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83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羊PSMB9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1
作者 谢蓓伊庭 王悦 +6 位作者 孟春花 钱勇 张俊 张建丽 王慧利 曹少先 李隐侠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目的]探讨湖羊蛋白酶体亚基β9(proteasome 20S subunit beta 9,PSMB9)基因编码区、启动子区序列特征、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克隆测序法获得湖羊PSMB9基因编码区序列,根据绵羊PSMB9基因组的定位确定其启... [目的]探讨湖羊蛋白酶体亚基β9(proteasome 20S subunit beta 9,PSMB9)基因编码区、启动子区序列特征、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克隆测序法获得湖羊PSMB9基因编码区序列,根据绵羊PSMB9基因组的定位确定其启动子区大小,并通过生物学软件分析PSMB9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序列特性,采用Mega 5.0中的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基于PSMB9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PSMB9基因在湖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利用双酶切法构建湖羊PSMB9基因过表达载体,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SMB9基因在C2C12细胞系中的过表达效果和增殖基因PCNA的表达水平。[结果]湖羊PSMB9基因编码区长660 bp,编码219个氨基酸残基,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哺乳动物(如人、牛、猪和小鼠)的相似性较高,PSMB9氨基酸中活性位点和β亚基相互作用位点均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显示,湖羊与牛先聚在一起,再与猪、人和小鼠聚在一起,说明PSMB9在哺乳动物中相对保守。PSMB9基因启动子区含有1个CpG岛、2个GC-box(CCGCCC)和2个E-box(CANNTG),且存在SP1、KLF4、STAT3、YY1、CREB1等多种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组织表达谱显示,PSMB9基因在湖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肌肉次之。与对照组相比,在C2C12细胞系中过表达PSMB9基因后极显著提升了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增殖标志基因PC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获得了湖羊PSMB9基因序列,该基因在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启动子区含有重要调控元件、CpG岛和转录因子潜在结合位点。PSMB9基因在湖羊脾脏和肌肉组织中高表达,PSMB9基因过表达可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PSMB9基因调控湖羊肌肉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PSMB9基因 克隆 组织表达谱 C2C12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蛋白和酶解产物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2
作者 刘猛 洪金明 +2 位作者 冯彩平 樊凤娇 章检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利用碱性蛋白酶制备酶解产物。分别配制3种不同质量浓度(0.4、2.0、10.0 mg/mL)的核桃蛋白溶液和酶解产物溶液,与MC3T3-E1成骨细胞共同培养24、48、72 h后,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四唑盐... 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利用碱性蛋白酶制备酶解产物。分别配制3种不同质量浓度(0.4、2.0、10.0 mg/mL)的核桃蛋白溶液和酶解产物溶液,与MC3T3-E1成骨细胞共同培养24、48、72 h后,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比较核桃蛋白和酶解产物的促成骨细胞增殖作用。结果表明:核桃蛋白和酶解产物均能显著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在不同时间点(24、48 h)的核桃蛋白和酶解产物随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率均逐渐升高。当核桃酶解产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与核桃蛋白相比,核桃酶解产物在3个不同时间点均对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的促进效果更好,其中以培养24 h的核桃酶解产物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碱提酸沉 核桃蛋白 核桃酶解产物 成骨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筋拈痛方通过LncRNA H19/miR-675-3p促进软骨细胞增殖防治膝骨关节炎
3
作者 罗清清 郑若曦 +3 位作者 戴雨婷 吴广文 付长龙 陈俊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探究荣筋拈痛方通过调控LncRNA H19/miR-675-3p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基质代谢及增殖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和荣筋拈痛方含药血清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荣筋拈痛方药液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荣... 目的:探究荣筋拈痛方通过调控LncRNA H19/miR-675-3p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软骨细胞基质代谢及增殖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空白血清组和荣筋拈痛方含药血清组,每组15只,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荣筋拈痛方药液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荣筋拈痛方含药血清。提取原代软骨细胞并采用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法和甲苯胺蓝染色进行鉴定。采用IL-1β10 ng/mL干预24 h构建软骨细胞退变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荣筋拈痛方组。观察各组软骨细胞中lncRNA H19、miR-675-3p、CollagenⅡ、Aggrecan、PCNA基因相对表达水平,CollagenⅡ、Aggrecan、PCNA蛋白表达情况,EdU细胞增殖试剂盒检测各组软骨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原代软骨细胞成簇生长,胞核清晰可辨,胞浆丰富,软骨细胞活力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下降。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中的CollagenⅡ被染成棕黄色,苏木素将细胞核染成蓝色;甲苯胺蓝染色后细胞整体呈现蓝紫色。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LncRNA H19、miR-675-3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荣筋拈痛方组LncRNA H19、miR-675-3p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ollagenⅡ、Aggrecan、PCNA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荣筋拈痛方组CollagenⅡ、Aggrecan、PCNA基因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软骨细胞EdU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荣筋拈痛方组EdU阳性细胞率上升(P<0.05)。