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127调控绵羊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及其转录因子PAX3筛选
1
作者 贾宇航 郭良富 +3 位作者 张茹楠 赵阿勇 刘玉芳 储明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864-3875,共12页
旨在探究miR-127对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通过鉴定miR-127上游核心启动子区域筛选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小尾寒羊胎羊骨骼肌原代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过表达或干扰miR-127后,采用RT-qPCR、EdU染... 旨在探究miR-127对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并通过鉴定miR-127上游核心启动子区域筛选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本研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小尾寒羊胎羊骨骼肌原代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过表达或干扰miR-127后,采用RT-qPCR、EdU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探究miR-127对绵羊成肌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预测并鉴定绵羊miR-127核心启动子区域及其转录因子。结果表明,在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miR-127后,促进了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4的表达(P<0.01);抑制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AX的表达(P<0.05);EdU结果显示,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miR-127后,细胞阳性率显著提升(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miR-127过表达可显著增加成肌细胞S期和G2期细胞比例并减少成肌细胞的凋亡。在细胞分化试验中,过表达miR-127显著增加了成肌细胞分化相关基因MYOD1和MYHC mRNA的表达水平(P<0.05),显著增加了MYHC的阳性肌管面积(P<0.05)。抑制miR-127表达则出现与上述相反的结果。为进一步揭示调控miR-127表达的调控因子,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miR-127上游1 500~1 800 bp(miR-127-P6)区段活性最高,推断其为miR-127的核心启动子区。生物信息学预测表明,在miR-127核心启动子区存在一个与转录因子PAX3的结合位点。在绵羊成肌细胞中过表达转录因子PAX3后,miR-127启动子活性和miR-127的表达均极显著增加(P<0.01)。本研究表明,绵羊miR-127显著促进绵羊骨骼肌成肌细胞增殖分化,减少了成肌细胞凋亡,进而参与骨骼肌成肌细胞的发育过程;进一步研究发现,绵羊miR-127上游的1 500~1 800 bp是其核心启动子区,转录因子PAX3正向调节miR-127的转录。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绵羊肌肉生长发育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成肌细胞增殖分化 miR-127 转录因子PAX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PPARγ基因的表达特性及其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丽 那威 +5 位作者 王宇祥 王彦博 王宁 王启贵 李玉茂 李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64,共11页
为分析鸡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间的表... 为分析鸡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高、低腹脂双向选择品系肉鸡为实验材料,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PARγ基因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在高、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间的表达差异;采用RNAi技术,在鸡原代脂肪细胞中抑制PPARγ基因的表达后,通过MTT和油红O提取比色的方法,研究鸡PPARγ基因对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控作用;利用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PPARγ基因表达下调后,其他脂肪细胞分化转录因子以及与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重要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PARγ基因在7周龄高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肌胃、脾脏、肾脏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心脏中表达量较低,在肝脏、胸肌、腿肌、十二指肠中未检测到表达信号;与高脂系相比,PPARγ基因在5和7周龄低脂系肉鸡腹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低(P<0.05);PPARγ基因的表达量下降后,鸡脂肪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分化能力减弱;同时,C/EBPα、SREBP1、A-FABP、Perilipin1、LPL、IGFBP-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降(P<0.05)。由此可见,PPARγ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肉鸡腹部脂肪的沉积有一定的关系,该基因可能是调控鸡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ARΓ基因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 组织表达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最新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焦洋 孟智宏 +5 位作者 樊小农 张俊清 韩科 牟蛟 张超 赵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654-1657,共4页
