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9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细胞培养系统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谢月华 谢福杰 +1 位作者 索勋 闫文朝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0-1548,共9页
顶复门原虫包含隐孢子虫、弓形虫、疟原虫、艾美耳球虫等和人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它们可以感染广泛的宿主且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由于其在自然宿主中进行研究的伦理和实际问题,加之顶复门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 顶复门原虫包含隐孢子虫、弓形虫、疟原虫、艾美耳球虫等和人类、动物健康相关的寄生虫。它们可以感染广泛的宿主且不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引起急性和慢性疾病。由于其在自然宿主中进行研究的伦理和实际问题,加之顶复门原虫具有复杂的生活史且动物模型建立通常比较困难,使得人们对这些病原体生物学特性的了解仍然有限。最近使用的3D细胞培养系统促进和拓展了顶复门原虫的研究,使人们能模拟宿主-病原体互作,为疫苗开发、药物筛选、寄生虫生物学研究及其他应用提供平台。本综述总结了3D细胞培养系统应用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读者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细胞培养系统 隐孢子虫 弓形虫 疟原虫 艾美耳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细胞培养肉接受程度的研究综述
2
作者 张玉珍 王二朋 袁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98-404,共7页
细胞培养肉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肉类替代方案,其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该文介绍了细胞培养肉的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及政府监管,并从促进因素、阻碍因素、调节因素3个方面梳理了消费者对细胞培养肉接受程度的相关文献,得... 细胞培养肉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肉类替代方案,其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该文介绍了细胞培养肉的产业技术发展状况及政府监管,并从促进因素、阻碍因素、调节因素3个方面梳理了消费者对细胞培养肉接受程度的相关文献,得出更安全、更健康、环境友好和动物福利是促进消费者接受细胞培养肉的主要因素,不自然、新食物恐惧症和食品新技术恐惧症阻碍消费者接受,命名、信息提供和味道起调节作用。该研究为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利于推进细胞培养肉的商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消费者接受程度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水产品商业化发展趋势、挑战与展望
3
作者 赵优 张涛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新加坡、美国等先后批准细胞食品上市销售,推动了全球细胞培养水产品行业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综合分析论述细胞农业技术在水产品行业发展历程、商业化趋势、产业发展优势及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商业化前景展望。分... 新加坡、美国等先后批准细胞食品上市销售,推动了全球细胞培养水产品行业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和历史文献资料研究,综合分析论述细胞农业技术在水产品行业发展历程、商业化趋势、产业发展优势及面临的关键挑战,并提出商业化前景展望。分析认为:细胞培养水产品全球行业布局扩大、投资增长推动商业化进程、研发产品种类增加、关键生产技术创新升级以及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成本下降。细胞培养水产品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体现在:名称术语尚无统一标准、关键技术仍需突破、安全风险识别不容忽视、标准及法律法规亟需建立。结合产业发展分析,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法规标准、产业链协同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思考与展望,以期为中国发展新型绿色食品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水产品 发展历程 产业优势 关键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细胞培养肉支架的水凝胶性质研究
4
作者 费卓成 关欣 +2 位作者 严其洋 周景文 堵国成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3,共11页
【目的】构建可应用于制备高品质块状细胞培养肉的兼具优良机械性能和细胞适配性的水凝胶支架。【方法】选取3种生物源蛋白质凝胶材料明胶(gelatin,GEL)、胶原蛋白(collagen,COL)、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3种多糖凝胶材料海藻酸钠... 【目的】构建可应用于制备高品质块状细胞培养肉的兼具优良机械性能和细胞适配性的水凝胶支架。【方法】选取3种生物源蛋白质凝胶材料明胶(gelatin,GEL)、胶原蛋白(collagen,COL)、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3种多糖凝胶材料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壳聚糖(chitosan,CS)、结冷胶(gellan gum,GG),通过单一材料交联或两类材料复配,制备单网络(single network,SN)水凝胶和双网络(double network,DN)水凝胶。采用硬度、弹性和降解率评价其物理性能,通过表面细胞黏附率、增殖率和分化率表征其生物学性能,采用肌肉干细胞三维培养验证水凝胶的支架功能。【结果】DN水凝胶兼具较高的硬度和弹性,较慢的生物降解率,优于SN水凝胶的物理性能。DN水凝胶中添加SA会阻碍细胞黏附、增殖和分化,其作为第一网络材料时表现出最低的细胞相容性。与此相反,以CS为第一网络材料的DN水凝胶生物相容性较高,其中COL与CS复配制备的DN水凝胶能够有效促进肌肉干细胞的三维增殖与分化。该水凝胶中,肌肉干细胞展现出最佳的铺展形态、最高的增殖率及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yHC)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该研究以高细胞相容性为导向筛选了适用于三维培养猪肌肉干细胞的DN水凝胶材料,COL与CS复配制备的DN水凝胶可作为支架材料应用于高品质块状细胞培养肉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猪肌肉干细胞 双网络水凝胶 三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多乙烯基单体制备超支化聚乙二醇及其干细胞培养应用
