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正常小鼠脑内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正华 黄文晋 +4 位作者 王百忍 宋乐 王曦 段小莉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9-414,共6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是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现已知在正常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其活化形式即磷酸化的ERK1/2(pERK1/2)分子的存在,但其在小鼠脑内的分布目前还没有全面的观察。本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研究了pERK1/2样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脱臼处死的正常小鼠全脑内的分布。结果发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阳性产物主要存在于神经元,亦见于个别白质内的胶质细胞,脑膜及室管膜细胞也有表达。强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岛皮质、视听皮质、边缘前皮质、扣带前皮质、海马垂直部、弓状核、蓝斑和小脑Purkinje细胞;中等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感觉运动皮质、外侧隔区、内侧杏仁核、皮质杏仁核和外侧杏仁核、丘脑室旁核前部、视交叉上核、穹隆下器、终板血管器、前腹侧视前核和下丘脑背内侧核;弱阳性表达的核团主要有:视上核、下丘脑室旁核大细胞部、下丘脑后区、顶盖前区、室周灰质腹外侧柱、A5区、孤束核和延髓腹外侧网状结构等。本文结果观察到pERK1/2在正常小鼠脑内广泛存在,提示pERK1/2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能参与许多脑区在正常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揭示其分布特点为了解其在脑内的多样性功能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小鼠 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蛋白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秦莉花 李晟 +6 位作者 成邵武 刘林 刘洋 黄娟 龚胜强 程诚 葛金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 目的探讨加味脑泰方对卵巢摘除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雌激素组(n=10)和加味脑泰方组(n=10)。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大鼠摘除卵巢。去卵巢术后11 d,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分别予雌激素和加味脑泰方灌胃3 d;术后14 d,模型组、雌激素组、加味脑泰方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4 h后取脑组织,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蛋白活化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脑泰方组和雌激素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1),ERK1/2蛋白活化程度明显升高(P<0.01),p-JNK蛋白活化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脑泰方可能通过提高p-ERK1/2蛋白活化,降低p-JNK蛋白活化,降低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加味脑泰方 中药 凋亡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1蛋白激酶、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丽 石燕 +2 位作者 蒋成英 孙琼 戴广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8,481,共6页
目的探讨Raf-1蛋白激酶(Raf-1)、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pMEK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Raf-1、pMEK1、p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性... 目的探讨Raf-1蛋白激酶(Raf-1)、磷酸化丝裂原细胞外激酶1(pMEK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肝癌中的表达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6000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Raf-1、pMEK1、pERK1/2蛋白的表达差异性与肝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Raf-1、pMEK1和pERK1/2在肝癌中的过表达率分别为38.3%、46.7%和38.3%,三者过表达率呈正相关(P<0.05)。Raf-1、pMEK1和pERK1/2过表达与性别、年龄、甲胎蛋白、乙肝表面抗原表达状态、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存在癌栓、肿瘤大小等各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Raf-1过表达与肝癌预后相关(P<0.05)。结论 Raf-1的过表达是肝癌预后不良的显著标记,可能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Raf-1蛋白激酶 磷酸化丝裂原细胞激酶1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化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宁钧宇 敬海明 +3 位作者 杜宏举 齐丽娟 高珊 李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增强细胞内AMPK的活化(表现为AMPK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采用定点突变获得组成性激活型AMPK突变体,设计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shRNA)序列构建AMPK干扰载体,并分别包装产生组成性激活型AMPK和AMPK敲低慢病毒。分别采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处理、组成性激活型AMPK慢病毒感染和AMPK敲低慢病毒感染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AMPK活性对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活性(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及其下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明显增强AMPK的活性(表现为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并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受到抑制);组成性激活型AMPK表达能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以及下游的细胞增生;在AMPK敲低细胞中,IGF-1能引起更强的ERK1/2活化。结论 AMPK能通过抑制ERK1/2活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GF-1信号,并能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窝蛋白1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杨正慧 熊浩 +5 位作者 刘清秀 陈平姣 陈名华 张静 高琰 曾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陷窝蛋白(caveolin)-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在CA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0例CA患者组织(CA组)和12例正常人包皮组织(正常对照组)中caveolin-1和p... 