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酒和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史淑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讨饮酒和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EC-SOD)、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及75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采用聚... 目的探讨饮酒和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EC-SOD)、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7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例组)及750例非癌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EC-SOD和ALDH2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病的关系。结果病例组EC-SOD(C/G)和ALDH2变异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27%、69.47%,对照组则为21.07%、44.4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SOD(C/G)患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2),ALDH2变异基因型的患病风险也显著增加(OR=2.85)。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EC-SOD(C/G)/ALDH2变异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0.67%和6.8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SOD(C/G)/ALDH2变异基因型患口腔鳞状细胞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8.13)。病例组的饮酒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2.70),EC-SOD(C/G)及ALDH2变异基因型与饮酒有协同作用(OR=25.00)。结论 ECSOD及ALDH2变异基因型和饮酒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易患因素,三者联合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 乙醛脱氢2 多态现象 饮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英 郭峰 +1 位作者 张其 陈克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58-560,共3页
对22例正常妇女、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肿瘤花环率(RBC-Ca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 对22例正常妇女、23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和27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肿瘤花环率(RBC-CaR)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组RBC-C3bR和RBC-CaR明显低于正常人和良性组(P<0.01),而RICR较良性组上升(P<0.001),卵巢恶性肿瘤组SOD活性亦明显低于正常人和良性组(P<0.001)。提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SOD活性降低。本研究还对红细胞免疫和SOD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细胞 超氧化物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粒矿物粉尘体外巨噬细胞毒性研究
3
作者 董发勤 邓建军 +4 位作者 吴逢春 蒲小允 John HUANG 冯启明 贺小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6-1176,共1页
关键词 细胞毒性 矿物粉尘 肺泡巨噬细胞 超氧化物歧化 细胞培养技术 乳酸脱氢 结晶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Homer 1a对氧糖剥夺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王远 段发亮 +1 位作者 罗明 张严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探究外泌体Homer 1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胰蛋白酶消化传代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n=9)。对照组正常培养PC12细胞,模型组建立OGD损伤模型,空... 目的探究外泌体Homer 1a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氧糖剥夺(OGD)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胰蛋白酶消化传代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n=9)。对照组正常培养PC12细胞,模型组建立OGD损伤模型,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分别将空载体和过表达Homer 1a载体转染到OGD的PC12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omer 1a 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Hormer 1a、Notch1、Notch基因细胞内区(NICD)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空载体组和Homer 1a组Homer 1a表达、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IL-6、IL-1β、TNF-α、Notch1、NICD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Homer 1a组Homer 1a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3.96±0.45 vs 2.18±0.19,3.68±0.72 vs 2.36±0.33,(78.01±8.22)%vs(52.82±7.34)%,(30.80±1.95)U/mg vs(13.67±0.20)U/mg,P<0.05]。Homer 1a组细胞凋亡率、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IL-6、IL-1β、TNF-α、Notch1、NICD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上调外泌体Homer 1a表达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提高OGD诱导的PC12细胞活性,抑制凋亡,同时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体 PC12细胞 L-乳酸脱氢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 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MDA、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谭克平 刘光国 +1 位作者 姚旭 杜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丙二醛(malonaldehyd,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血浆血栓素β2水平的影响。方法: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细胞因子、MDA、SOD、血浆血栓素β2水平、VAS评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MDA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血清MDA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而SOD治疗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浆血栓素β2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治疗后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AS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且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中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用主要为降低血清细胞因子、MDA、血浆血栓素β2以及提高SOD水平,且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细胞因子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 血栓素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的糖代谢和胰腺β细胞质量和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6