随着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其对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已经成为实验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最近几年来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影响的最新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目前实验研究主要关注针刺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直接促进... 随着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其对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已经成为实验研究的一个热点。就最近几年来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神经干细胞影响的最新实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目前实验研究主要关注针刺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的直接促进作用以及对内源性NSC增殖分化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有效影响。但是目前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并且针刺对脑缺血损伤后的作用的机制也同样没有完全清楚,还有很多研究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有新的发现,其影响因素还有很多,针刺依然对这些因素的有一定作用,但是否与脑缺血损伤后修复有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缺血性中风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26在TPO诱导胎肝Lin-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东初 孙英慧 +6 位作者 常奎忠 戴兵 刘亚革 孙忱 贾卫 菅金龙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7-309,共3页
目的研究CD226在造血干/祖细胞上的表达分布。TPO诱导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26表达的变化及可能的信号调控途径。方法采用鸡尾酒单抗阴性分离富集Lin-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于含TPO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用PD98059阻断MAP... 目的研究CD226在造血干/祖细胞上的表达分布。TPO诱导胎肝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CD226表达的变化及可能的信号调控途径。方法采用鸡尾酒单抗阴性分离富集Lin-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于含TPO的无血清培养体系中,用PD98059阻断MAPK信号转导途径,流式细胞仪双荧光分析CD226、CD34、CD41a和CD61的表达。结果CD226在Lin-CD34+细胞和Lin-CD34-细胞上均有表达。TPO可诱导Lin-CD41a-CD226-细胞先分化为CD41a+CD226-细胞,再进一步分化为CD41a+CD226+细胞,TPO也可诱导Lin-CD226+细胞表达CD41a和CD61。在培养的早期,PD98059可抑制CD34+CD226+细胞的减少,在晚期则可抑制CD41a+CD226+细胞的增多。结论CD226与造血干/祖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可能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6 造血干/祖细胞 巨核细胞 血小板生成素 胎肝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孕期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子代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芬兰 蔡文琴 张吉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染环境雌激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子代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孕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DBP剂量[25、75、225mg/(kg·d)]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孕鼠自E0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DBP...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染环境雌激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对子代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40只SD孕鼠随机分为3个不同DBP剂量[25、75、225mg/(kg·d)]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孕鼠自E0起分别给予不同剂量DBP或玉米油溶剂灌胃直至生产。取新生大鼠进行神经干细胞培养,检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率、克隆球直径大小;分离的神经干细胞进行分化培养,以Neu-N和GFAP免疫荧光检测DBP干预后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与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差别与形态变化。结果大鼠孕期染DBP致子代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染毒组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克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克隆率为(40.53±4.65)%;药物处理组克隆率分别为(30.96±3.80)%、(15.35±5.29)%、(6.58±1.43)%,P<0.01]。高剂量处理组克隆球的直径也明显小于对照组。DBP高剂量组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比例显著增加[高剂量组为(36.8±3.5)%,而对照组为(30.8±2.4)%,P<0.01]。分化后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形态随着染毒浓度增大,形态变化明显。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突起逐渐变短,变粗,以高剂量染毒后为明显。结论大鼠孕期染DBP会影响子代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神经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uppel样因子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兰 张涛 +3 位作者 丁浩 谢恺舟 张跟喜 王金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118-2129,共12页