目的:探讨陷窝蛋白(caveolin)-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p-ERK)在尖锐湿疣(CA)组织中的表达及在CA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0例CA患者组织(CA组)和12例正常人包皮组织(正常对照组)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和分布,比较二者在2组标本中棘层和基底层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CA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棘层中caveolin-1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p-ERK的表达显著上升(P<0.05),在基底层中caveolin-1和p-ERK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2Caveolin-1和p-ERK在CA组棘层中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A皮损组织棘层中caveolin-1表达下降,p-ERK表达上升,二者的表达成负相关,caveolin-1表达下调可能引起ERK1/2信号通路活化加强,参与CA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陷窝蛋白1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控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在介导周期性牵张力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宋京 任大鹏 +4 位作者 颜世果 蓝菁 袁晓 郭庆圆 戚向敏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526,共7页
目的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频率0.5 Hz、振幅10%的周期性牵张力(加力时间1、3、6、12、24 h),... 目的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采用多通道应力加载系统对细胞施加频率0.5 Hz、振幅10%的周期性牵张力(加力时间1、3、6、12、24 h),以不加力的细胞作为对照,并分别在加力前应用ERK1/2通路特异性抑制剂U0126以及对细胞转染ERK1/2显性负相变异体(DN-ERK1/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质印迹法研究人牙周膜细胞的基因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加力后人牙周膜细胞的p-ERK1/2蛋白水平及骨钙蛋白(OCN) m RNA、骨涎蛋白(BSP)m RNA水平均显著升高,Runt相关基因(Runx)2 m RNA及蛋白水平在加力3、6 h均显著升高。加入抑制剂U0126或细胞转染DN-ERK1/2后,Runx2、OCN、BSP m RNA水平以及Runx2、p-ERK1/2蛋白水平均降低。结论 ERK1/2是周期性牵张力刺激下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的重要分子途径,力学刺激下激活的ERK1/2可能通过提高Runx2蛋白的表达水平而参与成骨基因OCN和BSP的转录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周期性牵张力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9
7
作者 覃英娇 周向东 +2 位作者 钟有清 王杰 刘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抑制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小鼠气道高分泌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7 d后各组小鼠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RT-qPCR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uc5ac、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抑制药组和西药组的低0.3 s用力呼气量(FEV0.3)、用力肺活量(FVC)、FEV0.3/FVC、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muc5ac mRNA表达量、muc5ac、p-ERK1/2蛋白表达量降低(P <0.05),且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改善。结论 ERK1/2抑制药通过抑制ERK1/2信号通路,下调muc5ac表达改善COP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 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鼠 气道 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调控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
8
作者 王楠 唐燕萍 +3 位作者 蔡虎志 陈新宇 李少东 陈雪靓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3,I0026,共6页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 目的基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etastasis associated lung adenocarcinoma transcript 1,malat-1)/微小RNA-133(microRNA-133,miR-133)通路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磷酸化(p-ERK1/2)探讨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对阿霉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2.67μmol/L阿霉素(adriamycin,ADR)培养液共培养45 h以建立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设置正常对照组、正常+W组(W: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miR-133过表达组、miR-133过表达+W组、ADR组[ADR:阿霉素(adriamycin)]、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共8组。细胞增殖活性采用MTT法检测,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lncRNA malat-1、miR-133以及ERK1/2 mRNA的含量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ERK1/2及p-ERK1/2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心肌细胞活性依次增加(P<0.05);NT-proBNP含量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miR-133表达依次增加(P<0.05);lncRNA malat-1表达依次降低(P<0.05)。实验后各组心肌细胞ERK1/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R组、ADR+W组、ADR+miR-133过表达组、ADR+miR-133过表达+W组、正常对照组、miR-133过表达组、正常+W组、miR-133过表达+W组p-ERK1/2蛋白表达依次降低(P<0.05)。结论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能够降低心肌细胞p-ERK1/2蛋白表达从而对慢性心力衰竭发挥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心肌细胞中的lncRNA malat-1/miR-133通路进行调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温阳振衰颗粒含药血清 H9C2心肌细胞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微小RNA-133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调节仔猪空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齐珂珂 孙雨晴 +4 位作者 万晶 邓波 门小明 吴杰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12-3916,共5页