5
作者 李智立 周德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153,共8页
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多乙烯基单体(MVMs),4-氰基-4-(硫代苯甲酰硫基)戊酸(CPADB)为链转移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一锅法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通过调控反应参数特异性促进聚合过程中大分子间结... 以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为多乙烯基单体(MVMs),4-氰基-4-(硫代苯甲酰硫基)戊酸(CPADB)为链转移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一锅法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通过调控反应参数特异性促进聚合过程中大分子间结合,成功合成了两种支化度不同且带有大量悬挂双键的超支化聚乙二醇(HBPs).HBPs可与巯基化明胶(gel-SH)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交联形成HBP/gel-SH水凝胶,用于人诱导间充质干细胞(iMSCs)培养.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HBPs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PEGDA单体反应浓度及n(PEGDA)∶n(CPADB)∶n(AIBN)能够有效调控HBPs的支化度.流变仪表征结果表明,HBPs和gel-SH能够快速交联,在2 min内形成水凝胶.细胞培养实验证明,HBP/gel-SH水凝胶无明显细胞毒性,且高支化度聚合物形成的水凝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该水凝胶在干细胞培养和扩增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水凝胶 硫醇-烯点击化学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在毛囊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孔辰 田云 +1 位作者 高红瑞 蔡蓓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5,共11页
羊毛是重要的畜牧产品,由毛囊发育而来。毛囊是皮肤组织衍生的微器官,由毛囊干细胞、毛乳头、毛母质、外根鞘和内根鞘等20多种细胞组成,结构及细胞间通讯复杂。因此,提高羊毛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各种细胞相互作用下的毛囊发育特... 羊毛是重要的畜牧产品,由毛囊发育而来。毛囊是皮肤组织衍生的微器官,由毛囊干细胞、毛乳头、毛母质、外根鞘和内根鞘等20多种细胞组成,结构及细胞间通讯复杂。因此,提高羊毛产量和品质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各种细胞相互作用下的毛囊发育特征。目前,细胞培养技术主要分为2D细胞培养和3D细胞培养。传统的2D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毛囊相关细胞时,与体内生长状况差距较大,毛发诱导能力逐渐丧失。3D细胞培养是将细胞在模拟组织和器官特异性的3D结构中进行培养,通过模拟天然环境,允许细胞聚集成为一定的形态,并且促进细胞-细胞的交流、细胞-细胞外基质的交流,从而恢复一定的在体功能,弥补了传统2D细胞培养的缺陷。本文简单介绍了3D细胞培养模型及种类、构建方法及在毛囊发育和生命科学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了3D细胞培养技术在毛囊发育研究和其它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细胞培养 毛囊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对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效果的评估
7
作者 吴楠 许连光 +1 位作者 魏妞妞 王家成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8期43-46,共4页
利用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之间的形态学,生理学等特征,评估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的培养效果。采用胎牛血清培养基、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 利用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比较细胞之间的形态学,生理学等特征,评估丝胶蛋白作为血清替代物的培养效果。采用胎牛血清培养基、丝胶蛋白全部或部分替代胎牛血清培养基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通过细胞的形态观察、活率检测以及生长曲线的绘制评估培养效果。各培养基样品均可成功有效培养汉江黑猪皮肤成纤维细胞。部分替代且胎牛血清与丝胶蛋白比例在5∶5及以上时,效果与胎牛血清培养基基本一致,部分更优。25 mg/mL丝胶蛋白溶液综合培养效果优于10 mg/mL和50 mg/mL。胎牛血清与25 mg/mL丝胶蛋白溶液按8∶2、5∶5比例添加的培养基对成纤维细胞短期培养无显著影响,为培养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成纤维细胞 细胞培养 汉江黑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细胞培养系统黏弹性成像:采用结构化边界和混响波理论
8
作者 徐浩 杨反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12,共1页
