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增殖核抗原和凋亡抑制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雅 张怡 +1 位作者 孟琳 彭丽秀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PCNA和Survivin的表达,正常子宫... 目的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探讨内异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内异症患者在位、异位内膜PCNA和Survivin的表达,正常子宫内膜作对照。结果内异症组PCNA和Survivin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月经周期呈直线负相关(P<0.05);其在内异症组在位内膜分泌期的表达强于对照组分泌期(P<0.05);Survivin的表达与内异症组在位内膜月经周期呈直线正相关(P<0.05);其在内异症组在位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的表达均强于同期对照组(P<0.05);PCNA和Survivin在Ⅲ、Ⅳ期内异症患者异位内膜的表达强于Ⅰ、Ⅱ期(P<0.05),并与R-AFS临床分期呈直线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在位内膜细胞增殖和抗凋亡能力的增强在内异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CNA的增殖和Survivin的抗凋亡作用分别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内异症在位内膜的周期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PCNA和Survivin与内异症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增殖核抗原 凋亡抑制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对体外器官培养人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侯铁舟 李志丹 +3 位作者 王强 李相如 王红 陶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 观察氟对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牙胚体外器官培养模型 ,组织学观察低浓度 (10mg·L- 1 )和高浓度 (2 5mg·L- 1 )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氟对细胞周期蛋白D1 (... 目的 观察氟对牙胚细胞增殖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牙胚体外器官培养模型 ,组织学观察低浓度 (10mg·L- 1 )和高浓度 (2 5mg·L- 1 )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氟对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 )和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氟处理组细胞增殖受抑 ,cyclinD1 和PCNA的表达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氟化物可能通过抑制cyclinD1 和PCNA的表达引起细胞增殖抑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器官培养 人牙胚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增殖核抗原 龋病 氟斑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与增殖相关基因在损伤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子君 赵海洋 +1 位作者 任俊丽 陈传好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84-887,共4页
目的:建立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模型并分析细胞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取4周龄健康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以机械分离和酶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 目的:建立兔关节软骨细胞损伤模型并分析细胞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的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与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取4周龄健康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以机械分离和酶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膝关节软骨细胞。利用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软骨细胞,建立机械性损伤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和划伤后caspase-3,PCNA和Ⅱ型胶原蛋白基因mRNA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建立关节软骨细胞损伤模型。与正常组相比,损伤后1dcaspase-3mRNA表达开始上升。损伤后3d组与7d组caspase-3mRNA表达与正常组及损伤后1d组相比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相比,损伤后1d组PCNAmRNA表达下降,损伤后3d组与1d组相比未见变化,7d组与1d组相比表达上升。与正常组相比,损伤后1d组Ⅱ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明显下降,损伤后3d组上升,至第7天达到正常水平。结论:凋亡与增殖相关基因在关节软骨损伤后有不同的表达规律,为调节关节软骨内源性相关基因表达治疗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细胞 损伤模型 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细胞增殖核抗原 Ⅱ型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瘤雄激素受体表达与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步星耀 柴昌 +3 位作者 张建国 栗超跃 周伟 张永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瘤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脑膜瘤组织中A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良性、非典型性、恶性脑膜瘤组... 目的:探讨脑膜瘤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例脑膜瘤组织中A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良性、非典型性、恶性脑膜瘤组织中AR率分别为33.3%(8/24)、56.3%(9/16)8、0.0%(8/10)。恶性脑膜瘤A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典型性和良性脑膜瘤(P<0.05)。AR阳性脑膜瘤PCNA标记指数(LI)显著高于AR阴性脑膜瘤(P<0.01),脑膜瘤AR表达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R过度表达与脑膜瘤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病理级别有关,在脑膜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雄激素受体 细胞增殖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对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5
作者 高福禄 牛嗣云 +2 位作者 庞小静 王春艳 赵艳芝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5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48例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增殖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对胎儿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 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48例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细胞增殖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PCNA、TGF-β1在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表达 ;免疫阳性细胞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减少。PCNA阳性细胞核为桔黄色或棕黄色 ;TGF-β1阳性细胞浆为桔黄色或棕黄色的颗粒状或斑块状 ;经相关分析 :TGF-β1与 PCNA呈正相关。结论  PCNA、TGF-β1在人胎儿不同胎龄晶状体上皮细胞均有表达 ;TGF-β1与 PCNA呈正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细胞增殖核抗原 转化生长因子-Β1 胎儿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申屠形超 姚克 +2 位作者 沈凌 周燕 孙朝晖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体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 取人晶状体前囊膜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b FGF(1μg· L- 1、10 μg·L- 1、10 0 μg·L- 1 ...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体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探讨。方法 取人晶状体前囊膜培养 ,加入不同浓度b FGF(1μg· L- 1、10 μg·L- 1、10 0 μg·L- 1 ) ,48h后免疫组化测增殖核细胞抗原阳性面积率。取人晶状体前囊膜免疫组化测 b FGF受体。结果 一定浓度 (1~ 10 0 ug· L- 1 )的 b FGF在体外有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且呈剂量相关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b FGF受体表达阳性。结论  b FGF通过受体介导可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 ,在维持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生理和后发障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增殖细胞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去分化现象观察
