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慧 戴元荣 +1 位作者 付玉茹 夏梦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方法 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离体培养大鼠气管ASMC,将细胞分为...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方法 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离体培养大鼠气管ASM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PD98059组、TGF-β1+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各组大鼠ASMC OD值,TGF-β1组高于正常组和哮喘组,TGF-β1+PD98059组、TGF-β1+wortmannin组和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PD98059组和TGF-β1+wortmannin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Akt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ERK1/2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PD98059组低于TGF-β1组(P〈0.01)。结论 PI3K和ERK信号通路协同调控了TGF-β1刺激哮喘大鼠ASMC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信号通路 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与端粒酶对肝癌和白血病细胞系凋亡的调控作用(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登举 张瑶珍 +2 位作者 孟凡凯 张东华 刘文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为了观察化疗药物三尖杉酯碱(HRT)、长春新碱(VCR)和依托泊苷(VP-16)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MTT、流式细胞术、端粒... 为了观察化疗药物三尖杉酯碱(HRT)、长春新碱(VCR)和依托泊苷(VP-16)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MTT、流式细胞术、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生物发光分析及Western印迹等方法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一定浓度的化疗药物作用24小时后,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在同样作用条件下,端粒酶活性和磷酸化ERK1/2的表达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中以HRT的作用最明显。结论:HRT,VCR和VP-16可能是通过抑制Ras/Raf/MEK/ERK1/2信号传导通路、降低ERK活性、减少ERK1/2靶基因的转录活化、间接下调端粒酶活性这一共同的作用机制而发挥作用的;细胞凋亡是端粒持续缺失的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白血病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端粒酶 肝癌细胞 白血病细胞 细胞凋亡 三尖杉酯碱 长春新碱 依托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及耐药细胞系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登举 张瑶珍 张东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本研究观察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及耐药细胞系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arregula tedproteinkinases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端粒酶与ERK在白血病及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采用MTT法评价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 本研究观察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及耐药细胞系中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xtracelluarregula tedproteinkinasesERK)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端粒酶与ERK在白血病及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采用MTT法评价白血病和卵巢癌亲代和耐药细胞系对HRT或DDP的敏感性 ,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这两种细胞系间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别 ,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技术 (TRAP)、生物发光分析法定量和定性检测端粒酶活性及用Westernblot检测法检测磷酸化ERK1 和ERK2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白血病和卵巢癌耐药细胞系处于G0 G1 期的细胞比例增加 ,端粒酶活性和磷酸化ERK1 2 蛋白表达水平耐药细胞系较亲代细胞系高。结论 :耐药细胞系G0 G1期细胞比例增加可能是细胞产生耐药的一种标志。白血病和卵巢癌细胞系耐药的产生可能与端粒酶活性和磷酸化ERK1 2 蛋白表达水平的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卵巢癌 耐药 端粒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增强Jurkat淋巴瘤细胞对三尖杉酯碱的敏感性
4
作者 李登举 张瑶珍 +1 位作者 李爱香 黄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ERK)在三尖杉酯碱 ( HRT)诱导 Jurkat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 MTT)法、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印迹检测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研... 目的 研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 ERK)在三尖杉酯碱 ( HRT)诱导 Jurkat淋巴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 MTT)法、流式细胞术和 Western印迹检测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 研究发现下调磷酸化状态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表达可以增强淋巴瘤细胞系 Jurkat对三尖杉酯碱的敏感性。结论  ERK通路对维系 Jurkat淋巴瘤细胞生存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细胞凋亡 化疗敏感性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三尖杉酯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的变化
5
作者 吴哲 彭博 +1 位作者 孙黎光 单文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2-303,311,共3页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 ,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ERK的水平。结果 :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的活性 ,发现手术组手... 目的 :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RK)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应用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模型 ,分别用同位素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检测ERK的水平。结果 :同位素方法检测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的活性 ,发现手术组手术侧为 (13.4 6± 3.2 3) pmol·mg-1·min-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80± 1.5 0 )pmol·mg-1·min-1、假手术组 (10 .74± 1.6 2 )pmol·mg-1·min-1和手术组非手术侧 (10 .79± 2 .2 3)pmol·mg-1·min-1;Westernblot显示ERK水平在手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穹窿海马伞切断AD大鼠海马ERK升高 ,说明ERK信号转导途径在AD发病早期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穹窿海马伞切断 大鼠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苏华 邓华瑜 陈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17β-E2)对MCF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实验处理用浓度;MTT法检测PD...