目的水凝胶作为一种合成细胞外基质被广泛用于三维细胞培养。其力学性能,在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随细胞培养而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简单实用、无污染的黏弹性成像方法。本文将基于混响波理论,对培养皿内凝胶的黏弹... 目的水凝胶作为一种合成细胞外基质被广泛用于三维细胞培养。其力学性能,在调控细胞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随细胞培养而发生改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简单实用、无污染的黏弹性成像方法。本文将基于混响波理论,对培养皿内凝胶的黏弹性,进行非接触测量。方法基于混响波理论的黏弹性测量,首要条件是在凝胶中激发了近似完全混响位移场,通过在常规的培养皿内放置一结构化边界(最多含56个圆柱,圆柱直径约为1/3.6波长),用于散射弹性波,激发混响位移场,并通过互相关系数进行定量其混响程度。其次,对位移场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特征频率混响位移场。最后,对此位移场进行自相关计算,并拟合混响波理论计算波速和黏弹性。以上方法将在有限元模拟和实验中进行验证。结果有限元模拟结果显示,结构化边界中的散射体越多,互相关系数越小,位移场的混响程度越高,且理论反演的波速吻合有限元参数设定。分别对4%v/v,5%v/v,and 6%v/v浓度的凝胶进行黏弹性测量,并对其进行剪切流变仪测量,两种方法得到的剪切波波速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混响波理论的黏弹性测量方法,下一步将进行细胞三维培养的力学生物学实验,进一步验证本方法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细胞行为 细胞外基质 互相关系数 力学生物学 傅里叶变换 黏弹性 剪切波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FAdV-Ⅰ在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及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比较
9
作者 黄小洁 吴华伟 +8 位作者 吴思谦 薛麒 廖晓光 陈政谕 孔冬妮 邓永 苏佳 赵炜 刘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目的】研究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不同毒株在鸡肝癌(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比较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优劣,为FAdV-Ⅰ提供更好的传代方法。【方法】将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接种在LMH细胞上,并带毒进行传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 【目的】研究Ⅰ群禽腺病毒(FAdV-Ⅰ)不同毒株在鸡肝癌(LMH)细胞上的培养特性,比较不同病毒传代方法的优劣,为FAdV-Ⅰ提供更好的传代方法。【方法】将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接种在LMH细胞上,并带毒进行传代,通过观察细胞病变,确定带毒连续传代代次;分别用常规方法和冻融方法收获病毒,并测定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50);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尿囊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FAdV-Ⅰ,分别经带毒连续传代和冻融继代方法扩繁病毒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检测IBV活疫苗中的FAdV-Ⅰ含量。【结果】接种后,3株FAdV-Ⅰ毒株CELO、GY、TR22-CK8均能在LMH细胞上产生禽腺病毒特征性的细胞病变,但细胞病变产生时间和病变程度不同;带毒传代会导致细胞病变加重,且带毒传代次数不超过3次;冻融继代扩繁的FAdV-Ⅰ含量更高,细胞不易脱落。【结论】FAdV-Ⅰ不同毒株在LMH细胞上的适应性和培养特性不同,冻融继代更适合作为FAdV-Ⅰ的扩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Ⅰ群 鸡肝癌细胞 细胞培养特性 细胞病变 病毒传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C+BOPPPS”教学模式下“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晋 李凌燕 +1 位作者 朱建晨 杨新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73-81,共9页
“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针对其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教师采用课前、课后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课堂内的参与式互动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相... “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药品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课程,针对其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教师采用课前、课后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及课堂内的参与式互动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初步探索“SPOC+BOPPPS”教学模式下“细胞培养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过程。该教学模式不仅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还突出课程思政内容的隐性融入,旨在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SPOC BOPPPS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间细胞培养用多路切换陶瓷阀仿真优化研究
11
作者 郭淼 谭映军 +7 位作者 陈博博 施镠佳 李芳 王春艳 李越 聂捷琳 刘仲馨 李莹辉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5,共10页
为了满足空间站环境细胞长期自动培养的需求,研制一款新型细胞自动培养装置,装置由微量泵、多路切换阀等组成。通过设计一款多路切换陶瓷阀,实现仅由一组泵阀自由切换多条液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培养液、消化液和裂解液3种液体在多路... 为了满足空间站环境细胞长期自动培养的需求,研制一款新型细胞自动培养装置,装置由微量泵、多路切换阀等组成。通过设计一款多路切换陶瓷阀,实现仅由一组泵阀自由切换多条液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培养液、消化液和裂解液3种液体在多路切换阀内的压力、温度、流速等物理参数分布情况,确定最佳阀位布局,并优化阀体结构,以改善不同液体流入阀腔后分布均匀性。优化后多路切换阀内细胞培养液和消化液的压力和温度分布波动率均小于1%,流速稳定。裂解液温度分布变化在优化前为2℃,优化后小于0.01℃。液体流动更加顺畅,滞留现象减少。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陶瓷阀有助于提升空间细胞培养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细胞培养 多路切换阀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元分析 陶瓷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肉商业化进程、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一文 周琳 王晓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97-408,共12页