结论:荣筋拈痛方可通过上调LncRNA H19/miR-675-3p促进CollagenⅡ、Aggrecan、PCNA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软骨细胞增殖,起到治疗KOA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荣筋拈痛方 LncRNA H19 miR-675-3p 软骨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4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赵晟辰 邓朝伟 +4 位作者 刘乐凡 郑琪 张珂浛 赵凌宇 吴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K4)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黑色素瘤组织和毗邻癌旁组织中MAPK4表达变化。A2058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1组、siRN...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4(MAPK4)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影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黑色素瘤组织和毗邻癌旁组织中MAPK4表达变化。A2058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siRNA-1组、siRNA-2组,分别转染NC-siRNA、MAPK4 siRNA1和MAPK4 siRNA2。于转染12,36,60,84 h通过MTT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采用细胞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MAPK4、AKT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毗邻癌旁组织比较,黑色素瘤组织中MAPK4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NC-siRNA组相比,MAPK4 siRNA-1组和MAPK4 siRNA-2组A2058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1),G0/G1期细胞显著增加(P<0.01),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MAPK4和AKT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 MAPK4在黑色素瘤组织中表达上调,沉默MAPK4可能通过调节AKT信号通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周期转换,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K4 黑色素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张正雨 杨培鸿 +5 位作者 郭宏 李新 张林林 郭益文 胡德宝 丁向彬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3-610,共8页
旨在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related enzyme1,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ov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BSMSCs)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将小片段干扰RNA(siRNA)和靶向Sirt ... 旨在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related enzyme1,Sirt1)对牛骨骼肌卫星细胞(bovin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BSMSCs)增殖和成肌分化的影响。在本试验中,将小片段干扰RNA(siRNA)和靶向Sirt 1的过表达质粒转染入从3~4月龄胎牛臀腿肌剥离的原代卫星细胞中,在增殖和分化阶段的特定时间点收集RNA和蛋白质样品,每个处理设计3个生物学重复,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以及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此外,还进行了EdU染色试验以评估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在细胞分化期,4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Sirt 1敲低导致肌管的数量、长度和直径显著增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与对照组相比,分化标志物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和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的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1),MyoG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相反,Sirt 1过表达导致肌管的数量、长度和直径显著减少。Western blotting显示Sirt 1过表达组MyoG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BSMSCs增殖期,qRT-PCR、Western blotting和EdU检测表明,Sirt 1敲低和过表达对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Sirt 1敲减可有效促进细胞分化,而过表达可抑制该过程,但对增殖均无明显影响。这些发现证实了Sirt 1是作为调控BSMSCs成肌分化的重要因素,在协调成肌细胞分化和促进肌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牛骨骼肌卫星细胞 细胞增殖 成肌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6
作者 苏朝江 刘俪婷 +4 位作者 熊智倩 张帅 陈彦 刘宗旸 姜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异常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VSMC分为对照1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组,姜黄素1组,姜黄素2组和姜黄素3组(n=11),除对照1组外,其他4组使...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异常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VSMC分为对照1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1组,姜黄素1组,姜黄素2组和姜黄素3组(n=11),除对照1组外,其他4组使用AngⅡ建立细胞增殖模型,姜黄素1、2、3组分别给予姜黄素1.5、3.0、4.5μmol/L干预,另取VSMC分为对照2组,AngⅡ2组,姜黄素组和姜黄素+AngⅡ组(n=3)。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VSMC分化表型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去分化表型蛋白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自噬相关蛋白(P62、Beclin-1)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途径相关蛋白AMPK、磷酸化AMPK(p-AMPK)、mTOR、磷酸化mTOR(p-mTOR)、p70S6K、磷酸化p70S6K(p-p70S6K)表达水平。结果AngⅡ1组VSMC增殖率、迁移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155%vs 100%,66%vs 48%,P<0.05)。与AngⅡ1组比较,姜黄素2、3组VSMC增殖率以及姜黄素1、2、3组VSMC迁移率明显降低(P<0.05)。与AngⅡ1组比较,姜黄素2、3组α-SMA表达明显升高,姜黄素1、2、3组OPN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2组比较,AngⅡ2组和姜黄素组Beclin-1、p-AMPK/AMPK表达明显升高,P62、p-mTOR/mTOR、p-p70S6K/p70S6K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AngⅡ2组比较,姜黄素组和姜黄素+AngⅡ组Beclin-1、p-AMPK/AMPK表达明显升高,P62、p-mTOR/mTOR、p-p70S6K/p70S6K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及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增强VSMC的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乳成分合成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7
