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谱CT测量的肝脏细胞外容积分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1
作者 黄小铭 刘瑜琼 +1 位作者 张振 王国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5-51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图所获取的肝脏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高血压患者肝脏慢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于我院行上腹部能谱CT动态增强检查者200人,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n=87)和高血压组(n=113)... 目的:探讨基于能谱CT碘图所获取的肝脏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与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其在高血压患者肝脏慢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于我院行上腹部能谱CT动态增强检查者200人,将其分为血压正常组(n=87)和高血压组(n=113),后者再分为3个亚组,即1级高血压组(n=53)、2级高血压组(n=31)、3级高血压组(n=29)。收集纳入研究患者的临床数据以及高血压相关数据[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高血压等级],并从临床数据以及能谱CT平衡期碘图收集并计算患者的肝脏ECV及纤维化指数。结果:高血压组肝脏ECV及纤维化指数分别为35.22%(32.65%,37.47%)、1.71(1.36,2.61),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的31.31%(29.28%,32.68%)、1.46(1.05,2.17),且随着患者高血压等级的升高,肝脏ECV以及纤维化指数也随之升高。肝脏ECV均与SBP、DBP、PP、高血压等级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等级以及体重指数(BMI)对肝脏ECV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能谱CT所测得的肝脏ECV与高血压相关指标呈正相关,其中高血压等级是肝脏ECV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BMI是肝脏ECV升高的保护因素。在高血压患者中,基于能谱CT获取的ECV在研究高血压对肝脏的慢性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高血压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细胞外容积分数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
2
作者 王泽华 吴英 +2 位作者 郭瑞 刘瑶 马静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5-1001,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69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69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MVI组(26例)和非MVI组(43例)。在CT平扫和平衡期图像上分别测量病灶内、病灶周边1.0 cm和1.0~2.0 cm范围内肝实质、以及同层面腹主动脉的CT值,计算细胞外容积分数(fE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和常规影像学特征中筛选MVI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临床-常规影像模型。基于CT平衡期测量的病灶fECV建立CT-ECV模型。联合临床、常规影像学特征高危因素和fECV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的效能,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的临床实用性。结果:年龄(OR=0.101,P=0.024)、肿瘤包膜(OR=44.637,P<0.001)、瘤内血管(OR=13.235,P=0.008)和fECV(OR=0.833,P=0.014)是HCC微血管侵犯的高危因素,构建的临床-常规影像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敏感度为0.962%,特异度为0.767%。基于CT平衡期的fECV建立的CT-ECV模型的AUC为0.735,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46.5%。基于临床、常规影像学特征和fECV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951,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86.0%。列线图的校准曲线与理想线接近,DCA显示列线图具有更好的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T的细胞外容积分数可有效预测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微血管侵犯 细胞基质 细胞外容积分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对心脏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辉 孟莉 +1 位作者 鲍海华 李文昕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92,共6页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初始T1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对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检索数据库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eb of Science、Wanfang Database、CBM、VIP及CNKI中有关探讨初始T1值及ECV对CA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开始至2022年11月。由2名研究者单独完成文献筛选,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估。应用Revman 5.3、Stata 16.0和Meta-Disc1.4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和统计分析,进行异质性、发表偏倚分析。使用敏感性分析验证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2篇,共1 04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初始T1值诊断CA的合并敏感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诊断比值比(diagnostic odds ratio,DOR)、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86%(95%CI:82%~89%)、86%(95%CI:80%~91%)、6.2(95%CI:4.2~9.3)、0.16(95%CI:0.12~0.22)、38(95%CI:19~75)、0.92(95%CI:0.90~0.94);ECV诊断CA的Sen合并、Spe合并、PLR合并、NLR合并、DOR合并、AUC分别为90%(95%CI:83%~94%)、90%(95%CI:83%~94%)、8.8 (95%CI:5.3~14.6)、0.11 (95%CI:0.07~0.19)、79 (95%CI:38~162)、0.95 (95%CI:0.93~0.97)。结论 初始T1值和ECV对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CA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分数技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新峰 马海彦 +5 位作者 王荣品 曾宪春 刘江勇 王少彧 王丽慧 熊真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0-803,808,共5页