7
作者 沈文艳 陈瑶 李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是否存在去分化现象。方法 20只成年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横纹肌蛋白(α-actin... 目的观察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是否存在去分化现象。方法 20只成年小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制备心肌梗死模型,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采用RT-PCR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α-横纹肌肌动蛋白(α-SA)、横纹肌蛋白(α-actinin)、转录因子nkx2.5、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干细胞标记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mRNA,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两组心肌组织磷酸化组蛋白(PH3)、连接蛋白43(cx43)。结果观察组心肌组织α-SA、α-actinin、nkx2.5、mef2 mRNA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Ki67、flk-1、mRNA表达量及PH3、cx43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年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细胞存在去分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细胞去分化 α-横纹肌肌动蛋白 横纹肌蛋白 转录因子 细胞增殖核抗原 磷酸化组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乏氧与增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余文静 徐慧琴 +3 位作者 谯凤 苏晓雨 张丹 薛杨央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 目的探讨18F-FMISO、18F-FDG micro PET/CT显像评价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中肿瘤乏氧与增殖状态的可行性。方法 16只裸鼠MDA-MB231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先后进行18F-FDG及18F-FMISO PET/CT显像并采集肿瘤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FDG)、SUVmax(FMISO)],所有模型显像结束后立即处死,取肿瘤组织行HIF-1α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UVmax值与HIF-1α、Ki67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F-FMISO平均SUVmax值1.69,18F-FDG平均SUVmax值5.80。SUVmax(FMISO)与HIF-1α、Ki67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r=0.74、0.52,P<0.05)。SUVmax(FDG)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86,P<0.05),与HIF-1α表达无相关性。HIF-1α与Ki67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60,P<0.05)。结论 18F-FMISO PET/CT显像可同时对活体肿瘤进行乏氧及增殖的可视化监测,18F-FDG可提供有效的肿瘤增殖显像,但不能作为有效的肿瘤乏氧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葡萄糖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乏氧诱导因子-1Α 动物模型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形态生理和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韩艳萍 刘宛 +3 位作者 李艳芝 李培军 张巧丽 郭艳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46-1252,共7页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rRNA为看家基因,错配修复基因MutS2homolog(atMSH2),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和2(atPCNA1和atPCNA2... 以拟南芥为供试材料,从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分子指标3个层次研究了镉(Cd)的毒理效应,筛选Cd敏感生物标记物。分子指标的研究以18SrRNA为看家基因,错配修复基因MutS2homolog(atMSH2),atMSH3,atMSH7,细胞增殖核抗原1和2(atPCNA1和atPCNA2)为检测目的基因,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研究Cd胁迫对上述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125、0.25、1.0、3.0mg·L-1)Cd处理7d后,根长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0.125mg·L-1Cd处理下,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而在0.25、1.0和3.0mg·L-1Cd时降低,但仍高于对照;幼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叶绿素含量变化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地上部atMSH2,atPCNA1,atPCNA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Cd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分别在0.125,0.25和0.125mg·L-1Cd时达到最大值。以上结果表明,地上部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上述3个错配修复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改变趋势相符,且均对Cd污染胁迫较敏感,可以作为检测Cd污染及其相关生物学效应的潜在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细胞增殖核抗原基因 生物标记物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路兵 翟梅娟 陈晓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3期24-27,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观察P16... 目的研究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表达与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6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观察P16、Ki-67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有无转移中的阳性率,比较P16、Ki-67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情况,通过Spearman系数分析P16和Ki-67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癌组织中P16及Ki-67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TNM分期Ⅲ期、高分化程度患者P16、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TNM分期Ⅱ期、低-中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16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P16阴性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患者(P<0.05)。Ki-67阳性患者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Ki-67阴性患者(P<0.05)。