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 GLP-2)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信号传导机制。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9mol/L p GLP-2(p GLP-2组)和10-9mol/L p GLP-2、10μmol/L U0126(p GLP-2... 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p GLP-2)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节及其信号传导机制。培养液中分别添加10-9mol/L p GLP-2(p GLP-2组)和10-9mol/L p GLP-2、10μmol/L U0126(p GLP-2+U0126组),对照组不添加以上试剂,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测定IPEC-J2胞质紧密黏连蛋白-1(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IPEC-J2细胞培养液中添加p GLP-2显著增加了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p42-ERK1/2、p44-ERK1/2的蛋白表达量(P<0.05);与p GLP-2组相比,在IPEC-J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ERK1/2的抑制剂U0126,显著降低了ZO-1、occludin、claudin-1以及p42-ERK1/2、p44-ERK1/2的蛋白表达量(P<0.05)。综合得出,ERK1/2通路是p GLP-2调控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一条重要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胰高血糖素样肽-2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风仙 王晓 +5 位作者 刘雯 高彦丽 马金龙 徐兴欣 陈世明 杨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0-594,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 目的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ERK1/2和MMP-9在30例慢性宫颈炎、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8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的定性表达情况。结果 P-ERK1/2和MMP-9在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0、28.9%和24.4%及77.6%和65.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393,P=0.003;χ2=40.968,P=0.005)。宫颈鳞癌患者中,P-ERK1/2和MMP-9在临床Ⅱ~Ⅲ期组、G3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肿瘤直径>4 cm组的阳性率分别明显高于临床Ⅰ期组(P=0.015,P=0.002)、G1~G2组(P=0.013,P=0.017)、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7,P=0.021)和肿瘤直径≤4cm组(P=0.008,P=0.004)。P-ERK1/2与MMP-9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χ2=8.955,P=0.006)。结论 P-ERK1/2和MMP-9的阳性率随宫颈病理改变的程度加深而增加。P-ERK1/2和MMP-9在宫颈鳞癌中过表达可能促进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其淋巴结转移,二者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 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宫颈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U0126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微管结合蛋白2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海波 朱春莹 +3 位作者 包义君 陈书达 郭宗泽 仇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2-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U0126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微管结合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U0126组,每组50只,各组再根据缺血后再灌注的时间点细分为6、12...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抑制剂U0126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微管结合蛋白2(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1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U0126组,每组50只,各组再根据缺血后再灌注的时间点细分为6、12、24、48和72 h 5个亚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AP-2在各组小鼠海马的表达变化,同时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小鼠海马MAP-2的表达在6 h时已经明显降低,24 h达最低值,而在72 h略有回升(P<0.01);与相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小鼠相比,U0126组小鼠海马MAP-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而且海马细胞的凋亡情况明显好转(P<0.01)。结论 U0126能够上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MAP-2的表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U0126 海马 细胞凋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葛新滢 邵露露 +1 位作者 高雪林 何荣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5-160,共6页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是一种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Ras-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的信号转导级联,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侵袭作用。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痫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是一种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参与Ras-Raf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的信号转导级联,通过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甚至侵袭作用。肺癌、肝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痫前期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以及其疾病的转移和病情的进展,均与ERK1/2信号通路调控细胞侵袭性密切相关。因此通过探索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在相关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根据近些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介绍ERK1/2信号通路侵袭性这一特性在各个疾病中所发挥的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侵袭性 肿瘤 子痫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途径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颖 刘永亮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72只3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8)、模型组(n=18)、低剂量GSPE组(n=18)和高剂量GSPE组(n=18)。用直线加速器进行脑部照射22...