目的利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技术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定量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织特征,探讨其在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T1 Mapping序列扫描,... 目的利用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 mapping)技术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定量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织特征,探讨其在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例组)和1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T1 Mapping序列扫描,测量心肌、血池T1值并计算平均T1值。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增强前后平均T1值、ECV值的差异,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增强前T1、ECV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并计算增强前T1、ECV鉴别两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病例组心肌增强前平均T1值及ECV值大于均对照组,分别为(1 276.64±141.01)ms和(48.15±8.52)%,心肌增强后平均T1值为(382.71±39.17)ms小于对照组,增强前心肌平均T1值、ECV区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AUC值分别为0.931、0.970,增强前平均T1值鉴别急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92.9%、92.7%,ECV值鉴别急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在90%以上。结论 T1 Mapping技术及ECV能定量分析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织特征,通过测量增强前T1值及ECV值大小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驰豫时间 细胞外容积分数 急性心肌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廓配准法在MRI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中的价值
5
作者 周旭辉 郑梅 +1 位作者 谢秋霞 林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探讨轮廓配准法在MRI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6名健康志愿者(男16名,女10名),进行心脏MRI检查。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 【目的】探讨轮廓配准法在MRI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评估健康成年人左心室心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6名健康志愿者(男16名,女10名),进行心脏MRI检查。采用改良的Look-Locker反转恢复(MOLLI)序列采集心底部、心室中部和心尖部三个短轴位对比增强前后的图像。利用后处理软件通过常规法和配准法分别生成心肌ECV图并比较图像质量。将每个短轴位层面的图像分为形变组和对照组,比较各层面及各组的常规ECV值和配准ECV值。【结果】16位志愿者(61.5%)的T1 mapping图像出现左心室形变。左心室3个短轴位配准ECV图像质量均比常规ECV图高。左心室总体、心室中部和心尖部的常规ECV值[(26.81±2.78)%、(25.38±3.05)%、(28.66±4.10)%]与配准ECV值[(25.75±2.42)%、(24.30±2.45)%、(27.22±3.38)%]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0.016、0.010)。三个形变组配准ECV值均低于常规ECV值(P值分别为0.038、0.012、0.016)且标准差较小。心尖部ECV值高于其他层面以及总体ECV值(常规:F=4.799,P=0.004;配准:F=4.822,P=0.003)且标准差较大。【结论】T1 mapping图像出现左心室形变时轮廓配准技术可改善ECV图像质量,提高ECV值定量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轮廓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在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路鸣 王晨 +2 位作者 余静 程申濠 徐青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T1 mapping参数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T1 mapping参数及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诊断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及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行常规胰腺MRI平扫及增强、T1 mapping检查的患者,纳入AP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其中AP患者根据胰腺炎发作次数分为初次AP发作(singl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及RAP组。分别测量所有患者增强扫描前后的胰腺实质的T1 mapping参数(T1pre pancreas及T1post pancreas)及同层面腹主动脉T1值(T1pre blood及T1post blood),通过公式计算获得胰腺实质强化率(pancreatic enhancement ratio,PER)及ECV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SAP组及RAP组、AP组及正常组两两组间T1 mapping参数及ECV的比较。结果AP组的T1pre pancreas、T1post pancreas、PER及ECV参数值[分别为(1145.20±25.90)ms、(473.50±13.20)ms、0.65±0.00、0.39±0.0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802.20±12.20)ms、(434.60±8.40)ms、0.38±0.00、0.28±0.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AP组与RAP组间,仅有ECV值(0.35±0.20及0.41±0.10)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2。结论T1 mapping参数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有效鉴别AP及R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T1 mapping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细胞外容积分数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武凌宇 白潇涵 +2 位作者 余静 史红媛 徐青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73-1278,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 目的:探讨双能CT(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在鉴别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1年12月外科手术病理证实为IPMN,且术前1个月内行DECT检查的患者57例(良性组28例,恶性组29例)。