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菁 孙黎光 +4 位作者 蔡葵 宗志宏 邢伟 刘素媛 刘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急性 慢性 海马CA1区 蛋白激酶 长时程增强 活化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建桂 黄艺仪 +4 位作者 马虹 何小洪 廖新学 王礼春 柳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713-171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关系。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心脏压力负荷增高大鼠模型。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Ang-(1-7)治疗组。在腹主动脉缩窄术后1d开始,Ang-(1-7)治疗组大鼠,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μg.kg-1.h-1);假手术组及模型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同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4周处死部分大鼠,检测左心室重量/体重比、血浆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并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磷酸化ERK1/2(p-ERK1/2)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周和4周,腹主动脉缩窄均导致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升高、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增加,也导致了心肌中p-ERK1/2表达增高;血管紧张素-(1-7)治疗未改变腹主动脉缩窄对心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影响,但能明显减轻腹主动脉缩窄所诱导增高的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和心肌中p-ERK1/2表达水平。结论:外源性Ang-(1-7)可减轻压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这一作用可能与它抑制心肌p-ERK1/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肥大 左心室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1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杨莉 赵连英 +2 位作者 刘彦超 叶立红 戴二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81-68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 目的研究大麻素受体1(CB1)mRNA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表达的变化,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关系。方法采用1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留取小鼠的肝组织及血清。通过病理对肝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荧光定量RT-PCR检测CB1 mRNA和ERK mRNA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且随造模时间的延长,CB1 mRNA和ERK mRNA含量亦逐渐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及HA的水平随造模时间延长而不断升高,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B1 mRNA的含量不但与血清中ALT、AST、HA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1、0.763、0.769,P均<0.01),而且与肝组织中ERK mRNA含量也呈显著正相关(r=0.789,P均<0.01)。结论CB1可能通过激活ERK,以ERK通路诱导肝星状细胞(HSC)增殖,促进肝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大麻酚 CB1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介导的自噬对七氟烷后处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2
4
作者 覃琴 谢红 +4 位作者 殷明 乔世刚 曹建方 高稚淇 王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 目的研究七氟烷后处理(S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转导通路介导的自噬在其中的机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建立急性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Sham组)、I/R组、SP组、七氟烷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ERK1/2抑制剂PD98059组(PD组)、PD98059溶剂DMSO组(DMSO组),各15只。后5组缺血30min,再灌注4h。再灌注4h末提取心脏,用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eclin-1、LC3Ⅱ/Ⅰ及P6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I/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减小[(35.7±10.1)%vs(56.4±12.3)%,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SP组比较,PD组心肌梗死范围增加[(50.7±8.3)%vs(35.7±10.1)%,P<0.05],LC3Ⅱ/Ⅰ、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SP减轻了大鼠心肌I/R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ERK1/2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再灌注期间自噬体清除的破坏,进而抑制再灌注期间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自噬 心肌再灌注损伤 麻醉药 吸入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缺氧/复氧诱导损伤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芬芳 李卫平 +1 位作者 尹艳艳 李维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1-475,共5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在缺氧/复氧所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DNA琼脂糖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AST)在缺氧/复氧所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其抗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模型。采用DNA琼脂糖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ERK和磷酸化ERK蛋白的表达。结果海马神经元细胞经缺氧/复氧后发生了明显凋亡形态学的改变,凋亡率增加,AST(20、40mg/L)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率和胞质钙离子浓度,且促进磷酸化ERK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黄芪总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钙超载、激活细胞ERK信号存活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植物提取物/药理学 细胞凋亡 海马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慧 戴元荣 +1 位作者 付玉茹 夏梦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方法 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离体培养大鼠气管ASMC,将细胞分为...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管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的协同调控作用。