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对放射性脑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并分析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72只3月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8)、模型组(n=18)、低剂量GSPE组(n=18)和高剂量GSPE组(n=18)。用直线加速器进行脑部照射22 Gy制作放射性脑损伤模型。采用穿梭箱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组织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GSPE组动物穿梭箱主动回避反应率显著升高(P<0.001),被动回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01);海马区神经细胞结构损伤减轻;GAP-43 m RNA和磷酸化ERK1/2表达水平增高(P<0.001)。且高剂量GSPE组显著优于低剂量GSPE组(P<0.001)。模型组中GAP-43 m RNA表达水平与磷酸化ERK1/2水平呈正相关(r=0.764,P<0.001);低剂量GSPE组和高剂量GSPE组中GAP-43 m RNA表达水平与磷酸化ERK1/2水平呈正相关(r=0.814,0.822,P<0.001)。结论 GSPE通过ERK1/2途径提高大鼠海马区GAP-43表达,发挥防治放射性脑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脑损伤 学习 生长相关蛋白-43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铅中毒对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和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杨菁 孙黎光 +4 位作者 蔡葵 宗志宏 邢伟 刘素媛 刘宁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 目的 探讨急、慢性铅中毒对大鼠海马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2 (ERK2 )含量的影响及其与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 (LTP)的关系。方法 大鼠怀孕后分别饮用蒸馏水或 0 .2 %醋酸铅溶液 ,断乳后鼠仔则直接饮用 ,于 30d后测定LTP ,并取海马作为慢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正常 30d大鼠海马片稳定培养 2h后 ,分别用含或不含 2 0 μmol·L-1 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孵育 ,不同时间点收集 ,作为急性铅中毒标本测定ERK2含量。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标本活化的ERK2含量。结果 高频刺激后对照组和慢性铅中毒组峰电位分别为刺激前的1 85 %和 88% ;慢性铅中毒组活化的ERK2则比对照组降低了 46 %。海马片培养中 ,对照组活化的ERK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铅中毒组在 30和 60min时分别下降了 68%和 33% ,1 2 0min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急性 慢性 海马CA1 蛋白激酶 长时程增强 活化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唐强 叶涛 +3 位作者 朱路文 吴孝军 李宏玉 田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针刺组(n=18)、康复组(n=18)及针康组(n=18),再分为术后3 d、7d、14 ...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预后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n=18)、模型组(n=18)、针刺组(n=18)、康复组(n=18)及针康组(n=18),再分为术后3 d、7d、14 d三个亚组(n=6)。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头穴丛刺针法治疗,康复组给予电动跑台训练,针康组采用针康法治疗。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进行评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暗区皮层ERK1/2、p-ERK1/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神经缺损评分降低(P<0.05);术后7 d、14 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评分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p-ERK1/2蛋白表达增加(P<0.05),(p-ERK1/2)/(ERK1/2)增加(P<0.05);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p-ERK1/2蛋白表达升高(P<0.05),(p-ERK1/2)/(ERK1/2)增加(P<0.05)。结论针康法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神经功能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激活介导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雅宁 孙竹梅 +3 位作者 刘俊杰 李建民 薛承景 陈长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激活与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H组、ERK1/2抑制剂U0... 目的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海马区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激活与神经细胞自噬的关系。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AH组、ERK1/2抑制剂U0126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Rap)组。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作SAH大鼠模型;U0126组和Rap组分别于造模前30min侧脑室注射U0126(5μg/μL)和Rap(10nmol/μL)。光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马区磷酸化ERK1/2(p-ERK1/2)、ERK1/2 mRNA和自噬标志蛋白(Beclin-1和Beclin-1mRNA、LC3-Ⅱ和LC3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死亡率增加(14.9%±5.7%,28.3%±9.8%,44.2%±10.9%)(q值依次为27.56、35.65、44.81;均P<0.05),ERK1/2 mRNA、Beclin-1 mRNA和LC3 mRNA水平增加(1.83±0.01,2.82±0.06,1.34±0.04;1.46±0.02,1.76±0.02,1.35±0.02;1.52±0.04,1.89±0.01,1.31±0.04)(q值依次为42.99、60.66、48.08,71.26、72.46、49.50,48.49、82.40、41.18;均P<0.05),p-ERK1/2、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增加(均P<0.05);与SAH组比较,U0126组神经细胞死亡率增加(19.6±6.5%,36.2±7.7%,58.2±12.7%)(q值依次为9.59、10.43、14.66;均P<0.05),U0126组ERK1/2 mRNA、Beclin-1 mRNA和LC3 mRNA表达降低(1.23±0.02,1.40±0.02,1.12±0.02;1.22±0.04,1.48±0.06,1.24±0.03;1.34±0.04,1.33±0.02,1.14±0.04)(q值依次为75.66、65.35、31.11,37.18、26.70、15.56,16.79、51.85、22.58;P<0.05),p-ERK1/2、Beclin-1和LC3–Ⅱ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SAH组比较,Rap组神经细胞死亡率降低(9.1%±4.6%,18.8%±8.6%,28.21%±9.2%)(q值依次为11.86、12.54、16.74;均P<0.05),Rap组Beclin-1mRNA和LC3mRNA增加(1.78±0.02,2.27±0.05,1.86±0.04;1.97±0.06,2.31±0.08,1.85±0.00)(q值依次为49.57、48.63、72.12、41.96、38.88、71.73;P<0.05),Beclin-1和LC3-Ⅱ蛋白增加(P<0.05),ERK1/2 