作者 黄心河 李浩楠 +3 位作者 周潇 徐佳婧 张源淑 韩正康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7-429,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 本试验旨在研究植物雌激素大豆黄酮(daidzein, DZ)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EpH4-Ev乳糖、乳蛋白、乳脂肪合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相关的调节作用。首先用不同浓度DZ(0~1 000μmol·L^(-1))处理EpH4-Ev细胞6、12、24、48 h,通过检测细胞活力确定DZ作用浓度及时间;试验分为对照组(0μmol·L^(-1) DZ处理)、低浓度组(10μmol·L^(-1) DZ处理)、中浓度组(20μmol·L^(-1) DZ处理)、高浓度组(40μmol·L^(-1) DZ处理),并以生理剂量的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37℃、5%CO_(2)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试验:(1)测定细胞及分泌上清中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含量及脂滴染色变化;(2)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蛋白、乳成分合成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3)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4)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5~80.0μmol·L^(-1 ) DZ处理后,细胞活力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20μmol·L^(-1 )DZ处理提高效果最为显著,结合实验室前期结果,选择DZ作用的低、中和高浓度分别为10、20和40μmol·L^(-1),作用时间为12 h。(2)与对照组相比,中浓度及高浓度组DZ及E2处理后极显著提高了EpH4-Ev细胞及分泌上清中TG和GLU的含量,促进了脂滴的合成(P<0.01)。(3)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处理后葡萄糖转运载体1(GLUT1)和β-酪蛋白(β-casein)的表达均极显著升高(P<0.01),同时DZ及E2处理后均提高脂肪酸合成酶(FASN)、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表达。(4)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增加了G2/M期和S期的细胞占比,上调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D3、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同时中浓度DZ组极显著增加了Bcl-2/Bax比值(P<0.01),细胞凋亡率降低。(5)三个浓度DZ及E2处理后均上调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p-PI3K、p-mTOR、p-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表明:DZ处理可促进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乳成分的合成。其机制与上调细胞增殖蛋白的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激活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大豆黄酮 小鼠乳腺上皮细胞 乳成分合成 乳腺上皮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ROS信号通路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永超 程琦 +2 位作者 吴华 陆琼 金少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Nrf2、HO-1、NQO-1、Bcl-2、Bax、caspase-3水平,研究岩藻...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Nrf2、HO-1、NQO-1、Bcl-2、Bax、caspase-3水平,研究岩藻多糖对细胞增殖以及Nrf2/ROS信号通路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岩藻多糖对瘤体的瘤重、瘤体积及Nrf2、HO-1、NQO-1水平的影响。结果:1~16µg/mL岩藻多糖极显著抑制ECA109细胞增殖,48 h IC50为3.26µg/mL。与对照组(0.1%DMSO)相比,1、2、4µg/mL岩藻多糖处理后的ECA109细胞出现核凝聚、染色质不规则收缩、凋亡小体等明显的凋亡特征,(极)显著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极显著下调Bcl-2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ROS水平,极显著降低Nrf2、HO-1、NQO-1蛋白水平(P<0.05,P<0.01);Nrf2过表达能显著下调岩藻多糖抑制ECA109细胞增殖效果,显著下调ROS水平,显著上调Nrf2、HO-1、NQO-1蛋白水平(P<0.05)。体内实验显示,50、100 mg/kg岩藻多糖极显著抑制瘤体体积、瘤体质量,下调瘤体Nrf2、HO-1、NQO-1水平(P<0.05)。结论:岩藻多糖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对体内移植瘤抑瘤效果显著,其机制与调控Nrf2/RO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Nrf2/ROS 信号通路 食管癌 细胞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艳 曹远均 +1 位作者 李俊葓 张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37-543,共7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人皮肤黑色素瘤中SHMT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嘌呤霉素进行压力筛选获取稳定表... 目的研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对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人皮肤黑色素瘤中SHMT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嘌呤霉素进行压力筛选获取稳定表达SHMT2的人皮肤黑色素瘤A-375-SHMT2细胞株,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HMT2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及其下游分子Cyclin D1和c-Myc蛋白的表达。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实验(TOP/FOP-Flash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在稳定表达SHMT2的A-375-SHMT2细胞中使用XAV-939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后,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GEPIA在线数据库分析的结果显示,SHMT2在人皮肤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高表达(P<0.05),SHMT2表达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呈正相关(P<0.05)。