方法 6~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复制大鼠慢性哮喘模型,离体培养大鼠气管ASMC,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哮喘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组、TGF-β1+PD98059组、TGF-β1+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组、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各组大鼠ASMC OD值,TGF-β1组高于正常组和哮喘组,TGF-β1+PD98059组、TGF-β1+wortmannin组和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TGF-β1+PD98059+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PD98059组和TGF-β1+wortmannin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Akt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wortmannin组低于TGF-β1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SMC中p-ERK1/2的表达,哮喘组高于正常组,TGF-β1组高于哮喘组,TGF-β1+PD98059组低于TGF-β1组(P〈0.01)。结论 PI3K和ERK信号通路协同调控了TGF-β1刺激哮喘大鼠ASMC增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信号通路 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调控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少雯 华子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54-1757,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处理组(胆红素处理神经元)、抑制组...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ERK)1/2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胆红素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处理组(胆红素处理神经元)、抑制组(胆红素+ERK1/2抑制剂PD98059)以及对照组(DMSO)。采用改良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和Hoechst33342DNA染色法,观察各组细胞存活率及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处理组细胞存活率(85.418±1.406)%明显低于对照组(99.990±2.782)%(P<0.01),而高于抑制组(63.951±1.148)%(P<0.01);对照组和抑制组NF-κB蛋白光密度值、阳性细胞率[分别为(0.157±0.037)、(0.986±0.795)%和(0.249±0.059)、(2.622±1.552)%]均明显低于处理组[分别为(0.306±0.072)、(6.882±2.626)%,P<0.01]。结论胆红素可激活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ERK/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ERK1/2通路可抑制NF-κB活性而加剧胆红素的神经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元 胆红素 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江 吴芹 黄燮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6-340,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ligustrazine)对大鼠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25,50及100mg·kg-1)组。后4组采用缩窄腹主动脉(AAC)造模... 目的观察川芎嗪(ligustrazine)对大鼠压力超负荷所致心肌肥厚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ERK-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川芎嗪(25,50及100mg·kg-1)组。后4组采用缩窄腹主动脉(AAC)造模,术后次日开始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给药结束后监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左心室肥厚指数(LVHI)和左心室重/右心室重(LVW/RVW)为左心室肥厚参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肥厚标志心房利钠因子(ANF)和ERK-1mRNA的表达。结果AAC术后3周,与正常及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中颈总动脉收缩压(SBP)、左心室内收缩压(LVSP)及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明显升高,而左心最大收缩/舒张速率(±dp/dtmax)明显降低;左心室肥厚参数LVHI与LVW/RVW显著增加,ANF和ERK-1mR-NA表达明显上调。川芎嗪ig给药3周不影响SBP及LVSP,但显著降低LVEDP,增加±dp/dtmax,减轻LVHI和LVW/RVW,降低ANF和ERK-1mRNA的表达。结论川芎嗪能抑制大鼠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其机制可能部分与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中ERK-1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肥厚 左心室 腹主动脉缩窄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和应激对肥大细胞缺陷大鼠脊髓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长青 卫艳予 +1 位作者 冷玉鑫 段丽萍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9-813,共5页
目的:研究感染和应激所致的内脏高敏感性大鼠中肥大细胞的作用以及与信号通路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ERK)的关系。方法:... 目的:研究感染和应激所致的内脏高敏感性大鼠中肥大细胞的作用以及与信号通路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和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ERK)的关系。方法:以肥大细胞缺陷大鼠(WsRC Ws/Ws,Ws/Ws)和野生对照大鼠(WsRC+/+,+/+)为基础构建一过性旋毛虫感染(post-infection,PI)和急性冷束缚应激(acute cold restraint stress,ACRS)内脏高敏感模型,腹部回撤反射评分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第6腰椎和第1骶椎(lumbar 6 sacral1,L6S1)段脊髓TRPV1和磷酸化的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3.7±0.09)相比,PI(2.52±0.13)、ACRS(2.28±0.17)和PI+ACRS(2.25±0.12)组+/+大鼠内脏敏感性均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3.25±0.20)相比,PI(2.87±0.14)和PI+ACRS(2.50±0.27)组内脏敏感性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ACRS组(2.97±0.22)内脏敏感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与对照组(0.090±0.009)相比,PI(0.121±0.012)、ACRS(0.122±0.008)和PI+ACRS(0.129±0.008)组+/+大鼠脊髓TRPV1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相比(0.106±0.012),ACRS(0.132±0.014)组脊髓TRP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I(0.140±0.008,P<0.05)以及PI+ACRS(0.156±0.010,P<0.01)组脊髓TRPV1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样,在+/+大鼠中,与对照组(0.58±0.03)相比,PI(0.72±0.04)、ACRS(0.75±0.04)以及PI+ACRS(0.78±0.01)组脊髓pERK1/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Ws/Ws大鼠中,与对照组相比(0.59±0.04),ACRS组(0.69±0.04)脊髓pERK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PI(0.72±0.04)以及PI+ACRS(0.74±0.04)均可导致脊髓pERK1/2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增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过性旋毛虫感染和ACRS均可引起大鼠内脏高敏感,但是ACRS引起的内脏高敏感具有肥大细胞依赖性。