旨在明确和盈黑鸡Kruppel样因子15(KLF15)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阐明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KLF15在各组织中表达分布、在腹脂组织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及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细胞... 旨在明确和盈黑鸡Kruppel样因子15(KLF15)的组织、细胞表达模式,阐明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RT-qPCR技术检测KLF15在各组织中表达分布、在腹脂组织的发育性表达规律以及在成脂诱导分化不同时期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干扰KLF15后,采用CCK-8和EdU法检测细胞增殖,利用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含量分析以及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C/EBPa和FAS)的检测,分别从细胞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明确干扰KLF15对和盈黑鸡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KLF15在和盈黑鸡各组织中存在广泛表达,在肝、腿肌和腹脂组织中表达量较高;KLF15在公、母鸡腹脂中分别呈“L”和“U”型表达趋势,表达高峰均出现在1日龄;KLF15 mRNA在细胞分化前期缓慢升高,表达高峰出现在细胞分化后期;细胞增殖检测发现,CCK-8和EdU结果趋势一致,干扰KLF15极显著抑制了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明显减少了前体脂肪细胞的脂滴积聚,极显著降低了甘油三酯含量(P<0.01),且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PPARγ和C/EBPa mRNA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FAS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本研究揭示了和盈黑鸡KLF15的表达模式,验证了干扰KLF15能够抑制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推测KLF15是前体脂肪细胞的负调控因子,可能是通过调控PPARγ、C/EBPa和FAS等分化关键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盈黑鸡 KLF15 前体脂肪细胞 干扰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对大鼠胚胎神经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7
作者 孙敏 吴占敖 吴晓亮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0-914,共5页
目的研究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不同浓度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材料粉末浸提液(50、100、200、400μg/mL)分别设置为复合陶瓷... 目的研究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胚胎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大鼠胚胎神经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不同浓度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材料粉末浸提液(50、100、200、400μg/mL)分别设置为复合陶瓷实验组1、2、3、4,另设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醋酸铅浓度50μg/mL)。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神经细胞进行鉴定,并利用图像分析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测定大鼠胚胎神经细胞相对增殖率(RGR)、考马斯亮蓝G-250测定蛋白质相对含量。结果50~400μg/mL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浸提液能促进体外培养中脑神经细胞突起生长,集落数增多。阳性染色分布于神经元的胞质及突起中颗粒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神经细胞集落数生长分化明显升高、第7天神经细胞相对蛋白质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阳性对照组(醋酸铅)较各实验组神经细胞集落数生长分化明显抑制、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P<0.01)。4个实验组RGR分别为82.3%、90.8%、92.8%、83.6%。细胞毒性为1级,阳性对照组(醋酸铅)细胞RGR为46.9%,细胞毒性为4级。结论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粉末浸提液浓度50~400μg/mL为适宜。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对体外培养胚胎中脑神经细胞分化、增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双重性影响0x0E0xFF0xF00xFF倎0x030x0F其生物学作用性质与剂量有关,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溶性,生物效应是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氧化钇/氧化镁复合陶瓷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大鼠胚胎中脑神经细胞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R 1B1介导AMPK/mTOR/S6通路调控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
8
作者 胡金玲 钟奇祺 +1 位作者 黄程 雷明刚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22-3733,共12页
旨在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b1,AKR 1B1)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porc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AKR 1B1基因所编码蛋白... 旨在探讨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基因(aldo-keto reductase family 1 member b1,AKR 1B1)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porc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P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AKR 1B1基因所编码蛋白的结构与理化性质;采集3日龄仔猪十二指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等8个组织,提取RNA,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确定各组织中AKR 1B1表达水平;从腿部肌肉和背最长肌中分离PSCs体外培养,分别收集增殖分化特定时间节点的样品;利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AKR 1B1基因表达水平,使用qRT-PCR、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探索,评估AKR 1B1基因在PSCs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功能。AKR1B1蛋白由316个氨基酸组成,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经预测AKR1B1为稳定的、亲水性较强的酸性蛋白质。