成功筛选获得稳定表达SHMT2的A-375-SHMT2细胞系及对照细胞系A-375-GFP。与A-375-GFP组相比,A-375-SHMT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P<0.05),处于细胞周期G0/G1期的细胞比例降低(P<0.05),S期和G2/M期的细胞比例增高(P<0.05)。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TOP/FOP实验的结果显示SHMT2增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P<0.05),并上调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P<0.05)。在A-375-SHMT2细胞中使用XAV-939抑制wnt信号通路后可以逆转SHMT2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及对Cyclin D1和c-Myc的上调效应(P<0.05)。结论SHMT2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活性促进人皮肤黑色素瘤细胞的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皮肤黑色素瘤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观察
10
作者 王静 唐琳 +3 位作者 宋双荣 苏小丽 任丽洁 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提取大鼠ADSCs,传代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ADSCs分别加入含0 mg/mL、200 mg/mL、500 mg/mL罗哌卡因的培养基100µL,分别记为对照组、200 mg/mL组、50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增殖、凋亡及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并提取大鼠ADSCs,传代培养后,取对数生长期ADSCs分别加入含0 mg/mL、200 mg/mL、500 mg/mL罗哌卡因的培养基100µL,分别记为对照组、200 mg/mL组、500 mg/mL组。取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48、72 h时,采用CCK-8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取各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取各组细胞,加入成骨诱导培养基,观察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包括成骨潜能(以ALP活性表示)、矿化能力(以OD值表示)和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培养24、48、72 h时的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且500 mg/mL组低于200 mg/mL组。对照组、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78%±0.23%、4.15%±0.62%、5.88%±0.78%,组间相比,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200 mg/mL组、500 mg/mL组细胞ALP活性、矿化能力、OC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且500 mg/mL组低于200 mg/mL组。结论200 mg/mL、500 mg/mL的罗哌卡因均可抑制大鼠ADSCs增殖能力,降低其成骨能力,促进其凋亡,且500 mg/mL罗哌卡因的抑制效果高于20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脂肪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成骨分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miR-373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彭丽娜 武川军 +2 位作者 要兆旭 赵倩 韩海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究沉默RNA-373(miR-373)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喉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过表达组、沉默组3组,并通过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能力,T... 目的探究沉默RNA-373(miR-373)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喉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过表达组、沉默组3组,并通过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锁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c1-2、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miR-373表达量明显下降(t=15.062,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细胞凋亡率较高,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率较低(t=31.025、16.453、22.475、29.672,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细胞侵袭能力、迁移数均较低(t=35.254、37.205,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β-catenin、c-myc、CyclinD1、MMP-9、Bc1-2蛋白表达量较低,Bax蛋白较高(t=4.218、5.307、4.609、5.005、4.328、3.984,P<0.05)。结论沉默miR-373可能通过促进Bax表达,抑制β-catenin、c-myc、CyclinD1、MMP-9、Bc1-2表达,阻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喉癌细胞凋亡,抑制喉癌细胞侵袭、增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微小RNA-37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辅酶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12
作者 魏瑜 李志芳 +3 位作者 曹雷雨 高艳 马晓丽 张莉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敲减辅酶Q10B(CO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COQ10B的干扰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中,构建敲减COQ10B表达的... 目的探讨敲减辅酶Q10B(COQ10B)表达对裸鼠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将COQ10B的干扰慢病毒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细胞)中,构建敲减COQ10B表达的KYSE150细胞(sh-COQ10B组)和阴性对照KYSE150细胞(sh-NC组)。选择雌性BALB/c裸鼠20只,随机分入sh-COQ10B组和sh-NC组各10只,分别于裸鼠右前肩胛处皮下接种转染sh-COQ10B和sh-NC的KYSE150细胞,以此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接种后不同时间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并测量瘤体的体积和质量。接种第26天实验结束后取瘤体组织,采用HE、免疫组化、TUNEL染色法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以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移植瘤中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结果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中COQ10B蛋白表达量低(P<0.05);皮下移植瘤模型构建成功且裸鼠均无死亡。sh-COQ10B组移植后不同时间瘤体体积和质量均小于sh-NC组(P均<0.05)。与sh-NC组比较,sh-COQ10B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高,瘤体组织内Bcl-2、Vimentin蛋白表达低,Bax、E-cadherin表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敲减COQ10B表达可抑制裸鼠食管鳞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增殖和EMT的发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 裸鼠皮下移植瘤 辅酶Q10B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81-3p对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3