6
作者 赵晓龙 顾迁 +1 位作者 何晓烨 胡仁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研究衰老大鼠的糖代谢和胰腺β细胞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中SOD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70周龄的Wistar雄性老年大鼠(n=12)和10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n=1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20%葡萄糖溶液作糖耐量实验,... 目的研究衰老大鼠的糖代谢和胰腺β细胞质量和功能的改变,并探讨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中SOD活力的关系。方法采用70周龄的Wistar雄性老年大鼠(n=12)和10周龄的Wistar雄性大鼠(n=1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20%葡萄糖溶液作糖耐量实验,测定β细胞对糖刺激的分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与葡萄糖曲线下面积比值,AUCI/AUC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应用免疫组化测定β细胞质量和单位体重的β细胞质量,利用羟胺法测定血清和胰腺组织的SOD活力。结果两组糖耐量基本正常,胰岛素抵抗指数(HO- MA-IR)年老组显著高于年轻组(0.242±0.126 vs 0.045±0.038,P<0.05),AUCI/AUCG年老组显著高于年轻组(0.187±0.048 vs0.098±0.028,P<0.05),单位体重的β细胞质量年轻组明显高于年老组(6.15±0.86 vs 5.80±0.92,P<0.05).年轻组血中SOD活力显著高于年老组(10.04±2.87 vs 6.88±3.56),而胰腺组织SOD活力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年老大鼠较年轻大鼠呈现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分泌及β细胞相对储备能力降低的特点,年老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血中的SOD活力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胰岛素抵抗指数 β细胞质量 超氧化物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IA HaeⅢ、EC-SOD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郭晓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0-455,共6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HaeⅢ(NFκBIA HaeⅢ)、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EC-SOD)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400例UC患者及40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HaeⅢ(NFκBIA HaeⅢ)、细胞外超氧化物岐化酶(EC-SOD)基因多态性和饮酒与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400例UC患者及40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NFκBIA HaeⅢ和EC-SOD基因多态性。结果 NFκBIA HaeⅢ(Non-A/A)基因型和EC-SOD(C/G)基因型频率分布分别为39.50%、71.50%(病例组)和21.25%、43.00%(对照组),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NFκBIAHaeⅢ(Non-A/A)患UC的风险显著增加(OR=2.419 5,95%CI=1.827 1~4.065 4)。EC-SOD(C/G)基因型者患UC的风险也显著增加(OR=3.325 6,95%CI=1.908 5~4.538 7)。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NFκBIA HaeⅢ(Non-A/A)/EC-SOD(C/G)基因型者在UC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2.50%和6.25%,二者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NFκBIA HaeⅢ(Non-A/A)/EC-SOD(C/G)基因型者患UC的风险显著增加(OR=10.158 1,95%CI=4.192 4~12.309 4)。病例组的饮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2.583 7,95%CI=1.408 1~4.932 6,P<0.01),NFκBIA HaeⅢ(Non-A/A)/EC-SOD(C/G)基因型与饮酒有协同作用(OR=35.209 9,95%CI=19.975 1~62.592 2)。结论 NFκBIA HaeⅢ(Non-A/A)/EC-SOD(C/G)基因型和饮酒是UC的易患因素,三者在UC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核转录因子-κB 抑制因子HaeⅢ(NFκBIA HaeⅢ) 细胞超氧化物岐化(ec-sod) 多态现象 饮酒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酚酯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肺内聚集与氧自由基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娟 柴小青 陈昆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酚酯(FA)预处理对内毒素及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FA干预的F1组和F2组(注射LPS前1h,静脉注射FA6mg/kg)和脂微球对照组(C组),每组8只... 目的探讨氟比洛酚酯(FA)预处理对内毒素及脂多糖(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尾静脉注射LPS5mg/kg)、FA干预的F1组和F2组(注射LPS前1h,静脉注射FA6mg/kg)和脂微球对照组(C组),每组8只。每组给药固定容积1ml/kg,A1、F1组和A2、F2组分别于LPS注入2、4h后处死动物。测定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肺组织湿干质量(W/D)比值,支气管肺泡盥洗液(BALF)里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血浆及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计算肺细胞凋亡指数(AI),并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A1、A2组比较,F1、F2组PaO2/FiO2明显升高(P<0.05);LDH活性和W/D比值显著下降(P<0.05);BALF中PMN百分比、肺MPO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浆及肺组织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P<0.05);AI下降(P<0.05),但F1与F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F1与F2组内毒素引起的肺损伤较A1、A2明显减轻。结论 FA预处理对AL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MN聚集、减少氧自由基生成、降低肺细胞凋亡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虫草小分子肽影响线粒体生物酶活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逄利 潘晓华 +4 位作者 凡文博 吴扬 周青阳 王洪军 孙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1-393,共3页