mRN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依次为2.63、2.65、2.83,P>0.05),p-ERK1/2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H后激活的ERK1/2激活,可促进Beclin-1和LC3-Ⅱ表达介导神经细胞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调节蛋白激酶1/2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的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滕振平 邢飞跃 +1 位作者 王通 李莉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A蛋白(ConA)或者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藉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A蛋白(ConA)或者佛波醇酯(PDB)加离子霉素(Ion)刺激,以流式细胞术分析PD98059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碘化丙锭(PI)染色分析PD98059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CFDA-SE染色分析显示,当浓度为5、10、20、30、40μmol/L时,PD98059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r=0.985,P<0.01)。选择最佳浓度30μmol/L的PD98059,观察其对不同时间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PD98059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P<0.01),但抑制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升高。细胞周期分析进一步表明,PD98059可阻止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进入S期和G2/M期,而亚二倍体峰变化并不明显。PD98059对PDB+Ion刺激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与ConA刺激相似,不同的是S期和G2/M期的变化较ConA的作用更明显。结论PD98059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并可阻止其进入S期和G2/M期,提示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在淋巴细胞增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淋巴细胞 增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通路在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莉莉 赖东平 +5 位作者 王秀玉 郑东诞 郭润民 沈宁 陈培熹 冯鉴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1-966,共6页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 目的探讨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 1/2)通路在阿霉素(doxorubicin,DOX)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建立细胞损伤的体外模型,在DOX处理前应用ERK 1/2抑制剂PD98059抑制ERK 1/2的活化;检测细胞存活率、ERK 1/2的活化、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胱硫醚γ-裂解酶(CSE,为内源性硫化氢的合成酶)的表达。结果 5μmol·L-1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1~6 h,呈时间依赖性地促进ERK1/2的活化;5μmol·L-1DOX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损伤作用,表现为细胞存活率下降、ROS水平升高、MMP丢失及CSE表达降低;在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30min,应用ERK1/2抑制剂10μmol·L-1PD-98059预处理能明显拮抗DOX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ROS水平降低,细胞存活率MMP和CSE表达水平均升高。结论 ERK1/2通路参与DOX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肌毒性 H9C2心肌细胞 氧自由基 线粒体膜电位 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传导通路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内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伟 付小兵 +2 位作者 孙同柱 杨银辉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71-873,T002,共4页
为研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Ras和C-fos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这3种蛋白在8例胎儿皮肤和8例成人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胎儿发育初期,p-ERK1/2、Ras... 为研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Ras和C-fos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这3种蛋白在8例胎儿皮肤和8例成人皮肤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在胎儿发育初期,p-ERK1/2、Ras和C-fos蛋白表达较低,随着胎儿生长发育,这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大,在妊娠后期胎儿和成人皮肤组织中,3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妊娠早期胎儿皮肤(P<0.01)。p-ERK1/2、Ras和C-fos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皮肤组织内都有表达,显示它们可能对皮肤的发生、结构和功能的维持以及损伤后修复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信号传递 胎儿皮肤 免疫组化 增生性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加压素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酸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戴红艳 葛志明 李永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6-780,共5页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用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观察UⅡ诱导的SHR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 目的研究尾加压素Ⅱ(U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涉及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用胸腺嘧啶掺入法(3H-TdR)观察UⅡ诱导的SHR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特异性的抑制剂PD98059对UⅡ诱导SHR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技术观察UⅡ诱导后ERK1/2的磷酸化,及Urantide、PD98059对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UⅡ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诱导SHR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且这一作用可以完全及部分被Urantide、PD98059抑制;UⅡ可以时间依赖性地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ERK1/2的磷酸化,且这一作用可以完全被Urantide、PD98059抑制。结论UⅡ可以诱导SHR大鼠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且该过程部分由ERK1/2信号通路所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加压素Ⅱ 成纤维细胞 增殖 细胞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