作者 郝妍 白相宇 +1 位作者 霍峰 陈喜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6-10,共5页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381-3p对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并基于甲基转移酶SETDB1基因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口腔癌细胞系CAL-27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ATCC中的miR-381-3p。培养CAL-27细胞,分...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381-3p对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调控作用,并基于甲基转移酶SETDB1基因调控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口腔癌细胞系CAL-27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ATCC中的miR-381-3p。培养CAL-27细胞,分为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模拟物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381-3p模拟物和miR-381-3p阴性对照,未转染组不进行转染;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argetScan(http://www. targetscan. org/vert_80/)预测miR-381-3p与SETDB1结合位点,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进行验证;采用RT-PCR法检测CAL-27细胞和ATCC细胞中的SETDB1 mRNA,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ETDB1蛋白;将CAL-27细胞分为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模拟物组、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miR-381-3p模拟物和阴性对照,未转染组不进行转染,采用RT-PCR法检测SETDB1 mRNA。结果 CAL-27细胞中miR-381-3p表达低于ATCC细胞(P<0.05)。模拟物组在培养12、24、36、48 h时细胞增殖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均<0.05)。模拟物组细胞迁移距离、穿膜细胞数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均<0.05)。SETDB1存在连续的、可以与miR-381-3p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共转染SETDB1-WT和miR-381-3p质粒的CAL-27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低于其他组细胞(P均<0.05);CAL-27细胞中SETDB1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ATCC细胞(P均<0.05);模拟物组SETDB1 mRNA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未转染组(P均<0.05)。结论 miR-381-3p能够抑制口腔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ETDB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381-3p 口腔癌 SETDB1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观察
14
作者 焦亚 张艳美 +2 位作者 王晓 王兴蕾 姜笃银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43-46,共4页
目的 观察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FDMSCs)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从16~20孕周的人意外流产健康胎儿的背部皮肤中提取FDMSCs,并进行鉴定。选取A375细胞并分为3组,F-CM组加入FDMSC... 目的 观察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FDMSCs)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酶消化法从16~20孕周的人意外流产健康胎儿的背部皮肤中提取FDMSCs,并进行鉴定。选取A375细胞并分为3组,F-CM组加入FDMSCs条件培养基,A-CM组加入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Control组加入DMEM低糖空白培养基,利用CCK-8细胞增殖实验、划痕细胞迁移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测算各组细胞相对活力、细胞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结果 FDMSCs可以从人胎儿皮肤中成功提取并体外培养,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MSCs)特异性标记CD44、CD90、CD105及胚胎组织特异性标记SSEA-4、OCT-4,且具备成脂、成骨、成软骨的多向分化能力。与Control组比较,F-CM组细胞相对活力下降,细胞迁移率低,侵袭细胞数少(P均<0.05)。结论 FDMSCs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儿真皮间充质干细胞 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 细胞增殖能力 细胞迁移能力 细胞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15
作者 韩敏 张韶君 席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第三代hPDLSCs分为6组,5、10、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加入5、10、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对照组正常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增殖、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第三代hPDLSCs分为6组,5、10、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加入5、10、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对照组正常培养,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诱导矿化结节。