经相关性分析P16和Ki-67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r=0.157,P=0.461)。结论直肠癌癌组织内P16和Ki-67水平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可能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增殖核抗原 直肠癌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Ki-67、MMP-9、VEGF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晓军 苏梅 +2 位作者 杨巧 徐国强 甘继美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9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72例,根据...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72例,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和环磷酰胺新辅助化疗。比较2组化疗前后Ki-67阳性情况、MMP-9相对表达量和VEGF水平,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及术后随访生存情况。结果化疗后,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和VEGF-a、VEGF-b 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化疗过程中,2组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和3年,观察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吡柔比星、环磷酰胺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Ki-67阳性率、MMP-9相对表达量及VEGF水平,提高术后总生存率,且未增加化疗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吡柔比星 环磷酰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 新辅助化疗 细胞增殖核抗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3蛋白及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冉 王全义 +3 位作者 张军臣 于珊珊 王海涛 敖启林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IMP3蛋白)及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切除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60例(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0例,Ⅳ级15例)及5例正常脑组织,应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IMP3蛋白)及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手术切除的不同级别的胶质瘤60例(Ⅰ级5例,Ⅱ级20例,Ⅲ级20例,Ⅳ级15例)及5例正常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IMP3蛋白及Ki-67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二者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IMP3在胶质瘤各级别的表达中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P〈0.05),其中胶质瘤Ⅲ~Ⅳ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91.4%vs8%,χ2=41.34,P〈0.05)。胶质瘤标本的Ki-67指数(Ki-67LI)范围为0%~50%,在胶质瘤各级别的表达中有统计学意义(χ2=29.80,P〈0.05),其中胶质瘤Ⅲ~Ⅳ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级(91.4%vs 20%,χ2=50.29,P〈0.05)。IMP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正相关性(r=0.774,P〈0.05)。结论 IMP3及Ki-67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二者联合应用可作为评价胶质瘤级别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RNA结合蛋白3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TDH、Ki67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燕 王肖力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TDH)、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观察组)、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增生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MTDH、Ki-67的表达,分析MTDH、Ki-67... 目的探讨异黏蛋白(MTDH)、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观察组)、3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增生组)、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正常组)中MTDH、Ki-67的表达,分析MTDH、Ki-67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MTDH、Ki67表达阳性率在正常组、增生组、观察组均呈逐渐升高趋势;MTDH、Ki-67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与癌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观察组MDTH、Ki67表达明显高于另两组,增生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 MTDH、Ki-67过表达可促进子宫内膜腺癌的增殖、侵袭、转移。二者联合检测对鉴别子宫内膜病变性质及评价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异黏蛋白 细胞增殖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5和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刘馨莲 殷舞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9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穿刺及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50份(肿瘤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5份(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MCM5、Ki-67的阳性表达... 目的探讨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CM5)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穿刺及手术切除的前列腺癌组织标本50份(肿瘤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15份(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MCM5、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以标记指数(LI)表示],并分析两者间及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MCM5、Ki-67的LI均明显高于增生组,P均<0.05;MCM5、Ki-67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有相关性;前列腺癌组织中MCM5与Ki-67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CM5蛋白是前列腺癌组织的一种新的可靠增殖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 细胞增殖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海峰 倪晓光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胰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行血清CA242水平检测;术中取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35例患者血清CA242水平均显著升高,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与癌组织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35例胰腺癌手术患者术前行血清CA242水平检测;术中取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表达;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35例患者血清CA242水平均显著升高,对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8.6%(24/35)和77%(77/100)。