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in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yclin D1、细胞增殖指数、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夏永欣 杨玉秀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yclinD1、细胞增殖指数 (PI)、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2例正常大肠黏膜、2 8例大肠腺瘤和 46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ki -67、CD3 1...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cyclinD1、细胞增殖指数 (PI)、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2例正常大肠黏膜、2 8例大肠腺瘤和 46例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ki -67、CD3 1的表达。以CD3 1标记微血管 ,ki -67记数作为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Survivin和cyclinD1在正常大肠黏膜组、大肠腺瘤组、大肠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 0 %、14 .3 %、65 .2 % ,8.3 %、2 5 %、5 8.7%。大肠癌组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和腺瘤组 ( P <0 .0 1)。Survivin和cyclinD1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关系 ( P >0 .0 5 )。大肠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cyclinD1、PI、MVD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urvivin在大肠癌形成过程的早期表达上调 ,有望成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 ;Survivin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微血管的形成等途径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大肠癌 CYCLIN D1 细胞增殖指数 微血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IGF—IR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成莉邢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461-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IGF-I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3例宫颈癌和21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并检测...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growthfactor-Ireceptor,IGF-I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3例宫颈癌和21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IR、微血管密度、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IGF-IR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GF.IR过度表达者,宫颈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癌细胞增殖活跃,检测宫颈癌中IGF-IR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微血管密度 细胞增殖指数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对卵巢癌细胞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春敏 刘琦 任蕴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0-12,16,共4页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LDH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对药物作用后的人卵巢癌腹水细胞系 (COC1、COC2 )、卵巢癌上皮细胞系(CAOV3 ) 3种卵巢癌细胞系进行检测...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人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LDH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周期分析对药物作用后的人卵巢癌腹水细胞系 (COC1、COC2 )、卵巢癌上皮细胞系(CAOV3 ) 3种卵巢癌细胞系进行检测。 结果 :ATRA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 ,当浓度达 10 μmol/L时 ,G0 、G1期细胞比例增加 ,G2 M、S期细胞比例下降 ,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减缓。MTT及LDH检测提示在ATRA 30 μmol/L时 ,癌细胞抑制率最佳。 结论 :ATRA应用可有效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 ,促进细胞分化 ,从而达到抑瘤作用 ,并在ATRA 10~ 30 μmol/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人卵巢癌细胞 细胞增殖指数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附104例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霜 肖秀丽 +3 位作者 叶入裴 黄廷玉 刘怡君 龙汉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总结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04例GEP-NEN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检查结果、瘤体最大径、WHO分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免疫组化结果[细胞增殖指数(Ki-67)、嗜铬粒素A(CgA)、突触... 目的探讨总结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04例GEP-NEN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检查结果、瘤体最大径、WHO分级、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免疫组化结果[细胞增殖指数(Ki-67)、嗜铬粒素A(CgA)、突触素(SYN)]等资料并探讨GEP-NEN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本组GEPNEN的发病部位为结直肠(37.50%)、胃(26.92%)、食管(25.96%),胰腺仅占9.62%。10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67:1,胰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N)中女性居多(P<0.05)。患者年龄20~86岁,其中胰腺NEN患者发病平均年龄较其他消化道NEN患者小。WHO分级为神经内分泌瘤(NET)G_1 28例(26.92%)、NET G_2 14例(13.46%)、神经内分泌癌(NEC)62例(59.62%),胰腺NEN中NEC所占比例低于其他消化道NEN(P<0.05)。本组有淋巴结转移49例,有远处转移19例,胰腺NEN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最低。病理检查显示,GEP-NEN中NET、NEC各有较为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染色CgA阳性68例(65.38%),SYN阳性88例(84.62%)。不同部位肿瘤组织中SYN表达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EP-NEN最常见发病部位为结直肠和胃,男性多于女性;与其他消化道NEN相比,胰腺NEN相对少见,女性患者居多,发病年龄小,恶性程度低;大多数GEP-NEN具有较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形态,肿瘤组织多表达CgA、S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 嗜铬粒素A 突触素 细胞增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