另取第三代hPDLSCs并分为两组,25μmol/L补骨脂素组加入25μmol/L补骨脂素,对照组正常培养,采用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2(Runx2)、骨桥蛋白(OPN)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10、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和ALP活性增加,25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成骨矿化结节增加(P均<0.05);与5μmol/L补骨脂素组比较,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及10、25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ALP活性和25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成骨矿化结节增加(P均<0.05);与10μmol/L补骨脂素组比较,25、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增殖能力增加(P均<0.05);与25μmol/L补骨脂素组比较,50、100μmol/L补骨脂素组细胞ALP活性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25μmol/L补骨脂素组Runx2、OPN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均<0.05)。结论5~100μmol/L补骨脂素均能促进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在5~25μmol/L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在50~100μmol/L变化不明显;补骨脂素促进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机制可能与调节Runx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转录因子2 骨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NEAT1降表达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变化及与miR-214靶向关系
16
作者 罗德艳 冯俊 +2 位作者 彭涛 唐一萍 杨久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降表达的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探讨其与微小RNA-214(miR-214)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人LSCC细胞系(FD-LSC-1...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EAT1)降表达的人喉鳞状细胞癌(LSCC)细胞增殖凋亡变化,探讨其与微小RNA-214(miR-214)的靶向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和人LSCC细胞系(FD-LSC-1、Hep-2、TU177)中lncRNA NEAT1、miR-214,选择TU177细胞为受试细胞。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甲、乙组,分别转染si-lncRNA NEAT1(敲低lncRNA NEAT1表达)、si-NC(乱序无意义序列),培养至24 h时采用CCK8法观察两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两组细胞克隆形成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RT-qPCR法检测两组细胞lncRNA NEAT1及miR-214。另取对数生长期TU177细胞,分为一二三四组,一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二组顺序转染WT-lncRNA NEAT1、miR-NC,三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214 mimics,四组顺序转染MUT-lncRNA NEAT1、miR-NC。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ncRNA NEAT1及miR-21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乙组相比,培养24、48、72 h时甲组TU177细胞OD值低,培养14 d时甲组TU177细胞克隆形成数少,甲组TU177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高、S期细胞比例低,细胞凋亡率高(P均<0.05);与乙组相比,转染24 h时甲组TU177细胞lncRNA NEAT1相对表达量低、miR-214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培养48 h时一、二、三、四组TU177细胞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0.63±0.08、0.99±0.01、1.02±0.02、0.98±0.03,与二组相比,一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低(P<0.05)。结论敲低lncRNA NEAT1表达可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和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并促进细胞的凋亡。TU177细胞中lncRNA NEAT1与miR-214靶向相关。lncRNA NEAT1可能通过与miR-214靶向结合,抑制TU177细胞的增殖克隆,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促进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 微小RNA-214 喉鳞状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克隆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JPX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7
作者 张余良 邱权 周安燕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10-14,共5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JPX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鼻咽癌细胞系CNE-1、5-8F、6-10B、HONE-1、C666-1及鼻咽正常上皮细胞系NP69,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JPX表达,取lncRNA JPX表达最高...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JPX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鼻咽癌细胞系CNE-1、5-8F、6-10B、HONE-1、C666-1及鼻咽正常上皮细胞系NP69,采用RT-qPCR法检测细胞中lncRNA JPX表达,取lncRNA JPX表达最高的C666-1细胞作为研究细胞。C666-1细胞随机分为JPX降表达组、降表达对照组、JPX高表达组、高表达对照组,分别转染JPX沉默序列sh-JPX、阴性对照序列sh-NC及JPX过表达质粒pcDNA3.1-JPX、阴性对照质粒pcDNA 3.1-NC。采用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利用StarBase数据库对lncRNA JPX进行靶向miRNA及基因的预测,发现lncRNA JPX与miR-1265存在靶向结合位点、miR-1265与MAT1存在靶向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实验对靶向关系进行验证显示,lncRNA JPX可与miR-1265靶向结合并对miR-1265表达具有抑制作用,miR-1265可与MAT1靶向结合并对MAT1表达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C666-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JPX降表达组、JPX降表达+miR-1265降表达组、JPX降表达+MAT1降表达组,分别转染NC对照序列、sh-JPX序列、sh-JPX+miR-1265 inhibitor序列、sh-JPX+si-MAT1序列。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AT1蛋白表达、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侵袭能力。结果细胞活力、侵袭细胞数JPX高表达组>高表达对照组、降表达对照组>JPX降表达组(P均<0.05)。MAT1蛋白表达、细胞活力及侵袭细胞数对照组、JPX降表达+miR-1265降表达组>JPX降表达组>JPX降表达+MAT1降表达组(P均<0.05)。结论lncRNA JPX可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miR-1265/MAT1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JPX 鼻咽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微小RNA-1265 MA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S11通过介导CDK2和CYCLIND1的转录促进牛成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岩 王亚慧 +9 位作者 吴天弋 高晨 杜振伟 葛菲 张晓贝 赵文轩 张路培 高会江 董焕声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27-2939,共13页