旋毛虫感染和ACRS均可以引起脊髓通路TRPV1和pERK1/2蛋白水平表达增加,ACRS引起的TRPV1和pERK1/2表达上调也具有肥大细胞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痛觉过敏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TRPV阳离子通道 毛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367385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途径减轻小鼠脑血管痉挛后神经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冉 刘江 +5 位作者 崔建忠 王海涛 田艳霞 王凯杰 张宇新 高俊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血管痉挛(CVS)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l/2)途径的作用。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CVS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 目的:探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脑血管痉挛(CVS)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l/2)途径的作用。方法:采用非开颅血管内线栓法制备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CVS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mGluR1拮抗剂LY367385组,于SAH后10 min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LY367385(500 nmol)5μL,术后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SAH后6、24和48 h 3个时点取右侧脑组织标本,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各组mGluR1mRNA的表达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GluR1和p-ERK1/2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随CVS时间延长,各组小鼠mGluR1 mRNA、mGluR1和p-ERK1/2蛋白均有不同程度增强,凋亡细胞增多,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神经轴索变性断裂。与模型组比较,拮抗剂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mGluR1 mRNA、mGluR1和p-ERK1/2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脑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损伤减轻。结论:(1)CVS后mGluR1的表达增强可通过激活ERK信号途径诱导神经细胞凋亡。(2)mGluR1选择性拮抗剂LY367385对CVS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痉挛 受体 代谢型谷氨酸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压力负荷诱导小鼠肥厚心肌和心衰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梅 杨毅宁 +5 位作者 马依彤 陈邦党 刘芬 韩伟 高晓明 黄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小鼠主动脉弓缩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肥厚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探讨肥厚心肌从代偿到失代偿心力衰竭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2周龄C57/BL小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TAC)建立心肌肥厚模型,... 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在小鼠主动脉弓缩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肥厚心肌组织中不同时点的表达变化,探讨肥厚心肌从代偿到失代偿心力衰竭发生中的分子机制。方法:12周龄C57/BL小鼠通过主动脉弓缩窄(TAC)建立心肌肥厚模型,在1、4、8、12、16周时进行高频心脏超声、血流动力学、组织重量及心肌病理学检测,RT-PCR半定量测定心房利钠肽(ANP)、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bcl-2、bax mRNA,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ERK1/2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建立假手术模型,在不同时点给予相同检测后处死。结果:(1)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左室收缩期、舒张期前壁、后壁厚度、左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内径于术后呈逐渐增加趋势;左心室射血分数于术后12周显著降低(P<0.05)。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于术后4周明显增加,8-12周保持稳定,16周明显下降;左室舒张末压于术后8周持续增加(均P<0.05)。显示心肌由左室肥厚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2)组织形态学天狼猩红染色测量心肌胶原含量及TUNEL染色测定凋亡指数显示从4周到16周呈增加趋势。(3)与假手术组比较,缩窄组心肌组织ANP术后1周至16周表达呈持续性增加;而α-MHC、bcl-2 mRNA表达呈持续性降低;bcl-2/bax比值下降;缩窄组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2蛋白水平术后1周明显增加,4周时达高峰,12周至16周下降至稳定(均P<0.05),总ERK1/2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主动脉弓缩窄诱导的压力超负荷可导致左室心肌早期代偿性向心性肥厚向晚期心力衰竭发展。ERK1/2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压力负荷诱导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能通过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实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 主动脉弓缩窄 压力负荷 左室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通过非基因效应激活钙离子流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丽丽 王建六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9-493,共5页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雌激素通过钙离子通道及雌激素受体引发钙离子流继而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活化通路的机制。方法: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雌激素作用下及加入雌激素受体...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中,雌激素通过钙离子通道及雌激素受体引发钙离子流继而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ERK)活化通路的机制。方法: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雌激素作用下及加入雌激素受体的抑制剂ICI182780和钙通道阻滞剂nifedipine后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同样条件下ERK通路的激活。结果:17β-雌二醇(17β-estrodiol,E2)和偶联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17β-雌二醇(E2-BSA)在作用1 min后均可以引发瞬时的钙离子流,钙离子的浓度增高可以被雌激素受体的抑制剂ICI182780和钙通道阻滞剂nifedipine抑制。在Ishikawa细胞,E2可以快速激活ERK通路,加入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后,E2作用5 min和30 min,ERK通路未被阻抑。加入钙离子通道阻滞剂nifedipine后,5 min时雌激素对ERK通路的激活未被阻抑,但30 min时nifedipine阻抑了ERK通路的激活。E2-BSA对ERK通路的活化也在作用30 min后被nifedipine阻抑。结论:雌激素可以通过钙离子通道快速激发钙离子流,进而影响ERK通路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慢性冬眠心肌血管紧张素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13