细胞培养肉是一种新型的食用蛋白质来源,可以提供与传统肉类相似品质和口感的肉类产品,具有环境污染可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小等优点,有利于促进肉类供给系统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保障食物与营养安全。为贯彻“大食物观”理念和实现... 细胞培养肉是一种新型的食用蛋白质来源,可以提供与传统肉类相似品质和口感的肉类产品,具有环境污染可控、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小等优点,有利于促进肉类供给系统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保障食物与营养安全。为贯彻“大食物观”理念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效发展路径。随着细胞培养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新加坡和美国细胞培养肉产品的上市销售,细胞培养肉商业化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实现了从技术示范到规模生产的突破。但该产业未来发展仍面临突破关键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接受度、完善监管标准等诸多挑战。该文通过回溯全球细胞培养肉技术、企业、社会资本以及政府监管发展历程,将细胞培养肉商业化发展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全面分析了细胞培养肉产业发展面临的核心制约因素,并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情况,提出推动中国细胞培养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肉类产业创新 商业化进程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和三聚磷酸钠交联提升可食性细胞培养肉支架性能
13
作者 刘泓 段瑞培 +3 位作者 齐立伟 张鸿儒 郭玉杰 张春晖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83-293,共11页
交联对于提升胶原蛋白基可食性细胞培养肉(cell cultured meat,CCM)支架性能至关重要。为探究交联剂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及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及不同交联方式对可食性CCM支架性能精准可控的提升作用,... 交联对于提升胶原蛋白基可食性细胞培养肉(cell cultured meat,CCM)支架性能至关重要。为探究交联剂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及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TPP)及不同交联方式对可食性CCM支架性能精准可控的提升作用,制备了牛骨胶原蛋白(bovine bone collagen,BBC)/壳聚糖(chitosan,CS)自交联原纤维凝胶,通过PA、TPP及PA+TPP进一步交联获得BBC/CS支架样品(B/C/P、B/C/T、B/C/PT);并分别进行了样品交联前后的分子结构、理化特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交联改善支架的结构且不影响BBC三螺旋分子结构的完整性,而B/C/P交联程度和结构有序性更高。交联后的B/C/P(98.3%,136μm)、B/C/PT(96.5%,175μm)和B/C/T(94.8%,203μm)显示更高的孔隙率,但孔径更小。交联改善了BBC/CS支架的热稳定性,但并未发现支架在更大温度范围内的热稳定性明显增强。同时,交联后的BBC/CS支架样品表现出性能提升,包括更低的溶散度,更高的交联度、溶胀率/保水率、酶抗性、机械强度及生物相容性。PA和TPP的潜在交联作用机制可能分别主要依靠其大量的羟基与BBC产生的氢键交联作用和其磷酸根与CS的氨基产生的离子交联作用,因而3种不同的交联方式(PA、TPP、PA+TPP)可基于不同作用机制,以不同成本、不同程度的精准提升BBC/CS支架性能。因此,在不同类型的可食性CCM支架生产实践中可基于支架的具体性能要求、生产成本及交联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适当的交联方式实现精准控制。研究结果可为基于PA和TPP交联构建性质和成本优良可控的可食性CCM支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肉支架 胶原蛋白 壳聚糖 原花青素 三聚磷酸钠 交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T技术的动物细胞培养在线检测研究进展
14
作者 周光正 王学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56-6371,共16页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要的生物和生化指标进行监测。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取样离线分析手段,存在时间滞后性和潜在的染菌风险。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在线实时检测... 动物细胞培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该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要的生物和生化指标进行监测。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取样离线分析手段,存在时间滞后性和潜在的染菌风险。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在线实时检测动物细胞培养状况,进而实现培养过程的优化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两项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细胞培养PAT技术,即原位显微镜成像与拉曼光谱技术,分别用于在线测量细胞培养过程的重要生物指标(细胞数目、尺寸、形状)与生化指标(营养物质、代谢物质、蛋白质产物的浓度)。作为这两项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文中重点介绍了图像分析算法和拉曼光谱建模方法。此外,对近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的一些研究探索也做了简要概括性介绍。最后,结合PAT技术的发展,探讨了实现动物细胞培养过程自动化与智能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分析技术 细胞培养 拉曼光谱 图像分析 生物反应器 算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方法初探 被引量:43