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雌激素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MCF-7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17β-雌二醇(17β-E2)对MCF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实验处理用浓度;MTT法检测PD98059对17β-E2促MCF-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求取其中效抑制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Western印迹法检测p-ERK1/2、野生型p53蛋白水平;RT-PCR检测野生型p53 mR-NA水平。结果:ERK磷酸化抑制剂PD98059能抑制17β-E2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具有时效-量效关系,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各作用时间点PD98059中效抑制浓度分别为89.28μmol/L.24 h、39.81μmol/L.48 h、21.87μmol/L.72 h。应用PD98059 48 h后,能抑制17β-E2促进MCF-7细胞周期转化作用,使G1期细胞增加,S期和G2期细胞减少(P<0.01);阻抑17β-E2增强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P<0.05);增强野生型p53蛋白表达和p53基因转录水平(P<0.01);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ERK在17β-E2促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机制与野生型p53转录和端粒酶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PD98059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p53基因 端粒酶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蛋白激酶C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雪峰 焦海斌 +1 位作者 叶昌成 刘英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探索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沉默Tca8113细胞中NOS-2、蛋白激酶C(PKC)-α、PKC-β和PKC-δ的基因;GriessReagent法检测NOS-2基因沉默后一氧化氮(NO... 目的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中,探索与细胞增殖密切相关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沉默Tca8113细胞中NOS-2、蛋白激酶C(PKC)-α、PKC-β和PKC-δ的基因;GriessReagent法检测NOS-2基因沉默后一氧化氮(NO)生成量;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检测各种方法处理后NOS-2、PKC-α、PKC-β和PKC-δ的基因表达;Westernblotting技术测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作用细胞后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磷酸化程度。结果利用NOS-2的siRNA处理后,Tca8113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PKC的活性与NOS-2的基因表达成负相关(P<0.05);PKC亚型PKC-α、PKC-β和PKC-δ共同参与NOS-2的基因调控(P<0.0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ERK通路负调控NOS-2的基因表达(P<0.05);PKC通过MEK/ERK通路负调控NOS-2的基因表达(P<0.05)。结论在Tca8113细胞中,PKC通过MEK/ERK通路负调控与细胞增殖相关的NOS-2的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蛋白激酶C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通路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激活介导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雅宁 孙竹梅 +3 位作者 刘俊杰 李建民 薛承景 陈长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激活与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H组、ERK1/2抑制剂U0...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激活与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H组、ERK1/2抑制剂U0126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U0126组和Rap组分别于造模前30min侧脑室注射U0126(5μg/μL)和Rap(10nmol/μL)。光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ERK1/2(p-ERK1/2)、ERK1/2 mRNA和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和Beclin-1mRNA、LC3-Ⅱ和LC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死亡率增加(14.9%±5.7%,28.3%±9.8%,44.2%±10.9%)(q值依次为27.56、35.65、44.81;均P<0.05),ERK1/2 mRNA、Beclin-1 mRNA和LC3 mRNA水平增加(1.83±0.01,2.82±0.06,1.34±0.04;1.46±0.02,1.76±0.02,1.35±0.02;1.52±0.04,1.89±0.01,1.31±0.04)(q值依次为42.99、60.66、48.08,71.26、72.46、49.50,48.49、82.40、41.18;均P<0.05),p-ERK1/2、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增加(均P<0.05);与SAH组比较,U0126组神经细胞死亡率增加(19.6±6.5%,36.2±7.7%,58.2±12.7%)(q值依次为9.59、10.43、14.66;均P<0.05),U0126组ERK1/2 mRNA、Beclin-1 mRNA和LC3 mRNA表达降低(1.23±0.02,1.40±0.02,1.12±0.02;1.22±0.04,1.48±0.06,1.24±0.03;1.34±0.04,1.33±0.02,1.14±0.04)(q值依次为75.66、65.35、31.11,37.18、26.70、15.56,16.79、51.85、22.58;P<0.05),p-ERK1/2、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SAH组比较,Rap组神经细胞死亡率降低(9.1%±4.6%,18.8%±8.6%,28.21%±9.2%)(q值依次为11.86、12.54、16.74;均P<0.05),Rap组Beclin-1mRNA和LC3mRNA增加(1.78±0.02,2.27±0.05,1.86±0.04;1.97±0.06,2.31±0.08,1.85±0.00)(q值依次为49.57、48.63、72.12、41.96、38.88、71.73;P<0.05),Beclin-1和LC3-Ⅱ蛋白增加(P<0.05),ERK1/2 mRN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依次为2.63、2.65、2.83,P>0.05),p-ERK1/2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后激活的ERK1/2激活,可促进Beclin-1和LC3-Ⅱ表达介导神经细胞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元自噬及早期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杰 赵雅宁 +5 位作者 刘仁杰 丁家杉 陈禹廷 徐继伟 李建民 田景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及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SAH+U0126组,每...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及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SAH+二甲基亚砜(DMSO)组和SAH+U0126组,每组各12只。采用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造模前30 min,SAH+U0126组经尾静脉注射U0126 0.05 mg/kg,Sham组和SAH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SAH+DMSO组注射等体积DMSO,24 h后处死。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水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区磷酸化ERK(p-ERK)及Beclin-1和LC3-Ⅱ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脑组织含水量增加(P<0.05),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p-ERK及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较,SAH+U0126组脑组织含水量升高(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p-ERK及Beclin-1、LC3-Ⅱ的表达降低(P<0.05);SAH+DMSO组各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K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能通过对自噬的调控减轻SAH后的早期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早期脑损伤 自噬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决定心肌生长方式