测量平衡期病灶周围1 cm范围内的胰腺实质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及同一层面腹主动脉IC,依据(IC_(胰腺)/IC腹主_(动脉))×(1-红细胞比容)的公式计算DECT-ECV。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构建影像模型、临床模型及影像联合临床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并使用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ECT-ECV、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升高、有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史是恶性IPMN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像模型(DECT-ECV)、临床模型(CA19-9升高及有AP病史)、影像联合临床模型(DECT-ECV、CA19-9升高及有AP病史)诊断恶性IPM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59、0.884。影像联合临床模型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临床模型(P=0.007)。结论:病灶周围胰腺实质的DECT-ECV参数可以提高良恶性IPMN的鉴别诊断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T1、T2 mapping技术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细辉 刘新峰 +2 位作者 马海彦 刘远成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肌T1、T2 mapping技术和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volume fraction,ECV)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1.5T Aera磁共振扫描仪对24例急性心梗的患者行心肌T1、T2 mapping序列和延迟灌注检查,将扫描图像输入... 目的探讨心肌T1、T2 mapping技术和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volume fraction,ECV)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1.5T Aera磁共振扫描仪对24例急性心梗的患者行心肌T1、T2 mapping序列和延迟灌注检查,将扫描图像输入到syng MR D13后处理工作站,在T1、T2 mapping图手动画取延迟强化节段兴趣区并计算强化前后T1、T2值及血池增强前后T1值,以远隔未强化区域为对照组,同样方法计算该域强化前后T1、T2值及血池T1值,计算两组的ECV,采用t检验和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初始T1值(1320.0±28.4)ms大于远隔未强化区域初始T1值(1196.8±27.0)ms(P<0.001),急性心肌梗死区域T1值下降较远隔未强化区域更明显,两者ECV分别为(38.7±2.1)%、(24.8±2.5)%(P<0.001);急性心肌梗死区域T2值为(93.3±6.6)ms大于远隔未强化区域T2值(80.7±6.7)ms(P<0.001);各参数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840、0.875、0.819,均具备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从ROC曲线图中可看出ECV值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较其他指标高。结论心肌T1、T2 mapping技术和ECV在识别及定量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弛豫时间 横向弛豫成像 磁共振 细胞外容积分数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细胞外容积对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治疗后心脏缓解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芦阳 黎婧怡 +3 位作者 郭玉博 王怡宁 李剑 田庄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3-590,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量的基线细胞外容积(ECV)在预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AL-CA)治疗后心脏缓解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L-CA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测量基线...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成像(CMR)测量的基线细胞外容积(ECV)在预测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AL-CA)治疗后心脏缓解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AL-CA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MR测量基线ECV和其他相关参数。依据治疗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缓解程度:NT-proBNP≤350 pg/ml为完全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60%且没有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为很好的部分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31%~60%且没有达到很好的部分缓解标准为部分缓解;NT-proBNP较基线下降≤30%为无缓解。分别将出现首次心脏缓解(包括部分缓解、很好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和出现最佳心脏缓解(包括部分缓解、很好的部分缓解或完全缓解)作为研究终点。按照随访结束时是否出现心脏缓解将患者分为心脏缓解组(n=24,包括部分缓解7例、很好的部分缓解14例、完全缓解3例)与未缓解组(n=16)。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索基线ECV对心脏缓解的影响。通过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判断和比较不同基线ECV患者的心脏缓解概率和时间差异。结果:在全部40例患者中,男性28例(70%),平均年龄(58±8)岁。λ型AL-CA患者32例(80%)。中位随访568(155,1049)d期间,15例在治疗后60 d时出现心脏部分缓解,3例可达到很好的部分缓解;治疗后720 d至随访结束,共3例达到完全缓解。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基线ECV(HR=0.937,95%CI:0.879~0.999,P=0.045)和达雷妥尤单抗治疗方案(HR=3.279,95%CI:1.098~9.796,P=0.033)是首次心脏缓解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最佳心脏缓解,基线ECV(HR=0.931,95%CI:0.867~1.000,P=0.048)和达雷妥尤单抗一线治疗方案(HR=3.132,95%CI:1.052~9.319,P=0.040)同样也是独立预测因素。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与基线≥54%患者比,基线ECV<54%患者更早获得首次心脏缓解(log-rankP=0.014);与基线ECV≥55%患者比,基线ECV<55%患者更可能达到最佳心脏缓解(log-rank P=0.006)。结论:由CMR测量的基线ECV可作为AL-CA患者治疗后心脏缓解的独立预测指标,较低的基线ECV水平与更快和更好的心脏缓解相关。达雷妥尤单抗一线治疗方案显示出更佳的心脏缓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链型淀粉样变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容积分数 心脏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预测粗梁-团块型肝细胞癌 被引量:2