qRT-PCR结果显示,AKR 1B1基因在猪的背最长肌和十二指肠mRNA表达水平较高;PSCs增殖期,AKR 1B1表达逐渐上升;分化期AKR 1B1表达水平随着分化进程逐步增加,第5天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增殖期干扰AKR 1B1基因显著降低增殖标志物Ki67、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 D1,ccnd1)(P<0.0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dU^(+)细胞(P<0.05)比例显著减少。分化期干扰AKR 1B1基因后,分化标志物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3)(P<0.05)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OG+细胞比例极显著提高(P<0.01),分化指数显著升高(P<0.05)。干扰AKR 1B1基因显著降低AMPK Ser182位点的磷酸化水平(P<0.05),显著升高TSC2、RAPTOR、mTOR Ser2448磷酸化水平(P<0.05),促使S6K1以及S6(P<0.05)蛋白表达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干扰AKR 1B1基因抑制PSCs增殖,对分化产生正调控作用,同时发现AKR 1B1介导AMPK/mTOR/S6通路调控PSCs分化。本研究旨在探索AKR 1B1基因在猪骨骼肌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影响,以期为健康畜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R 1B1 猪骨骼肌卫星细胞 骨骼肌细胞增殖分化 AMPK/mTOR/S6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成肌分化过程中关键信号通路的作用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琪 睢梦华 凌英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05-2014,共10页
骨骼肌卫星细胞被认为是成体骨骼肌细胞成肌分化的唯一干细胞来源,一般处于静息状态。在受刺激后,骨骼肌卫星细胞可通过关键信号通路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肌细胞,从而参与骨骼肌的形成及损伤修复。信号通路普遍的介入了骨骼肌卫星细胞... 骨骼肌卫星细胞被认为是成体骨骼肌细胞成肌分化的唯一干细胞来源,一般处于静息状态。在受刺激后,骨骼肌卫星细胞可通过关键信号通路活化、增殖并分化成为肌细胞,从而参与骨骼肌的形成及损伤修复。信号通路普遍的介入了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过程。其中如Wnt和mTOR信号通路通过级联放大调节卫星细胞活动;Notch以及P38 MAPK信号通路被认为与卫星细胞静息状态关系密切;JAK/STAT信号通路能在不同阶段引起卫星细胞不同特异性反应。这些信号通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进而影响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发育及修复能力。本文拟从Wnt、Notch、P38 MAPK、mTOR、JAK/STAT等关键信号通路对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骨骼肌形成及肌肉发育相关疾病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卫星细胞 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砂酸蚀对钛铌锆锡合金表面成骨细胞粘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帅儒 刘鑫 +2 位作者 潘爽 刘会梅 牛玉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研究喷砂酸蚀(SLA)对钛及钛铌锆锡合金(Ti-24Nb-4Zr-7.9Sn,TNZS)表面形貌的影响,观察合金的形貌学特征,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试样分为钛机械打磨并抛光组(Ti组),钛铌锆锡机械打磨并抛光组(TNZS组),钛喷砂酸蚀组(Ti-SLA组)和... 目的:研究喷砂酸蚀(SLA)对钛及钛铌锆锡合金(Ti-24Nb-4Zr-7.9Sn,TNZS)表面形貌的影响,观察合金的形貌学特征,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试样分为钛机械打磨并抛光组(Ti组),钛铌锆锡机械打磨并抛光组(TNZS组),钛喷砂酸蚀组(Ti-SLA组)和钛铌锆锡喷砂酸蚀组(TNZS-SLA组),共4组。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样的表面形貌,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各组试样表面的粗糙度与亲水性。接种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于各组试样表面,检测细胞在试样表面的粘附、增殖与矿化的能力,评估其生物相容性。结果:SLA处理后在材料表面形成纳米级及微米级的凹坑,产生均匀分布的粗糙结构,经过处理后材料仍保持亲水性。细胞在TNZS组上短期粘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TNZS-SLA组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均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喷砂酸蚀后材料表面相对于光滑材料表面能更有效的促进成骨细胞在其表面增殖、分化,经喷砂酸蚀的钛铌锆锡合金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砂酸蚀 MC3T3-E1 T-24Nb-4Zr-7.9Sn 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黎润光 邵景范 +6 位作者 魏明发 杨小进 柴成伟 覃宇冰 康慧聪 赵东明 杨勇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小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能力,为小儿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Percoll梯度分离接种获得小儿MSCs,观察其形态、排列分布情况,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 目的研究小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能力,为小儿MSCs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经Percoll梯度分离接种获得小儿MSCs,观察其形态、排列分布情况,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诱导剂干预细胞,观察细胞的成骨、成脂肪、成神经等多向分化能力。结果小儿MSCs贴壁容易,呈细长梭形,增殖能力强,融合后旋涡状分布。MSCs分别经各诱导剂诱导后,细胞形态均发生相应的变化,用化学染色、PCR、免疫细胞染色等方法检测成骨标志物(碱性磷酸酶、骨钙素mRNA、钙结节)、脂肪标志物(脂滴、PPARγ-2mRNA)、以及类神经标志物(尼克氏体、NSE、NF-200)有明显的阳性。结论小儿MSCs能稳定增殖、传代,具有成骨、成脂肪、成神经等多方向的定向分化潜能,可以作为多方面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及临床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芸 田荣娜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9-499,共1页