10
作者 崔晓兵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8-418,共1页
在病理状态下,心脏工作负荷加重时,心肌细胞会代偿性地生长。心脏后负荷增加可导致心肌向心性生长,以心肌细胞宽度增加为特征;而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心肌离心性生长,以心肌细胞长度增加为特征。心肌的离心性生长和向心性生长可能由不同... 在病理状态下,心脏工作负荷加重时,心肌细胞会代偿性地生长。心脏后负荷增加可导致心肌向心性生长,以心肌细胞宽度增加为特征;而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心肌离心性生长,以心肌细胞长度增加为特征。心肌的离心性生长和向心性生长可能由不同的特异性信号通路所调节,但是具体的信号分子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离心性 长度 向心性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1
作者 郝宇菲 石宇 +3 位作者 郑锦秀 赵雪婷 刘盛露 杨利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1-652,共12页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 目的探究蛋白酶体20S亚基β8(PSMB8)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是否通过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发挥其作用。方法采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分析ccRCC与正常组织PSMB8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进一步检测PSMB8在ccRC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构建稳定过表达和敲减PSMB8的细胞株,分别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对PSMB8共表达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EK/ERK通路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加用ERK激动剂C16-PAF处理进行细胞功能学挽救实验。结果与正常组织比较,PSMB8 mRNA和蛋白在ccRCC组织中呈高表达(P均<0.001),且与临床患者的TNM分期显著相关(P<0.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过表达PSMB8可以促进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1,P=0.039)、迁移和侵袭(P均<0.001),敲减PSMB8可以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22,P=0.005)、迁移和侵袭(P均<0.001);PSMB8共表达基因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其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相关(P<0.001);敲减PSMB8后786-O和ACHN细胞MEK1/2(P=0.017,P=0.016)、ERK1/2(P=0.010,P=0.040)蛋白磷酸化水平及ERK下游因子c-Myc(P=0.043,P=0.038)、c-Fos(P=0.025,P=0.008)和CyclinD1(P=0.006,P=0.047)转录水平均下调;与ERK激动剂C16-PAF处理组比较,敲减PSMB8+C16-PAF组明显抑制786-O、ACHN细胞的增殖(P=0.003,P=0.002)、迁移和侵袭能力(P均<0.001)。结论PSMB8通过激活MEK/ERK信号通路从而促进ccRC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 蛋白酶体20S亚基β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细胞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正常小鼠脑内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正华 黄文晋 +4 位作者 王百忍 宋乐 王曦 段小莉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2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脱臼处死的正常小鼠全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亦见于个别白质内的胶质细胞,脑膜及室管膜细胞也有表达。强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岛皮质、视听皮质、边缘前皮质、扣带前皮质、海马垂直部、弓状核、蓝斑和小脑Purkinje细胞;中等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感觉运动皮质、外侧隔区、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和外侧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前部、视交叉上核、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前腹侧视前核和下丘脑背内侧核;弱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下丘脑后区、顶盖前区、室周灰质腹外侧柱、A5区、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等。本文结果观察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广泛存在,提示pERK1/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参与许多脑区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揭示其分布特点为了解其在脑内的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小鼠 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加重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性损伤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建忠 景丽 +2 位作者 郭风英 马轶 王一理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39-234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研究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 目的探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方法和Western blot技术,对比研究Streptozotocin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时神经元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和神经元凋亡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脑缺血30min和再灌注1、3、6h后,扣带皮质和海马CA3区ERK1/2阳性细胞数和神经元凋亡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P<0.05)。ERK1/2抑制剂U0126可明显减少ERK1/2的磷酸化和凋亡神经元的数量。Western blot分析可见,在缺血脑组织中磷酸化ERK1/2明显增高,再灌注3和6h糖尿病组显著高于正常血糖缺血组(P<0.05)。结论糖尿病高血糖加重缺血性脑损伤与MAPK家族激活有关,特别是ERK1/2参与了脑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血糖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凋亡调节蛋白信号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耀晟 程晓曙 +2 位作者 洪葵 吴宗贵 李毅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40-54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 目的:探讨低温刺激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及凋亡,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凋亡调节蛋白Bim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基于乳鼠原代心肌细胞,低温培养箱施加低温刺激;使用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下调ERK5或Bim的表达;细胞凋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活性氧簇(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ΔΨm)通过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在低温刺激下的心肌细胞中,ERK5 siRNA可加剧Bim蛋白表达;Bim siRNA不影响ERK5,但减轻p-ERK5表达;ERK5 siRNA导致更高的细胞凋亡率,Bim siRNA则可减弱ERK5 siRNA的促凋亡作用;ERK5 siRNA加重了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激活、线粒体膜电位破坏,Bim siRNA则可对抗上述损伤性作用。