15
作者 董惠芬 蒋明森 +2 位作者 李瑛 杨明义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2-383,共2页
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方法初探董惠芬,蒋明森,李瑛,杨明义,周述龙(湖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430071)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培养方法PRELIMINARYSTUDIESONTHECULTURALMETH... 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方法初探董惠芬,蒋明森,李瑛,杨明义,周述龙(湖北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武汉430071)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细胞培养,培养方法PRELIMINARYSTUDIESONTHECULTURALMETHODSOFCELLSFROMS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细胞培养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合成次生代谢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吕春茂 范海延 +1 位作者 姜河 孟宪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如何增加目的产物产量使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筛选高产细胞系、优化培养环境、调节营养水平、前体饲喂、诱导子添加及β-环糊精使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 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次生代谢产物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如何增加目的产物产量使该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筛选高产细胞系、优化培养环境、调节营养水平、前体饲喂、诱导子添加及β-环糊精使用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的增产策略。另外毛状根培养、固定化培养和生物转化研究正成为工业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技术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 植物细胞培养 毛状根培养 固定化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来源的人类内皮前体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怀勤 胡盛寿 +4 位作者 杨德业 张浩 周浩 黄晓燕 吴建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6-457,共2页
目的 :探讨在体外细胞培养、增殖人类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 :从人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体外定向分化 ,并扩增内皮前体细胞。结果 :4× 10 7个脐血单核细胞经定向培养之后可以获得约 10 6个内皮前体细胞。从脐血中... 目的 :探讨在体外细胞培养、增殖人类来源的内皮前体细胞的技术方法。方法 :从人脐血中获取单个核细胞 ,体外定向分化 ,并扩增内皮前体细胞。结果 :4× 10 7个脐血单核细胞经定向培养之后可以获得约 10 6个内皮前体细胞。从脐血中分离并定向分化培养后 ,经流式细胞计数证实 (78 0 5± 1 16) %细胞呈内皮前体细胞表面抗体CD3 4和人类VE Cadherin双阳性 ;有 (79 69±1 5 3 ) %细胞摄取荧光低密度脂蛋白 ;免疫组化染色证实 (80 60± 2 5 2 ) %细胞Ⅷ因子染色阳性。结论 :使用定向诱导的方法 ,可以从人类脐带血中获取较多的具有内皮细胞潜能的前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人类内皮前体细胞 实验 细胞培养 冠心病 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体细胞培养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献龙 张家明 +2 位作者 姚明镜 孙济中 刘金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21-426,共6页
本文是作者对其所在实验室多年来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分体细胞形态建成、影响愈伤诱导及胚胎发生的因素、植株再生、胚胎发生能力的遗传、生化机制、体细胞变异应用研究等7个方面。
关键词 棉花 细胞培养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细胞培养及其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于淼 管华诗 +1 位作者 郭华荣 张士璀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共5页
关键词 鱼类 细胞培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解琳娜 王健民 +3 位作者 邱慧颖 高磊 周虹 龚胜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42-54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传代培养达30代后,进行成瘤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细胞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MHC-Ⅰ,中度表达CD13、CD90.2,不表达CD117、CD45、Flk-1、MHC-Ⅱ类抗原。mMSC体外能诱导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集落培养法富集可获得mMSC,其在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仍能维持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无成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