10
作者 杭嘉乐 王文剑 +5 位作者 杨鑫 田秀春 傅剑雄 孙骏 叶靖 罗先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1-43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CV)预测粗梁-团块型肝细胞癌(MTM-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TM-HCC(MTM-HCC组)和56例非MTM-HCC(n MTM-HCC组)患者资料,比较组间CT表现差异;基于平扫(P)及增强平衡期(E)CT测量腹主动脉(P-CT腹... 目的探讨基于CT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CV)预测粗梁-团块型肝细胞癌(MTM-HC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MTM-HCC(MTM-HCC组)和56例非MTM-HCC(n MTM-HCC组)患者资料,比较组间CT表现差异;基于平扫(P)及增强平衡期(E)CT测量腹主动脉(P-CT腹主动脉、E-CT腹主动脉)、肿瘤(P-CT肿瘤、E-CT肿瘤)及非瘤肝实质(P-CT肝实质、E-CT肝实质)CT值,计算肿瘤及肝实质ECV,对比组间ECV相关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ECV相关参数用于预测MTM-HCC的效能。结果组间CT表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M-HCC组E-CT肿瘤、Δ肿瘤(肿瘤区域绝对强化CT值)及ECV肿瘤均低于n MTM-HCC组(P均<0.01)。以E-CT肿瘤、Δ肿瘤及ECV肿瘤预测MTM-HCC的AUC分别0.74、0.77、0.87,ECV肿瘤的AUC高于E-CT肿瘤和Δ肿瘤(Z=2.271、2.557,P=0.023、0.011)。结论基于CT ECV可有效预测MTM-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细胞间隙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多参数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价值
11
作者 程君 安书田 +4 位作者 庞良俊 王震 李裕国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5-750,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mapping及应变技术评估重度酒精使用障碍(AUD)患者心室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2024年4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32例重度AUD男性患者,同时纳入3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集临床资料及CMR数据,包括常规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容积指数及质量指数)、组织特征参数(NativeT1、T2mapping、细胞外容积分数)、应变参数(左心室整体径向、右心室整体径向、周向及纵向应变),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AUD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9,P<0.001),左心室应变参数(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周向应变、整体径向应变)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4.459、4.435、-4.759,P均<0.001)。AUD组较对照组NativeT1值、T2值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均显著升高(t=6.301、5.650、7.069,P均<0.001)。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及整体径向应变的绝对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703、-2.814,P<0.01)。结论CMR特征追踪技术可早期识别重度AUD患者的心室功能异常。T1、T2mapping及细胞外容积分数升高提示AUD患者存在心肌水肿和纤维化改变,这些改变与左心室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MR多参数评估可为早期诊断重度AUD患者心脏受累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使用障碍 磁共振成像 T1mapping T2mapping 心室功能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及在评估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丹 王倩 +1 位作者 徐晶 张维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6-971,共6页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心脏移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心肌疾病 细胞外容积分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谱CT多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神经侵犯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婷 李昇霖 +2 位作者 张玉婷 袁隆 周俊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神经侵犯(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3例CR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存在PNI者71例,无PNI(nPNI)者52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能谱CT全腹三期增强...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RC)神经侵犯(PN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3年5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3例CRC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存在PNI者71例,无PNI(nPNI)者52例。术前所有患者行能谱CT全腹三期增强扫描。在各期图像上测量病灶的碘基值(IC)、标准化IC(nIC)与能谱曲线斜率(λH)并计算肿瘤细胞外容积分数(ECV)。比较PNI组与nPNI组之间各项能谱CT参数值的差异。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参数及联合模型对PNI和nPNI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PNI组病灶在三期增强图像上的IC和λH、以及在静脉期和延迟期图像上的nIC和ECV的测量值均大于nPN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期nI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参数预测PNI状态的AUC为0.632~0.820;联合模型预测PNI状态的AUC为0.85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10%和86.50%。