结论:在低温干预下的心肌细胞中,下调ERK5可释放对Bim的表达抑制,加重凋亡、细胞内钙离子超载、ROS爆发,造成更严重的线粒体膜电位破坏,而下调Bim则产生反向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ERK5/Bim途径在低温诱导心肌细胞损伤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刺激 心肌细胞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凋亡调节蛋白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6 位作者 成邵武 刘林 刘洋 黄娟 龚胜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味脑泰方 中药 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巴方 陈学云 刘洪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白藜芦醇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活化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DMSO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采用FJC染色检测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情...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白藜芦醇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活化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DMSO组和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采用FJC染色检测脑损伤后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检测ERK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活化表达。结果 FJC染色结果显示,与DMSO组相比,白藜芦醇预处理组脑损伤后纹状体神经元凋亡的数量明显减少。白藜芦醇预处理组ERK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表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与降低ERK信号通路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活化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白藜芦醇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彩蓉 蔡飞 +1 位作者 赵辛元 杨颖乔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0-474,共5页
探讨茶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分别以正常糖(NG)、高糖(HG)、糖基化终产物(AGE)及过氧化氢(H2O2)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中p38MAPK... 探讨茶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分别以正常糖(NG)、高糖(HG)、糖基化终产物(AGE)及过氧化氢(H2O2)孵育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系膜细胞中p38MAPK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 Ⅳ)及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显示HG、AGE和H2O2能明显诱导p38MAPK磷酸化和TGF-β蛋白表达增加而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茶黄素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和TGF-β蛋白表达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提示茶黄素可通过调节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延缓糖尿病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触液核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王春光 郭淑琴 +4 位作者 张志强 丁彦玲 殷树欣 陈宏伟 张励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 目的探讨触液核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ERK5)在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中的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270g,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n=24):吗啡-纳洛酮-DMSO组(A组)和吗啡-纳洛酮-BIX02188组(B组)。采用剂量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以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d 6上午经腹腔注射纳洛酮,催促戒断症状出现,即建立吗啡戒断模型。采用行为药理学方法结合免疫荧光技术,侧脑室内注射ERK5特异性抑制剂BIX02188,观察其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行为、戒断所致痛觉过敏及触液核p-ERK5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吗啡-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一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跳跃、咬牙、湿狗样抖动、腹泻及体重减轻等戒断症状明显缓解(P〈0.05),而扭体、流涎无改善(P〉0.05);戒断所致痛觉过敏明显减轻(P〈0.05)。与吗啡一纳洛酮-DMSO组相比,吗啡一纳洛酮-BIX02188组大鼠触液核p-ERK5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拮抗触液核ERK5可减轻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提示触液核ERK5参与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戒断症状 触液核 远位触液神经元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5 BIX021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介导周期性牵张力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京 任大鹏 +4 位作者 颜世果 蓝菁 袁晓 郭庆圆 戚向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526,共7页
目的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频率0.5 Hz、振幅10%的周期性牵张力(加力时间1、3、6、12、24 h),... 目的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频率0.5 Hz、振幅10%的周期性牵张力(加力时间1、3、6、12、24 h),以不加力的细胞作为对照,并分别在加力前应用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以及对细胞转染ERK1/2显性负相变异体(DN-ERK1/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研究人牙周膜细胞的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加力后人牙周膜细胞的p-ERK1/2蛋白水平及骨钙蛋白(OCN) m RNA、骨涎蛋白(BSP)m RNA水平均显著升高,Runt相关基因(Runx)2 m RNA及蛋白水平在加力3、6 h均显著升高。加入抑制剂U0126或细胞转染DN-ERK1/2后,Runx2、OCN、BSP m RNA水平以及Runx2、p-ERK1/2蛋白水平均降低。结论 ERK1/2是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重要分子途径,力学刺激下激活的ERK1/2可能通过提高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参与成骨基因OCN和BSP的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周期性牵张力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覃英娇 周向东 +2 位作者 钟有清 王杰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制药组和西药组的低0.3 s用力呼气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FEV0.3/FVC、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muc5ac mRNA表达量、muc5ac、p-ERK1/2蛋白表达量降低(P <0.05),且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改善。结论 ERK1/2抑制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下调muc5ac表达改善COP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鼠 气道 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