作者 李东野 李薇薇 +5 位作者 夏勇 张琳 朱红 徐通达 钱文浩 潘德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58-761,共4页
目的观察家兔慢性冬眠心肌(CHM)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家兔建立CHM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卡托普利1、2组、美托洛尔1、2组和... 目的观察家兔慢性冬眠心肌(CHM)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R)、2型受体(AT2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变化及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64只家兔建立CHM模型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卡托普利1、2组、美托洛尔1、2组和缬沙坦1、2组,每组8只。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T1R、AT2R、ERK1/2表达的变化;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羟脯氨酸法测定间质胶原含量。结果CHM较正常心肌AT1R水平下降、AT2R水平上升,各药物组AT1R、AT2R较对照组下降(P<0.05);各组ERK1/2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的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各药物组较假手术组降低(P<0.05);3种药物均可抑制CHM间质纤维化、减少凋亡细胞。且药物大小剂量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1R、AT2R、ERK1/2可能参与CHM的发生发展过程;卡托普利、缬沙坦和美托洛尔可能通过AngⅡ受体、ERK1/2途径发挥保护CH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顿抑 受体 血管紧张素 1型 受体 血管紧张素 2型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介导单磷酰脂A的心脏保护作用
14
作者 刘秀华 武旭东 +1 位作者 谢晓华 高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磷酰脂A(MLA)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在猪心脏缺血再灌注 (I/R)模型上 ,观察MLA预处理对于心肌梗塞面积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 ,检测MAL预处理后猪心肌组织内细胞外信调节激酶 (ERKs)与HSP86含... 目的 :探讨单磷酰脂A(MLA)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在猪心脏缺血再灌注 (I/R)模型上 ,观察MLA预处理对于心肌梗塞面积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blot的方法 ,检测MAL预处理后猪心肌组织内细胞外信调节激酶 (ERKs)与HSP86含量的变化。结果 :MAL预处理明显缩小猪心脏I/R所致心肌梗塞的范围 ,并使心肌组织内HSP 86和ERKs蛋白水平发生上调。结论 :MLA预处理可以减轻猪心脏I/R所造成的损伤 ,其机制涉及ERKs介导的HSP 86蛋白合成的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心肌缺血 铁血预处理 心脏保护 细胞信号调节 单磷酰脂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的影响
15
作者 田明慧 高航 +1 位作者 刘磊 海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4,共4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PD-98059组(PD组)。厄贝沙坦灌胃...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厄贝沙坦+PD-98059组(PD组)。厄贝沙坦灌胃1周后制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PD-98059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实验结束后用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BcI-2、Bax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ERK的活性;TUNEL检测凋亡细胞指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P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降低,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厄贝沙坦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PD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Bax表达明显增加,磷酸化ERK活性及Bcl-2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激活ERK通路,进一步调控Bcl-2、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抗高血压药 细胞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神经元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玲 张盼盼 +4 位作者 韩晓庆 王袁 黄超 王金环 王红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3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间歇低氧组、U0126组,每组45只,每组又分为1、3、7、10、14d共5...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间歇低氧早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135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间歇低氧组、U0126组,每组45只,每组又分为1、3、7、10、14d共5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9只.各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CA1区ERK1/2、P53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间歇低氧组比较,U0126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1、3、7、10、14 d ERK1/2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间歇低氧组和U0126组海马CA1区3、7、10、14d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间歇低氧组比较,U0126组海马CA1区3、7、10、14d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0).100±0.021 vs 0.133±0.015,0.160±0.017 vs0.253±0.019,0.239±0.027 vs 0.351±0.024,0.332±0.033 vs 0.500±0.048,P<0.05).结论 ERK抑制剂U0126通过阻断ERK信号通路减少间歇低氧早期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降低P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低氧 海马 神经元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玲 王袁 +3 位作者 张嘉宾 汪彦辉 张敏 张盼盼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5%间歇低氧组(5%IH组)、ERK抑制剂组(U0126组),每组又分...