结论:能谱CT多参数能够在术前预测CRC-PNI,有望推进能谱CT在术前预测CRC-PNI中的进一步研究和远期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神经侵犯 能谱CT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心肌应变定量评价心肌淀粉样变及与心肌初始T1值和ECV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雨蒙 朱静芬 +3 位作者 陈蒙 汪灵杰 朱默 胡春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6-522,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心肌应变定量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价值及与心肌初始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值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CA患者(CA组)、10例可疑CA患者(可疑CA组)、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行3.0T心... 目的:探讨磁共振心肌应变定量评价心肌淀粉样变性(CA)价值及与心肌初始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ECV)值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CA患者(CA组)、10例可疑CA患者(可疑CA组)、2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行3.0T心脏磁共振检查(CMR),扫描序列包括心脏电影、T1mapping、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GE)。在心脏电影图像上进行心肌应变分析,得到左室整体及各区域层面的3D径向应变(RS)、周向应变(CS)和纵向应变(LS)值。通过T1mapping图像获得心肌初始T1值和ECV值。对各组间上述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将CA患者的心肌应变值与心肌初始T1值和ECV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组的左室心肌各层面及总体的RS、CS、LS绝对值均低于HCM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可疑CA组的总体RS、CS、LS绝对值均减低(P<0.05)。CA患者左室总体RS值与心肌初始T1值(r=-0.775,P<0.001)及ECV值(r=-0.659,P<0.001)均呈负相关;左室总体CS值与心肌初始T1值(r=0.883,P<0.001)及ECV值(r=0.772,P<0.001)均呈正相关;左室总体LS值与心肌初始T1值(r=0.854,P<0.001)及ECV值(r=0.765,P<0.001)均呈正相关。结论:磁共振心肌应变可以定量评价CA患者心肌形变程度,且与心肌初始T1值和ECV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 心肌淀粉样变 T1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心肌受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杰 邓炜 +12 位作者 喻绪恩 徐银 石永光 赵韧 李裕国 安书田 张亮亮 束宏敏 钱银锋 刘斌 杨任民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29,114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心电图及CMR结果。CMR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左心室T1值、T2值、细胞外容积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两组CMR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例WD患者左心室室间隔处可见心肌裂。12例WD患者中,心肌延迟增强阳性2例,均位于室间隔右心室插入部。WD患者初始T1值[(1092.4±50.3)ms]、T2值[(53.8±2.0)ms]与细胞外容积分数[(31.7±3.5)%]较对照组[(1039.8±38.1)ms、(51.0±2.7)ms、(25.8±1.0)%]均显著升高(t=2.893、2.904、5.635,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2、0.520、0.665、0.913、0.731、0.828,P均>0.05)。结论CMR对于早期发现WD心肌受累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WD患者疑似心脏受累检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T2 mapping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量指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肌累及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泽豪 柴烨子 +4 位作者 苏璇 孙宝航行 刘启明 姜萌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肌累及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6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LE患者61例,以及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肌累及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6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SLE患者61例,以及健康对照组54人。2组均进行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及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将SLE患者根据BMI的四分位数分组,比较组间患者的CMR形态、功能及组织学指标。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研究SLE患者中BMI与细胞外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ECV)的关系。结果·校正年龄及疾病病程因素后,低BMI组(≤18.72 kg/m^(2))的ECV中位数较正常BMI组(18.73~23.00 kg/m^(2))及高BMI组(>23.00 kg/m^(2))显著升高(34.33%vs 30.52%vs 31.44%,P=0.007)。正常低值BMI组(18.73~20.20 kg/m^(2))的右室肥厚发生率(33.3%)、肺高血压发生率(26.7%)、心肌水肿发生率(6.7%),较低BMI组、正常高值BMI组(20.21~23.00 kg/m^(2))及高BMI组均更低。在长病程SLE患者中ECV与BMI存在显著相关性,当BMI≤23.00 kg/m^(2)时为负相关(r=−0.597,P=0.009),当BMI>23.00 kg/m^(2)时为正相关(r=0.739,P=0.023),但在健康对照组中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及ECV与BMI均无线性相关关系。在多重线性回归校正年龄、免疫抑制剂使用及肺动脉压等因素后,SLE患者的BMI水平与ECV升高独立相关(BMI>23.00 kg/m^(2):β=−0.457,P=0.006。BMI≤23.00 kg/m^(2):β=0.766,P=0.001)。结论·SLE患者的心脏累及程度与BMI密切相关,对低BMI的SLE患者需要额外关注潜在的心肌损伤。将BMI维持于正常偏低水平(18.73~20.20 kg/m^(2))并避免超重(≤23.00 kg/m^(2))可能有助于患者的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质指数 心脏磁共振 细胞外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