肿瘤囊性变和附壁结节是最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病理上肿瘤细胞呈多形性,免疫组化GFAP,S-100染色阳性;应用术中皮层脑电监测,全部病例均达到镜下病灶全切除,1例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APXA)病例术后行辅助性放疗;随访1~7年,7例患者癫痫发作完全缓解,2例仅有先兆发作,全部病例肿瘤无复发。结论 部分性癫痫发作是颞叶起源的PXA几乎唯一的临床症状,术中皮层脑电监测下病灶全切除联合药物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颞叶癫痫 手术 放射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綦斌 罗毅男 李毅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8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3.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临床表现主要以癫痫起病。最后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 目的:探讨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8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3.7岁,肿瘤位于大脑半球。临床表现主要以癫痫起病。最后确诊主要靠病理学。显微手术全切5例,大部分切除3例,放疗3例,放化疗2例。随访10个月~5年,6例存活,癫痫及头痛得到控制,2例复发,1例复发死亡。结论: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是一个相对良性肿瘤,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的症状,治疗上应手术全切,对术后有残余、复发或间变者可给予放疗,预后相对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 癫痫 手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倪醒之 许雁萍 殷晓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7-399,共3页
目的研究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遗传学异常,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例PXA标本,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分析方法,研究PXA的染色体失衡。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CGH... 目的研究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XA)的遗传学异常,以探讨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3例PXA标本,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分析方法,研究PXA的染色体失衡。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CGH分析,在3例PXA中都发现有遗传学异常。其中1例有多条染色体的失衡:2p14pter、4p15pter、7p21qter、11q24qter、12和15q14qter的获得,以及8p11.2pter、9p11p23、10p12pter和13q14qter的丢失。该患者于术后1年死于肿瘤复发。3例肿瘤患者中的2例检测到7号染色体的获得和8号染色体短臂的丢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GFR在3例PXA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研究PXA的遗传学改变对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比较基因组杂交 遗传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小脑蚓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玉盛 东强 +2 位作者 周清清 仇玮 张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70-671,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头晕,休息后头晕能缓解,一直未重视,近2月来,患者头晕加重,伴视物模糊。MRI表现:小脑蚓部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4.5cm×3.8cm×3.9cm,边界清晰,以长T1长T2信号囊性成分为主,... 病例资料患者,男,45岁,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头晕,休息后头晕能缓解,一直未重视,近2月来,患者头晕加重,伴视物模糊。MRI表现:小脑蚓部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4.5cm×3.8cm×3.9cm,边界清晰,以长T1长T2信号囊性成分为主,可见稍长T1稍长T2实性附壁结节,实性结节大小约为1.3cm×1.1cm×1.4cm,囊后壁内侧少许弧线状长T1短T2信号,DWI上实性结节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为低信号,第四脑室明显受压、缩小,第三脑室、双侧脑室轻度积水扩张,增强扫描后实性附壁结节明显强化,囊性成分未见强化,未见囊壁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MRP3单链抗体-sTRAIL融合蛋白诱导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凋亡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长伟 赵辰阳 +5 位作者 郎悦 苏静 乐媛 吕翠婷 王梁华 尹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1-767,共7页
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抗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scFv)与人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序列,利用... 采用重组PCR技术获得抗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scFv)与人源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质的基因编码序列,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MAL-c2,构建含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 binding protein,MBP)标签肽的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的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用MRP3阳性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做增殖抑制实验、细胞凋亡诱导实验,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的活性,而MBP无明显作用.上述结果表明,成功表达了antiMRP3(scFv)-sTRAIL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具有诱导U251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活性,为开发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宏艳 马小龙 +4 位作者 黄丙仓 杨晓丹 李绍军 周东晓 张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老年PXA的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12例均单发且位于脑表浅部位,11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10例囊实性,1例囊性,... 目的:分析中老年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老年PXA的MR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12例均单发且位于脑表浅部位,11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10例囊实性,1例囊性,1例实性。囊壁和肿瘤实性部分T1呈等或稍低信号,T2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8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4例呈斑点、片状不均匀轻到中度强化。4例壁无或轻度强化,8例囊壁部分或全部明显强化。5例无瘤周水肿,7例轻度瘤周水肿。2例囊实性病例术后复发且发生间变。结论:发生于中老年人的脑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的MR特征类似于年轻人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可以做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被引量:2
13
