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肝细胞外体积分数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鑫 王文剑 +4 位作者 傅剑雄 孙骏 叶靖 蒋国庆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7-912,共6页
目的:探讨CT肝细胞外体积分数(ECV)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胃底食管静脉再出血(EGV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的患者术前CT图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过术后一年的随... 目的:探讨CT肝细胞外体积分数(ECV)预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胃底食管静脉再出血(EGVR)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经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的患者术前CT图像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经过术后一年的随访,将患者分为再出血组和非再出血组。选取平扫及延迟期图像,分别测量肝脏、脾脏及主动脉的增强前后CT值,计算肝脏及脾脏细胞外体积分数(ECV)。比较ECV在再出血与非再出血组之间差异。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构建ECV及联合参数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构建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LSD术后再出血组肝脏ECV值显著低于非再出血组(32.0%±4.5%vs.39.9%±4.0%,P<0.0001)。再出血组脾脏ECV低于非再出血组(42.1%±7.5%vs.46.2%±6.8%,P=0.002)。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肝脏ECV是患者发生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再出血的诊断效能AUC值分别为0.711、0.724、0.923。联合模型(PT+FIB+肝脏ECV)的AUC值为0.963,与单独肝脏ECV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脏ECV能有效预测门静脉高压患者LSD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优于PT和FIB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硬化 细胞外体积分数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食管胃底静脉再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细胞外体积分数用于腹部疾病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庆阳 张宇琦 +5 位作者 包佳琪 高伟 赵磊 窦亚娜 杨振兴 郝粉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91-794,共4页
细胞外基质(ECM)参与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和代谢活动,与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相关。基于影像学技术获得的细胞外体积分数(ECV)可量化评价ECM,进而评估病变。本文就基于CT的ECV用于腹部疾病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腹部疾病 细胞基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细胞外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细胞外体积分数评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慧 李亚光 +3 位作者 母建奎 闫子佳 韩晓楠 雷立存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138,共7页
目的 评估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ECV)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ALBI)分级]的研究价值,并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组间ECV值的差异性。... 目的 评估细胞外体积分数(ex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 ECV)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白蛋白-胆红素(albumin-bilirubin, ALBI)分级]的研究价值,并探讨不同肝功能分级组间ECV值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2年1月至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脏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 Gd-BOPTA)增强MRI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50例和肝功能正常(normal liver function, NLF)者17例,均具有MRI检查前/后两周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受试者均行平扫期和平衡期的T1 mapping成像,测量出受试者肝实质、腹主动脉平扫期和平衡期的T1值,再结合红细胞压积水平,计算ECV值。根据2种肝功能分级法将肝硬化组分为Child-Pugh分级组(CP组)和ALBI分级组。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ECV值与ALBI分级、Child-Pugh分级等肝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ECV值的差异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ECV值鉴别不同肝功能分组的诊断效能,并计算其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以及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结果 ECV值与Child-Pugh分级(r=0.694,P<0.01)和ALBI分级(r=0.689,P<0.01)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ECV值随着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hild-Pugh分级、ALBI分级组间的EC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ECV鉴别NLF vs. CP-A、CP-A vs. CP-B、CP-B vs. CP-C的AUC为0.82、0.78、0.84;ECV鉴别NLF vs.ALBI 1、ALBI 1 vs. ALBI 2、ALBI 2 vs. ALBI 3的AUC为0.79、0.70、0.91。结论 基于T1 mapping技术的ECV值是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可靠指标;ALBI分级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方面的诊断效能与Child-Pugh分级相当,但其更加简单、客观,可作为Child-Pugh分级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功能 白蛋白-胆红素分级 CHILD-PUGH分级 T1 mapping 细胞外体积分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1 mapping及ECV技术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凯迪 曹新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4-208,共5页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由心室腔扩张或者扩大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这种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有明显家族史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可被广泛用作无创心...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由心室腔扩张或者扩大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受损,这种病症属于一种常见的、有明显家族史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磁共振钆对比剂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可被广泛用作无创心肌纤维化诊断的有效手段,但其对弥漫性心肌纤维化诊断的精确程度有所欠缺,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T1 mapping技术的临床应用为医学影像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特别是对于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的诊断、识别、预后判断等,它可以以极高的精确度检测出T1值以及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对DCM进行全方位评估。本文就T1 mapping及ECV在DCM患者的早期诊断、相关疾病鉴别、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和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予以总结,旨在提高DCM的早期检出率,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患者制订出最佳的治疗策略,改善患者的预后,并有望为将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弥漫纤维化 T1 mapping 细胞外体积分数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参数定量技术在心肌受累疾患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阿巴斯江·阿地力 李杉 +3 位作者 齐海成 刘倩 栗岩 邢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85,共7页
心肌受累疾患病种较多,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改变,由于其伴心功能受损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心肌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广泛应用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各种医学领域。近年来快速... 心肌受累疾患病种较多,包括原发性及继发性改变,由于其伴心功能受损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并干预心肌改变显得尤为重要。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广泛应用于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各种医学领域。近年来快速的技术创新促进了CMR成像新技术的发展。参数定量技术如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横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2 mapping)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可量化心肌疾病中的组织改变。这些变化主要包括心肌纤维化、心肌水肿伴细胞内和/或细胞外水增加、心肌内出血等病理改变。T1 mapping和T2 mapping不仅被认为是诊断心肌病的可靠生物标志物,而且被认为是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可靠的影像学参数。本文就参数定量技术评估心肌组织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目的是阐述参数定量技术如何早期和精准识别异常心肌,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思路,为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磁共振成像 T1 mapping T2 mapping 定量评估 细胞外体积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