骨折愈合是一个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基质合成与矿化等多环节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周红海教授编著的《骨伤科生物力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阐述了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基于该著作... 骨折愈合是一个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基质合成与矿化等多环节的复杂生物学过程。周红海教授编著的《骨伤科生物力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阐述了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治疗和护理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基于该著作的核心内容,从生物力学机制和临床护理应用两个维度进行阐述。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机制可以从生物力学环境变化和阶段性愈合过程两个关键层面进行系统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分化 生物力学机制 基质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防治的新视点——干细胞药物 被引量:8
13
作者 韩梅 张文生 +3 位作者 李金凤 孙媛媛 朱友惠 王永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1-844,共4页
干细胞药物是指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来防治由于细胞缺失或损伤而引起疾病的一类治疗和预防药物。近年来发现:运用中药、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均可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神经系统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 干细胞药物是指可以通过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来防治由于细胞缺失或损伤而引起疾病的一类治疗和预防药物。近年来发现:运用中药、生长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均可调节生物体内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神经系统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PD)、阿尔采末病(AD)、亨廷顿病(HD)、药物滥用、抑郁症以及脑卒中等,均是由于神经细胞的缺失或损伤而引发的疾病。运用药物来调节自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定向分化潜能,以重建受损的功能细胞,恢复其生物学功能,既解决了成体神经干细胞的来源困难和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困惑问题,也避免了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和手术后遗症问题。为细胞丢失或损伤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崭新的视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药物 中药 神经干细胞 调节干细胞增殖分化 神经退行性或损伤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机械牵张刺激对骨骼肌卫星细胞Myosta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仍飞 危小焰 卞玉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骨骼肌卫星细胞 牵张刺激 刺激频率 机械刺激 机械负荷 表达 负调控因子 对照组 细胞增殖分化 肌肉生长抑制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组织及脂肪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永峰 顾亚荣 +1 位作者 马兰花 阎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m^(6)A RN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Bos grunniens)不同组织、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mRNA m^(6)A的变化水平。采用qRT-PCR检测牦牛皮下脂肪、肌肉、心、肝、脾、肺、肾和皮... 本研究旨在探究m^(6)A RNA甲基化酶METTL3和WTAP在牦牛(Bos grunniens)不同组织、前体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和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mRNA m^(6)A的变化水平。采用qRT-PCR检测牦牛皮下脂肪、肌肉、心、肝、脾、肺、肾和皮下脂肪不同时期(18和30月龄)METTL3及WTAP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牦牛前体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和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检测建立牦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模型,以及qRTPCR检测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阶段METTL3和WTA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肝脏组织中METTL3表达最高(P<0.05),皮下脂肪组织表达量最低(P<0.05);WTAP在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最为丰富,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P<0.05)。30月龄皮下脂肪组织中METTL3和WTAP mRNA表达量高于18月龄。前体脂肪细胞诱导分化12 d时,细胞中出现多而密的脂环,脂肪细胞分化特异性标志基因FABP4、C/EBPα和PPARγ第12天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第0天(P<0.05)。METTL3和WTAP的表达量在细胞增殖阶段(24、48和72 h)呈现“下降-上升”的表达趋势(P<0.05)。在牦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阶段(0、4、8和12 d),METTL3表达量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WTAP呈现“上升-下降”的趋势。细胞分化阶段mRNA m^(6)A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分化12 d时细胞内RNA的m^(6)A丰度最高(P<0.05)。本研究获得METTL3和WTAP在牦牛不同组织和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阶段的变化规律及细胞分化过程中mRNA m^(6)A水平变化,初步揭示WTAP和METTL3对牦牛脂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m^(6)A RNA甲基化修饰 METTL3 WTAP 组织表达 前体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ICD-10与ICD-O(第三版)编码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仪洁 李秋艳 杨冬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75,共2页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恶变有关,按照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虽然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但与其他肿瘤分类相比...