胰腺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71.4%)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CA242水平与Ki-67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血清CA242升高提示癌细胞增殖能力强,预后不良;检测CA242水平有助于胰腺癌的病情及预后判断并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标志物 抗原242 细胞增殖核抗原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E2 Ki67 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丽媛 施喆 +3 位作者 刘悦君 李静霞 崔志利 安欣 《安徽医学》 2023年第11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TIPE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TIPE2、Ki67的表达水平。同时定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患者2年生存情况,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TIPE2阳性率分别为28.33%、71.54%。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TIPE2阳性率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阳性率分别为33.33%、5.38%。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Ki67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访2年,至随访结束,93例患者存活,生存率77.50%。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IPE2阴性(HR=3.736,95%CI=1.016~13.157)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IPE2阴性与组织分级相关(P<0.001)。结论TIPE2阴性是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癌不良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8样蛋白2 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亮菌口服溶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尤伟 张梅 +3 位作者 鲁大林 陈燕 王欣 方宜正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565-568,680,共5页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亮菌口服溶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6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亮菌口服溶液治疗,试验... 目的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亮菌口服溶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6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亮菌口服溶液治疗,试验组在亮菌口服溶液基础上加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两组均服药6周。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胃镜检查、苏木精伊红(HE)染色等方法,比较两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含量、PG比值(PGR)、胃黏膜形态(内镜积分、病理积分)、抗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阳性率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PGⅠ含量、PGR及内镜积分明显增加(P<0.05),PGⅡ含量、PCNA阳性率及病理积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亮菌口服溶液可改善CAG患者胃黏膜,提高其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伏诺拉生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细胞增殖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PCNA、Ki-6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伟伟 吕秀萍 +1 位作者 胡明英 王肖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PCNA、Ki-67。结果 PC-NA、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卵巢癌、2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PCNA、Ki-67。结果 PC-NA、Ki-67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P均<0.05);PCNA、Ki-67的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卵巢癌组织中PCNA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0.929,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PCNA、Ki-67的表达增加,二者可作为评估卵巢癌临床分期、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癌 增殖细胞抗原 增殖细胞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程艳 杨黎 袁淑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44-46,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的胸苷磷酸化酶(TP)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P、PC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TP=0.029,PPCNA=0.000),PCNA表达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02);TP...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中的胸苷磷酸化酶(TP)和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P、PC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PTP=0.029,PPCNA=0.000),PCNA表达高于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P=0.002);TP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无相关性;PCNA与分化程度(P=0.010)、肌层浸润(P=0.001)有关;TP与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认为TP和PCNA过度表达时提示子宫内膜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磷酸化酶 细胞增殖核抗原 子宫内膜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T及Ki-67蛋白表达与胆囊癌的关系
20
作者 任迎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78-79,共2页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1例胆囊癌、26例胆囊癌前病变及22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端粒酶重要组分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胆囊癌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正常胆囊组织、胆囊癌前病变...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1例胆囊癌、26例胆囊癌前病变及22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端粒酶重要组分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胆囊癌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正常胆囊组织、胆囊癌前病变组织、胆囊癌组织中,hTER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5.38%和76.47%,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hTERT蛋白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χ2=2.105,P>0.05)。在上述组织中,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38.46%和54.91%,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Ki-67蛋白阳性表达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χ2=4.965,P<0.05)。hTERT和Ki-67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r=0.459,P<0.05)。提示hTERT和Ki-67蛋白表达与胆囊癌有关,两者的表达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端粒酶重要组分端粒酶逆转录酶 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