目的:研究北虫草小分子肽影响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酶活性的作用机制,为北虫草的进一步提升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H_2O_2/Fe^(2+)自由基生成损伤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度计法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 目的:研究北虫草小分子肽影响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生物酶活性的作用机制,为北虫草的进一步提升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H_2O_2/Fe^(2+)自由基生成损伤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度计法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化学分析法检测ATP酶和磷脂酶A2(PLA2)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O和ATPase活力:H_2O_2/Fe^(2+)损伤组和小分子肽组分别为[(10.33±3.76)、(21.49±3.18)和(18.90±4.51)、(37.64±2.33)与(22.64±4.47)和(40.17±4.12)];PLA2和SOD活力:H_2O_2/Fe^(2+)损伤组和小分子肽组分别为[(98.48±27.6)、(30.02±3.44)和(18.78±14.61)、(35.04±2.11)与(22.84±12.26)、(37.82±3.82)];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H_2O_2/Fe^(2+)自由基生成损伤模型中,北虫草蛋白源小分子肽能够降低H_2O_2和金属离子对酶系的损伤,提高CCO、ATPase和SOD活力,保护线粒体膜结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和氧化磷酸化体系等生物功能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细胞色素C氧化 超氧化物岐化 小分子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SOD、MDA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媛 谢鼎华 彭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初步探讨老年性聋与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3月... 目的通过测定年龄相关性听力减退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组织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及神经细胞凋亡率,初步探讨老年性聋与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3月龄(听阈20±5dBSPL)及18月龄(听阈55±10dBSPL)Wistar大鼠各30只,硫代巴比妥酸(thibabituric acid,TBA)法测定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xanthine oxidase,XO)测定总SOD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结果①与3月龄组大鼠相比,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耳蜗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②18月龄组大鼠听皮层、蜗核神经细胞凋亡率比3月龄组大鼠相应部位的神经细胞凋亡率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神经细胞凋亡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r=-0.65,P<0.05),与MDA含量正相关(r=0.59,P<0.05)。结论听皮层、蜗核、耳蜗中氧化损伤及神经细胞凋亡与老年性聋的发生发展有关,氧化损伤可能是诱发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超氧化物岐化 丙二醛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对通气机所致大鼠肺损伤防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庆辉 刘岩 +2 位作者 夏文俊 石敏 俞森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ADM)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吸入空气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h。A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40/min;B组为致伤... 目的研究山莨菪碱(ADM)对大鼠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防护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实施麻醉和气管切开后,吸入空气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时间均为4h。A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40/min;B组为致伤组,进行大潮气量通气,潮气量40ml/kg,呼吸频率20/min;C组为ADM防护组,分别在通气开始前24、12h及通气开始后0h经尾静脉注射ADM(15mg/kg),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同B组。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测定左肺湿/干(W/D)值,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血清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观察肺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B组大鼠氧合指数(PaO2/FiO2)较A、C组显著下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左肺W/D值较A、C组显著升高。B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较A组显著增高,而C组较B组显著降低。C组大鼠血清和肺组织中MDA水平较B组显著下降,而SOD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组织病理学显示B组大鼠肺脏内较A、C组有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肺泡壁结构的破坏。结论ADM通过其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大鼠VILI起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介素1 丙二醛 超氧化物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给rhSOD对胎粪诱导肺损伤中NF-κB及MIP-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卢美萍 杜立中 +1 位作者 陈湘湘 余珍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24-1727,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经气道给予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对胎粪诱导大鼠肺NF-κB和炎症因子MIP-1α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胎粪诱导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control),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1mL/k... 目的:观察早期经气道给予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rhSOD)对胎粪诱导大鼠肺NF-κB和炎症因子MIP-1α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胎粪诱导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对照组(control),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1mL/kg;(2)胎粪+生理盐水处理组(Mec/saline);(3)胎粪+rhSOD治疗组(Mec/rhSOD)。后两者先由气管插管注入20%新生儿胎粪生理盐水混悬液1mL/kg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再分别经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1mL/kg或rhSOD20g.L-1.kg-1。24h后取材,RT-PCR法测定肺组织MIP-1αmRNA、Westernblotting法测定NF-κB蛋白表达改变,同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细胞计数。结果:Mec/saline组大鼠BAL细胞计数、肺组织MIP-1αmRNA和NF-κB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4.68±1.40)×109cells/Lvs(0.53±0.19)×109cells/L,3.60±0.75vs1.56±0.33,0.72±0.31vs0.23±0.21],(均P<0.01);Mec/rhSOD组大鼠BAL细胞计数、肺组织MIP-1αmRNA和NF-κB蛋白表达分别为(3.13±0.77)×109cells/L、2.20±0.39和0.44±0.21,均显著低于Mec/saline组(均P<0.01),但仍显著高于control组(均P<0.01)。结论:早期经气道给rhSOD可能通过抑制肺MIP-1α和NF-κB表达而减轻胎粪诱导的肺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岐化 胎粪 肺损伤 NF-ΚB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质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