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对间歇低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96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对照组(UC组)、5%间歇低氧组(5%IH组)、ERK抑制剂组(U0126组),每组又分为7、14、21、28 d 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ERK1/2、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表达;TUNEL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情况;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UC组比较,5%IH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ERK1/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ERK1/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15.48±2.00 vs 27.91±2.15,15.51±1.93 vs 35.86±2.58,15.57±2.09 vs 47.04±3.96,15.43±1.97 vs 59.03±4.09,P<0.05)。与UC组比较,5%IH组和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7、14、21、28 d海马CAl区神经细胞Beclin-1和LC3蛋白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UC组比较,5%IH组和U0126组大鼠7、14、21、28 d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5%IH组比较,U0126组大鼠7、14、21、28 d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跨越目标象限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ERK抑制剂U0126通过阻断ERK信号通路抑制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自噬的激活,进而减轻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低氧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认知功能障碍 微管相关蛋白质 海马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培养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孙蕾清 徐晶 +5 位作者 陈永强 郑璐 吕小婷 刘军权 陈复兴 周忠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1388-1391,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到含有唑来膦酸和白细胞介素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ERK1/...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体外培养人γδT细胞增殖和杀伤功能的影响。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到含有唑来膦酸和白细胞介素2的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诱导培养获得γδT细胞。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γδT细胞ERK1/2信号通路后,用细胞计数仪测定γδT细胞增殖和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杀伤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颗粒酶B和穿孔素的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培养10 d后的γδT细胞纯度达到(87.94±2.36)%。PD98059作用后的γδT细胞数低于对照组[(6.74±0.36)×105/ml vs(9.42±0.31)×105/ml],而PD98059作用后γδT细胞颗粒酶B阳性表达率[(48.89±1.31)%vs(41.58±1.58)%]、穿孔素阳性表达率[(65.92±3.29)%vs(33.49±2.83)%]、对肝癌Hep G2细胞的杀伤率[(69.28±4.96)%vs(48.34±3.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8、7.582、15.478、11.201,P值均<0.001)。结论 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能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但能增强γδT细胞的体外杀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蛋白激酶抑制剂 受体 抗原 T细胞 γ-δ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 MAP激酶对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朝明 郑巨佳 +3 位作者 李芩耀 潘薛波 吴帆 林灼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54-1661,共8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一种MAP激酶)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WT)小鼠,经高脂饲料(HFD)喂养4周后,然后分别给予U0126(MEK抑制剂,使Erk1/2失活)和...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一种MAP激酶)失活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C57BL/6J野生型(WT)小鼠,经高脂饲料(HFD)喂养4周后,然后分别给予U0126(MEK抑制剂,使Erk1/2失活)和腺相关病毒携带的FGF21(AAV-FGF21)处理4周观察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及其相关调控基因的变化状况。此外,体外原代培养肝细胞用于探索其具体分子作用机制。结果: AAV-FGF21处理4周能显著抑制WT小鼠体重增加,降低血清异常血脂水平,并减少肝脏脂质沉积。然而,这些保护性效应在给予药物U0126抑制Erk1/2活性后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在分子信号机制方面,AAV-FGF21处理能显著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调控基因 Srebp-2 的表达,增加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转运等代谢调控基因( Acacb、 ABCG5 、Cyp7a1 等)的表达,减少肝脏组织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MCP-1的mRNA表达水平;然而,经U0126处理后这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在体外实验方面, FGF21处理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胆固醇调控蛋白Srebp-2的mRNA和蛋白表达;然而,给予U0126共处理后,这种效应被完全抑制。结论: FGF21具有改善机体肝脏脂质代谢的生物功能;Erk1/2部分介导了FGF21调节肝脏脂质代谢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在1型糖尿病颈动脉内皮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
20
作者 王启章 陈茂刚 +3 位作者 李达文 刘朝来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7-98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 目的探讨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炎症表达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57BL/6野生型雄性小鼠8只为对照组,同窝INS2^(AKITA)雄性小鼠16只分为1型糖尿病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分别腹腔注射0.1%DMSO 50μl/d;PD98059 10 mg/(kg·d),连续8周。检测血糖及NO、内皮素1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颈动脉NO、一氧化氮合酶(NOS)、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STAT-3)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糖尿病组血清内皮素1和颈动脉MPO明显增高,血清和颈动脉NO、NOS明显减低(P<0.05);ERK和MMP-9蛋白表达、颈动脉STAT-3活性及颈动脉内皮MMP-9阳性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1型糖尿病组比较,干预组上述各项均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信号途径可通过STAT-3参与1型糖尿病小鼠颈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及MMP-9等炎性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map激酶 糖尿病 1型 颈动脉疾病 内皮 血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