旨在验证牛INTS11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INTS11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特征,并使用不同分子试验技术验证其在牛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牛INTS11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对比并构... 旨在验证牛INTS11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功能作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INTS11的CDS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特征,并使用不同分子试验技术验证其在牛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研究对牛INTS11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进行同源性对比并构建生物进化树,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和功能结构分析以及亚细胞定位。并以体外分离培养的3月龄健康胎牛成肌细胞为试验材料,克隆成肌细胞中INTS11的全部CDS区序列,构建INTS11的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基因的干扰序列,通过CCK8、Edu、RT-qPCR等技术探究其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生物信息分析结果表明,CDS区序列全长为1800 bp,具有MBL-foldmetallo-hydro和β-CASP基序两个功能结构域,属于非跨膜蛋白,且细胞定位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在成肌细胞中转染pcDNA3.1-INTS11质粒,结果显示在72~96 h时试验组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组的增殖速度显著增加(P<0.05);Edu试验发现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加(P<0.05);RT-qPCR结果表明增殖标志因子CDK2、CYCLIND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P<0.05)。转入干扰序列后,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下降(P<0.05),同时增殖标志因子CDK2、cyclin D1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本研究预测了INTS11在家养动物中的保守性,并且INTS11蛋白具有两个功能结构域,发现其通过介导CDK2、CYCLIND1的mRNA转录促进牛成肌细胞增殖,其结果完善了调控骨骼肌的基因网络,为后序探讨调控骨骼肌生长机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S11 成肌细胞 细胞增殖 过表达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检测方法及其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庆莉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117-119,共3页
细胞增殖和凋亡是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其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解疾病机制、药物筛选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关键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细胞增殖的常用检测方法,即MTT法、CCK-8法及BrdU标记法等,以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即Annex... 细胞增殖和凋亡是医学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其准确的检测方法对于解疾病机制、药物筛选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关键性意义。文章阐述了细胞增殖的常用检测方法,即MTT法、CCK-8法及BrdU标记法等,以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方法,即Annexin V-FITC/PI染色法、TUNEL法及Caspase活性检测法等,探讨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检测方法在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为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和相关教学实验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 凋亡 细胞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通过NF-κB信号通路对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柳新 谢云鹏 +2 位作者 张圣林 李青山 董怡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通过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人脑胶质瘤细胞(T98G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98G细胞,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抑制剂组。对照组不予干预,5μmol/L安罗替尼组、10μmol/L安罗替尼组、20μmol/L安罗替尼组分别以5、10、20μmol/L安罗替尼进行干预,阳性药物组以50 mg/L的5-氟尿嘧啶进行干预,抑制剂组加入10μmol/L安罗替尼+5μmol/L 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进行干预。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测算细胞增殖率,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测算细胞凋亡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NF-κB p65、磷酸化NF-κB p65(NF-κB p65)]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20μmol/L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的细胞活力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安罗替尼组、阳性药物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低,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高(P均<0.05);与阳性药物组比较,10μmol/L安罗替尼组细胞增殖率、Cyclin D1、p-NF-κB p65蛋白表达高(P均<0.05),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蛋白表达低(P均<0.05),20μmol/L安罗替尼组与阳性药物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0μmol/L安罗替尼组比较,抑制剂组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安罗替尼可能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信号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安罗替尼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