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和DWI检查在术前诊断脑胶质瘤病变恶性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晓敏 张清恒 张海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究利用磁共振动态造影技术预测术前脑胶质瘤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和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将患者分为低级别... 目的探究利用磁共振动态造影技术预测术前脑胶质瘤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联。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9月~2020年5月收治的76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级和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将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瘤(32例)和高级别胶质瘤(44例)。对不同分级患者的(Ktrans)容积转运参数、(Ve)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ADC)表观扩散系数以及MVD进行比较。经ROC分析,(Ktrans值、Ve、ADC、MVD)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的意义,整理(Ktrans值、Ve、ADC与MVD)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Ktrans值、Ve、MVD与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及ACD对比后,前两者对比后者属于较高的,后两者对比是后者较高的。对ROC分析中,Ktrans值、Ve、ADC、MVD对于高级的曲线下面积是(0.746、0.812、0.682、0.668)。Ktrans值和Ve与MV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ADC与MVD呈现负相关。结论DCE-MRI术前可用于诊断脑胶质瘤相关参数,并显示其与患者的微血管密度(MVD)以及病变恶性程度之间的关联,为手术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动态造影技术 脑胶质细胞 容积转运速率 细胞外分数容积 弥散率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1 mapping技术及在评估心肌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丹丹 王倩 +1 位作者 徐晶 张维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6-971,共6页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 T1 mapping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MRI新技术,其通过量化心肌组织的T1值和细胞外容积分数,可对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进行评估。本文综述T1 mapping的基本原理、扫描序列及在导致心肌纤维化的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心梗、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狭窄、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心脏移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心肌疾病 细胞容积分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心肌受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杰 邓炜 +12 位作者 喻绪恩 徐银 石永光 赵韧 李裕国 安书田 张亮亮 束宏敏 钱银锋 刘斌 杨任民 余永强 李小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29,1142,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在评估肝豆状核变性(WD)心肌受累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4—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MR检查的12例W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纳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研究组匹配的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心电图及CMR结果。CMR定量参数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左心室T1值、T2值、细胞外容积分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两组CMR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1例WD患者左心室室间隔处可见心肌裂。12例WD患者中,心肌延迟增强阳性2例,均位于室间隔右心室插入部。WD患者初始T1值[(1092.4±50.3)ms]、T2值[(53.8±2.0)ms]与细胞外容积分数[(31.7±3.5)%]较对照组[(1039.8±38.1)ms、(51.0±2.7)ms、(25.8±1.0)%]均显著升高(t=2.893、2.904、5.635,P均<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22、0.520、0.665、0.913、0.731、0.828,P均>0.05)。结论CMR对于早期发现WD心肌受累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WD患者疑似心脏受累检查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T2 mapping 细胞容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 T1mapping技术在2型糖尿病早期心肌损伤中的应用
4
作者 陈琳 潘江峰 +2 位作者 叶丽梅 陈晓荣 张晓茹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3期430-431,434,共3页
目的探讨MR T1 mapping技术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T2DM病程早期及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心脏MR T1mapping技术行心脏MR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左心室相关参数、各节段心肌及各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Native T1... 目的探讨MR T1 mapping技术在2型糖尿病(T2DM)早期心肌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T2DM病程早期及3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心脏MR T1mapping技术行心脏MR检查。测量并比较两组间左心室相关参数、各节段心肌及各冠状动脉供血区心肌Native T1值、增强后T1值、ECV值,并绘制ROC曲线进一步评估各参数值的诊断价值。结果T2DM组平均EF值低于健康对照组,T2DM组的ECV值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供血区和LCX供血区T2DM患者的增强后T1值、ECV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ECV值对于T2DM早期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0.9)。结论心脏MR T1 mapping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价糖尿病心肌损伤,其中ECV值对2型糖尿病早期心肌损伤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心肌损伤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磁共振 纵向弛豫时间映射图 细胞容积分数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