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恶变有关,按照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虽然是最早发现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但与其他肿瘤分类相比,却是变化最快和更新最多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ICD-10 ICD-O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编码 细胞增殖分化 淋巴组织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氏囊新分离活性肽种类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聪 王臣 陈溥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8-1890,1895,共4页
法氏囊( Bursa of fabricius ,BF)是禽类特有的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 其中,三肽囊素( BS) Lys-His-Gly-NH2 是法氏囊组织中提取的第一个活性肽,是法氏囊的重要活性组成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 法氏囊( Bursa of fabricius ,BF)是禽类特有的体液免疫的中枢淋巴器,是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场所. 其中,三肽囊素( BS) Lys-His-Gly-NH2 是法氏囊组织中提取的第一个活性肽,是法氏囊的重要活性组成成分,能提高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且对哺乳动物也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理作用[1-4].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囊素的研究,近年来,随着质谱技术在蛋白质分离鉴定方面的广泛应用,法氏囊组织中陆续分离鉴定出多条生物活性肽,在免疫学活性功能及作用机制方面均有重大突破. 本文旨在对新分离法氏囊活性肽的种类及免疫学功能做一个综述,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分离鉴定 生物学功能 种类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免疫学活性 细胞增殖分化 免疫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ErbB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汝金 敖丽娟 +1 位作者 李咏梅 陈茉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4,共6页
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在细胞的生存,迁移以及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激活称为ErbBs蛋白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经典成员)进行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有四种ErbB受体:EGFR(ErbB 1/HER1),ErbB2(neu/HER2)... 神经调节蛋白(neuregulin,NRG)在细胞的生存,迁移以及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激活称为ErbBs蛋白的受体酪氨酸激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经典成员)进行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有四种ErbB受体:EGFR(ErbB 1/HER1),ErbB2(neu/HER2),ErbB3/HER3,和ErbB4/HER4..神经调节蛋白通过编码基因不同分为神经调节蛋白1-4:NRG1,NRG2,NRG3,和NRG4[1].其中NRG1已经得到大量研究,而NRG2,NRG3,NGR4的功能研究甚少.NRG1-ErbB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细胞增殖分化等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精神分裂症等神经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疾病以及癌症,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NRG1-ErbB信号通路机制的更广泛研究将有助于为大量的临床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就近几年来对NRG1-ErbB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 信号通路机制 细胞增殖分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rbB受体 神经发育异常 受体酪氨酸激酶 临床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AP-2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凯 杨智勇 王廷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8期972-974,共3页
关键词 转录因子AP-2 体部肿瘤 生长信号传导通路 细胞凋亡调节 靶基因表达 DNA结合蛋白 发生发展 细胞增殖分化 细胞周期调节 分子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节畜禽脂质代谢的机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小玲 黄志清 +3 位作者 郭秀兰 唐仁勇 刘光芒 吴秀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1-1865,共5页
白藜芦醇为一种自然的酚类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对其功能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饲喂白藜芦醇能影响动物的脂质代谢、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一些与脂肪沉积有关的基... 白藜芦醇为一种自然的酚类化合物,在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对其功能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饲喂白藜芦醇能影响动物的脂质代谢、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以及一些与脂肪沉积有关的基因表达,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改善畜禽肉品质。本文概述了白藜芦醇对动物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这将为今后降低畜禽体脂沉积和改善肉品质提供重要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基因表达 畜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