作者 康立清 张敬 +1 位作者 张云亭 吴恩惠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5期307-308,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镇静药 治疗 神经系统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君昭 田增民 +2 位作者 王亚明 于新 王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32-432,i0003,共2页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脊髓髓内 膝关节置换术 前列腺增生症 下肢无力 膝关节积液 前列腺摘除 排尿困难 膀胱造瘘 大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MRP3(scFv)-sTRAIL靶向诱导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的凋亡
15
作者 倪长伟 郎悦 +4 位作者 赵辰阳 苏静 乐媛 王梁华 尹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观察抗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与可溶性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antiMRP3(scFv)-sTRAIL对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 目的:观察抗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3,MRP3)的单链抗体与可溶性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oluble 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sTRAIL)的融合蛋白antiMRP3(scFv)-sTRAIL对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ntiMRP3(scFv)-sTRAIL(3.9063~250 nmol/L)作用后U251细胞的存活率。给予亲代antiMRP3(scFv)或TRAIL活性中和抗体mAb 2E5预孵育,应用IC50剂量的antiMRP3(scFv)-sTRAIL作用U251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U251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U251细胞中caspase-3的激活及其关键底物DNA裂解因子(DNA fragmentation factor,DFF)的降解。结果:随着antiMRP3(scFv)-sTRAIL浓度的增加,U251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84.84±0.2)%~(19.93±1.8)%];IC50剂量(62.5 nmol/L)的antiMRP3(scFv)-sTRAIL单独或给予antiMRP3(scFv)、mAb 2E5预孵育后处理,致U25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8.0±1.3)%、(14.9±1.7)%和(17.4±3.0)%;antiMRP3(scFv)或mAb 2E5预孵育均可阻断U251细胞中antiMRP3(scFv)-sTRAIL诱导的caspase-3的激活及DFF的裂解。结论:AntiMRP3(scFv)-sTRAIL促进sTRAIL靶向识别并诱导GBM细胞凋亡,为开发靶向性抗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 单链抗体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例
16
作者 李卉 刘冲 +1 位作者 马聪敏 张建军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0期1167-1167,共1页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颅内 T2信号 壁结节 病例资料 二便障碍 阳性体征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17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1-901,共1页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定义伴核分裂象≥5/10个高倍视野(HPF)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为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形态可见坏死,但不伴核分裂象增加的坏死的临床意义不明。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 形细胞瘤基... 2016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四版修订版定义伴核分裂象≥5/10个高倍视野(HPF)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为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形态可见坏死,但不伴核分裂象增加的坏死的临床意义不明。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 形细胞瘤基因突变率低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WHOⅡ级)。该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年,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大脑表面,癫癎发作为常见临床症状。肿瘤组织由梭形成分以及单核细胞或多核瘤巨细胞相互混杂构成,瘤巨细胞胞核形态和染色相差较大(图1),常见核内包涵体;部分细胞排列紧密,形成所谓的上皮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间变性 中枢神经系统 核分裂象 肿瘤分类 组织学形态 核内包涵体 上皮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54答案: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颅内血肿
18
作者 胡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2-913,共2页
病例资料患儿,男,6月余,呕吐、发热1天伴间断抽搐半天。查体:浅昏迷,右眼外上斜视,四肢肌张力高,双侧巴氏征阳性。头颅CT平扫:右额叶较大团块状高及略高密度影,CT值60-64 HU,长径约82 mm,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病例资料 颅内血肿 诊断 头颅CT平扫 间断抽搐 肌张力高 高密度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上皮样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同一肿瘤或同一谱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Alexandrescu S Korshunov A +2 位作者 Lai S H 李晓玲(摘译) 王行富(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79,共1页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伴有局灶间变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重叠特征。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1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5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特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EGFR扩增、PNET缺失和ODZ3缺失情况,其中...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伴有局灶间变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具有重叠特征。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1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5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免疫组化特征,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EGFR扩增、PNET缺失和ODZ3缺失情况,其中5例用还检测了Ilumina450K甲基化。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平均发病年龄30.9岁(2~79岁),包括5例儿童病例,男女比为4.5:1。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男女比为4:1,平均发病年龄21.2岁(10—38岁),包括2例儿童病例。其中6例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和2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3.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胶质母细胞 上皮样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谱系 肿瘤 变性 发病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并广泛脑脊膜播散1例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亚平 安宁豫 桂秋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 泛脑脊膜 播散 影像诊断 网织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